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一百五十七根葡萄藤(1/2)
许大山赶回县城,第一件事是跑去县衙,去认罪投案。
感觉无事一身轻的县令正悠闲悠闲地喝着茶,听说许大山跑来认罪了,当即喷出口里的茶:“许家人这是怎么了?走了一个又来一个,哎哟,本官这是和许家犯冲是不是?”
县令见不想见许大山,许家发达了是许家的事,他已经决定了,这官不做也罢,明年便请辞,告老还乡,当个富家翁去。
自有衙役耐心告知许大山,他跑了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听闻何家独子不是自己打死的,而是他自己的亲爹用长钉钉死的,许大山都感到不寒而栗。
他道:“世间竟有如此骇人听闻的父害子之事。”
衙役不以为然:“还有更骇人听闻的呢,某地大户,全家人都叫自家的儿子给下毒毒杀了个干干净净,只几个小的逃得一命,偌大一处人家,当即便树倒猢狲散,成了过去式。”
许大山叹息:“这人生之事,果真是十之八九不尽如人意。”
“哎,谁说不是呢?”
衙役和许大山,说着说着,两人勾肩搭背地去喝酒去了。
……
宫里,太子看了下属呈送的案件,叹息:“为了银钱便能置亲生子于死地……”
他说到一半,却是止住了,因为他想到了自己大皇兄,那也是被生母的野心裹挟,活得十分不如意的人。
所以说,并非世间的父母都钟爱着自己的子女, 也并非所谓孝道一出,就能压着子女去为父辈生,父辈死。
这么看来,当年老祖宗开国之后,下令大改关于孝道压死人的腐朽规则,是何等的圣明之举。
前朝时期,父母打死子女,是不犯法的,可子女若是对父母动了手,当即就会被官府来人押走,送入大牢。
无论缘由,不管前因后果,总归都是子女的错。
前朝时候,也是江湖势力最为鼎盛的时候,前朝末年,诸侯纷纷起义,各路诸侯身后,都有江湖势力的影子在其中。
最终却是没人看好的老祖宗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果实,而后,老祖宗设立稽查司,稽查天下,专司江湖人犯下的案件,江湖人被杀得胆寒,总算懂得了夹着尾巴做人。
尤其那些动辄喜欢屠村玩的魔门败类,大魏开国之初,魔门几乎被朝廷连根拔起。
太子感慨完,道:“不必拿去给三妹看,只需捡着不那么血腥黑暗的告知于她即可。”
太子合上手中的文书,脸上带着笑意:“玉儿与薇儿都是如此,便叫她们开开心心地幸福一辈子,天真单纯一辈子便是。”
下属无不应是。
然而, 谢知玉早就从小系统这儿听了全部版本,不但有全部版本,见她感兴趣,小系统还拿出了许多黑暗版本的事例,说得那叫一个兴起。
小系统口嗨的结果就是,谢知玉做了一晚上的噩梦。
醒来后,谢知玉顶着两只青黑的眼睑,有些忧郁地坐在湖边发呆。
她睡不着了,一睡着就做各种血腥恐怖的噩梦,可不睡又觉得困。
而关于自己为什么会失眠,会做噩梦,她还没法说。
此时,时间过秋入冬,只是还没到她的生辰,而今年的初雪,也还没有落下。
小系统神神秘秘,说是给她准备了超级浪漫的大礼,这大礼,耗费了它多年的打工心血。
谢知玉不知道是什么,听它这么信誓旦旦说自己一定会喜欢,还说一定是全世界除它之外绝不可能有人能送的超级大礼,谢知玉不可避免地,也变得期待了起来。
与此同时,也有人发觉,今年的天气,似乎格外的好,风调雨顺,哪怕是入了冬,便是最寒冷的草原,一入冬必然会大雪纷飞的地界,如今都没见雪。
连长生神山上终年不间断飘着的雪花, 都不再飘洒,而是像是在某件事做着准备一样,纷纷不再下雪。
玉婵对此深有感触,她还不知道自己回老巢养伤的行为,被某些恶人恶意曲解成了技不如人回老家种地。
她此刻,瞧着不再下雪不说,甚至天空还放了晴,金色阳光洒下,冰雪反射着阳光,周遭一片白茫茫的奇景,兴致勃勃地问自己师父:
“师父,您见过没下雪的神山吗?”
“见过。”
玉婵哇哦一声,“不愧是师父,果真是见多识广。”
她话音才落下, 就听到自己师父道:“这不是方方见到吗?”
玉婵:……
阿呵呵呵,就有点儿尴尬。
天空放晴,还不是某处放晴,而是整个天下都放晴,这种奇异景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457章 一百五十七根葡萄藤(2/2)
很快就被人汇报到了京城。、
有人忧心忡忡,觉得天有异象, 恐怕是大凶之兆。
也有人认为,想那么多做什么,真有天灾,又岂是人力所能阻挡的?
最后还不是尽人事,听天命。
从来不见有神仙显灵,世界上有没有神仙还不一定呢。
谢知玉知道这事的时候,有些怀疑,这是不是和小系统说的神秘大礼有关。
如果是,那便没什么好担忧的,如果不是,也没什么好担忧的,纵她到死,大魏遭受的天灾,最大的一次,也不过是上回的雪害。
雪害逼得草原南下,而后尝到了甜头,更是发觉了大魏这头猛虎的年老病弱,从而野心勃勃,想要杀死老虎,自己成为天下共主。
谢知玉很淡定。
时间一晃,便到了她生辰这一天。
承安帝早早命人为她准备新的公主朝服,生辰之日还没到,她就被叫去试朝服,看可有哪儿不合身或者不合心意的。
谢知玉不是很想折腾,所以看什么都是点头。
承安帝无奈,干脆叫来谢知薇,让谢知薇帮她看,至于她的意见,不作数。
谢知玉不想折腾,最终也还是折腾了。
试过了朝服之后,还有当日要用的各式首饰,珠环玉翠,样样都被呈到她面前,供她挑选。
太后为此特意拿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一套羊脂白玉打造的首饰,作为礼物送给谢知玉。
除了羊脂白玉这一套,太后还藏了一套朱红的,朱红那套,是她准备在谢知玉大婚的时候再送给她的。
光是这么想想,太后就觉得很快乐,脸上一直都是带着笑的。
与她初初回宫那几日相比,可谓是判若两人。
当然,太后回宫至今也好几年了,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谢知玉倒也没被多折腾,她要是觉得没意思,不乐意看了,宫人自然会将东西全部撤走,而后提议带她去散心或是做别的。
可没有为了令生辰那一日她足够惊艳,而在那之前可劲地折腾她的意思。
反正,在明月殿伺候的宫人看来,自家殿下,便是不打扮,那也是足够惊艳的, 再一打扮,还给不给旁的女郎活路了?
到了谢知玉生辰这一日,早晨朝阳仍旧照常升起,天气适宜,不会太冷, 也不会叫人觉得热。
对此,倒是有人有些失望,他们觉得,或许三公主生辰这一日,放晴了一月有余的天气,骤然飘起到了雪花,那才是正经的祥瑞,奇迹,意味着三公主被上苍所钟爱。
而眼下来看,钟爱三公主的,到底还是只是他们的皇帝陛下一人。
谢知玉自己倒是没什么感觉,她照常用过了早膳,而后便被带着梳妆打扮。
太过繁复的她不想穿,太累赘的首饰她也不想带,不过,及笄之日,所要梳的妆发却是得做的。
平日垂在脑后的一头青丝,被尽数梳起,作为谢知玉唯一交好的,类似于手帕交地位的李敏芝,一早就被收拾妥帖,而后入宫,她抵达的时候,谢知玉正襟危坐,身后,是皇后亲自握着梳子,为她梳妆。
谢知薇及笄时,也是皇后亲自为其梳妆的。
谢知薇也在,她倒是越发多愁善感起来,看着看着就有些想哭,道:“依稀还记得, 你才是个奶娃娃,怎么一转眼,就是个大姑娘了呢?”
皇后瞪了谢知薇一眼:“本宫尚且不曾这么感慨,你倒是赶在本宫前头了。”
谢知薇吐舌:“一时口快,母后可千万别生气。”
皇后懒得和她计较。
谢知玉不吭声,只是偷笑,正偷笑着,她从镜子里看到同样长成了豆蔻年华的少女的李敏芝正偷偷朝自己挥手。
谢知玉也举起手,挥了挥。
“莫要乱动。”
谢知玉顿时恢复自己的正襟危坐。
这一日,宫门大开,京中达官贵人,尽皆携带家眷,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依次坐着马车入宫。
京中百姓险些叫自己的好奇心抓挠死,他们超想看三公主及笄的,可惜,他们看不到。
也不知道,三公主会不会出现在京城的城楼上。
他们也就想想了,那城楼登上过的人,皇帝,皇后,太子。
旁的没了。
三公主只是一名公主而已,皇帝还能带着她登上城楼?
话是这么说,可又有个小人在一旁叨叨,咱们的皇帝陛下为其打破的规则海了去了,朝臣们也是一忍再忍,都默认宠着三公主了,照这么看来,万一皇帝又给与了三公主特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