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我在灾年卖粮草24(1/2)
虽然说的有夸大的地方,顾词也提取到了有效信息,圣女确实可以解毒。
结合现在百姓对圣女的推崇,这件事不得不让人多想。
从这里过去,连最后一波热乎的都赶不上,不如去看看刘大夫回来没有。
顾词到刘袖元家门口,刘大夫正拿着扫把扫院里的落叶。
扫成一堆放入灶房,做饭烧水都可以用。
“刘大夫。”顾词见他专注,只好主动叫出声。
刘袖元直起身子,眯着眼有点看不清,还是听声音认出来的顾词,主动去开了门:“顾姑娘,好久不见。”
“是啊,有一段时间没见了。”顾词瞧他面色,并无不妥。
刘袖元也是聪明人,虽然顾词没有点明来此目的,心中却已有计量:“姑娘可是为圣女为百姓祈福解毒一事所来?”
顾词随着刘袖元进入小院:“是,本来要去观礼,有事耽搁了,在柳一镇听人说,喝了施法的井水,得病的人就好了。”
“没有那么夸张,喝下水的人,毒虽然已解,却不容易好,身子已经被毒败坏,只能好生养着。”刘袖元垂着眼睑低声道。
他被抓走之前,已经对这个毒颇有了解,也尝试做了解药,只是总是差一点,不知道哪一步错了。
只要给他时间,一定能配制出解药。
只是现在也不需要了。
顾词明白他的顾虑,是药三分毒,更何况直接是毒呢。
“今日祈福,你见圣女了吗?听百姓传的都神化了。”顾词看他失落,主动转移话题。
“见了。”
顾词不死心:“就俩字?不多说说?”
刘袖元幽幽看着她:“我知道你想问什么,虽说君子不背后嚼人舌根,但此事必有蹊跷。”
就那么巧,圣女祈福之前,众民听都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号人。
短短一天就征服了上到官商富豪,下到平民百姓,圣女的名号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目的显而易见在于收买人心,建立威信:“我还发现一件事,我在水中查出了几味药材,刚好和我所配解药相同。”
不等顾词说话,刘袖元直接道:“时间不早,顾姑娘也该回去,此事牵连甚广,不是你我可以插手。”
说完,送客意见显而易见。
顾词明白他的顾虑,下毒一事圣女有很大嫌疑。
不,现在已经不是有嫌疑了,就那么巧她施法的井水里面含有解药。
这件事一人不可能完成,肯定有帮手。
而且圣女的出现也很突然,若说背后没有推波助澜之手,是万万不可信的。
刘袖元明面上是让她回去,其实是说这件事到此为止。
百姓已经解毒,不易追根究底。
他们一个乡村小大夫,一个小粮商,对上圣女就是跐蜉撼树。
“好,那我也不多留,百姓解了毒,我的生意也该有起色,要是忙起来,精力有限,也没时间顾别的。”
顾词给他一记定心丸,告诉他后面会专注开店,圣女会和疫病一样离他们远去。
刘袖元已经回来,病人也已经解毒。
圣女一行人在这远离京城的小镇只怕也不会多待。
很大可能会去别的地方建立威信,让圣女的名号更加深入人心。
这样才好放出藏着的狐狸尾巴。
顾词也没有多留,下面几天可以睡个好觉了,希望圣女他们赶快离开。
一切都如顾词所料,圣女在祈福仪式第三天就带着人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一百一十七章 我在灾年卖粮草24(2/2)
百姓的疫病好起来,圣女的名声更加响亮,都说她是天上的神仙下凡,这些暂且不提。
对于那些喝过解药的人,虽然不再发热,起的脓包却不容易好,只能等它慢慢消去,而这正是身体虚弱需要好好补充营养的时候。
好些人家都咬咬牙买了一些荤腥,为其补身子。
店里的肉类卖的都比平时快。
外面重新排起长队,顾词在柜台捏着干瘪的荷包,有点想念黄新远,他手指头缝露出一块元宝,都够自己挥霍好久。
“哎,掌柜的,这怎么用啊?我又忘了。”一个老妇人拿着卡片在机器上面来回戳,面带难色,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每次学会后,下次再来又忘了。
“来了来了,阿婆我重新教你啊。”顾词教着她把卡片插入其中,要付款的东西放入下面箱子。
完成付款后,阿婆苦笑:“老了,老了。”
顾词干脆道:“这样吧,阿婆,以后你还是来收银台找我付款充积分。”
“可以吗?”阿婆惊喜的看向顾词。
顾词含笑点头:“当然可以。”
像阿婆这样的人有很多,每次教导也需要时间,次次教,他们自个儿也不自在,不如针对这群人还按照原来的样子。
来她这里选择人工结账。
经过阿婆这一打岔,顾词早没了那点对“黄新远”的想念。
要是被系统知道一定会嘲笑顾词,是想念黄新远吗?想念啥心里没点AC数?
可惜系统早已不是一开始的系统,对顾词的内心戏毫无兴趣。
结束一天的营业,盘算着今天是免入城费的最后一天,今天若是不去城里看景舒景云,可没有交入城费的钱了。
那天离开后,给黄新远传了信请他照看几分,不知道有没有照看?
不如去看看两兄妹,不知道他们阿娘的病如何了?
顾词挺喜欢景舒景云这俩孩子的,不看看他们的状况也不放心。
趁着还有时间,顾词决定悄悄去看看,不打扰他们生活,就在外瞧上一眼,两人是否还在外乞讨。
路过上次遇到两人的胡屯口,并没有人跑出来乞讨,顾词不自觉松了一口气。
凭着记忆,七扭八绕,费了好一番功夫,才找对地方。
顾词站在阴影处,可以看清院里的情形,院内人却看不到她。
“阿娘,小云,吃饭了。”景舒把馍馍头和稀粥放到小木桌上。
可能是太烫了,跳着脚一只手摸着耳垂降温。
动作滑稽,顾词没忍住笑了。
景舒有点疑惑,伸着脖子往外看,却什么都没看到,刚想过去看看。
这时景云拉着阿娘的手出来,便顾不得别的了,弯着眼睛重新说了一遍:“阿娘,吃饭了。”
“嗯,辛苦小舒了。”景母笑着夸自家儿子,眼底却有着淡淡忧伤。
孩子这么小就这样懂事,对父母来说虽然欣慰,却宁愿孩子还能天真几年。
不愿孩子早早地就背负那么多,人生才刚刚开始,这样得一生太苦了。
景云景母洗了手,三人坐在了饭桌前扒拉饭,景舒景云吃的太快,不小心噎着了。
两人对着打嗝。
景母好笑道:“慢点吃。”拿出空碗,给两人盛好粥,放到一旁。
这个画面温馨平淡,景母的脸色除了有点苍白,看着已无大碍,最明显的就是不咳嗽了。
景母身体好起来,就能做活养活两个孩子,景舒景云也能帮着她点。
顾词含着欣慰的笑,悄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