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带着羁绊系统闯三国 > 第256章 战前商议

第256章 战前商议

   第256章 战前商议(1/2)

在东武城分兵之后,萧啸次日率大军急返兰陵而去。

当然,临走前夜,萧啸又单独召见于禁,反复交代镇守青州胶东半岛三郡国之事宜,于禁无不一一应诺。

一路疾行,不过数日,萧啸大军齐齐赶回兰陵。

刚一入府,早已等候多时的陶谦特使上前,掏出陶谦亲笔书信。

萧啸接过书信,其信中所言,一是杀害曹嵩,乃是张闿个人所为,无关陶谦自己半分。二是痛陈曹操无故兴兵入境恶行。三是请求萧啸发兵救援,共拒曹操于徐州之外。

“陶公还邀谁人前来助阵?”萧啸看罢书信,未做任何表态,反问陶谦特使。

“淮南袁术、青州田楷、平原相刘备、北海相孔融等豪杰,皆在陶公邀请之列。”陶谦特使恭敬回应,不敢丝毫怠慢。

萧啸听罢,面色如常,只说自己连日舟车劳顿,待休息一夜,再论其他,便打发使者返回客房休息了。

稍作休整之后,兰陵萧府议事厅内。

留守徐州的张昭、陈登、高顺早已等候多时,加上随萧啸连夜赶回兰陵的胡昭、陈宫、张辽、黄忠、管亥等人,可谓文武济济一堂。

“子卓,如今徐州地界情势如何?”萧啸开门见山,直接向高顺发问。

为何首问高顺?只因高顺乃是萧家军校的代理校长,校内设置的侦查系是更是按照萧啸的要求倾力打造,侦查系的学员人数极多,乃是军校内人数第三多的大系。

侦查系的学员学业修习最为特殊,一年之中,至少有半年以上在外刺探各方势力、各地军情、地情、社情。

所以,在萧家军校建立的短短几年里,就已经悄无声息的组建了当世最大的情报信息网,让萧啸几可达到足不出户,知晓天下各方之事的效果。

“曹操大军前几日兵临小沛,当日攻城不下,次日却突然分兵,令曹仁向东北而走,进攻威县,而曹操则是亲率大军,绕过小沛攻克广威,其军大将夏侯惇更是阵斩陶谦部将吕由,而后沿泗水一路往彭城方向猛攻,到今早收到的消息,曹操已经接连攻拔五座城池,若照此速度,恐怕不用一月,便要兵临彭城。”高顺将最近几日收到的情报详细汇报。

“曹操分兵?”胡昭突发疑问。

“不错,曹操分兵给曹仁一万,令曹仁进攻威县。”高顺肯定的答复。

“曹操的心机,当真深沉。”陈宫在旁突然叹道。

面对陈宫突然的感叹,众武将纷纷不解其中之意。

“曹操一路猛攻,全凭武力,咋的又变成心机深了?”管亥禁不住首先发问。

“他想试探主公。”一直沉默在旁的陈登突然说道。

“试探?”管亥依旧满脸问号。

“管将军,你想想威县的位置。”陈登说道。

“威县的位置?不是在小沛北面么?”管亥不解的反问道。

“威县,是彭城国境内最北边的县城,紧邻东海国。”张辽突然说道。

“所以咧?”管亥仍旧一脸疑问。

“曹操想试探主公对他进攻陶谦的态度。”张辽终于给出了的他所理解到的答案。

“众所周知,当今徐州,实则已是一分为二。主公掌控了徐州北部的东海、琅琊、东莞三个郡国,陶谦掌握了徐州南部的彭城、下邳、广陵三个郡国。曹操此次为父报仇,矛头指向陶谦,故而进攻路线,便是朝着徐州南部的彭城国而去。”

陈宫说罢,又说道,“但是在还没有完全进入彭州之前,便早早分兵给曹仁,往最为接近东海边界的威县进兵,目的就是想试探主公的反应,若是主公发兵前往镇守东海边境,吾料曹仁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56章 战前商议(2/2)

不敢在威县动弹分毫,更不敢朝东海探头。”

“如此一来,曹操就得知了主公有守御本土的策略,便可放心大胆的进攻陶谦。”陈登接过了话头。

“如果主公不派兵镇守边境,那么曹仁极有可能会侵扰咱们领地?”张辽举一反三。

“不仅是侵扰后方而已,要知威县,距离兰陵也不过只有三五日的路程。”陈宫淡淡说道。

“釜底抽薪!”张辽声音一沉。

“这狗日的曹阿瞒,竟然这么阴。”一直在旁插不上话的管亥,突然下了一个结论。

“子卓,还有何消息?”萧啸对曹操分兵之事未置可否,反而继续问向高顺。

“呃,曹操大军一路攻拔城镇,大兴杀戮,所过之处,除了女人之外,男丁老幼皆遭屠尽,不下三万之数。曹操又令将尸体丢入泗水之中,如今泗水之上,浮尸联片,沿河一路漂往下游各处城镇,沿河各地百姓见此,惶惧不已,皆举家逃难,可谓十室九空。”高顺缓缓说道。

“什么?曹操竟然屠城?”陈宫惊呼。

“是。”高顺不得不沉声应道。

听到高顺沉闷的答复,陈宫突然面向萧啸扑通一跪,高声道:“曹贼因一人之私仇,屠戮徐州无辜百姓,其罪当诛,宫拜请主公,发兵攻曹,阻其恶行,挽救天下苍生于危难之中。”

陈宫慷慨激昂,语出肺腑。

无怪陈宫此次突然失了理智,请求萧啸出兵攻打曹操,只因陈宫身有“感念苍生”的特性,故而听说曹操无故屠城,杀戮数万无辜百姓之后,直接将“感念苍生”的特性激发到了最强。

萧啸自然通过系统小蜜察觉到了陈宫身上“感念苍生”的特性亮度掩盖了他身上的其余所有特性,倒也不怪陈宫。

“曹操兴兵攻伐徐州,虽然剑锋直指陶谦,但我等皆系徐州之一份子,焉能坐视不理。”萧啸一边扶起陈宫,一边朗声而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主公心怀苍生,世之明主,天下之福矣。”陈宫再次拜谢。

“主公若要援救陶谦,不妨缓上一缓。”陈登建议。

“救人如救火,焉能缓之?”听罢陈登之言,陈宫怒目而问。

“公台先生莫急。”陈登笑道。

“且看你有何说辞。”陈宫冷哼一声。

“如今陶谦已向多处求援,只需多等些时日,便可探知各方动向。若是他处皆不来救,则主公可独得救援陶谦之名,若他处来救陶谦,则可待曹操、陶谦二虎相争,实力各损之后,主公再至,则可坐收渔利矣。”陈登分析道。

“曹操是虎,陶谦是羊。哪来的二虎相争?”陈宫反驳道。

只见陈登又待出言辩驳,萧啸伸手一摆,陈登只得闭口不言。

“子布先生,你有何高见?”萧啸问向了一直未曾开口的张昭。

“昭自留守东海以来,钱粮丰足,政通人和,民心安稳。若此时有恶人犯境,以吾心度之,全境军民必定同仇敌忾,共御外敌。”张昭其言之意,无疑是支持出战的,但是究竟如何出战,何时出战,却未明说。

萧啸听罢,微微一笑,转而看向胡昭。

“主公既已决定出兵援救陶谦,宜早不宜迟。”胡昭淡定说道。

“好一个‘宜早不宜迟’,各将听令,今明两日整顿军务,后日发兵彭城。”萧啸一语定乾坤。

“主公圣明。”陈宫再次叩拜。

“对了,传令琅琊、东莞,若有从青州南下援救陶谦的豪杰借道过境,一律放行。”萧啸临走之时,突然下了一道指令。

胡昭听罢,双目微皱,看着远去萧啸的背影,只剩下默不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