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带着羁绊系统闯三国 > 第329章 奉天子以令不臣

第329章 奉天子以令不臣

   第329章 奉天子以令不臣(1/2)

出了孙家,萧啸又至刘备定居之处。刘备所居,距离孙家不过三五里。

相比孙家的人丁兴盛,刘备家中安静许多,只有二三仆从在旁。

半年不见,刘备伤已痊愈,面色红润,身上的儒士气息亦重了不少。

与刘备闲论半日,萧啸方才辞别而去。

离开广陵,径返兰陵。

及至兰陵,恰好年关,萧府内外,一片欢腾。

新年正月,各方前来拜会之人络绎不绝。

与往年不同的是,拜会人丛之中,多了不少扬州各大士族之人。

毕竟,如今萧啸已是新任扬州州牧,而且带兵扫平僭越称帝的袁术,持重兵占据了淮南要地。

庐江郡守陆康、豫章郡守华歆等扬州各郡要员,或多或少,亦有礼信送来。但此之中,却是没有会稽王朗、吴郡许贡的分毫表示。

萧啸官封扬州牧后,既要稳控淮南,又兼出兵豫州,是以并未立即对扬州各郡要员进行运作,一方面探探扬州各郡反应,另一方面不想后院起火,影响进据豫州之局。

如今种种迹象表明,竟然是萧啸此前曾经帮衬过的王朗率先不给面子,这也着实让人有些意外。

正月过半,在胡昭的一力主导之下,萧啸亲赴泰山石槽谷,迎接前来投效的荀彧、程昱一行。

当年曹操命陨之地,今成萧啸接纳故臣之处。

萧啸修筑招贤黄金台,只为招纳天下贤才。

在胡昭眼中,筑黄金台一年来,皆是三教九流,亦或山野莽夫来投,真正响应的士家大族,寥寥无几。

可偏偏萧啸对各方来投的能人异士,皆是来者不拒,一应收纳,让胡昭着实有些着急。

故而此前胡昭从程昱之处得知荀彧有易主之意时,立即加强联系,争取荀彧。

毕竟在胡昭眼中,各大士族中人,才是真正的贤才,若将颍川荀氏招纳,萧啸宏业毕将如虎添翼。

曹操陨灭之后,程昱、荀彧坚守兖州东阿一年有余,此时曹氏宗亲几已融入河北袁绍,加之袁绍、吕布对峙之势日渐紧张。在程昱的劝说之下,荀彧终于下定决心,举族东投萧啸。

与胡昭商定之后,程昱、荀彧决定就从东阿出发,路经泰山,东入徐州。这条路亦是当年曹操想要快速返回兖州,击退“偷家”吕布的近道。

程昱、荀彧自然知晓石槽谷乃是曹操命陨之地,决定路经此地东去徐州,亦有在此告祭旧主之意。

却不料,萧啸竟然亲至石槽谷迎接,这让程昱、荀彧既深为感动,又略显尴尬。

“仲德先生、文若先生既来,天下苍生之福也。”萧啸分握程昱、荀彧之手,激动说道。

程昱、荀彧立即还礼,连称惭愧。

萧啸就此左右挽住两人,亲切交谈,一路漫行。

旁人看来,仿若多年不见故友。

行过数里,石槽谷外,竟然早已摆设好了一副祭奠香案,香、烛、祭品,一应俱全,再看香案摆放牌位,上书“故友曹孟德”五字。

“孟德兄当初于此地自刎而死,当真天妒英才。今日恰至故地,当洒酒祭奠。”萧啸朗声放言,侃侃而谈,当先上前祭奠。

祭奠完毕,萧啸便邀程昱、荀彧上前祭奠。

程昱、荀彧亦不拘节,坦然上前祭拜。

待得三人祭奠完毕,方才乘车同归兰陵。

一路上,萧啸与程昱、荀彧、胡昭论今评古,纵谈时势,了解渐深,更是各自钦佩。

待谈及长安李傕、郭汜之乱时,程昱突然连声哀叹:“李傕、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29章 奉天子以令不臣(2/2)

汜临乱长安,汉祚不幸,天不庇佑。”

“李傕劫帝上于郿坞,郭汜控百官于长安,势同水火,只恐不久之后,更有灾祸。”荀彧担忧说道。

“李傕、郭汜此前一直和睦相处,共掌朝政,怎地现时突然交恶?”程昱问道。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李傕、郭汜本无忠汉之心,此前合力,皆因利聚,如今因利起祸,刀兵相加,实是早已注定之局。”萧啸一语点透,众人皆为此论拜服。

“若李傕、郭汜大动刀兵,致圣上陨落,不知时局又当如何?”程昱冒大不韪,低声叹道。

萧啸、胡昭、荀彧听罢此话,顿时沉默不言。

“若真如此,只怕天下更加动荡。”程昱说罢,又再叹道。

“仲德先生可有高见?”胡昭突然问向程昱。

“当年董卓在洛阳妄兴废立之事,袁绍等众意图另立刘虞为帝,与董卓分庭抗礼。不过终因刘虞严词所拒,未能成行。”程昱突然提起当年之事。

程昱此言,潜台词乃是当今皇帝刘协若在李傕、郭汜的争斗中死了,大可学习当年袁绍当年寻找刘氏宗亲另立为帝。

萧啸等三人自然听懂了程昱之意,皆未开口接话。

见得萧啸等三人沉默,程昱又道:“当年袁绍寻立刘虞,乃是贪图其富有人望,想要统领各地豪杰。岂不知刘虞正因其素有声名,心智成熟,焉会接受他人怂立,背负逆名?若是当年袁绍另寻一名刘氏血脉的稚子孩童自立,给予几粒甜食糖果塞口,焉会说出拒绝之词?”

程昱此言,无疑是直接挑明了自己的建议,若是当今皇帝刘协身死,则需立即寻找一个刘氏宗亲血脉的孩童自立为帝,掌控朝廷局势。

“且不论如今刘表据荆州,刘璋据益州,各州郡汉室宗亲更是遍地皆在,此言恐怕难以成行。”萧啸直接给了否定之判。

“若有此顾忌,只怕他人捷足先登。”程昱提醒道。

“文若先生以为如何?”萧啸突然转问荀彧。

“营救陛下,汇聚人望。”荀彧语出惊人。

要知此刻的皇帝刘协远在长安,位于关中,不仅距徐州有千里之遥,洛阳以西更是雄关重重,纵使手握精兵,亦难言一路破关,径取长安。

况且,李傕、郭汜虽然内乱,但若有外敌兵锋所向,李、郭二人势必合力对外,谁又能言营救陛下?

“文若莫非患疾胡言矣?”程昱不由出声调笑。

“非也。李傕、郭汜交恶,营救陛下的绝佳时机,若是主公营救陛下功成,必然汇聚天下人望,随之奉天子以令不臣,势必扫平六合定鼎天下,再助大汉中兴。”荀彧激动而言。

“营救陛下的好处固然极多,但问题是怎么救?”萧啸笑问荀彧。

“主公已占据颍川,颍川紧邻洛阳。主公暗遣密探,寻结长安义士,寻机从郿坞营救陛下,而后再遣一旅奇兵,越过司隶前去接应即可。”荀彧说道。

“此计若要成真,可谓难于上青天。”胡昭在旁感叹。

“事在人为。”荀彧说道,依旧抱有信心。

“文若先生说得不错。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萧啸并未否定荀彧的奇计,反而进行褒奖。

因为荀彧所想,与此前萧啸为李傕设计的“与汜交恶,挟帝东巡”大略亦有相通之处。

只不过荀彧的想法是暗中营救皇帝东归,萧啸的设计是让李傕带着皇帝东巡,离开关中,送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当然,无论是萧啸,还是荀彧计谋,最终的要达到的效果,便是奉天子以令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