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子说着停顿了一下,又说:“天不早了,我们该返回天庭复命了。你们也该走了,摘得果子那么多了啊。”说完红光一闪,忽然不见了,幽暗的通道关闭了,大牛眼前恢复了浓绿的叶子和红红的果实。
树下李晓华喊道:“大牛哥,刚才喊你喊得我嗓子都快哑了,你跟个木头人一样,只顾着摘果子,好像还喃喃自语,我也听不清楚你在说啥,你再不搭理人家都快要吓坏我了。”
原来大牛和那女子说话的时候,元神已经出窍,遁入了另一个世界,他的形体仍在那儿。
大牛听了李晓华的话,不便于把刚才之事说给她听,她即使听了也不理解,还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于是笑笑说:“我趁着现在外面没来人,光顾着摘果子呢,哪里有空理你。”
大牛说着往四处逡巡了一番,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透过树荫密叶的缝隙,大牛就看到院墙外面的大道上匆匆走过来一个人,越走越近,大牛看清了,是一个中年妇女,左胳膊肘挎着一个竹篮,蒙着抹布,篮里装着什么东西,看样子还挺沉,右手拿着一卷黄纸。正朝这边走来。
大牛对李晓华说:“抓紧把树下的果子拾起来装好,外面来人啦!快撤!”
说着哧溜从树上下来,把地上果子装进身上,拉着晓华从院子后门走了。
那妇女进得院来,朝周围看看没人,就在古树前停下了。蹲下掀开篮子上盖着的布,拿出一块红绸布挂在树梢上,又从篮子里端出来四碗贡菜,摆在树前砖垒成的龛台上,然后从兜里摸出一盒火柴,在龛台前点燃了黄纸,双膝跪了下来,嘴里念念有词,祷告许愿。
“法力无边的树神啊,我家西边的李晓华家那处宅基地原来属于我家的,后队里实行土改政策分给了李晓华家,盖了房子一住就是几十年哪,让那老东西速速归西后还给我家吧。”祷告完如鸡叨米般撅起肥胖的臀部连磕了三个响头。
其实大牛和李晓华并没有走远,而是上了挨在村公所院墙边的一个砖垛猫在墙头观瞧。
他俩听那妇女这么一说,心惊胆寒,看来这个妇女不是啥好人,诅咒着李晓华的母亲赶快早死,这是哪归哪的事情呢?弄得大牛丈二摸不清头脑了。
李晓华皱眉想了想说:“噢,我想起来了,她是我家东边不远的李二愣家的婆娘,她家以前是地主,后来在打土豪、分田地中,上面的人领着把她家的田地瓜分给村民们,我家摊了一处宅基地,就是现在住着的那个院落。看来这个地主婆现在妄图翻天,反攻倒算了。”
大牛说:“这种人看样子会蛊惑妖术,回家检查一下她在什么地方设了机关了啵?”
“好,回家看看去!”
李晓华心急火燎,心想怪不得家中老人经常身体不大好,自己在外面做生意也不是很顺利,幸亏大牛帮忙照应着,酒店才渐渐有了起色,一次次度过了危机。
她拉着大牛哥的手向家里飞奔而去。
路过一家深宅大院时,李晓华说,这就是那个地主婆的家。
大牛说:“稍等,我检查一下吧。”他说着已经使了轻功飞檐走壁,把她家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检查了一遍,在屋脊上看到了一把箭头,以及一张弓,搭弓射箭,蓄势待发的样子。观察箭头方向发发指向了李晓华家。
大牛把弓箭全部折断,扔进院后面的池塘里了。他心想果然猜的不错,那婆娘包藏着祸心。他打开了紫目神瞳透视眼,在她家屋里屋外仔细搜索了一遍,突然他看见她家杂物间里的旮旯里有一个绒布做成的小人,身上扎满了针和尖刀,针针、刀刀刺进了小人心脏和咽喉及脑部要害部位。布人上写着一行墨字:李晓华之母!
被人诅咒和蛊惑到如此程度,会有个好吗?!
大牛飘落到院子里,蹑手蹑脚,潜入杂物间,把小人找到,拔出利刺和尖刀,将小布人带走。
大牛又仔细检查了屋里屋外,院内院外,再没有任何可疑的蛛丝马迹,这才飘然离去,翻墙出去,与在外面等得焦急的李晓华汇合,奔家里而去。
路上,大牛把情况简单地向李晓华一说,并没有太详细,恐怕会引起她心理上的不适和仇恨。既然已经把问题解决掉了,就没有必要那么执着地溯本求源、追究责任了。知道有这么回事,已经没事了,这也就够了。何必给当事人身上再一套把枷锁,徒增压力,心生烦恼呢?冤冤相报何时了啊?!仇恨到此结束,事情就此打住!既来之则安之,顺应自然。
来到李晓华家,大牛首先把兜里装的、怀里揣着的红果子一咕噜都放到屋里当门桌子上,李晓华也把果子放到桌子上,他俩用清洁剂把果子冲洗了一遍,奇怪的是每个果子都非常完好,没有任何的伤疤及虫眼,更没有虫子之类的,非常干净清洁卫生。这就像修行好的人连蚊虫都不忍心去打扰他她一样。
多好的人参果啊,只有德行的让你配享用它,缺德少修、言行不端、心地不纯的人食用不仅不会带来祥瑞还会招致祸端。
这,大约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积德的人才能福报大吧。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然也。
大牛从洗好的果子中挑了一个个头大、色泽艳的人参果双手奉给老人。老人喀嚓咬了一口,香甜到心里,脸上堆起了一朵大菊花,连声说:“太好吃了,真的太好吃了!”
李晓华与大牛相视一笑,她从心里感激大牛哥,把自己的老人当成他的老人一样孝顺,这样在老人面前她也倍有面子,让老人看到在外面有这个好大哥罩着,让老人放心,觉得女儿在外面吃得开、混得好,生活过得舒适而且安全。这也是每一位老人对儿女的最好期盼,就如当儿女的盼着自己的父母和老人们健康、平安、幸福一样。
那女子说着停顿了一下,又说:“天不早了,我们该返回天庭复命了。你们也该走了,摘得果子那么多了啊。”说完红光一闪,忽然不见了,幽暗的通道关闭了,大牛眼前恢复了浓绿的叶子和红红的果实。
树下李晓华喊道:“大牛哥,刚才喊你喊得我嗓子都快哑了,你跟个木头人一样,只顾着摘果子,好像还喃喃自语,我也听不清楚你在说啥,你再不搭理人家都快要吓坏我了。”
原来大牛和那女子说话的时候,元神已经出窍,遁入了另一个世界,他的形体仍在那儿。
大牛听了李晓华的话,不便于把刚才之事说给她听,她即使听了也不理解,还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于是笑笑说:“我趁着现在外面没来人,光顾着摘果子呢,哪里有空理你。”
大牛说着往四处逡巡了一番,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透过树荫密叶的缝隙,大牛就看到院墙外面的大道上匆匆走过来一个人,越走越近,大牛看清了,是一个中年妇女,左胳膊肘挎着一个竹篮,蒙着抹布,篮里装着什么东西,看样子还挺沉,右手拿着一卷黄纸。正朝这边走来。
大牛对李晓华说:“抓紧把树下的果子拾起来装好,外面来人啦!快撤!”
说着哧溜从树上下来,把地上果子装进身上,拉着晓华从院子后门走了。
那妇女进得院来,朝周围看看没人,就在古树前停下了。蹲下掀开篮子上盖着的布,拿出一块红绸布挂在树梢上,又从篮子里端出来四碗贡菜,摆在树前砖垒成的龛台上,然后从兜里摸出一盒火柴,在龛台前点燃了黄纸,双膝跪了下来,嘴里念念有词,祷告许愿。
“法力无边的树神啊,我家西边的李晓华家那处宅基地原来属于我家的,后队里实行土改政策分给了李晓华家,盖了房子一住就是几十年哪,让那老东西速速归西后还给我家吧。”祷告完如鸡叨米般撅起肥胖的臀部连磕了三个响头。
其实大牛和李晓华并没有走远,而是上了挨在村公所院墙边的一个砖垛猫在墙头观瞧。
他俩听那妇女这么一说,心惊胆寒,看来这个妇女不是啥好人,诅咒着李晓华的母亲赶快早死,这是哪归哪的事情呢?弄得大牛丈二摸不清头脑了。
李晓华皱眉想了想说:“噢,我想起来了,她是我家东边不远的李二愣家的婆娘,她家以前是地主,后来在打土豪、分田地中,上面的人领着把她家的田地瓜分给村民们,我家摊了一处宅基地,就是现在住着的那个院落。看来这个地主婆现在妄图翻天,反攻倒算了。”
大牛说:“这种人看样子会蛊惑妖术,回家检查一下她在什么地方设了机关了啵?”
“好,回家看看去!”
李晓华心急火燎,心想怪不得家中老人经常身体不大好,自己在外面做生意也不是很顺利,幸亏大牛帮忙照应着,酒店才渐渐有了起色,一次次度过了危机。
她拉着大牛哥的手向家里飞奔而去。
路过一家深宅大院时,李晓华说,这就是那个地主婆的家。
大牛说:“稍等,我检查一下吧。”他说着已经使了轻功飞檐走壁,把她家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检查了一遍,在屋脊上看到了一把箭头,以及一张弓,搭弓射箭,蓄势待发的样子。观察箭头方向发发指向了李晓华家。
大牛把弓箭全部折断,扔进院后面的池塘里了。他心想果然猜的不错,那婆娘包藏着祸心。他打开了紫目神瞳透视眼,在她家屋里屋外仔细搜索了一遍,突然他看见她家杂物间里的旮旯里有一个绒布做成的小人,身上扎满了针和尖刀,针针、刀刀刺进了小人心脏和咽喉及脑部要害部位。布人上写着一行墨字:李晓华之母!
被人诅咒和蛊惑到如此程度,会有个好吗?!
大牛飘落到院子里,蹑手蹑脚,潜入杂物间,把小人找到,拔出利刺和尖刀,将小布人带走。
大牛又仔细检查了屋里屋外,院内院外,再没有任何可疑的蛛丝马迹,这才飘然离去,翻墙出去,与在外面等得焦急的李晓华汇合,奔家里而去。
路上,大牛把情况简单地向李晓华一说,并没有太详细,恐怕会引起她心理上的不适和仇恨。既然已经把问题解决掉了,就没有必要那么执着地溯本求源、追究责任了。知道有这么回事,已经没事了,这也就够了。何必给当事人身上再一套把枷锁,徒增压力,心生烦恼呢?冤冤相报何时了啊?!仇恨到此结束,事情就此打住!既来之则安之,顺应自然。
来到李晓华家,大牛首先把兜里装的、怀里揣着的红果子一咕噜都放到屋里当门桌子上,李晓华也把果子放到桌子上,他俩用清洁剂把果子冲洗了一遍,奇怪的是每个果子都非常完好,没有任何的伤疤及虫眼,更没有虫子之类的,非常干净清洁卫生。这就像修行好的人连蚊虫都不忍心去打扰他她一样。
多好的人参果啊,只有德行的让你配享用它,缺德少修、言行不端、心地不纯的人食用不仅不会带来祥瑞还会招致祸端。
这,大约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积德的人才能福报大吧。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然也。
大牛从洗好的果子中挑了一个个头大、色泽艳的人参果双手奉给老人。老人喀嚓咬了一口,香甜到心里,脸上堆起了一朵大菊花,连声说:“太好吃了,真的太好吃了!”
李晓华与大牛相视一笑,她从心里感激大牛哥,把自己的老人当成他的老人一样孝顺,这样在老人面前她也倍有面子,让老人看到在外面有这个好大哥罩着,让老人放心,觉得女儿在外面吃得开、混得好,生活过得舒适而且安全。这也是每一位老人对儿女的最好期盼,就如当儿女的盼着自己的父母和老人们健康、平安、幸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