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先锋,李默言需要保持全军的锐气和攻势。
所以李默言不能像其他将军那样说走就走。
但军心逐渐混乱,更多的羽箭从天而降,把燕军士兵一个个射倒。
往前,寸步难行。
撤退,还能有条活路。
李默言愤怒的跺了跺脚,他无奈地大声喊道“撤,先撤。”
燕军士兵狼狈不堪的开始后退,再不复先前的彪悍。
然而没等退出峡谷,李默言就看到了远处遮天蔽日的浓烟。
数十名灰头土脸的燕军士兵逃了过来。
“将军,大事不好了……”满脸是烟灰的士兵哭着说道“后路起火了!我们退不下去了……”
李默言如遭雷劈,整个人都呆住了。
这时,李默言才想起那些可笑而拙劣的纵火陷阱。
在自己试图通过峡谷的时候,在李默言身后,不知有多少那样的纵火点在缓慢燃烧,直至变成铺天盖地的火海!
可笑的是,李默言先前还在嘲讽那种纵火陷阱的幼稚。
如今“拙劣”的火焰陷阱已经失控,变成了烧断后路的焚天大火。
李默言带着手下三千多人,被堵在山道上进退不得。
官兵的弓弩手已经从两侧的压制过来。
先前为了诱敌深入,官兵的弓箭手没有强攻。
现在战局已定,官兵的弓弩手从山崖两侧大量出现,朝峡谷里射出密集的箭雨。
燕军士兵举着盾牌,或者用尸体当做遮蔽物,蜷缩在山崖下躲避羽箭。
然而头顶上风声劲急,十几块石头砸了下来。
石头有磨盘大小,砰砰砰砸落在人群中。
燕军士兵一片惨叫!
悬崖虽然不算高,但大块的石头砸下来,足以摧毁盾牌和遮蔽物。
挤在山道上的燕军死伤狼藉。
李默言在人群中大喊大叫,拼命鼓动士气。
忽然,李默言感到一丝危险。
李默言四下张望。
他看到的最后一幕,是一支羽箭飞射而来,正中他的咽喉!
噗的一声闷响之后,李默言感到脖子透了风,凉飕飕的很是畅快。
奇怪的是,李默言没有感到太多的痛疼,只是觉得喘不上气。
李默言缓缓倒在地上,抽搐几下便断气了。
亲手射杀了李默言之后,明岳向身后的副将点了点头。
悬崖上的官兵大声喊道“跪地投降者免死!”
“放下兵器,弃暗投明,可放尔等回乡!”
群龙无首的燕军士兵看了看周围的情况——身后是熊熊燃烧的大火,山崖两侧是密密麻麻的官兵弓箭手。
如果想要活命的话,只能跪地求饶了。
至于被俘虏之
刘友混杂在乱军之中,他听说官兵投降以白旗为号,便撕下一块袍袖,挂在自己的长枪上。
跪在地上的刘友大声喊道“降了降了,我们投降了,只求一条活命!”
听着刘友凄凄惶惶的叫喊声,周围的燕军士兵没了斗志,将武器丢在地上乞降。
不多时,峡谷中的两千六百多人,绝大多数已经跪在地上。
只有百十个最为顽固的燕军,还拿着武器茫然站在那里。
官兵这边派出人手过来纳降,那些誓死不降的燕军发一声喊,转身朝着峡谷外的火场跑去。
烈火和浓烟席卷山谷,那些人没跑多远,便被大火吞没了。
明岳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无悲无喜。
这就是战争,你死我活的战争。
为了野心家的欲望,士兵们被驱赶着、携裹着,来到了战场上。
杀人或者被杀,谁也无法说清楚是非对错。
好在大多数人放下兵器投降了。
官兵将那些投降的燕军士兵缴械,然后带走分开关押、分别审讯,以得到燕军的各种情报。
明岳看着山下,而卫伯玉等人在看着明岳。
作为两朝老臣,卫伯玉很少见到像明岳这样的儒将。
这个年轻人没有官职,没有爵位,以幕僚的身份,在军中参与着各种事务。
他没有什么强制性的命令交给自己,所有的提议,都是以商谈的方式来告知。
偏偏这些计谋非常诡谲而高明,让人无法拒绝。
而功成之后,明岳甚至不屑在功劳簿上填写自己的名字。
似乎功名利禄、王侯将相,对他来说都是过眼云烟。
也许是因为这种不求名利的特殊作风,让明岳受到将军们的崇敬和爱戴。
别的不说,光是明岳身后那些大将,就把他簇拥的威风八面,俨然这位没穿盔甲的年轻人才是主帅。
明岳似乎明白卫伯玉在想什么,他缓缓朝卫伯玉这边走来。
随着明岳的脚步,在他身后那些将军也自然而然的跟了过来,将卫伯玉也簇拥在前面。
“卫将军,敌军前锋虽然受挫,但兵力依然占据着极大的优势……”明岳向卫伯玉说道“还好我们已经挫其前锋,眼下不妨趁着叛军心浮气躁,将他们引到叙州一带决战。”
卫伯玉愣了一下“叙州?为什么要引到叙州?”
明岳向卫伯玉耳语几句。
卫伯玉恍然,他向明岳竖起大拇指。
将军们聚在一起商量几句,大致商定了行军方略之后,官兵开始后退。
官兵小胜而退,又放弃了礓子岭的险要地形,让叛军感到异常惊讶。
史昭义派出了十几队斥候,四下侦查官兵的行迹。
当斥候回禀说官兵已经退出三十多里,史昭义心里泛起一个念头
官兵又在耍阴谋诡计了?
李默言的心里天人交战,不知道该进攻还是撤退。
作为先锋,李默言需要保持全军的锐气和攻势。
所以李默言不能像其他将军那样说走就走。
但军心逐渐混乱,更多的羽箭从天而降,把燕军士兵一个个射倒。
往前,寸步难行。
撤退,还能有条活路。
李默言愤怒的跺了跺脚,他无奈地大声喊道“撤,先撤。”
燕军士兵狼狈不堪的开始后退,再不复先前的彪悍。
然而没等退出峡谷,李默言就看到了远处遮天蔽日的浓烟。
数十名灰头土脸的燕军士兵逃了过来。
“将军,大事不好了……”满脸是烟灰的士兵哭着说道“后路起火了!我们退不下去了……”
李默言如遭雷劈,整个人都呆住了。
这时,李默言才想起那些可笑而拙劣的纵火陷阱。
在自己试图通过峡谷的时候,在李默言身后,不知有多少那样的纵火点在缓慢燃烧,直至变成铺天盖地的火海!
可笑的是,李默言先前还在嘲讽那种纵火陷阱的幼稚。
如今“拙劣”的火焰陷阱已经失控,变成了烧断后路的焚天大火。
李默言带着手下三千多人,被堵在山道上进退不得。
官兵的弓弩手已经从两侧的压制过来。
先前为了诱敌深入,官兵的弓箭手没有强攻。
现在战局已定,官兵的弓弩手从山崖两侧大量出现,朝峡谷里射出密集的箭雨。
燕军士兵举着盾牌,或者用尸体当做遮蔽物,蜷缩在山崖下躲避羽箭。
然而头顶上风声劲急,十几块石头砸了下来。
石头有磨盘大小,砰砰砰砸落在人群中。
燕军士兵一片惨叫!
悬崖虽然不算高,但大块的石头砸下来,足以摧毁盾牌和遮蔽物。
挤在山道上的燕军死伤狼藉。
李默言在人群中大喊大叫,拼命鼓动士气。
忽然,李默言感到一丝危险。
李默言四下张望。
他看到的最后一幕,是一支羽箭飞射而来,正中他的咽喉!
噗的一声闷响之后,李默言感到脖子透了风,凉飕飕的很是畅快。
奇怪的是,李默言没有感到太多的痛疼,只是觉得喘不上气。
李默言缓缓倒在地上,抽搐几下便断气了。
亲手射杀了李默言之后,明岳向身后的副将点了点头。
悬崖上的官兵大声喊道“跪地投降者免死!”
“放下兵器,弃暗投明,可放尔等回乡!”
群龙无首的燕军士兵看了看周围的情况——身后是熊熊燃烧的大火,山崖两侧是密密麻麻的官兵弓箭手。
如果想要活命的话,只能跪地求饶了。
至于被俘虏之
刘友混杂在乱军之中,他听说官兵投降以白旗为号,便撕下一块袍袖,挂在自己的长枪上。
跪在地上的刘友大声喊道“降了降了,我们投降了,只求一条活命!”
听着刘友凄凄惶惶的叫喊声,周围的燕军士兵没了斗志,将武器丢在地上乞降。
不多时,峡谷中的两千六百多人,绝大多数已经跪在地上。
只有百十个最为顽固的燕军,还拿着武器茫然站在那里。
官兵这边派出人手过来纳降,那些誓死不降的燕军发一声喊,转身朝着峡谷外的火场跑去。
烈火和浓烟席卷山谷,那些人没跑多远,便被大火吞没了。
明岳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无悲无喜。
这就是战争,你死我活的战争。
为了野心家的欲望,士兵们被驱赶着、携裹着,来到了战场上。
杀人或者被杀,谁也无法说清楚是非对错。
好在大多数人放下兵器投降了。
官兵将那些投降的燕军士兵缴械,然后带走分开关押、分别审讯,以得到燕军的各种情报。
明岳看着山下,而卫伯玉等人在看着明岳。
作为两朝老臣,卫伯玉很少见到像明岳这样的儒将。
这个年轻人没有官职,没有爵位,以幕僚的身份,在军中参与着各种事务。
他没有什么强制性的命令交给自己,所有的提议,都是以商谈的方式来告知。
偏偏这些计谋非常诡谲而高明,让人无法拒绝。
而功成之后,明岳甚至不屑在功劳簿上填写自己的名字。
似乎功名利禄、王侯将相,对他来说都是过眼云烟。
也许是因为这种不求名利的特殊作风,让明岳受到将军们的崇敬和爱戴。
别的不说,光是明岳身后那些大将,就把他簇拥的威风八面,俨然这位没穿盔甲的年轻人才是主帅。
明岳似乎明白卫伯玉在想什么,他缓缓朝卫伯玉这边走来。
随着明岳的脚步,在他身后那些将军也自然而然的跟了过来,将卫伯玉也簇拥在前面。
“卫将军,敌军前锋虽然受挫,但兵力依然占据着极大的优势……”明岳向卫伯玉说道“还好我们已经挫其前锋,眼下不妨趁着叛军心浮气躁,将他们引到叙州一带决战。”
卫伯玉愣了一下“叙州?为什么要引到叙州?”
明岳向卫伯玉耳语几句。
卫伯玉恍然,他向明岳竖起大拇指。
将军们聚在一起商量几句,大致商定了行军方略之后,官兵开始后退。
官兵小胜而退,又放弃了礓子岭的险要地形,让叛军感到异常惊讶。
史昭义派出了十几队斥候,四下侦查官兵的行迹。
当斥候回禀说官兵已经退出三十多里,史昭义心里泛起一个念头
官兵又在耍阴谋诡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