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颗葡萄(1/2)
导致的结果就是,团子那边鸡飞狗跳,人更是高烧不醒,只昏昏沉沉晓得要找承安帝。
承安帝更是径直在明月殿留下,就连处理朝事,也是守着团子处理的。
而太后这边却丝毫不知情。
等到到了团子往常过来万寿宫的时间了,太后心说,又要来了,叽叽喳喳的,吵得人耳朵不清静。
想是这么想,可等到点之后,万寿宫中还是冷冷清清一片,太后顿时放下了手里的经书,朝外面看去。
外间空荡荡的,好吧,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值守的宫人都在,怎么也不能说空荡荡的。
只是,没有某个一人抵得上五百人吵闹的小奶音之后,这宫里一下子冷清得过分了起来。
不止是太后,万寿宫伺候的大多是年老却不曾离宫之人,以嬷嬷的身份留下来,如今在万寿宫这儿养老。
一群年纪不小,又无儿无女,不曾婚嫁的嬷嬷们,一个个都在翘首以盼。
盼着盼着, 往常团子早就已经叽叽喳喳不停,整个宫里都是她洋溢着开心情绪的小奶音了, 可今儿个却是一直没听到团子的声音。
这是也开始害怕太后娘娘的冷眼,再不肯过来了?
不止宫人,就连太后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她冷冷地哼了一声:“红姑,你还说她与其余子孙不同,胆子分外的大,一点不怕我,你瞧瞧,这不就开始怕我了么?”
太后口里的红姑,就是身边那位老妪。
老妪年轻时候是天下闻名的飞剑仙,报得大仇后却了无生趣,后来追随在太后身边,成了太后最强有力的护卫者。
她与太后相识时,彼此都还带着少女的天真。
相处这么多年下来,见惯荣辱兴衰,名义上两人是主仆,实际上,两人的感情,其实比一般的亲姐妹还要来得更加深厚一些。
红姑本名李红玉,年龄大了之后,就让人称自己一声红姑。。
她为报大仇,当初练武走了捷径,如今和太后相差不离的年龄,却比太后显老数倍。
听了太后的话,红姑笑了起来:“主子,您不也觉得小殿下烦人得紧吗?如今她不来了,您该开心才是,怎么奴婢听着,您似乎还挺幽怨的呢?”
“不过是习惯了她的吵闹罢了。”
太后冷哼一声,板着脸。
红姑也不说破自家主子强撑的倔强。
万寿宫从来没有拒绝过诸位皇子皇女们的靠近,只不过,来过一次的皇子皇女,如非必要,怎么也不肯再来第二次就是了。
这和自家主子故意摆出来的那副严苛冷脸有关。
明明在白玉山对一个非亲非故的普通小道童都慈眉善目的主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见到自己的嫡亲孙子孙女们,总爱摆出一副冷脸。
小殿下是唯一一个不怕冷脸,自来熟得紧,来得也十分勤快……不,不能说勤快,应该说,就差搬来万寿宫一道儿住下了。
每日下学便来万寿宫陪着自家主子,直到晚间才会在宫人的带领下,回宫歇息。
太后明面上说不用管这小的,可其实,还不是暗戳戳以最近忌口的名义,让御膳房那边送来的都是一些更适合小孩子口味的吃食。
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颗葡萄(2/2)
,她也就是不想揭穿自家主子罢了。
不过,确实挺奇怪的, 今日小殿下怎么这么晚还没来?
红姑想着事,转头便派人去查看情况了。
太后捧着手里的经书继续观看,但看了半天,怎么也无法继续投入,明明团子叽叽喳喳吵得不行的时候都没能影响她分毫的。
怎么没了团子的叽叽喳喳声,她反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将手里的经书看进去了呢?
太后尝试静心,最后尝试失败,她颓然地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经书,道:“差人去看看情况,今日难不成是不认真听讲,叫先生留了堂不成?”
红姑偷偷笑了笑,应了声诺。
查探消息的人回来得很快,随着人回来,团子病了的消息也传进了里间主仆二人的耳中。
“怎的就病了?昨儿个还活蹦乱跳的呢。”
太后急得当即便站起了身,一副要去看团子的架势。
一边不自觉往外走着,一边诧异地自语。
红姑连忙跟上,等一行人都快到明月殿了,太后却忽然驻足,“罢了,病了便病了,哀家又不是太医,去看一眼还能叫她药到病除了不成?”
“主子,都走到这儿了,便是不去看小殿下,顺道去看看陛下也好呀。”
红姑心知肚明地递上台阶。
太后听了,沉吟了一番,点头:“那便去瞧瞧柳儿吧。”
承安帝才处理好了朝事,正哄着哼哼唧唧的团子吃东西,团子哼唧个不停,在他怀里扭来扭去,就是不吃。
蔫巴了的团子在他怀里蜷成一团,小得承安帝惊觉,小孩子都这么小的吗?
她不像其余孩子一样,生病了,难受,不舒服,便会乱发脾气,耍小性子,她是不肯吃东西,却也不曾挥手打翻承安帝手里的玉碗,只是将头埋在老父亲的胸膛上,怎么也不肯转头罢了。
承安帝哄了好一会,团子就是不肯出来,只哼唧。
“玉儿, 吃东西才能好得更快,玉儿也不想继续难受对不对?”
哄孩子经验和姿势语气都已经十分熟练的承安帝放柔了声音。
“难受,不想吃。”
“可是不吃东西,会更难受啊。”
“嘤……”
小奶音嘤了一声,承安帝顿时妥协,“好好好,那……”
承安帝的妥协收到了身边亲近之人谴责的神情,大有陛下您怎么可以如此没有原则,这是溺爱的那种谴责神情。
承安帝:……
他咳嗽了一声:“那也不行,必须吃东西,哪怕只吃一口。”
这话一出,团子立马探出脑袋,乖乖任承安帝喂了一口熬煮得十分香糯的粥,吃完了一口,团子立马又缩了回去。
承安帝:……早知道说哪怕一碗也行了。
这时候,宫人来禀,太后娘娘来了。
承安帝当即将碗交给一旁的王德全,自己抱着团子去见了太后。
太后看到自己人高马大的儿子,又留了他那一不注意就会野蛮生长的络腮胡,此刻这个一身明黄也挡不住那一身悍勇之气的儿子,怀里搂了个玉雪捏成般的精致团子,朝自己走来,太后只觉恍惚,这……这是我那薄情的儿子?亲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