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太子(1/2)
贾琏是想着,不能让这些人一个干看着另外一个,要他们都动起来才好呢!
刷着刷着,就刷出来了一个,制作羊肠琴弦五亿条。
贾琏直接pass掉了,这些太过有技术含量,不好做。
下一个……
如今贾琏的系统是五个任务一刷新,贾琏可以挑选也可以不接单,也是很人性化了。
很快,贾琏刷到一条:“老布鞋2000万双,均码42,时间为二十年,一双五两银子。”
贾琏想着这个不能做呀,但是老布鞋那可是费时费力的,工程量大了,想要这些太太,姑娘们动手,那也不成体统吧!
继续往下翻“绢花5000万枝,时间为五年,一枝五两银子。”
“唉,也不行,有技术难度。”贾琏有些苦恼,怎么就刷不到呢?
“嗯?制作玉扳指配填漆盖盒两千万个,时间为五年,一个二两银子。”
贾琏沉思:“这玩意他们又会吗?算了,之后再问问他们吧,再说,不行了还可以分宗呀!”
贾琏这里的生活波澜不惊,就等着成绩出来了,参加完鹿鸣宴就班师回荣国府呢。
另外一边,紫禁城
贾琏满脸担心:“太子,咱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太子胤礽垂下眼眸,掩住了里面的满眼失望,玉石之音优雅的传出:“恩侯,孤不想就这么断送与父皇之间的……”
贾赦压低了声音,额头青筋直冒:“太子,恩侯知道您顾念亲情,可如今您一退再退,已经到了悬崖边了,下一步不是粉身碎骨就是一步登天,太子您应该知晓后果。”
太子胤礽抿了抿唇,他知道,如今皇阿玛已不再是那个当初自己两岁封自己为太子的皇阿玛了。
太子胤礽有时觉得自己十分可悲,不是说为了平衡朝堂吗,自己如今已经都失去叔父索额图了,为何皇阿玛还容不下自己呢?
自己从小就是太子,举止言谈间不敢有丝毫差错,自三岁起,每日寅时的时候就起床,简单的洗漱之后,就要到书房里复习功课,等待老师来上课。
到了卯时,给自己主要授课的老师就会来到书房,开始一天的授课。
巳时,自己就会正式开始一天的功课,多名老师联合教导。
到了午时,自己才能用膳,歇息一会后就要继续读书。
到了未时,又要开始学习军事课,主要是射箭和马术。
申时到了,就会去皇阿玛处听训。
直到酉时,皇阿玛检查了自己一天的功课自己才能回去休息。
因为是太子,自己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样才能得到皇阿玛的肯定。
自己也想过要去玩耍,想过那些自由开心的生活,可是,因为是太子,所以连想都不能想。
哪怕小时候毛笔磨肿了手,也不能哭泣,因为是太子,不能软弱,更不用说哭泣这种不得体的事。
哪怕是骑马伤着了,也不能立刻表现出来,因为是太子,在你的臣子面前应该时刻保持着储君风度。
而作为自己老师的那些文人尹泰、汤斌、徐潮、哈塔、耿介,恨不得无时不谏,绝不允许自己犯任何错误,他们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明君应该做的。
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喜欢的一个宫人,就因为男生女相,直接有人谏言说是自己有龙阳之好,皇阿玛直接就把这名宫人给杀了,并且替换了自己身边熟悉的宫人,那时他才11岁!
哪怕有弟弟冒犯了自己,也不能发脾气,因为是太子,就要懂得礼贤下士,就要宽宏大量,就要将自己那稀薄的父爱也要分给其他的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6章 太子(2/2)
哪怕明知道自己的哥哥有着不臣之心,也不能多有苛责,因为那是皇阿玛一手拉起来的,说是要稳定朝纲。
也曾想过不要这么端着,使得兄弟之间不亲近,满是疏远与礼仪,可是他是太子,是一个典范,是皇阿玛赐给半幅仪仗的人,是其他兄弟要跪下请安的人,这规矩就隔绝开了自己与其他人。
自己是嫡子,是皇阿玛元妻皇后赫舍里氏唯一的血脉,每时每刻都有人告诉自己,自己高贵而他人卑贱,自己就该高高在上。
然而,在这个紫禁城却明显没有太多的人觉得自己就是高贵的,她们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有阿哥的人,都懂得为自己儿子周旋,而自己,偌大的后宫却没有一个为自己说话的。
以前还有,那个人称孝庄太皇太后的女人是站在自己身后的,她会亲切的对自己说“保成,不要怕,我和你皇阿玛都在保护着你呢!”
以后就没有了,皇阿玛的态度也若即若离了起来,自懂事自己没有片刻开心就大笑,伤心就大哭的日子。
不仅要精通汉人的百家经典,诗词歌赋,还要熟练满洲的弓马骑射。
自己一向是得皇阿玛赞赏的,每次交代的任务自己总是力求做到最好,皇阿玛多次北征噶尔丹,自己留下来监国也费心思做到最好,朝野都夸赞做的很好,成绩不俗,为皇阿玛减轻了负担,自己是配得上皇阿玛册封太子给自己的评价的:日表英奇,天资粹美。
可是从什么时候起,他就变了态度呢,太子胤礽悲凉的想着。
是康熙二十九年七月那件事吗?皇阿玛西征噶尔丹期间,突生遘疾,召自己及三阿哥至行宫。
自己当时只有16岁,本来就被教导遇事要从容不迫,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如此情况,自己沉下心来,指挥太医等极力救治,皇阿玛不应该夸自己有太子风范吗。
可是,事实是皇阿玛觉得自己侍疾无忧色,十分不怿,竟然,竟然遣自己先还,真真是可笑。
而这件事,皇阿玛知晓了,他回来之后,自己还要解释什么,就听见他先说自己没有差错,为了安抚自己,又让自己代替他祭奠孝庄太皇太后,那时正是她的三周年祭日。
还是自己大婚那次?因为本朝没有先例,因此礼部侍郎等人与自己的叔父索额图据此和大阿哥一派争论不休,最终仪式过盛不悦了吗?可是,是他亲自拍板的呀,自己明明白白的表示过从简就可以,难不成他以为自己是以退为进吗!
还是康熙三十六年,他下谕内务府处死自己住处行径悖乱的膳房人花喇、哈哈珠子德住、茶房人雅头,膳房人额楚圈禁家中的那件事?
自然,这是又对自己左右不满了,但是这几人确实太过放肆,仗着是自己的近侍竟敢肆意勒索后宫,实在该罚,还有就是那年那个宫人的后遗症了,这几人居然是为结契兄弟,竟让自己也受了非议,不过自己也确实有失察之罪,只是这几人也是他赐下的呀。
还是最近的康熙三十七年?皇阿玛第一次册封诸成年皇子,包括皇长子胤禔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多罗诚郡王,胤禛、胤祺、胤祐、胤禩俱为多罗贝勒。
受封的诸皇子参与国家政务,并分拨佐领,各有属下之人。
自己知道,这次分封皇子,是相对削弱了自己的力量,也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他很着急。
因为他知道,这些兄弟有权有势以后,自然就加剧了与自己的矛盾,这些兄弟及其党羽的共同打击目标是自己及自己的党羽,尤其是他们在紫禁城外,自己却在皇阿玛的眼皮子底下。
毓庆宫也是恩典之一,少时有多高兴,如今就有多压抑,难道是自己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