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期待阳光 >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鸡,过年常备主菜之一。只是先杀活鸡场面太血腥,不忍直视。但是我们家不一样,挑选两只活公鸡,必须是公鸡,挑了之后带回家自己杀。

而集市上杀鸡都是用专业打毛机拔毛,拔毛速度很快。我和我爸去的时候,鸡笼子里已经没几只鸡了,老板让我们等会再来,他们回家拉鸡,可见生意相当火爆。

鸡挑好了,付钱之后放在老板这里,回来的时候再拿。

再往前走不远就到了大马路,马路上都是沿街商店,卖水果比较多。我们这里冬天吃的最多的还是苹果、橘子和香蕉,其他水果也有,但是吃的少。这三样常吃的水果当中,除了苹果是北方的,其余的都是南方拉来的。

苹果是都一兜兜的卖,基本上十斤一兜,随便选随便挑,不零售,大多数都买一兜,过年都吃的上火,吃点水果去去火。

买橘子的也不含糊,大四轮车停在马路上,后面挡板打开直接卖,老板手里拿着塑料袋,扩音喇叭开着吆喝价格,瞬间吸引了一帮老太太来抢橘子,赶集就是这样摊位上聚集的人越多,越吸引其他顾客,都以为热越多越便宜,当然要是看哪家又好又便宜,你只需要看哪家老太太多,哪家绝对便宜又好,老年人买东西都是货比五六家,不好不便宜绝对不买。

卖橘子的不远处,有好几个卖糖葫芦的,我拽了拽爸爸的手说我想吃糖葫芦,爸爸给我两块钱让我自己去买。糖葫芦我的最爱,还有糖山药豆和糖山药,最近这些年又出现了糖水果,真是五花八门。

糖葫芦酸酸甜甜的特别好吃,制作也很简单,秋天的时候我经常自己弄着吃。

我们家南边的地里有一片山楂树,秋天我和小伙伴经常偷人家的山楂,只不过看山楂园的人一点也不友善,一开始我们偷山楂他追不上我们,后来他不追了,用弹弓打我们,打的准不准不知道,反正没人偷了。

秋天山楂成熟,我们悄悄的偷一点回家,红红的圆圆的山楂,吃起来绵绵的,但是刚成熟的山楂有点酸,放一段时间酸味就减少了。

山楂弄回来,首先把蒂去掉,接着放到开水里煮熟,一定不要煮的太烂,不然山楂就会变得烂乎乎的没法裹上糖浆,煮的微微发软就可以捞出来,放在一边控干水分,接着就是熬糖浆,这是技术好,我基本没成功过,步骤都知道,可就是不成功。

白糖放在锅里按照比例加上水使劲煮,糖化了水开了之后转小火慢慢熬,期间要不停的搅拌,直至糖浆呈现拉丝状,千万不要熬煮时间过长,不然糖会发黑发苦,没法吃了。

接下来就简单了,趁热把煮好的山楂放到糖里面滚几下,接着拿出来,要不然等糖冷却了就粘在锅底了。步骤都没错,可是每次我做出来的与卖的差别很大,主要是糖熬不好,最后变成糖霜了。但是也能吃,味道都差不多。

除了做糖葫芦,我们也做糖山药豆,步骤完全一样,只不过是这里想说山药豆这个东西。

家门前有个沟,沟里面有一棵老槐树,每年老槐树下面都会长出一棵山药,山药爬着老槐树的树干,结出许多山药豆,很奇怪的是槐树下面很少见到阳光,但是它仍然茁壮生长,而起还是野生的,不知道艮底下有没有山药。

山药豆产量很高,生着吃脆脆的,没什么味道。虽然产量高可是没人要,大家都喜欢吃山药,从而忽略了山药豆的存在。

一个秋天,仅仅沟下面那棵山药结的豆就够我吃的,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先去摘一点,拿回家做成糖山药豆吃。

吃完手里的糖葫芦,我们来到卖春联的这里,琳琅满目的春联红红火火的,有的对联上撒着闪光粉,太阳底下一闪一闪的格外惹人注意。

春联也是家庭必备物品之一,以前村里还有几个毛笔字写的特别好的,免费给大家写春联,现在都是千篇一律机器复印的。

农村的春联比城市复杂,不单单大门要贴,家里的所有门都要贴,只不过是大门贴的大春联,小门贴小春联。春联还包括门旁门档,门档也就是横批,门旁叫啥我就不知道了,这些选好之后还有厕所也要贴,以前农村的厕所多数都养猪养羊养牛之类的,所以这里要贴“六畜兴旺”,说道养牛,我想起一件事,原先我把也养了一头牛,一头大母牛,农村养牲畜基本都是养母的,主要是可以下崽卖钱,这头大母牛特别乖,只可惜被人家偷走了。之后再也没养过牛。

那头大黄牛特别乖,放学有时间我就给它割草,地里要是有活,大黄牛负责干活。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晚上是我把牛牵回来的,拴在了厕所外面。我们家是那种土墙小木门,墙也不是很高,别人都可以爬进来,当时我家没有养狗,所以半夜被人家进来把牛迁走了。

那头牛太乖了,轻易不叫,据说头牛的都给牛嘴上带上罩子,防止它叫,还给牛脚上绑上鞋子,让人发现不了牛脚印,这样就不知道往哪里追了。

第二天我醒来才知道牛丢了,而爸爸老早就出去找去了,报警警察也没找到,最后无功而返,自那以后再也没养过牛。

鸡,过年常备主菜之一。只是先杀活鸡场面太血腥,不忍直视。但是我们家不一样,挑选两只活公鸡,必须是公鸡,挑了之后带回家自己杀。

而集市上杀鸡都是用专业打毛机拔毛,拔毛速度很快。我和我爸去的时候,鸡笼子里已经没几只鸡了,老板让我们等会再来,他们回家拉鸡,可见生意相当火爆。

鸡挑好了,付钱之后放在老板这里,回来的时候再拿。

再往前走不远就到了大马路,马路上都是沿街商店,卖水果比较多。我们这里冬天吃的最多的还是苹果、橘子和香蕉,其他水果也有,但是吃的少。这三样常吃的水果当中,除了苹果是北方的,其余的都是南方拉来的。

苹果是都一兜兜的卖,基本上十斤一兜,随便选随便挑,不零售,大多数都买一兜,过年都吃的上火,吃点水果去去火。

买橘子的也不含糊,大四轮车停在马路上,后面挡板打开直接卖,老板手里拿着塑料袋,扩音喇叭开着吆喝价格,瞬间吸引了一帮老太太来抢橘子,赶集就是这样摊位上聚集的人越多,越吸引其他顾客,都以为热越多越便宜,当然要是看哪家又好又便宜,你只需要看哪家老太太多,哪家绝对便宜又好,老年人买东西都是货比五六家,不好不便宜绝对不买。

卖橘子的不远处,有好几个卖糖葫芦的,我拽了拽爸爸的手说我想吃糖葫芦,爸爸给我两块钱让我自己去买。糖葫芦我的最爱,还有糖山药豆和糖山药,最近这些年又出现了糖水果,真是五花八门。

糖葫芦酸酸甜甜的特别好吃,制作也很简单,秋天的时候我经常自己弄着吃。

我们家南边的地里有一片山楂树,秋天我和小伙伴经常偷人家的山楂,只不过看山楂园的人一点也不友善,一开始我们偷山楂他追不上我们,后来他不追了,用弹弓打我们,打的准不准不知道,反正没人偷了。

秋天山楂成熟,我们悄悄的偷一点回家,红红的圆圆的山楂,吃起来绵绵的,但是刚成熟的山楂有点酸,放一段时间酸味就减少了。

山楂弄回来,首先把蒂去掉,接着放到开水里煮熟,一定不要煮的太烂,不然山楂就会变得烂乎乎的没法裹上糖浆,煮的微微发软就可以捞出来,放在一边控干水分,接着就是熬糖浆,这是技术好,我基本没成功过,步骤都知道,可就是不成功。

白糖放在锅里按照比例加上水使劲煮,糖化了水开了之后转小火慢慢熬,期间要不停的搅拌,直至糖浆呈现拉丝状,千万不要熬煮时间过长,不然糖会发黑发苦,没法吃了。

接下来就简单了,趁热把煮好的山楂放到糖里面滚几下,接着拿出来,要不然等糖冷却了就粘在锅底了。步骤都没错,可是每次我做出来的与卖的差别很大,主要是糖熬不好,最后变成糖霜了。但是也能吃,味道都差不多。

除了做糖葫芦,我们也做糖山药豆,步骤完全一样,只不过是这里想说山药豆这个东西。

家门前有个沟,沟里面有一棵老槐树,每年老槐树下面都会长出一棵山药,山药爬着老槐树的树干,结出许多山药豆,很奇怪的是槐树下面很少见到阳光,但是它仍然茁壮生长,而起还是野生的,不知道艮底下有没有山药。

山药豆产量很高,生着吃脆脆的,没什么味道。虽然产量高可是没人要,大家都喜欢吃山药,从而忽略了山药豆的存在。

一个秋天,仅仅沟下面那棵山药结的豆就够我吃的,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先去摘一点,拿回家做成糖山药豆吃。

吃完手里的糖葫芦,我们来到卖春联的这里,琳琅满目的春联红红火火的,有的对联上撒着闪光粉,太阳底下一闪一闪的格外惹人注意。

春联也是家庭必备物品之一,以前村里还有几个毛笔字写的特别好的,免费给大家写春联,现在都是千篇一律机器复印的。

农村的春联比城市复杂,不单单大门要贴,家里的所有门都要贴,只不过是大门贴的大春联,小门贴小春联。春联还包括门旁门档,门档也就是横批,门旁叫啥我就不知道了,这些选好之后还有厕所也要贴,以前农村的厕所多数都养猪养羊养牛之类的,所以这里要贴“六畜兴旺”,说道养牛,我想起一件事,原先我把也养了一头牛,一头大母牛,农村养牲畜基本都是养母的,主要是可以下崽卖钱,这头大母牛特别乖,只可惜被人家偷走了。之后再也没养过牛。

那头大黄牛特别乖,放学有时间我就给它割草,地里要是有活,大黄牛负责干活。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晚上是我把牛牵回来的,拴在了厕所外面。我们家是那种土墙小木门,墙也不是很高,别人都可以爬进来,当时我家没有养狗,所以半夜被人家进来把牛迁走了。

那头牛太乖了,轻易不叫,据说头牛的都给牛嘴上带上罩子,防止它叫,还给牛脚上绑上鞋子,让人发现不了牛脚印,这样就不知道往哪里追了。

第二天我醒来才知道牛丢了,而爸爸老早就出去找去了,报警警察也没找到,最后无功而返,自那以后再也没养过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