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攻略扬州第一步(1/2)
次日,萧啸再召众人议决讨灭泰山贼之事。
不过,萧啸所宣布的计略,却只有昨日陈宫所言的前半部分。便是依旧让管亥向各路泰山贼放出尹礼抢夺其绝世珍宝谣言,而后让潜伏在各路泰山贼中的军校生伺机挑动泰山四大寇内讧,自相残杀。
说到此处,萧啸话语戛然而止,不再提及后续,转而谈论扬州诸事。
陈宫见状,心有疑虑,却又不便直问,只得闷在肚中。
此时扬州下辖九江、丹阳、庐江、会稽、吴郡、豫章六个郡、国,治所历阳,而担任扬州刺史的,乃是陈温。
陈温,字元悌,汝南人氏。按萧啸记忆中的固有历史,应该在公元193年左右被觊觎扬州的袁术所杀。陈温死后,朝廷为掌握扬州,派遣汉室宗亲刘繇接任扬州刺史。
此时正是191年仲秋。
陈温在扬州的安稳统治,至少还会持续1年半以上,若是能在这段时间内,从陈温手上顺利取得扬州,将会大大利于萧啸的发展。
胡昭道:“扬州各郡,未遭战乱,武备不齐,官军孱弱。近日所闻,其州郡辖内江贼横行、山越出没作乱,官军皆不能制,主公若能得扬州任一郡县首官相请入境平乱,则顺势而为,大事可定矣。”
萧啸笑问道:“孔明先生既已如此定计,想必已有意向之人?”
胡昭亦笑道:“主公当真明察秋毫。”赞罢,便道:“东海王朗,此前被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三年前升任会稽太守。此人正是无二人选。”
王朗,就是后世演义之中被孔明骂死的那位么?想不到,王朗这辈子竟然被两位“孔明”所惦记。这就是命么?萧啸暗中偷乐。
虽然心中偷乐,但萧啸口中却是语气中正,道:“会稽之地,沃野万里,人口分布北密南疏,北接吴郡,南连南海,若能说动王朗请吾入境平定山越,我军可从徐州东海先行南下入境,而后再召交州南海之兵,北上入会稽,南北之兵齐进会稽,则事半功倍。”
堂内众人听罢,皆赞萧啸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计略已定,只是派遣何人前往会稽太守王朗之处进行说项,尚未定论。
众人商议多时,皆认为陈登最为适合。一来王、陈二人曾在陶谦帐下效力,有同僚之谊,二来两人年岁相近,皆未到而立之年,加之志趣相近,陈登前往说项,成功机率更大。
萧啸当即敲定,派遣陈登前往会稽,劝说王朗向萧啸借兵平定山越、江贼。
萧啸的下一个决定,便是要陪着陈登一同前往会稽,或者说是顺道在会稽停留。
既已决定将会稽作为攻略扬州的第一步,萧啸自然要做好十分准备。
南北进兵会稽,必然需要萧啸之兄,现任交州南海太守的萧旻帮助。
无可置疑,萧旻必定会对进兵会稽之事全力支持,但具体如何操作,则需要萧啸亲自统筹部置。故而交州南海,是萧啸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萧啸的另一个目的地,自然便是夷洲。
夷洲有两个人,让萧啸最为记挂。其一自然是李沁,这个属于萧啸的第一个女人。第二个,便是号称著出《万古丹经王》的古代第一化学家魏翔魏伯阳。
自董静逝后,萧啸于情感一道,愈加淡然,并无渴求,仿佛可有可无。
当萧啸无意间察觉到自己拥有这样的心态时,大为吃惊。
按理说,萧啸如今年未满二十,精力极为充沛,于男女之道,正是食髓知味的年纪,但萧啸此时却无甚渴求。
萧啸曾多次思考为何会造成如此局面,思来想去,应当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87章 攻略扬州第一步(2/2)
自身深受后世教育影响,于情之一道,更为追求男女双方在精神和理念的契合,而并不是只追求简单的床第之欢。
得出这样的结论,连萧啸自己都不相信。因为此前萧啸给自己设立的伟大目标之一,便是推倒三国众美女。想不到现在自己的境界竟然那么高,都已经追求精神和思想层面上去了。
这万万不是萧啸自己所想要的。
萧啸想到了一心想要嫁妹的糜竺,或许先把糜晴娶了,办了,便能够将这“高不可攀”的精神境界拉跨掉。
可惜,萧啸一直忙于各项事务,未能得闲,无暇顾忌此事。而此刻想到身在夷洲的李沁,方才再度燃起解决自己“高不可攀”精神境界之事。
无论如何,与李沁相见之后再谈其他。或许,应该先给李沁一个名分再说。萧啸已然暗自决定。
当年萧啸邀请辟玄到夷洲之时,已然指点其制作炸药。而后在吴郡救得其徒魏伯阳、许丹,及时送往夷洲与辟玄团聚,并令其师徒三人共同研发炸药。如今已过两年,尚不知情形如何。
故而,萧啸已然决定前往南海、夷洲。而中途顺道,在会稽停留片刻,助陈登成功说服王朗。
如何帮助陈登成功说服王朗?萧啸其实早已设定妥当。
只需陈登与王朗会面时,萧啸立身暗处,令系统小蜜为王朗植入“言听计从”的特性,而后让小蜜为王朗向陈登搭建“言听计从”的羁绊,王朗想不听从陈登的劝计都不行。
话分两头,次日一早,萧啸带上胡昭、戚铿及百名近侍,直奔广陵而去。
带上戚铿,乃是因为戚铿曾随萧啸在南海呆过数年,对南海郡的地理、军事颇为熟悉,顺理成章的,戚铿便将成为从南海出兵会稽主将的不二人选。
带上胡昭,乃是因为胡昭作为萧啸的第一谋士,仅仅只是听过萧家在南海、夷洲的状况,并未亲眼实见,故而萧啸特意带上胡昭,一则可令胡昭更进一步的了解萧家实力。二则可随时请教胡昭计略。面对智力值高达99的胡昭,萧啸还是对其颇为倚重的。
不过数日,萧啸一行便至广陵。
正在开凿渠道工地上监工的陈登,听闻萧啸亲至广陵,来不及擦拭额头的汗水,慌忙上马赶回府衙。
见着一身灰土、火急火燎赶回广陵府衙的陈登,萧啸连忙安慰一番,又令其先行洗漱,再言其他。
陈登亦自觉不妥,急急入内洗漱,而后再出与众人一一见礼。
议事堂内,陈登听罢欲要借平定山越、江贼之名入主会稽之时,大呼妙计。更是直言其与王朗有旧,可前往会稽进行说项,与萧啸此前计议不谋而合。
众人听罢,大赞陈登。
萧啸亦直言此前商议,正欲借助陈登之力,促成此事。
陈登慌忙拜道:“为主公分忧,登之本份也。”说罢,又道:“登思之,不若由我先行书信一封,寄与王朗,而后数日,再亲至会稽,由此先后有序,可事半功倍。”
萧啸暗付,陈登先与王朗书信以做铺垫,而后其亲自前往会稽说项,既可不至十分突兀,也可降低王朗防备心理,的确较为妥当。便道:“既然元龙有所筹谋,那便依你之计。你且先行修书而去,我等便在广陵盘桓数日,看看渠道开凿之事。”
陈登听得萧啸等人将在广陵停留,心头大喜。又立即备好笔墨纸砚,思索一番,下笔落字,致信王朗,只道自己不日将到会稽游历,望拜兄颜之类云云。丝毫不提请兵,山越、江贼之事。
不到片刻,书信立成。
封好信函,陈登又令加急送出广陵府衙,一路快马加鞭,送往会稽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