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长安之乱(1/2)
李放不敢置信的看向走向近前董静,有些茫然的喃喃自语:“静小姐……”
“阿勉还有救么?”董静问向身侧的萧啸。
此时李放才发现萧啸已然转身回走而来,慌忙赔罪:“侯爷恕罪,阿勉性子急了些,方才做出如此极端之事。”
可惜萧啸并未丝毫理会李放的赔罪之言,只是向董静沉默的摇了摇头。
“阿放,你先处理好阿勉的尸身,待会再过来叙话吧。”董静吩咐道。
听罢董静此话的李放,立即向萧啸投来询问之色。
萧啸微微点头,又命府中侍卫与李放一同收敛敖勉尸体。
过不多时,敖勉尸体被收敛而走,府中亦被打扫干净,有些茫然的李放则是紧跟侍卫再次面见萧啸。
在李放收敛敖勉尸体的空当,董静已然从萧啸口中得知了其中内情。
萧啸亦是此时方知李放、敖勉曾受李傕之令担任董静护卫,故此相识。
董静素来待李傕如父,如今得知李傕有难,相求于萧啸,自然不能不管,是以询问萧啸是否有相救之策。
此世若有令萧啸无法拒绝之人,定是唯一挚爱董静。
面对董静相询,萧啸自是知无不言,当即答应相救李傕。
故而当李放入内再次拜会之时,虽然萧啸、董静同在堂内,却只有董静与其叙话,闲聊李傕近况,西凉轶事而已。
待到话尾,董静方才说道:“相救傕叔之事,唐侯已有定计。你只管安心回去复命便可。”
李放得了董静此话,接连跪谢,感激涕零而走。
待得李放走远,董静方才有些歉意道:“四郎费心了。”指的自然是搭救李傕之事。
“此事,何止费心费神,还需大费一番气力。”萧啸面色凝重。
“可有静儿出力之处?”董静关切问道,更显愧疚。
“当然,今晚你出力,我费力,咱俩好好深入交流交流。”萧啸突然语气一转,一脸坏笑。
董静听得萧啸突然转变语气插科打诨,知其定然已有搭救李傕的万全之策,心头安稳不少,不由面色含羞,语带娇媚骂道:“没个正经。”
萧啸升任扬州牧,寿春城中百官,不少好事者趁机再提萧啸纳取大乔、小乔之议,只因此前董静表态同意,萧啸自然乐得顺水推舟,应承下来。
宣旨封赏的朝廷天使安德成亦是恰逢其会,被众文武推举为保媒之人,自是极为乐意,几乎比照宫廷礼仪进行婚媒礼数运作,最终将萧啸与大乔、小乔的婚期,敲定在了一月之后。
安德成此时已留住寿春旬日,不敢再行耽搁,受了萧啸一番回礼之后,率领朝廷宣旨队伍折返长安而去。
豫州大部郡国皆定,萧啸就令孙策、周瑜、关羽、张飞等将各领一郡,各分兵马,屯军驻守,互通勤联,以防吕布。
转眼一月即至,萧啸于寿春大婚,同娶桥府双姝,一度传为美谈。
此时蔡琰刚刚怀有身孕,大乔、小乔入府,正好接棒,少不得与萧啸勤修“天下至道·玄素之术”。
时光如梭,转眼又至年关。
萧啸可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好不惬意,加之帐下文武忠诚同心,一番经营之下,掌下各地皆是蒸蒸日上。
相比萧啸的兴盛,此时的长安朝廷,却是风云变幻,形势大变。
却说李放返回长安不久,李傕得到萧啸答应相救的承诺之后,心头大定,又听得董静“死而复生”之事,大为高兴。
又过数日,李傕府外一人求见李傕,自称受董静所遣而来。
李傕听得来人持报“董静”之名,心内大动,立即亲身迎门。
而用董静之名前来拜会李傕的,正是得了萧啸密令,一直潜伏于长安的郭嘉。
此番郭嘉现身,所为的,正是如何搭救李傕,助其脱困之事。
郭嘉自表身份,李傕大为惊讶,完全未料到萧啸竟早已暗中“盯梢”长安。
不过相较于“盯梢”长安的目的,更让李傕惊骇的是萧啸所制定的“胆大包天”搭救之策。
“与汜交恶,挟帝东巡。”
萧啸竟让李傕将本已与郭汜面和心不和的局面挑破,故意与其交恶。更令其骇人听闻的,竟然要让李傕挟持皇帝刘协离开长安,往东而走。
此两条计策,若交他人来看,绝对痛骂出计之人歹毒异常。
这哪里是要搭救李傕,分明是要将李傕置之于死地,令其万劫不复。
“将军若无决绝之心,权当今夜嘉未过府。”见李傕尚在犹豫,郭嘉淡淡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27章 长安之乱(2/2)
。
李傕听罢此话,再无犹豫,当即答应。
郭嘉亦无多言,当即献计。
“吾知郭汜之妻石氏最妒,吾将使人秘告石氏,言称郭汜与李将军爱姬有染,其情甚密。石氏知此,必定心生妒忌,阻挠郭汜与李将军来往,并加以陷害。李将军近期只需每日寻由宴请郭汜即可。”
面对郭嘉此计,李傕无言以对,只因是自己使计给自己戴绿帽,端的是堪称奇计。
但既已决定,自然再无退路,李傕只得闷声应承。
过得半月,某夜李傕突接暗探密报,言称郭汜突然秘密整备本部兵马,意欲攻打李傕。
李傕当即召集心腹将士,通报郭汜突然兴兵欲攻己阵,帐下文武听罢,皆是愤愤莫名,誓要举兵反剿无名之师的郭汜。
当然,郭汜突然兴兵攻打李傕的原因,李傕早已暗知。
原来郭嘉献计从郭汜之妻石氏入手之后,石氏果然嫉妒之心极重,更是对连日到李傕家中赴宴且夜不归家的郭汜疑心加重。
一日,李傕又遣使来请郭汜赴宴,石氏得知之后,立即加以劝阻,只是郭汜哪里肯听,荡开石氏,自去赴宴,彻夜不归。
石氏对此,怀恨在心。
又过两日,李傕再请郭汜。石氏再次劝阻,仍是未能阻止。
又一日,郭汜至李傕家中赴宴之后早归,忽觉腹痛。石氏当即扬言此乃中毒之症,立令仆人掏装粪水,强灌郭汜口鼻,直至郭汜吐泻完毕,方才有所好转。
事后,石氏趁机向郭汜谗言:“夫君与傕,两雄并立,今事颇有蹊跷,夫君不可不防。”
郭汜本就堪受强灌粪汁奇耻大辱,极为不满,只是苦无李傕“下毒”证据,只得暗自吞声。此时又听石氏谗言,更是愤恨。
又过两日,李傕再次宴请郭汜,石氏尚未出言劝阻,郭汜便已主动借口推脱,不再赴宴。
李傕不知郭汜拒绝赴宴之因,故而屡次派人催促,最后见郭汜立意不来,又派人送去酒食。
酒食送至郭汜府上,石氏事前得知,暗使心腹另投剧毒于酒食之中,方才令人端入郭汜面前。
恰逢郭汜夜间饥肠辘辘,看见酒食,正欲食用。
石氏方才说道:“此乃李傕遣使送来,万不可食。”
郭汜立即追问缘由,石氏却道:“岂不闻:食自外来,岂可便食?”
随后,石氏命仆人牵来一只家犬,分拣李傕命人送来的食物投喂家犬,家犬吃后,赓即倒地吐沫而死。
郭汜见此,扫砸杯盘,大怒道:“吾与李傕共图大事,屡次无端谋害于我,我不先发,必遭毒手。”说罢,立即召集心腹,连夜暗中调兵,意欲围堵李傕府门。
此刻李傕府上,一众心腹将士皆在宴席之中,忽听得郭汜集结重兵而来,亦是群情激奋,大骂郭汜,并且纷纷表态支持李傕剪灭郭汜。
有了众将士的支持,李傕立即召集重兵,就于长安城中与郭汜兵马混战,不少将士趁乱劫掠城中居民。
李傕、郭汜混战多日,长安城中百姓损伤无数,家残人散,民怨沸腾。
长安百官见李傕、郭汜混战之势毫无停歇征兆,纷纷请奏皇帝出面调停。
刘协便令大司农朱儁前去斡旋李傕、郭汜双方势力,主持调停之事。
郭汜正要接洽朱儁,却有谋士在旁进言:“不若抢握皇帝,以制李傕。”
听罢此言,郭汜大呼妙计。当即缚捆朱儁,领军直往皇宫杀去。
郭汜奔入皇宫,左右寻不见皇帝刘协、皇后伏寿,询问宫娥,方知一早被李傕暗中掳走。
得知李傕抢先一步,郭汜怒从心起,下令杀尽宫中宦官,洗劫宫中财物,又抢掳宫嫔采女纳入军营,供将士淫乐,宫娥不堪受辱而自尽者极多。
被李傕提前一步掳走的皇帝、皇后初时惶恐至极,沿路抹泪,自怨自艾不已。而当事后得知郭汜在皇宫之中的诸般恶行之后,又大呼庆幸,对李傕感恩戴德不已。
李傕劫走皇帝、皇后,当即率部杀出长安,直往郿坞而去。
郭汜得知此事,又率大军追至郿坞,李傕凭借郿坞城坚,加之坞中粮草无数,闭门不战,郭汜围困一月无果,只得继续留下少数兵马围困郿坞,自回长安主持朝廷大局去了。
李傕既走,加之皇帝不在长安,郭汜就居皇宫,独领朝纲,更视朝廷百官如鸡狗,但凡出言触犯者,一应处死。不到半月,朝中百官,问斩过半。
郭汜又自民间搜寻美色,送入宫中,夜宿龙床,淫乐无度。
一时间,郭汜恶名滔天,直追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