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我真没想到是末日啊 > 第9章 全场皆惊

第9章 全场皆惊

   第9章 全场皆惊(1/2)

薛涵将手机拿出来看了一眼,结果却发现,信号已经完全被屏蔽。

甚至连这栋大楼的网络信号,都已经处于屏蔽之中。

紧接着她又朝窗外看了一眼。

如她所料,会议室所在的大楼也已经被戒严,许进不许出。

事态的严重性已经发展到超乎她的想象。

不过反观会议室里面的专家们,一个个倒是神态自若,仿佛事先就知道了一般。

交通署署长庞强正在对王永新吩咐,“王队长,你是全程的参与者,好好配合各部门的工作,尽快查出事实真相。”

王永新则表情严肃,认真点的点头,然后开始穿梭在各个专家身边,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谈。

主位上,李为民环顾四周以后,神情略显凝重的起身,朝着会议室走去。

薛涵见状,瞅准时机,跟了上去。

会议室外走廊的窗前,李为民静静矗立,手里还夹着一根未点燃的香烟,望着窗外,似乎在怔怔出神。

薛涵走了上去,帮忙将李为民身前的窗户推开后,才缓缓开口说道,“李叔,您真的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预言家吗?”

这问话很有讲究,主动避开了此次事件,将预言家这个身份放到大环境中,避免了过于直接的心迹袒露。

然而,即使是这样试探性的问话,李为民听完之后,也并没有直接给出回答。

而是默默地点燃了手中的香烟,一口一口的抽了起来。

很快,他的视线,就被浓厚的烟雾所包裹,连同着他的思绪,也被一同包裹,陷入了一种不知名的沉思之中。

他在重新审视他的内心,以及他刚刚所做的决定和下达的指令。

身为官方从业人员,并且还是中海市绝对高层中的一员。

他见识过太多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这些事情从调查伊始,就或多或少的存在些许的漏洞。

可这次的事情,从事情的缘由,再到事情的经过,最后到事情的结果。

整个过程,他仅仅是从王永新口中,都至少从头到尾听了整整三遍!

三遍的内容分毫不差!

并且越是了解,越是深入,整个逻辑闭环就越发严密,严密到再也找不出任何的漏洞。

以至于到最后,李为民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内心确实是有些动摇了。

所以,这才有了刚才会议室里面的一幕,他拿出了最慎重且细微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情。

“小涵啊,无关乎我信与不信,这件事情,我只是以最严谨的态度去对待而已。”

薛涵虽然没有从李为民的回答中得到明确的答案,但很显然,她之前的猜测是对的。

不然李为民这样一个官方高层,怎么会把有限的社会管理资源,以一个极端高效的态度,分配到一件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上面呢?

“李叔,注意身体,少抽点烟。”既然已经得到答案,薛涵便不再多问,而是转而关心的说道。

李为民报之以微笑。

这时,他的助理走了过来,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

他的神色重新变得严肃,转头看了薛涵一眼,说道,“出结果了。”

随即,将手中烟头熄灭,果断转身,雷厉风行的走回会议室。

薛涵紧随其后。

会议室里,所有人整齐的落座。

李为民开始组织会议,先是点名他左手边的交通署署长庞强,“庞署长,通报一下现场调查的结果。”

庞强立马起身,对着李为民躬身示意了一下,然后拿起现场勘察报告,开始汇报。

“根据我们在现场的勘查来看,首先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导致的隧道坍塌。”

“其次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建设所用材料等各项指标,均是按照设计标准严格执行,所以,也可以排除是工程原因导致的这次坍塌。”

“最后隧道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因为环境腐蚀,地质原因,实际使用年限也至少在30年以上,而从隧道建成到通车,仅仅过去不到5年的时间。”

“所以,综上所述,事故调查小组给出的结论是,福星路隧道坍塌为纯粹的自然坍塌,具有偶然性、随机性、不可预测性。”

“……”

李为民表情严肃的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9章 全场皆惊(2/2)

了点头,示意庞强落座,然后紧接着看向网关部门的负责人,说道,“周组长,你说一下你那边的调查结果。”

周阳组长闻言,立马起身,开始汇报情况,“根据您的指示,我们分别调查了预言家的真实身份,以及预言帖的真实性。”

“首先是关于预言家的真实身份。”

“我们的相关技术人员,对预言家中海之家账号的IP进行了历史追溯和实时追踪。”

“不过很可惜的是,预言家似乎早已预料,在发布帖子之前就对IP和身份信息进行了加密伪装。”

“以我们中海市现有的技术水平,暂时无法解开对方的历史加密,对其进行精准定位。”

“但是,如果预言家再有动作,我们的技术人员有信心,能够做到实时追踪。”

“……”

“然后是关于预言帖真实性的调查结果。”

“就我们从中海之家那边拿到的后台数据来看,数据没有丝毫被篡改过的痕迹。”

“所以我们的专业人员分析,这有两种可能。”

“第一,那个预言家是一个黑客大师,他不仅篡改了后台数据,还抹除了篡改痕迹。”

“但是,拥有这种技术水平的人,在整个世界上都是屈指可数,这事儿是他们所为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所以我和我的专业团队,都倾向于第二种可能,那就是,预言……”

“……”

反网诈中心的负责人刘志组长,紧随其后,也开始汇报分析结果。

“从中海之家发布的预言贴原文来看,并不存在任何直接的链接和二维码,而且言语所指明确,单从原文来看,无任何诈骗获利的途径和动机。”

“然后,我们又分析猜测预言家可能并非一人,也可能是一个分工明确的诈骗团队。”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将预言贴评论中所有带有链接的评论,全部进行了追踪分析,结果并发现没有一个能与之耦合的链接。”

“所以,我们团队得出的结论是,此次事件基本上,可以排除网络诈骗的可能。”

“……”

听到这儿,会议室内,包括李为民、庞强、薛涵在内。所有人的目光,都忍不住朝着最后一组人看去。

心理学教授兼警队侧写师的孙红教授,缓缓站起身。

“我也同意刘组长他们团队的观点。”

“预言家发布的预言实际上是一个整体,但是却被预言家自己分为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福星路隧道坍塌的精确地点和时间。”

“这一部分,简洁明了,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文字,言语明确指向将要发生的事故,所以这一部分,没有必要去分析。”

“第二部分,是带有强烈的,预言家个人主观思考的警示语,也正是预言家做这件事时的人物心理画像。”

“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预言家一开始要发布的内容就仅仅只有第一部分,没有第二部分。”

“而第二部分,是在预言家仔细思考之后,又补充上去的话。”

“也就是说他一开始做这件事情,就只有预警民众,这一个目的。”

“他后面思考之后添加的话,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为预警添加了一个暗示引导,增加可信度。”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诈骗确实是无从谈起!”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瞬间针落可闻。

虽然刘志和孙红的结论一致,但是两人判断的专业角度不一样。

孙红这种抽丝剥茧的人物心理分析,让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而没有参与任何调查过程,仅凭自己的职业经验和个人习惯,就无端揣测持怀疑态度的薛涵,更是被震惊到大脑阵阵缺氧——

最终的结论,现场无人总结,但其实它已然摆在了薛涵的面前——

无人为因素!

不可预测的!

不是网络诈骗!

后台数据无篡改痕迹!

这一条一条的调查结果,全都指向了那个统一的,略显诙谐和荒诞,却又无可反驳的结论——

中海之家发帖的那位,大概,也许,可能,真的是……预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