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险起见,小溪在林子里差不多猫到天快黑了,才偷偷潜进芦苇荡把船放了出来,还顺便逮了两只野鸭,找了一些野鸭蛋。
之后又弄了一辆独轮车,装了些东北的特产以及海产干货,还有黑包子给县太爷带的礼物等等。独轮车在小船上是放得下的,所以并不突兀。
等小溪检查了一遍感觉没什么遗漏了,这才摸黑推着满满一车东西来到了仙人居的城门口。
而楼上轮值的老兵也很快就下来给她开门了。
“是小姐吗?哎哟,你们总算是回来了,咋走得这么晚呢?东家他们呢,是在后面吗?是不是拿东西啊?要不要我喊人来帮忙?”
老兵一边开门一边热情的招呼小溪,还朝她身后看了看。
“不用不用,我一个人回来。”
“啥?一个人回来的?怎么回事?是不是出啥事了?”
老兵懵了,这到底啥情况才会让小姐一个人大老远的摸黑回来啊?
“没事没事,不用着急,我爷爷他们都在铁岭待着好好的呢,就是我娘又怀孕了,没法走远路,所以才让我回来报个信的,就是怕你们会担心。”
“噢,原来是这样,那真是要恭喜小姐又要多一个弟弟妹妹了。”
明白事情原委的老兵顿时大松一口气,但转眼又焦急的询问起来。
“这么长的路小姐你一个人回来,东家他们能放心?”
“放心放心,他们放心着呢,我就是把他们打败了之后才回来的,而且就是不放心,他们也拦不住我。”
反正谷里都知道他们家习武,所以小溪也没藏着掖着。
老兵:……
小姐还是跟以前一样虎。
“我走了啊,你们在这里好好轮值。”
“哦好……”
小溪推着小车告别老兵,一个人回到了自家原来的屋子。
这会儿天色已黑,谷里的玉米地又长得高高的,在路上倒是没人发现小溪,不过等到明天一早,谷里肯定全都知道了。
小溪掏出钥匙打开了自家的院门,一年没住人的屋子自然是落满了灰。
不过好在如今是六月底,天气比较热,炕上只要铺张席子就能睡,所以这会儿也不用大动干戈的打扫,可以等明天天亮再说。
第二天一早。
钱大夫一家、马平小丫兄妹、县太爷家的三个儿子以及丁庄头全都来了,表示要帮小溪打扫卫生。为此,丁庄头还特意带了两个老兵来帮忙。
小溪见大家这么热情,便也就没有拒绝。
不过,对于县太爷家的三个儿子,小溪还是微笑着给劝返了,让他们先去学堂好好上课,等到了中午再来。
到时候可以叫上先生来家里吃饭,和大家一起尝尝她带回来的一些土特产。
三位公子见蹭饭的目的已经达到,还不用干活,自然是没二话开开心心的走了。只不过走到院外后,兄弟仨却悄悄的议论上了。
“小弟,我跟你说,你以前小没来谷里不知道,这位小溪姐姐做的饭特别特别好吃,就是父亲来了,也会想方设法带着咱们来蹭饭呢。”
“真这么好吃吗?”
“当然是真的,中午吃了你就知道了。保准你吃了之后,天天都想来蹭饭……”
小溪:……
组团蹭饭哪家强,青阳县城找老王。你们老王家蹭饭,还蹭出经验来了,就离谱……
由于帮忙的人多,小溪家的屋子很快就打扫好了,众人也没有太客气,全都应了小溪的饭约。
最主要的,他们也是想知道一下秦家的情况,以及外面的一些局势。
见小溪拿出来的食材都是肉和海鲜之类,他们还从各自家里拿了一些蔬菜过来,也跟着在厨房一起帮了忙。
又一通忙碌过后,午饭上了桌。
众人一边开吃,一边聊了起来,只吴先生在一旁默默不语。到谷里这么久了,他还在遵循着‘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东家小姐,铁岭那里情况怎么样?去年雪灾瘟疫,还有胡人这些……你都跟我们讲讲。”丁庄头最先问了话。
“我们当初是走水路过去的,那时候沿岸还没被传染到瘟疫,就是雪灾逃难的灾民比较多,很多地方都缺粮。
不过后来听说有人匿名捐粮,福满楼全拿出来赈灾了,倒是缓解了一下。
之后到了京城走官道,瘟疫就慢慢爆发了。好在一个云游道人给了个治瘟疫的药方,还挺有效,所以后面瘟疫也就慢慢消了。
就是我们一路上看到很多村子都空了,有的也只剩下一些孩子。最后看不过眼,就把那些孩子也一起带到铁岭了,一共五十多个。
最后铁岭的县太爷安置了他们,还给他们建房子,也请了一些老兵和妇人来照顾他们,也算是有一条活路了。”
小溪避重就轻,拣能说的简单说了一些。
虽然结尾听起来还算有点希望,但有点阅历的人都知道,前面说的逃难缺粮,以及闹瘟疫时村子都能空了……
这些情况肯定不像小溪说得这么轻描淡写,真实场景肯定都是惨不忍睹的。
“唉……自古天灾都差不多,不是缺粮就是缺衣少药,反正就是要死人。还是咱们在这谷里好啊,有吃有喝,太太平平的。这两年种了玉米,存粮也多,怎么样也饿不着。”
灾难话题总是沉重,钱大夫这个经历过的人自然最明白。
所以每次听到外面如何如何,他都十分庆幸自己当初的那个决定,跟着秦老汉来到这个山谷定居。
“谷里的日子是不错,我们当兵打仗这么些年,也就到这山谷之后,才过上了几天舒心的日子。”
丁庄头也忍不住附和道。
为了保险起见,小溪在林子里差不多猫到天快黑了,才偷偷潜进芦苇荡把船放了出来,还顺便逮了两只野鸭,找了一些野鸭蛋。
之后又弄了一辆独轮车,装了些东北的特产以及海产干货,还有黑包子给县太爷带的礼物等等。独轮车在小船上是放得下的,所以并不突兀。
等小溪检查了一遍感觉没什么遗漏了,这才摸黑推着满满一车东西来到了仙人居的城门口。
而楼上轮值的老兵也很快就下来给她开门了。
“是小姐吗?哎哟,你们总算是回来了,咋走得这么晚呢?东家他们呢,是在后面吗?是不是拿东西啊?要不要我喊人来帮忙?”
老兵一边开门一边热情的招呼小溪,还朝她身后看了看。
“不用不用,我一个人回来。”
“啥?一个人回来的?怎么回事?是不是出啥事了?”
老兵懵了,这到底啥情况才会让小姐一个人大老远的摸黑回来啊?
“没事没事,不用着急,我爷爷他们都在铁岭待着好好的呢,就是我娘又怀孕了,没法走远路,所以才让我回来报个信的,就是怕你们会担心。”
“噢,原来是这样,那真是要恭喜小姐又要多一个弟弟妹妹了。”
明白事情原委的老兵顿时大松一口气,但转眼又焦急的询问起来。
“这么长的路小姐你一个人回来,东家他们能放心?”
“放心放心,他们放心着呢,我就是把他们打败了之后才回来的,而且就是不放心,他们也拦不住我。”
反正谷里都知道他们家习武,所以小溪也没藏着掖着。
老兵:……
小姐还是跟以前一样虎。
“我走了啊,你们在这里好好轮值。”
“哦好……”
小溪推着小车告别老兵,一个人回到了自家原来的屋子。
这会儿天色已黑,谷里的玉米地又长得高高的,在路上倒是没人发现小溪,不过等到明天一早,谷里肯定全都知道了。
小溪掏出钥匙打开了自家的院门,一年没住人的屋子自然是落满了灰。
不过好在如今是六月底,天气比较热,炕上只要铺张席子就能睡,所以这会儿也不用大动干戈的打扫,可以等明天天亮再说。
第二天一早。
钱大夫一家、马平小丫兄妹、县太爷家的三个儿子以及丁庄头全都来了,表示要帮小溪打扫卫生。为此,丁庄头还特意带了两个老兵来帮忙。
小溪见大家这么热情,便也就没有拒绝。
不过,对于县太爷家的三个儿子,小溪还是微笑着给劝返了,让他们先去学堂好好上课,等到了中午再来。
到时候可以叫上先生来家里吃饭,和大家一起尝尝她带回来的一些土特产。
三位公子见蹭饭的目的已经达到,还不用干活,自然是没二话开开心心的走了。只不过走到院外后,兄弟仨却悄悄的议论上了。
“小弟,我跟你说,你以前小没来谷里不知道,这位小溪姐姐做的饭特别特别好吃,就是父亲来了,也会想方设法带着咱们来蹭饭呢。”
“真这么好吃吗?”
“当然是真的,中午吃了你就知道了。保准你吃了之后,天天都想来蹭饭……”
小溪:……
组团蹭饭哪家强,青阳县城找老王。你们老王家蹭饭,还蹭出经验来了,就离谱……
由于帮忙的人多,小溪家的屋子很快就打扫好了,众人也没有太客气,全都应了小溪的饭约。
最主要的,他们也是想知道一下秦家的情况,以及外面的一些局势。
见小溪拿出来的食材都是肉和海鲜之类,他们还从各自家里拿了一些蔬菜过来,也跟着在厨房一起帮了忙。
又一通忙碌过后,午饭上了桌。
众人一边开吃,一边聊了起来,只吴先生在一旁默默不语。到谷里这么久了,他还在遵循着‘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东家小姐,铁岭那里情况怎么样?去年雪灾瘟疫,还有胡人这些……你都跟我们讲讲。”丁庄头最先问了话。
“我们当初是走水路过去的,那时候沿岸还没被传染到瘟疫,就是雪灾逃难的灾民比较多,很多地方都缺粮。
不过后来听说有人匿名捐粮,福满楼全拿出来赈灾了,倒是缓解了一下。
之后到了京城走官道,瘟疫就慢慢爆发了。好在一个云游道人给了个治瘟疫的药方,还挺有效,所以后面瘟疫也就慢慢消了。
就是我们一路上看到很多村子都空了,有的也只剩下一些孩子。最后看不过眼,就把那些孩子也一起带到铁岭了,一共五十多个。
最后铁岭的县太爷安置了他们,还给他们建房子,也请了一些老兵和妇人来照顾他们,也算是有一条活路了。”
小溪避重就轻,拣能说的简单说了一些。
虽然结尾听起来还算有点希望,但有点阅历的人都知道,前面说的逃难缺粮,以及闹瘟疫时村子都能空了……
这些情况肯定不像小溪说得这么轻描淡写,真实场景肯定都是惨不忍睹的。
“唉……自古天灾都差不多,不是缺粮就是缺衣少药,反正就是要死人。还是咱们在这谷里好啊,有吃有喝,太太平平的。这两年种了玉米,存粮也多,怎么样也饿不着。”
灾难话题总是沉重,钱大夫这个经历过的人自然最明白。
所以每次听到外面如何如何,他都十分庆幸自己当初的那个决定,跟着秦老汉来到这个山谷定居。
“谷里的日子是不错,我们当兵打仗这么些年,也就到这山谷之后,才过上了几天舒心的日子。”
丁庄头也忍不住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