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水之岸,吕布将最后一批西凉将士送上船只,缓缓走近车驾,伸出方天画戟,向车内一划,戟尖瞬时挑落董静身上缚绳,董静立时挣脱开来,扯下口中布团,跳出车驾。
吕布冷笑一声,方天画戟再出,伸在车驾之下,双手举势一挑,偌大的车驾飞出数丈,滚落于伊水之中,惹得船上众西凉士卒轰然叫好,喝采不已,大振军心。
萧啸初见吕布向车驾之中的董静动用方天画戟,心头大急,疾步如电,赶向车驾,却不料刚刚赶至,董静已然解开束缚,跳出车来。见董静无恙,萧啸冷汗直流,所幸吕布对董静并无歹意,否则即使以萧啸的武力,亦会因距离相隔甚远,对董静救之不及。
“对不起。”董静面向萧啸泪目而言,紧紧相拥,大有劫后余生之感。
萧啸轻抚董静后背,道:“没事没事。我不该送你走的。”
董静哭道:“终是我太过天真,以为能够劝诫父亲。”
适才董卓先是拿董静之命要挟萧啸,换回手下武将,而后又扬言要将董静送入军妓营。如此言行,早已让董静彻底绝望,灭绝了对挽回董卓的幻想。
萧啸劝慰道:“静儿已尽为人子女孝道,是董卓不念父女亲情,怪不得你。”
董静又自责道:“是我太任性,害你孤军来追,若是四郎因此陷困,静儿一生难安。”
萧啸笑道:“担心什么,我现时不是好好的么?不禁把西凉军打得服服帖帖的,还顺顺利利地把你给救回来了。”
正说此间,忽的心生警兆,抬眼一望,只见一箭射来,正欲反应,却已来之不及,只听董静“嗯哼”一声,已是后背中箭,再一低头,只见那箭竟已穿透董静前胸,箭头正抵身上金甲。
萧啸见此,惊怒交加,猛一抬头巡视,却见吕布已五十步外,立身伊水之上的舟船之中,正手持鎏金宝弓,乐呵呵的看着自己,笑道:“义父大人有命,这般背逆生父的贱货,留不得。萧破邪,你可别怪我。”说罢,又道:“若不是义父之令,我堂堂吕布怎会暗箭伤人,而且还是一个女人。今日真是晦气。”
萧啸听罢,怒不可遏,左怀抱中箭董静,右手抓起身旁银枪,朝吕布使命一掷,银枪好似流星,直向吕布立身之处砸去,吕布见势,便将手中长弓国高举一挡,只见被挡的银枪“吱溜”一滑,向后飞去,穿透吕布身后的三名士卒胸膛之后,余势未止,“嗡”的一声,枪头直入甲板三指之深。
吕布见状,面如寒霜,手弓回手,冷喝道:“快走,义父还等着捷报呢。”只见满载西凉将士的舟船,加快摆渡,迅速向对岸去了。
适才吕布趁萧啸、董静相会之时,便迅速登船离岸,距萧啸五十步时,料想萧啸无法纵跨,方才举弓搭箭,偷袭董静。也是萧啸一时大意,方才完全没有防备,才至董静中了吕布冷箭。
此前萧啸独身在前面对吕布,始终小心防备,以至于吕布用方天画戟划破捆缚董静之绳时,大为惊骇,疾步赶救,那料吕布竟只是用方天画戟施救,并未有行凶之意,见董静安然无恙被营救而出,萧啸因此才松了紧崩的防备之弦,加之又出言宽慰董静,全副心神皆在董静身上,对外物自是忽而略之。以至于吕布登船离岸,都一无所觉,更逞论在五十步开外有心暗箭伤人的吕布举动。
此时萧啸无暇再顾远去的吕布,回首看向董静,目光所见,透胸而出的箭头分外扎眼,懊悔心酸之下,热泪夺眶而出,直滴落董静黑衣之上,董静见状,想要伸手去帮萧啸拭擦眼泪,但手臂扬起,却终究使不上力,又掉落在地,萧啸慌忙握起董静之手,哭道:“我没事,我没事。”
董静微微一笑,道:“四郎莫哭,你是大英雄,怎能哭呢?”
萧啸哭道:“不哭,不哭。静儿说什么,我都依得。”
董静微微一笑,道:“四郎,我有一件事与你说。”
萧啸哽咽无语,接连点头。
董静又道:“我想改名,就随母亲姓李,四郎以为如何?”
萧啸一听,顿明其意,哽咽道:“好,好。董姓也没什么了不起。”
董静道:“姓改了,名也改了罢。四郎帮给我想一个名。”
萧啸沉默数息,道:“以静通幽,不若取名为幽。”
董静轻吟道:“李幽,幽。四郎,这个幽字,我不喜欢,不如改为悠然的悠,悠然闲适才好。”
萧啸自是领会董静改字之意,鼻头酸意再起,热泪盈眶,道:“李悠、李悠,当真是个好名字。”
董静微微一笑,欢喜道:“四郎,你可要记住,从今往后,我就叫李悠了。”说到此处,面含笑意的面庞,又苍白了几分。
萧啸强忍悲痛,道:“是,我的小悠悠。”
李悠艰难举起右手,再想要抚摸萧啸脸颊,萧啸见状,立即低下头来,李悠终于如愿柔指轻抹萧啸泪痕,道:“静儿··悠悠这辈子和四郎缘分已尽了,惟愿下辈子再有机会,与你跨马泛舟,周游列海。”说至此处,已是双眼欲闭。
萧啸轻摇李悠,强笑道:“悠悠,莫睡,莫睡,我还有许多话要跟你讲。”
李悠忽的双眼微张,再看萧啸,面含笑意,似有无限留念之意,却是终闭双眼,再也未能睁开。
恰在此时,系统小蜜提示音起:“主人今日所率军阵展开‘伊水之战’,毙敌1742人,增加能量1742点。”听此提示,萧啸毫无反应。
小蜜提示音再起:“主人施加‘能力转盘’承术者董静,因不可抗力,提前解除承术‘能力转盘’,返还剩余22天能量共计11000点。”
提示音至此,萧啸再也忍将不住,大放悲声,放声痛哭,真个嚎天动地。
--
作者有话说:
编辑反馈,数据太差,建议收尾,另起炉灶。诸位看官,可否建议一二?
伊水之岸,吕布将最后一批西凉将士送上船只,缓缓走近车驾,伸出方天画戟,向车内一划,戟尖瞬时挑落董静身上缚绳,董静立时挣脱开来,扯下口中布团,跳出车驾。
吕布冷笑一声,方天画戟再出,伸在车驾之下,双手举势一挑,偌大的车驾飞出数丈,滚落于伊水之中,惹得船上众西凉士卒轰然叫好,喝采不已,大振军心。
萧啸初见吕布向车驾之中的董静动用方天画戟,心头大急,疾步如电,赶向车驾,却不料刚刚赶至,董静已然解开束缚,跳出车来。见董静无恙,萧啸冷汗直流,所幸吕布对董静并无歹意,否则即使以萧啸的武力,亦会因距离相隔甚远,对董静救之不及。
“对不起。”董静面向萧啸泪目而言,紧紧相拥,大有劫后余生之感。
萧啸轻抚董静后背,道:“没事没事。我不该送你走的。”
董静哭道:“终是我太过天真,以为能够劝诫父亲。”
适才董卓先是拿董静之命要挟萧啸,换回手下武将,而后又扬言要将董静送入军妓营。如此言行,早已让董静彻底绝望,灭绝了对挽回董卓的幻想。
萧啸劝慰道:“静儿已尽为人子女孝道,是董卓不念父女亲情,怪不得你。”
董静又自责道:“是我太任性,害你孤军来追,若是四郎因此陷困,静儿一生难安。”
萧啸笑道:“担心什么,我现时不是好好的么?不禁把西凉军打得服服帖帖的,还顺顺利利地把你给救回来了。”
正说此间,忽的心生警兆,抬眼一望,只见一箭射来,正欲反应,却已来之不及,只听董静“嗯哼”一声,已是后背中箭,再一低头,只见那箭竟已穿透董静前胸,箭头正抵身上金甲。
萧啸见此,惊怒交加,猛一抬头巡视,却见吕布已五十步外,立身伊水之上的舟船之中,正手持鎏金宝弓,乐呵呵的看着自己,笑道:“义父大人有命,这般背逆生父的贱货,留不得。萧破邪,你可别怪我。”说罢,又道:“若不是义父之令,我堂堂吕布怎会暗箭伤人,而且还是一个女人。今日真是晦气。”
萧啸听罢,怒不可遏,左怀抱中箭董静,右手抓起身旁银枪,朝吕布使命一掷,银枪好似流星,直向吕布立身之处砸去,吕布见势,便将手中长弓国高举一挡,只见被挡的银枪“吱溜”一滑,向后飞去,穿透吕布身后的三名士卒胸膛之后,余势未止,“嗡”的一声,枪头直入甲板三指之深。
吕布见状,面如寒霜,手弓回手,冷喝道:“快走,义父还等着捷报呢。”只见满载西凉将士的舟船,加快摆渡,迅速向对岸去了。
适才吕布趁萧啸、董静相会之时,便迅速登船离岸,距萧啸五十步时,料想萧啸无法纵跨,方才举弓搭箭,偷袭董静。也是萧啸一时大意,方才完全没有防备,才至董静中了吕布冷箭。
此前萧啸独身在前面对吕布,始终小心防备,以至于吕布用方天画戟划破捆缚董静之绳时,大为惊骇,疾步赶救,那料吕布竟只是用方天画戟施救,并未有行凶之意,见董静安然无恙被营救而出,萧啸因此才松了紧崩的防备之弦,加之又出言宽慰董静,全副心神皆在董静身上,对外物自是忽而略之。以至于吕布登船离岸,都一无所觉,更逞论在五十步开外有心暗箭伤人的吕布举动。
此时萧啸无暇再顾远去的吕布,回首看向董静,目光所见,透胸而出的箭头分外扎眼,懊悔心酸之下,热泪夺眶而出,直滴落董静黑衣之上,董静见状,想要伸手去帮萧啸拭擦眼泪,但手臂扬起,却终究使不上力,又掉落在地,萧啸慌忙握起董静之手,哭道:“我没事,我没事。”
董静微微一笑,道:“四郎莫哭,你是大英雄,怎能哭呢?”
萧啸哭道:“不哭,不哭。静儿说什么,我都依得。”
董静微微一笑,道:“四郎,我有一件事与你说。”
萧啸哽咽无语,接连点头。
董静又道:“我想改名,就随母亲姓李,四郎以为如何?”
萧啸一听,顿明其意,哽咽道:“好,好。董姓也没什么了不起。”
董静道:“姓改了,名也改了罢。四郎帮给我想一个名。”
萧啸沉默数息,道:“以静通幽,不若取名为幽。”
董静轻吟道:“李幽,幽。四郎,这个幽字,我不喜欢,不如改为悠然的悠,悠然闲适才好。”
萧啸自是领会董静改字之意,鼻头酸意再起,热泪盈眶,道:“李悠、李悠,当真是个好名字。”
董静微微一笑,欢喜道:“四郎,你可要记住,从今往后,我就叫李悠了。”说到此处,面含笑意的面庞,又苍白了几分。
萧啸强忍悲痛,道:“是,我的小悠悠。”
李悠艰难举起右手,再想要抚摸萧啸脸颊,萧啸见状,立即低下头来,李悠终于如愿柔指轻抹萧啸泪痕,道:“静儿··悠悠这辈子和四郎缘分已尽了,惟愿下辈子再有机会,与你跨马泛舟,周游列海。”说至此处,已是双眼欲闭。
萧啸轻摇李悠,强笑道:“悠悠,莫睡,莫睡,我还有许多话要跟你讲。”
李悠忽的双眼微张,再看萧啸,面含笑意,似有无限留念之意,却是终闭双眼,再也未能睁开。
恰在此时,系统小蜜提示音起:“主人今日所率军阵展开‘伊水之战’,毙敌1742人,增加能量1742点。”听此提示,萧啸毫无反应。
小蜜提示音再起:“主人施加‘能力转盘’承术者董静,因不可抗力,提前解除承术‘能力转盘’,返还剩余22天能量共计11000点。”
提示音至此,萧啸再也忍将不住,大放悲声,放声痛哭,真个嚎天动地。
--
作者有话说:
编辑反馈,数据太差,建议收尾,另起炉灶。诸位看官,可否建议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