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带着羁绊系统闯三国 > 第346章 要这一身本事有何用?

第346章 要这一身本事有何用?

   第346章 要这一身本事有何用?(1/2)

萧啸瞧着眼前二十出头的马超,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若配上白袍银枪,又是一个活脱脱的“玉面战神”。

“听说你和仲康打了一架?谁赢谁输?”萧啸笑问。

“咱和胖子斗了两场,算是半斤八两。还缺一场,就请侯爷作个公证。”马超自信满满,对萧啸毫无怯生之意。

“哦?都已经斗了两场了?第三场斗什么?”萧啸又问。

“前两场都是步战,第三场嘛,当然是马战。”马超道。

马超亦是当世武将武力值拔尖之人,与许褚在步战上斗个旗鼓相当,亦是情理之中,不过要论马战,许褚恐怕非是自小在马背上长大的马超敌手。

“马战?恐怕仲康在马上与你斗不到多少回合,他的马儿就被压得气喘吁吁了。”萧啸笑道。

“哪有何难,待我从西凉寻一匹大宛良驹送给他,保管能驮起他。”马超笑道。

“好好好,那我先替仲康谢过孟起了。”萧啸拍掌大笑。

说完闲事,马超向萧啸恭敬递上马腾亲笔书信。

萧啸接过,阅罢书信,心下了然。

此书信落款,乃是马腾、韩遂两人联名,信中所言,一则表达了马、韩两人忠汉之心,二则言称郭汜在司隶、凉州称霸,不服王化,请朝廷出兵讨伐,其二人愿从西凉出兵相应。

打发走马超之后,萧啸当即召集荀彧、贾诩商议此事。

“主公新定扬州、豫州不久,民力未稳,北有袁绍、吕布之流虎视眈眈,加之孔明、文则在青州与公孙越交战,亦是所费颇多,不若暂且积蓄实力,以待天时。”荀彧了解始末之后,给出了建议,即是反对出兵讨伐郭汜。

“文若所言甚是。若是征讨郭汜,攻伐长安,东西战线过长,不利战也。”贾诩同意荀彧的建议。

“以郭汜之才之能,其治理之下,不出三年,司隶自乱,主公再趁此取之,比之现时,轻易不知多少倍。”贾诩进一步说道。

见荀彧、贾诩两大谋士都反对讨伐郭汜,萧啸亦有些意外,便笑道:“便依两位先生之言。”

“主公圣明。”荀彧、贾诩齐声说道。

“对了,青州胶东战况如何?”萧啸突然问道。

“自孔明到胶东后,加紧战备,主持清剿公孙越在胶东的残余据点,公孙越连战连败,大部已渡过渤海,返回辽东。”荀彧说道。

“对了。前些时日,孔明来信,说有倭奴国来使求援救国,估计过不多久便会前来寿春。”荀彧又补充说道。

“倭奴国?来使求援?”萧啸突然一惊,问道。

原来,公孙度身在辽东,处境十分艰难,只因辽东一地,西侧是公孙瓒,南侧越过渤海便是萧啸,公孙度深知自己并非此两人之敌,但要谋求发展只能对外扩张,辽东以北乃是极寒之地,断了北扩的可能。

所以,公孙度便走向西扩张的道路。

辽东以西,便是高句丽和三韩。

公孙度打不过公孙瓒、萧啸,但是对付同样艰苦的高句丽和三韩,倒是小菜一碟,不过年余时间,先后踏平了高句丽和三韩。

公孙度攻灭高句丽和三韩之后,消化了两年,而后将眼光放在了一海之隔的倭奴国。

倭奴国落后,实力孱弱,公孙度已经打好了前往掠夺人口的算盘。

倭奴国此时尚处于母系氏族时期,各个部落皆为女人主政,形成共同的部落联盟之后,方才对外称为倭奴国。

倭奴国目前最大的部落卑留氏当代有一对三胞胎女儿,生得几乎一模一样,成年之后更是天生国色,妖艳动人,老大卑留呼善于统兵作战,老二卑留纳善于出谋划策,老三卑留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46章 要这一身本事有何用?(2/2)

善于交涉诡辩。

卑留氏三女因是一体同胞,心意相连,进退一体,在发展卑留氏部落过程中,无往不利。

故而在短短几年时间,卑留氏便成为倭奴国实力第一的部落。

不过倭奴国的实力第一,对于公孙度而言,有如纸上老虎而已,丝毫不足为惧。

公孙度接二连三劫掠倭奴国,多个部落被灭,卑留氏部落作为联盟之主,因抵抗不力被其他部落指责,大有要被轰下盟主之位的危险。

为保住倭奴国,老二卑留纳提议渡过大海,求助大汉以救其国。

最后在一番商议之下,卑留氏三女最终决定由老三卑留荃启程前往大汉求助。

卑留荃率领数名亲信立即架船出海,一路望东南航行,最终在青州登陆。

登陆之后,胶东沿海官军便发现了卑留荃等倭奴国使团,当即飞报胡昭、于禁。

胡昭得知竟然是倭奴国使团,当即出面接洽,在确认身份之后,问明缘由,便传讯禀报寿春,并安排人马将卑留荃一行送往寿春,拜请萧啸定夺。

想不到在此世能看到倭奴国女人,萧啸直觉有些不可思议。

“好,倭奴国使者到了后,我便来好好接待一番。”萧啸有些恶趣味的笑了。

…… ……

襄阳城南,幽山脚下,两名青年意气风发,联袂而行,正是往北而去。

此两人,一人乃是在鄱阳岛战败而逃,化名“石渊”的庞统,另一人则是司马懿。

庞统自认在鄱阳岛上对敌萧啸,连胜两场,若非笮融实力孱弱,最后一战定会凭其智谋与长江帮的实力捣翻萧啸。

从鄱阳岛败逃返回襄阳的庞统,再度分析自己的败于萧啸之手的原因,认为鄱阳岛一役,其智其武,皆已兼备,唯独其“主”笮融实力孱弱,加之未能真正掌控其九镜教实力,故而再败。

庞统接连两次败于萧啸之手,其自负以极的高傲被萧啸践踏得体无完肤,早已陷入魔怔。是以其此刻心中,只有四个字:击败萧啸。

苦思数日,殚精竭虑,庞统终于筹划了一盘更大的计谋。

只是要撑起这个庞大的计划,庞统自知其独木难支,是以暗中潜回幽山水镜精舍,苦口婆心之下,说动了师弟司马懿帮助自己。

“两位师弟,意欲何往?”三岔路口,徐庶叫住了庞统、司马懿。

“北去瞧瞧。”庞统向徐庶拱手一礼,不疾不徐说道。

“士元师弟,你这是何苦来哉。”徐庶痛心疾首。

“人生在世,若不与人一较长短,我庞统要这一身本事有何用?”庞统傲然笑道。

“好志气。”司马懿在旁高声赞道。

“仲达,你……”见司马懿不加劝阻,又出声附和,不由语塞。

“元直师兄,懿向来成人之美。”司马懿进一步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虽然对庞统、司马懿两人达成一致早有预计,但是直至此刻听到两人所言,徐庶方才最终确定。

“既如此,两位师弟一路珍重。”徐庶劝之无果,有气无力说道。

庞统、司马懿听罢,向徐庶拱手一礼,转身北走,未再回头。

此时此刻,不远处的密林之中,司马徽正看着渐行渐远的庞统、司马懿两人,不由叹了口气。

“孔明,你这元直师兄,还是劝不住他俩。”司马徽向身侧的诸葛亮微微一叹。

“不怪元直。我想,即便是我出面,也定然劝阻不了。”司马徽又自嘲着补充说道。

“士元、仲达两位师兄,都是心志坚毅之人。”诸葛亮说道。

“只愿士元、仲达这一去,能少造些杀孽。”司马徽叹罢,转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