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文器刻字(1/2)
儒道第四境贤人境,达到这一境界以后,便可以凝聚自己的文器,施展儒道神通。
可以说,儒家到了第四境,才算是真正的登堂入室,拥有了一些超越常人的手段。
抬起头,文器凝聚成一团云的形状。
这是文器的雏形,接下来李君可以将文器凝聚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大多数都会将文器凝结成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最常见,但也是读书人必不可少的东西。
李君想到每次自己施展儒家神通的时候,都是以寒螭小剑代替。
其实儒家的神通自然还是要以儒家的文器施展出来威力最大。
不如第一个文器选择笔?
只是笔太过常见了。
“刻刀。”
李君脑海中暮然想起一件工具,和笔拥有同样的特性。
笔在未被发明之前,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把文字刻在竹简之上,刻刀也是笔。
可以说是笔的前身,笔的祖宗。
这一刻,李君闭上眼睛,想象着刻刀的模样。
很快,头顶那一团文器不断的变化,最终化为了一柄紫色的刻刀。
刻刀上面通体如玉般光滑,古朴的纹路上散发着沧桑的气息。
刻刀长有三寸,模样似金非金,似铁非铁,在缓缓的转动。
李君睁开眼睛看到刻刀的刹那,便止不住的欢喜。
只是似乎还缺点东西,刻刀上面太单调了,除了天然的纹路以外,再没有任何其他的装饰东西。
刻刀作为自己的文器,日后要伴随一生的,不如再写几句人生格言。
刻刀不大,所以上面可以刻的字并不多。
“自己该刻点什么呢?”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李君的脑海中蓦然想到了这句话。
这是他入文圣宫沟通亚圣文器时心中所想,也是李君心境的真实写照。
下一刻,李君心念一动。
刻刀上面一行小字便出现。
一瞬之间,八尊圣人雕像中的亚圣雕像突然震动起来。
正是云麓书院的那位亚圣,名为孟宽,又称为孟圣。
亚圣雕像之上,一道紫气突然冲出,飞入李君的身体里。
“这是自己的理念得到孟圣的认同,所以给予自己馈赠吗?”
李君急忙闭上眼睛,感悟那落入体内的紫光。
只见在脑海当中,渐渐浮现许多信息。
是儒道神通。
踏入贤人境以后,便可以领悟自己的儒道神通了。
只是一般在巩固了境界后,才开始渐渐的领悟神通。
而李君因为亚圣紫气的加持,神通竟然瞬间领悟而出。
【当仁不让】
这是李君神通的名字,义之所至,当仁不让。
正符合“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意境。
这神通是防御类的神通,和卫牧的【砥节】,冯浩的【墨守成规】有些相像。
与笔落惊雨配合,一攻一守,相得益彰。
李君伸出手,刻刀落在手心之处,上面的光环隐去,除了有些古朴以外,并看不出什么其他的东西。
不过李君却生出了与刻刀血脉相连的感觉。
“这就是自己的文器。”
李君爱不释手。
同时,在李君文器凝聚成功之时,广场之上。
再次出现的八道清气,瞬间凝实,并且在空中渐渐汇聚成一柄刻刀的模样。
“这,这是李君破境了?”
“这是他的文器吗?竟然是一把刻刀。”
“刚刚破境竟然就引起了异象,这真是圣人的待遇啊。”
广场之上一片喧哗。
而之前脸上带着得意之色的赵贤,望着天空中的那柄刻刀,紧紧的握住了拳头。
“该死!该死!这个李君竟然突破了。”
赵贤此刻心中非常的不爽,有一些不安。
虽然已经认定李君无法离开小世界,但先是立意,紧接着突破凝聚文器。他万一真的从里面出来怎么办?
“这个李君就是个踩不死的臭虫,都要死了还要折腾。”
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53章文器刻字(2/2)
贤心中气呼呼的暗骂。
除了赵贤以外,国子监内的每个人,同样心情复杂。
原本已经准备回屋的拓跋于等人,猛然间抬头望向广场的方向。
“他突破贤人境了?”
拓跋于神色阴沉。
他原本以为李君打开小世界失败以后,就应该消停了,没有想到这么快就突破到了贤人境。
修身境的李君实力就已经如此之强,突破贤人境,岂不是更恐怖。
“万一他真的离开儒家小世界怎么办?”
而此刻。
整个京城。
因为异象的再次出现,引起了一片喧嚣。
几乎所有的目光,再一次聚集在广场方向,聚集在那文器上面。
李君的名字就像刺目的光华一样,提醒着众人的存在。
每当众人要把他挥之脑后的时候,他便再次出现。
“那刻刀上面好像出现字了。”
“写了什么?”
有人发现一个个工整的小字,在刻刀上面浮现。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是怎样的精神啊!”
“孟圣说义不容辞,难怪他能得到孟圣文器的认主。”
“竟让老夫热血沸腾。”
广场之上,无数书院的院长,儒生们激动异常。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一种决心,只要理直气壮,即便面对千军万马,也要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之前众人是为了李君的资质而震惊,但此刻当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每个人心中都由衷的升起了几分敬佩。
有这样思想的人,人品岂会差。
相比而言,卫牧不过是小人罢了。
当然越是对李君敬佩,心中越是惋惜。
李君虽然突破了贤人境,可即便是贤人境,依然改变不了结局,李君还是无法摆脱小世界的囚困,还是要死。
而此刻文器出现,也引起了诸多皇室成员的注视。
包括大奉皇帝赵龙图,也包括诸多皇子嫔妃公主们。
六皇子府上。
赵通站在房顶之上,嘴里默念着刻刀上的那几个字。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就是你的信念吗?”
“是儒道信念,也可以为剑道信念。”
“小师弟可真是了不起啊。”
赵通心中感叹。
对李君了解的越多,就越觉得师父慧眼如炬。
“突破贤人境,他的力量应该会大增,不知道能不能破开小世界的门户?”
赵通这样想着。
不过等了许久,也没有反应,那门户再也没有出现。
赵通不由叹了一口气。
“难道他也已经放弃了?”
广场之上。
同样等着李君这次破开小世界的人,也都不由心沉了下去。
与此同时。
另一边,国子监内。
卫英不由哈哈大笑。
“突破了贤人境又怎么样,还不是要死,这就是报应,是报应。”
卫英声音带着疯狂。
同样皇宫之中。
离繇公主死死的盯着广场的方向。
尤其是文器上的文字,让她的眼中有了光,同时也有一些难受。
“你是如此的耀眼,却又如此的不幸。”
又过了半个时辰,那道门户始终没有出现。
许多人都在悄悄的叹息。
一切都已经注定,终究难以改变。
李君在小世界能突破贤人境,除了能证明自己的资质,别无他用。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样的信念让人动容,可有什么用?
“算了,都散去吧,不会再有异象发生了。”
然而就在众人即将转身离开的时候。
突然,一道震惊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快!快看!又有异象出现了。”
却见在广场之上,八道清气再次汇聚成一团白云。
而那团白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的扩大着。
三丈,五丈,八丈,十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