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几天。
幽州城方面的人联系好了,只等10天后出发就可以去谈了。
顾逸正想好好陪陪外祖父,在秦家蹭蹭饭过几天舒心日子,不想铁岭的县太爷来访了。
说因为之前胡人来袭的事,县里想为离山较近的村子做些准备。要安排一些老兵过来,在山里直接找块空地盖房子种地。
这样以后万一胡人真来了,村民们撤到山里后,也好有个安稳的地方能躲,还能多一些人手保护村民。
所以就来找顾逸帮忙,看有没有合适的人能当向导,因为枣屯这边的山林情况,他们也不熟悉。
不过,因为这事儿毕竟还只是选址阶段,八字没一撇,所以向导的嘴巴最好牢一点,别什么事都还没开始干,就弄得满村皆知,总归不大好。
顾逸一听就觉得这事不简单。
幽州城那边才联系好没两天,这县太爷就想到要在山里寻摸地方了,虽说理由听上去非常合理,但这时机也太凑巧了。
不过,顾逸虽心里有些疑问,但还是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毕竟不管是真的种地,还是偷偷养马,总归也都是件好事。
至于向导的人选嘛,那肯定是去找秦家了。
山林子里危机四伏,也只有秦家艺高人胆大,去过的地方最多,并且还能保证带路时可以应对各种险情。
于是,顾逸就领着县太爷去了秦家。秦家听说后,自然也是立马就应了下来。
他们前几天还想,以后打猎时要看看哪儿有比较大的地方适合躲人,结果现在县太爷就直接派老兵去山里建根据地了,那可真再好没有了。
于是双方约定,三天后就进林子。
等到县太爷一走,留下来蹭饭的顾逸和秦家人就聊上了。
“你们说,县太爷这回要在山里种地,是不是该种玉米了呀?”
因为之前下人们就全被打发走了,所以秦大林这会儿也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有这可能,玉米粮种的事已经好几年了,也该慢慢传出来了。不是说,其他村子也要派老兵的吗?也就是说,还不止咱们这儿。
那么多村子一起行动,传出风声来肯定是早晚的事。而且除了铁岭县,说不定幽州其他县也是一样。
所以,上面很可能已经做好准备,想要把玉米传开了。毕竟如果一直都只是秘密的种,那收获的粮食肯定是有限的,而且保不齐哪天就会走漏风声。
既如此,倒还不如有计划的主动把粮种传开了。就像现在这样,多地同时行动,至少可以抢占一些先机。”
秦老汉因为不知道马驹的事,所以跟秦大林一样,心里想的都是玉米种子。
而顾逸因为一直在想马驹,倒是忘了还玉米种子这茬。这会儿听秦老汉他们这么说,觉得还真有这种可能。
“确实,粮种如果只是小范围的种,那再高产也没多少意义,还是要普及开来,让百姓们都种上才行。
经过这几年下来,不管是玉米种子,还是有玉米种植经验的人,肯定都已经累积得差不多了,大面积推广也是时候了。
幽州这里最缺人,若真占了这个先机,早种几年玉米,那对于留住人口还是非常有好处的。”
一个如此高产新粮种出来,正常人听到消息后都会持怀疑态度。
就算犹犹豫豫相信了,肯定也还是要观望观望验证一下的,不可能一听到消息就直接开始跟风。
而幽州这边,种一季粮食只能等一年,所以等别的地方也开始种,少说也是两三年之后的事了。
若是大面积跟风种植,肯定还要更晚,毕竟也要累积种子不是?
顾逸现在觉得,这次县太爷选地,恐怕种玉米和养马这两件事都有可能。
“如果县太爷在山里选地,真是为了推广玉米,那我觉得想出这个办法的人可真是厉害了!
这么高产的粮种,若是用正常方法让百姓去种,肯定没人种的,因为不相信。
而且就算送他们种子,又派人去教他们种,恐怕也不会有多少人上心,种的量也不会多,推广很有难度。
但是先让老兵在山里种,等着百姓们自己去慢慢发现这个新粮种的事,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老兵们越是藏着掖着,百姓们就越好奇,等看到玉米真的高产时,恐怕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跟老兵要种子了。
到时候根本都不用费力推广,家家户户自己都会争先恐后的去种。”
小溪刚开始时跟顾逸一样,也以为县太爷选址是为了养马,但听了这么多分析后,觉得种玉米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了一些。
因为这更像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
很有可能这计划本来没那快实施,但因为出了养马的事,又正好有胡人来袭的这个借口,就正好提前了。
反正养马和种地都要选址,而且还可以用种地之事给养马做掩护,真是一举多得。
顾逸听完微笑着看了小溪一眼,感觉他小媳妇有时候还是挺聪明的,还能想到这一层,不愧是他媳妇。
而众人也开始忍不住点头,觉得小溪在外历练这么久,路到底没白走,看问题明显要比以前深刻。
三天后。
一大清早,天还不是很亮,县太爷就领着一队二十人的老兵队伍就到秦家了。
秦家因为有准备,所以老早就把进山的背篓都准备好了,里面工具、粮食、锅碗一应俱全。
秦老汉父子俩,小雨小石头兄弟俩,祖孙三代四人一人背一个背篓排排站,直把县太爷一行人看愣了。
两个大人去是办正事儿,两个孩子去干嘛?怎么搞得跟野炊郊游一样?
又过几天。
幽州城方面的人联系好了,只等10天后出发就可以去谈了。
顾逸正想好好陪陪外祖父,在秦家蹭蹭饭过几天舒心日子,不想铁岭的县太爷来访了。
说因为之前胡人来袭的事,县里想为离山较近的村子做些准备。要安排一些老兵过来,在山里直接找块空地盖房子种地。
这样以后万一胡人真来了,村民们撤到山里后,也好有个安稳的地方能躲,还能多一些人手保护村民。
所以就来找顾逸帮忙,看有没有合适的人能当向导,因为枣屯这边的山林情况,他们也不熟悉。
不过,因为这事儿毕竟还只是选址阶段,八字没一撇,所以向导的嘴巴最好牢一点,别什么事都还没开始干,就弄得满村皆知,总归不大好。
顾逸一听就觉得这事不简单。
幽州城那边才联系好没两天,这县太爷就想到要在山里寻摸地方了,虽说理由听上去非常合理,但这时机也太凑巧了。
不过,顾逸虽心里有些疑问,但还是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毕竟不管是真的种地,还是偷偷养马,总归也都是件好事。
至于向导的人选嘛,那肯定是去找秦家了。
山林子里危机四伏,也只有秦家艺高人胆大,去过的地方最多,并且还能保证带路时可以应对各种险情。
于是,顾逸就领着县太爷去了秦家。秦家听说后,自然也是立马就应了下来。
他们前几天还想,以后打猎时要看看哪儿有比较大的地方适合躲人,结果现在县太爷就直接派老兵去山里建根据地了,那可真再好没有了。
于是双方约定,三天后就进林子。
等到县太爷一走,留下来蹭饭的顾逸和秦家人就聊上了。
“你们说,县太爷这回要在山里种地,是不是该种玉米了呀?”
因为之前下人们就全被打发走了,所以秦大林这会儿也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有这可能,玉米粮种的事已经好几年了,也该慢慢传出来了。不是说,其他村子也要派老兵的吗?也就是说,还不止咱们这儿。
那么多村子一起行动,传出风声来肯定是早晚的事。而且除了铁岭县,说不定幽州其他县也是一样。
所以,上面很可能已经做好准备,想要把玉米传开了。毕竟如果一直都只是秘密的种,那收获的粮食肯定是有限的,而且保不齐哪天就会走漏风声。
既如此,倒还不如有计划的主动把粮种传开了。就像现在这样,多地同时行动,至少可以抢占一些先机。”
秦老汉因为不知道马驹的事,所以跟秦大林一样,心里想的都是玉米种子。
而顾逸因为一直在想马驹,倒是忘了还玉米种子这茬。这会儿听秦老汉他们这么说,觉得还真有这种可能。
“确实,粮种如果只是小范围的种,那再高产也没多少意义,还是要普及开来,让百姓们都种上才行。
经过这几年下来,不管是玉米种子,还是有玉米种植经验的人,肯定都已经累积得差不多了,大面积推广也是时候了。
幽州这里最缺人,若真占了这个先机,早种几年玉米,那对于留住人口还是非常有好处的。”
一个如此高产新粮种出来,正常人听到消息后都会持怀疑态度。
就算犹犹豫豫相信了,肯定也还是要观望观望验证一下的,不可能一听到消息就直接开始跟风。
而幽州这边,种一季粮食只能等一年,所以等别的地方也开始种,少说也是两三年之后的事了。
若是大面积跟风种植,肯定还要更晚,毕竟也要累积种子不是?
顾逸现在觉得,这次县太爷选地,恐怕种玉米和养马这两件事都有可能。
“如果县太爷在山里选地,真是为了推广玉米,那我觉得想出这个办法的人可真是厉害了!
这么高产的粮种,若是用正常方法让百姓去种,肯定没人种的,因为不相信。
而且就算送他们种子,又派人去教他们种,恐怕也不会有多少人上心,种的量也不会多,推广很有难度。
但是先让老兵在山里种,等着百姓们自己去慢慢发现这个新粮种的事,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老兵们越是藏着掖着,百姓们就越好奇,等看到玉米真的高产时,恐怕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跟老兵要种子了。
到时候根本都不用费力推广,家家户户自己都会争先恐后的去种。”
小溪刚开始时跟顾逸一样,也以为县太爷选址是为了养马,但听了这么多分析后,觉得种玉米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了一些。
因为这更像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
很有可能这计划本来没那快实施,但因为出了养马的事,又正好有胡人来袭的这个借口,就正好提前了。
反正养马和种地都要选址,而且还可以用种地之事给养马做掩护,真是一举多得。
顾逸听完微笑着看了小溪一眼,感觉他小媳妇有时候还是挺聪明的,还能想到这一层,不愧是他媳妇。
而众人也开始忍不住点头,觉得小溪在外历练这么久,路到底没白走,看问题明显要比以前深刻。
三天后。
一大清早,天还不是很亮,县太爷就领着一队二十人的老兵队伍就到秦家了。
秦家因为有准备,所以老早就把进山的背篓都准备好了,里面工具、粮食、锅碗一应俱全。
秦老汉父子俩,小雨小石头兄弟俩,祖孙三代四人一人背一个背篓排排站,直把县太爷一行人看愣了。
两个大人去是办正事儿,两个孩子去干嘛?怎么搞得跟野炊郊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