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鸭先知,政治人物能从各种风向中闻到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气息。
梁赞进入广州的消息他知道的比老朱早,朱准知道完蛋了,老朱空出手来了。
不过很奇怪,老朱竟然没有第一时间把广南军队调集过来围攻他,朱准认为还是因为淮扬之地是大梁核心地区的原因,老朱到底是舍不得打乱了淮扬的秩序,这时候何青峰这种对老朱有着深刻理解的大梁重臣就很重要了。
朱准想和何青峰打听一下,老朱会不会调集大军北上,他也好根据情况决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是直接起兵造反,还是再等一等看看再说。
何青峰倒是没隐瞒,他看着朱准很可怜,这货要是之前起兵,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机会,现在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就他对老朱这人的了解,皇帝越是淡定,越是说明你死定了,越是说明皇帝弄死你的布局已经完成了。
别人或许会以为老朱的恐怖在于那些军队,但何青峰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老朱的恐怖在于政治手段、在于大局观上。在于皇帝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皇帝的布局已经完成了。
朱佑德对淮扬这边的事情越是不在乎,说明皇帝对淮扬的布局完成了,朝廷也准备好彻底砸了淮扬这个地方。
所以何青峰看着朱准就道“王爷你投降吧,或许还有一条活路。”
“你觉得朱佑德要对付本王了?”
“皇帝高瞻远瞩,非常人能比。”何青峰笑道“很多事情便是我在朝中都看不清楚,但到了高密之后,我才明白皇帝为何让我来,而不是让冯伯功或者其他的人来了。”
“哦……”朱准笑着拱拱手,他对何青峰很欣赏,觉得自己要是有何青峰的辅助自己也不会比朱佑德差多少。
朱佑德能成为皇帝,主要是靠着这些大臣,而本身没有一点本事,这就让朱准有了一种错觉——你行我也行。
他不知道老朱鼓励工商的意义,也不明白,老朱对于土地改革的决心,更是不知道老朱已经对教育科举下手了。
这便是痴人说梦,站得高看得远,朱佑德站得最高,看的最远。
何青峰道“王爷要是再不投降,听从朝廷安排,陛下就要动用雷霆了。”
朱准笑道“何大人,贾宗沧的大军已经被我阻拦,朱佑德的广南军没有北上,而是继续南下,拿下了云南,又直逼南越。广南军不来我何必怕他。”
何青峰笑道“广南军不来,那必定是有别人来高密,这个人一定让王爷大吃一惊!”
“谁?冯伯功?还是崔礼,亦或者是周朝宗?本王和这些人都没交集,为何要大吃一惊?”
派个人来吓死我?朱准呵呵笑起来,朱佑德便是傻子,
可朱佑德并没有如此,从广南调集军队到北方来,那也是需要时间的,而除了广南军,朱佑德大梁境内已经没有兵力了。
“我也不知道会是谁来,不过我肯定这个人一定能让王爷你睡不着!”
何青峰笑道“王爷你啊,小看咱们这位皇帝陛下了,虽然陛下有点不忌女色,但政务上的事情,我这样的人,好几个加起来都比不过皇帝陛下。从陛下登基以来,我朝国力增强,日新月异,都是皇帝所为,以前我觉得没有必要修建从京师到杭州的驰道,可东南叛乱,陛下依靠驰道迅速调兵!”
“东南之乱不过半年就平定了,东南豪门被皇帝一把拔起,百姓得以解放,东南民力得以恢复,陛下坐镇东南两难,而东南丰收,我朝有了一个可以取代淮扬之地的粮食基地!”
“平东越,定广南,南方粮食更多,我朝再无粮食忧患,广粮北上,淮粮就不重要了,淮扬之地唯有淮盐尚有不足,但是皇帝在明州开盐场,所作所为便是在取代淮扬之地在我大梁税赋中的地位!”
何青峰道“天下以为淮扬乱,天下乱,但是如今来不是这样的,陛下南有广南,广南稻米一年两熟,云南,广西等地虽然新平,但粮食产量也尚可,东南连续两年大熟,淮扬之地已经不重要了,陛下若是动手,必定会如雷霆。”
何青峰看着朱准最后道“王爷陛下要动的不是王爷你,而是淮扬的田制,至于王爷你、可能从来没被陛下放在心上!”
这让朱准差点暴走,什么?
朱佑德竟然无视自己,竟然不在意自己,从来没有把他当真对手。
“皇帝不怕我的三十万大军么?”朱准眼神暴戾起来。
何青峰笑道“波斯人百万大军,王爷觉得皇帝如何?我在朝中时候,有大臣上书,以为西域战事紧迫,皇帝当坐镇西安以鼓励西北士气,皇帝却没同意去西安。”
“皇帝以为,战争之事交给大将即可,天子镇守东南,只是为了保证东南粮食能安全进入西北,不至于断了西北粮道,陛下专注后勤,不干涉前线战事,前方战事将士一心,当真是圣天子也,王爷你能做到么?”
何青峰笑道“波斯人百万大军都没让陛下动摇,王爷区区三十万兵马不足为虑,皇帝若是因为王爷的三十万兵马就火急火燎的跑来,算什么天子。”
“我记得当年陛下初登基,北燕使者前来京师敲诈我朝,朝臣无人敢言,直到王破杀使者,皇帝当场鼓掌,而今王爷你看看,北燕如何!”
“赵无极死了,北燕山河调零,苟延残喘而已,一国为三,我朝随时可破,赵硕占有盛京而惶惶不安,王爷你比之北燕如何?比之南唐如何,比之天下如何!”
何青峰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放下之后,看着朱准道“王爷今日不断寻我,便是因为你心中惶恐,皇帝拥大军而不进军高密,王爷不知皇帝意欲何为了!”
https://www.vodtw.la/book/3388/身为政治人物感觉比一般人灵敏多了,能参与政治游戏的人,本身就超越普罗大众。
春江水暖鸭先知,政治人物能从各种风向中闻到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气息。
梁赞进入广州的消息他知道的比老朱早,朱准知道完蛋了,老朱空出手来了。
不过很奇怪,老朱竟然没有第一时间把广南军队调集过来围攻他,朱准认为还是因为淮扬之地是大梁核心地区的原因,老朱到底是舍不得打乱了淮扬的秩序,这时候何青峰这种对老朱有着深刻理解的大梁重臣就很重要了。
朱准想和何青峰打听一下,老朱会不会调集大军北上,他也好根据情况决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是直接起兵造反,还是再等一等看看再说。
何青峰倒是没隐瞒,他看着朱准很可怜,这货要是之前起兵,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机会,现在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就他对老朱这人的了解,皇帝越是淡定,越是说明你死定了,越是说明皇帝弄死你的布局已经完成了。
别人或许会以为老朱的恐怖在于那些军队,但何青峰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老朱的恐怖在于政治手段、在于大局观上。在于皇帝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皇帝的布局已经完成了。
朱佑德对淮扬这边的事情越是不在乎,说明皇帝对淮扬的布局完成了,朝廷也准备好彻底砸了淮扬这个地方。
所以何青峰看着朱准就道“王爷你投降吧,或许还有一条活路。”
“你觉得朱佑德要对付本王了?”
“皇帝高瞻远瞩,非常人能比。”何青峰笑道“很多事情便是我在朝中都看不清楚,但到了高密之后,我才明白皇帝为何让我来,而不是让冯伯功或者其他的人来了。”
“哦……”朱准笑着拱拱手,他对何青峰很欣赏,觉得自己要是有何青峰的辅助自己也不会比朱佑德差多少。
朱佑德能成为皇帝,主要是靠着这些大臣,而本身没有一点本事,这就让朱准有了一种错觉——你行我也行。
他不知道老朱鼓励工商的意义,也不明白,老朱对于土地改革的决心,更是不知道老朱已经对教育科举下手了。
这便是痴人说梦,站得高看得远,朱佑德站得最高,看的最远。
何青峰道“王爷要是再不投降,听从朝廷安排,陛下就要动用雷霆了。”
朱准笑道“何大人,贾宗沧的大军已经被我阻拦,朱佑德的广南军没有北上,而是继续南下,拿下了云南,又直逼南越。广南军不来我何必怕他。”
何青峰笑道“广南军不来,那必定是有别人来高密,这个人一定让王爷大吃一惊!”
“谁?冯伯功?还是崔礼,亦或者是周朝宗?本王和这些人都没交集,为何要大吃一惊?”
派个人来吓死我?朱准呵呵笑起来,朱佑德便是傻子,
可朱佑德并没有如此,从广南调集军队到北方来,那也是需要时间的,而除了广南军,朱佑德大梁境内已经没有兵力了。
“我也不知道会是谁来,不过我肯定这个人一定能让王爷你睡不着!”
何青峰笑道“王爷你啊,小看咱们这位皇帝陛下了,虽然陛下有点不忌女色,但政务上的事情,我这样的人,好几个加起来都比不过皇帝陛下。从陛下登基以来,我朝国力增强,日新月异,都是皇帝所为,以前我觉得没有必要修建从京师到杭州的驰道,可东南叛乱,陛下依靠驰道迅速调兵!”
“东南之乱不过半年就平定了,东南豪门被皇帝一把拔起,百姓得以解放,东南民力得以恢复,陛下坐镇东南两难,而东南丰收,我朝有了一个可以取代淮扬之地的粮食基地!”
“平东越,定广南,南方粮食更多,我朝再无粮食忧患,广粮北上,淮粮就不重要了,淮扬之地唯有淮盐尚有不足,但是皇帝在明州开盐场,所作所为便是在取代淮扬之地在我大梁税赋中的地位!”
何青峰道“天下以为淮扬乱,天下乱,但是如今来不是这样的,陛下南有广南,广南稻米一年两熟,云南,广西等地虽然新平,但粮食产量也尚可,东南连续两年大熟,淮扬之地已经不重要了,陛下若是动手,必定会如雷霆。”
何青峰看着朱准最后道“王爷陛下要动的不是王爷你,而是淮扬的田制,至于王爷你、可能从来没被陛下放在心上!”
这让朱准差点暴走,什么?
朱佑德竟然无视自己,竟然不在意自己,从来没有把他当真对手。
“皇帝不怕我的三十万大军么?”朱准眼神暴戾起来。
何青峰笑道“波斯人百万大军,王爷觉得皇帝如何?我在朝中时候,有大臣上书,以为西域战事紧迫,皇帝当坐镇西安以鼓励西北士气,皇帝却没同意去西安。”
“皇帝以为,战争之事交给大将即可,天子镇守东南,只是为了保证东南粮食能安全进入西北,不至于断了西北粮道,陛下专注后勤,不干涉前线战事,前方战事将士一心,当真是圣天子也,王爷你能做到么?”
何青峰笑道“波斯人百万大军都没让陛下动摇,王爷区区三十万兵马不足为虑,皇帝若是因为王爷的三十万兵马就火急火燎的跑来,算什么天子。”
“我记得当年陛下初登基,北燕使者前来京师敲诈我朝,朝臣无人敢言,直到王破杀使者,皇帝当场鼓掌,而今王爷你看看,北燕如何!”
“赵无极死了,北燕山河调零,苟延残喘而已,一国为三,我朝随时可破,赵硕占有盛京而惶惶不安,王爷你比之北燕如何?比之南唐如何,比之天下如何!”
何青峰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放下之后,看着朱准道“王爷今日不断寻我,便是因为你心中惶恐,皇帝拥大军而不进军高密,王爷不知皇帝意欲何为了!”
https://www.vodtw.la/book/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