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妃点头,轻叹一声,“看了娘娘的信,知道娘娘的心意,才知娘娘与妾身等是云泥之别,叫人心中感动,又充满敬佩。”
东里婳的给王后的信,不为别的,为的是朵娇公主。有些话她当面不好说。她在信中说,纵观史书,小的国家送公主和亲,无非是男人的战利品,除了异国公主孤独客死他乡,却也不能左右男人们的决意。雅妃她总是思念着故土,想来她的心里很难受,又何必再将一个女儿推入深渊。她说她们是公主,不是物品。
东里婳还在信中说,比起送公主和亲,还不如让自己显得更有用处,往后兴许朵娇在乌喀罗,要比在大穆深宫中更有用处。
雅妃完全不想,东里婳做为大穆皇后,竟然能真心实意地为乌喀罗的公主着想。若是平常,皇后向来考虑的是这个和亲公主是不是貌美会吸引天家的注意,又是否能为她所用。可是东里皇后似全未想过这些。她在信中所表达的深意,让她敬佩不已。她原是觉得东里婳有些意思,但却不知如此与众不同。
东里婳笑道:“你这说得也太过了,你再夸下去,本宫都要飘飘成仙了。”
雅妃道:“妾身并非全然夸赞,妾身只是觉得,娘娘与我等,不一样。”
东里婳笑而不语。她在心里道,我不能与你们一样啊,我所承载的,现代中国女子的自由,是牺牲了多少的你们才换来的骄傲与坚持。绝不能,倒退在历史的长河中。
“皇后娘娘,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也让咱们也听听罢。”余嫔醉意显然,大着胆子笑道。
“倒也没什么。”东里婳与雅妃喝了一杯酒,笑着说了一句,而后顿一顿,与众人道,“不过本宫倒是巡猎的路上,遇上了一桩事,想说与你们听听。”
大家都点头,表示洗耳恭听。
东里婳便将在耒州遇到的黄迁夫妻的悲剧说给了众人听,听完,余嫔抹了一把泪,“真可怜的夫妻啊!跟话本似的!”
薛妃不堪酒力,单手撑在脸颊上,幽幽道:“难得那黄迁,是个有情郎。”
邓贵妃说话也比平日更加迟缓,“也这是没法子的事,只怪那黄迁夫妻太执拗。”
余嫔含糊不清地喊,“这岂能怪黄迁夫妻,怪只怪那黄迁那恶毒娘亲,若她不作妖,他们就是一对神仙眷侣!”
“你说得倒轻巧,人世间哪有什么神仙眷侣。”薛妃道。
雅妃跪坐在东里婳身边,问:“娘娘与妾身等说这一桩事,是为何意?”
东里婳道:“倒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本宫思来想去,总觉得二人可怜,况且本宫认为这桩惨事,本不应该发生,本宫不知,往后若有类似之事,又该如何阻止。”
众人久久不语,她们实在想不出法子,孝字在身,她们如何想出法子让一对夫妻去与父母抗衡,那如何说,都是不孝二字。
半晌,薛妃才叹息道:“怪只怪,女子未熬成婆,一点也不能为自己作主。”而有的女子,一辈子也成不了婆婆。
“是呀……”众人附和,若有所思。
东里婳望向低落下来的妇人们,举杯让大家共饮,而后说道:“妇道人家的确是难的,只希望有朝一日,妇人们也能自主决定自己的婚事,遇上喜欢的郎君,才嫁,不喜欢的郎君,爹娘强迫着也不嫁,便是嫁了,郎君对待娘子不好,娘子也能作主与他和离。又或是,女子们未遇心仪之人,也可一直不嫁,她们能够读书、写字、学一技之长,自力更生养活自己,静待良人出现。”
东里婳的话语清亮铿锵,百花堂内的人都听痴了。
雅妃点头,轻叹一声,“看了娘娘的信,知道娘娘的心意,才知娘娘与妾身等是云泥之别,叫人心中感动,又充满敬佩。”
东里婳的给王后的信,不为别的,为的是朵娇公主。有些话她当面不好说。她在信中说,纵观史书,小的国家送公主和亲,无非是男人的战利品,除了异国公主孤独客死他乡,却也不能左右男人们的决意。雅妃她总是思念着故土,想来她的心里很难受,又何必再将一个女儿推入深渊。她说她们是公主,不是物品。
东里婳还在信中说,比起送公主和亲,还不如让自己显得更有用处,往后兴许朵娇在乌喀罗,要比在大穆深宫中更有用处。
雅妃完全不想,东里婳做为大穆皇后,竟然能真心实意地为乌喀罗的公主着想。若是平常,皇后向来考虑的是这个和亲公主是不是貌美会吸引天家的注意,又是否能为她所用。可是东里皇后似全未想过这些。她在信中所表达的深意,让她敬佩不已。她原是觉得东里婳有些意思,但却不知如此与众不同。
东里婳笑道:“你这说得也太过了,你再夸下去,本宫都要飘飘成仙了。”
雅妃道:“妾身并非全然夸赞,妾身只是觉得,娘娘与我等,不一样。”
东里婳笑而不语。她在心里道,我不能与你们一样啊,我所承载的,现代中国女子的自由,是牺牲了多少的你们才换来的骄傲与坚持。绝不能,倒退在历史的长河中。
“皇后娘娘,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也让咱们也听听罢。”余嫔醉意显然,大着胆子笑道。
“倒也没什么。”东里婳与雅妃喝了一杯酒,笑着说了一句,而后顿一顿,与众人道,“不过本宫倒是巡猎的路上,遇上了一桩事,想说与你们听听。”
大家都点头,表示洗耳恭听。
东里婳便将在耒州遇到的黄迁夫妻的悲剧说给了众人听,听完,余嫔抹了一把泪,“真可怜的夫妻啊!跟话本似的!”
薛妃不堪酒力,单手撑在脸颊上,幽幽道:“难得那黄迁,是个有情郎。”
邓贵妃说话也比平日更加迟缓,“也这是没法子的事,只怪那黄迁夫妻太执拗。”
余嫔含糊不清地喊,“这岂能怪黄迁夫妻,怪只怪那黄迁那恶毒娘亲,若她不作妖,他们就是一对神仙眷侣!”
“你说得倒轻巧,人世间哪有什么神仙眷侣。”薛妃道。
雅妃跪坐在东里婳身边,问:“娘娘与妾身等说这一桩事,是为何意?”
东里婳道:“倒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本宫思来想去,总觉得二人可怜,况且本宫认为这桩惨事,本不应该发生,本宫不知,往后若有类似之事,又该如何阻止。”
众人久久不语,她们实在想不出法子,孝字在身,她们如何想出法子让一对夫妻去与父母抗衡,那如何说,都是不孝二字。
半晌,薛妃才叹息道:“怪只怪,女子未熬成婆,一点也不能为自己作主。”而有的女子,一辈子也成不了婆婆。
“是呀……”众人附和,若有所思。
东里婳望向低落下来的妇人们,举杯让大家共饮,而后说道:“妇道人家的确是难的,只希望有朝一日,妇人们也能自主决定自己的婚事,遇上喜欢的郎君,才嫁,不喜欢的郎君,爹娘强迫着也不嫁,便是嫁了,郎君对待娘子不好,娘子也能作主与他和离。又或是,女子们未遇心仪之人,也可一直不嫁,她们能够读书、写字、学一技之长,自力更生养活自己,静待良人出现。”
东里婳的话语清亮铿锵,百花堂内的人都听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