第80章府试,儒家养气境(1/2)
时光匆匆流逝。
一天。
两天。
三天…
十三天。
十五天。
…
云台府这两天人明显多了起来。
大街上到处可见穿着青衫的书生,有的在谈论诗词,有的讨论时政,好不热闹。
府试就要开始了。
府试之后,若是高中便是秀才。
大奉王朝对秀才会有补贴,许多清贫人家的子弟再也不用担心把自己饿死了。
当然,大多数人在乎的不是这个。
成为秀才以后,可以见官不跪,代表着成功步入了士大夫阶层,再也不是草民了。
做了秀才,哪怕以后一辈子无法考中举人,再落魄再不济,也能当个教书先生,或者给富豪家当个小掌柜之类的。
这个年代读书识字的人少,秀才还是很吃香的。
云顶楼上。
三长老低头望着街道之上,微微有些走神。
“都安排好了吗?”
回过神来以后,他突然开口。
云南松急忙拱手:“都已安排妥当。”
“好了,你下去吧。”
“是。”
云南松走了出去,只是心中却在想,李君真的会来吗?
…
前往云台府的马车之上,李君正在静静的修炼。
从并州没有水路可以直通云台府,就只能临时租了个马车。
“哥,吃点东西。”
李阗竹将准备好的干粮递了上来。
李君接过一边往嘴里塞,一边在感受体内真气的流转。
在这十多天里,李君又开辟了三处穴窍,使得穴窍的数量达到了十三座。
真气运行起来更加的迅猛。
而一枚三阳果的能量也被他炼化了大半,距离炼气境只剩下一步之遥。
可惜在府试之前,显然是不可能突破了。
也不知道云家那位高手是什么实力?若是炼气三品以下,李君并不放在心上。
可若是四品五品以上,那可就棘手了。
回云台府,这一战在所难免。
只要李君想要考秀才,躲是躲不开的,唯有正面面对。
“阗竹,我先把你送到山阳县赵铎大人那里,你在那里等哥的消息。”
李君望向妹妹说道。
这一战凶险万分,李君不想让妹妹和自己涉险。
“哥,无论到哪里,我都陪着你。”
李阗竹坚持道。
“阗竹,哥知道你的心意,可是敌人太强大,你还帮不了哥什么,只会让哥分心。若你到了赵大人那里,哥没有了后顾无忧,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战力。”
听到李君这么一说,李阗竹脸色有了几分失落。
她是个懂事的孩子,点了点头。
“好,哥,我去赵铎大人那里,总有一天我能帮到哥哥的。”
“好。”
李君揉了揉妹妹的头。
三日后。
云台府。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云台府的大街上便已经热闹起来。
今天正是府试的日子。
距离开考还有一个时辰,但外面已经围满了排队的读书人。
云台府衙里面。
云台知府正在陪着此次科考的主考官学政杨安。
今天将由云台知府和杨安共同主持科考。
要知道并州有四个府,其他三个府的都是二把手监考,唯有云台府让学政大人亲临,这是何等的殊荣。
“这一次府试夺魁的热门人选,无非就那么几个,山丰县的才子唐风,云县的才子华云涛,以及山阳县的李君…”杨安开口道。
提到李君,杨安记忆尤为深刻。
中秋诗会上的那首词,至今他都觉得是上上的佳作。
云台知府欲言又止,最终没有开口。
李君和云顶楼的冲突他是知道的。
云顶楼最近在云台府的动静,自然瞒不过他这位知府大人的眼睛。
云家在云台府在四个城门处都安插了人员,李君只要进入云台城,就等于落入了云家布好的口袋里面。
所以如果他是李君,为了保命,怕是不会参加这场府试。
不过想到杨安对李君的重视,云台知府最终没说什么。
“大人,下官先去安排一下。”
云台知府看了看时间,说道。
“好,你去吧,不用陪我。”
云台知府离开屋子,刚刚走出门,就见师爷急匆匆的走来。
“怎么了?”
云台知府皱起了眉头。
“大人,那李君出现了。”
云台知府顿时愣了愣,最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另一边。
云顶楼内。
云南松正在向三长老禀报。
三长老脸上露出几分异色。
“这李君竟然真的回来了,胆子不小。”
“传令下去,让所有人做好准备,等府试之后再动手。”
“但切记给我盯好了他,一刻不能离开我们的视线。”
三长老吩咐道。
云南松急忙点头。
“三长老放心,晚辈一定办好。”
走出房间,云南松叹了一口气。
“李君真的回来了,这心可真是够大的,真以为云家是吃素的?”
“就算府试中了如何,恐怕连自己府试的成绩都来不及知道,就要被杀死了。”
云南松心里对于李君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0章府试,儒家养气境(2/2)
比较复杂的。
上次差点被李君给杀了,但说到底,是他对不住李君。
“既然你非要自寻死路,那也怪不得别人。”
云南松想道。
与此同时,科考的贡院前,已经站满了穿着官服,手拿长枪的士兵。
人多自然难免吵闹,不过因为有士兵站岗,贡院前腾出一大块空地。
“学政大人到。”
随着一声唱名声,学政杨安在云台知府的陪同下走来。
这也意味着,科考即将正式开始。
杨安出现以后,贡院的门打开。
入场的学子已经开始检查搜身。
而此刻,李君也已经进入了云台城中。
进入城门的那一刻,李君就感受到有无数道目光在悄悄的监视着自己。
知道是云家的人。
李君心知肚明,等到自己科考结束,云家怕就要忍不住动手了。
这些小虾米李君都不放在眼里,唯一让李君忌惮的是云家派来的那位长老。
“李君来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无数人纷纷回头。
只见街道之上,李君背着一个书箱出现。
一瞬间,即使是喧哗的贡院前,都有了一丝的安静。
中秋诗会一举扬名整个云台。
后来云顶楼的聚会,李君出手杀死曾潇。
虽然云顶楼把此事压了下来,但在场那么多读书人,难免消息流传了出去。
如今李君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了,可以说有了一定的声望。
李君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一幕,不由深吸了一口气,大步的走来。
此刻,三楼之上,三长老静静的向下望去。
“这就是李君,真够年轻,可惜了!”
而另一边,学政杨安眼中露出欣赏之色。
“不知道这次府试,李君还能不能夺魁。”
“若是能夺魁首,童子试,府试,等到乡试再拿第一,连中三元,倒是一段佳话。”
杨安对李君显然寄予厚望。
当年他是童子试,府试第一,可惜在乡试之时只得了个第三名,视为一生遗憾。
来到贡院前,李君乖乖的排起了队。
终于轮到了他,等到检查完以后,这才跟随着人流向贡院里面走去。
从始至终表情都很平静,不急不缓,并没有因为自己如今的声望,而有什么其他的举动。
这让杨安更是暗暗点头。
刚刚进入贡院考场的内部,就见在院子里供奉着几位儒家圣贤的雕像。
凡是进入考场的儒生,都要先拜这几位圣贤,然后才能进入各自的座位,等待考试。
这几个圣贤各个高冠长衫,面色刚毅,略带几分木讷。
但久久观看,却能感受到他们为世界立道德礼法,拥有的那种大胸襟。
李君站在几座圣贤像前,突然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机压迫而来。
竟然是从这几具泥塑身上散发出来的。
这种压迫不同于李君之前面对的那几位炼气境大妖,而是一种心灵上的敬畏。
“这雕像难道真的有灵吗?”
这样想着,李君用望气之术望去,却并没有看到五气光华,只是看到有浩然之气充斥在整个院子里,大如华盖。
李君一下就明白,这些泥塑或许是死物,但作为儒家圣贤,天下无数读书人诵读他们的经典,冥冥之中便有浩然正气在他们身上聚集。
李君看着圣贤雕像,恭敬的拜了三拜。
然后便被安排到一个号子里坐了下来。
号子里面有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还放有马桶,却是府试要考三天,期间考生不准离开,一应生活都要在这里面解决。
很快,所有考生入场,考试的题目也发放到每个人的手里。
第一题是圣贤之道。
每个人都读圣贤书,这圣贤之道便是考对圣贤书籍的理解。
整个府试要连过五次策问。
李君苦读圣贤书,这种问题却是难不倒他。
立刻沾了墨开始写了起来。
第一篇圣贤之道写完以后,已过去两个时辰。
李君翻开第二题…
三天考五策,而李君在第一天就答完了两道策问。
剩下的时间显然很宽裕。
第三天,李君已经答完了四道策问,只剩下最后一道,题目是:何为儒?
这道题倒是让李君脸上一愣。
正常来说,前面考了诸子经典,律法等内容,最后压轴的应该是考政论,没想到却是这样的题目。
不过这可难不倒李君,当即李君提笔,写下了破题:“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
随后洋洋洒洒大谈儒家胸怀天下的道德思想和担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就在李君收笔的一瞬间,脑子一声嗡鸣,仿佛醍醐灌顶一般。
与此同时,李君发现周围有一道道青色的气体开始涌入他的体内。
“这是浩然之气?”
李君惊讶不已。
读了十年书都没感受到传说中的浩然正气,今天竟然一朝顿悟。
贡院内的八尊圣贤雕像,突然间震动起来,似在回应什么。
与此同时,一道清气从贡院上空冲霄而起,隔着数里依然清晰可见。
贡院主考房内,学政杨安正在喝茶,突然间身体一震,抬头望向外面,脸上露出几分惊讶。
“竟然有人在府试之时踏入了儒家养气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