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一品小农女:旺夫从种田开始 > 第330章 态度最为重要

第330章 态度最为重要

眼见丁庄头和钱大夫他们的意见都达成了一致,秦老汉索性也就由他们去了。

收租的事,已经起了头,就没必要再反复纠结了。省得没改变结果不说,反而让人觉得你在假客气。

再说,丁庄头让老兵们跟着钱大夫采药的事,秦老汉觉得,对庄里来说也算是件好事。

刚刚听丁庄头说起月钱,他就顺便估算了一下。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庄里现在老兵加婆子一共24人,再加钱大夫老夫妻俩和马平,那就是27人,月钱如果平均一下都按500文算,一个月就是13两半,一年就是162两。

要是再算上这些人的吃吃喝喝,那就200两都不止了。

县太爷投入了这么多成本,那种新粮食的五成利,也不知道能不能兜得住。

而且谷里的地,要辛辛苦苦种一年才能有收成,所以五五开的租子,秦老汉收得并不安心。

但现在丁庄头提议到山里采药,那就不一样了,药不用人去种,只要到了季节去采收就行,这四成利对于庄子来说,就是纯粹的增收。

这样一来,他心里也能稍稍安心些。

丁庄头见钱大夫和秦老汉两人都无异议,采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之后,等该商议的事情都商议完,谷里就开始忙碌起来。

大人们热火朝天的建着庄子,小溪跟小包子则还是不紧不慢的一边练功,一边垒他们的城墙。

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大人们一直忙得脚不沾地,小溪算算日子,开始急了。

“爷爷,咱今年还能去铁岭吗?要不……等明年?”

小溪也是没办法。

这马上都要八月十五了,而庄子估计还得大半个月才能好,要是到那时再走,离过年可就只剩四个月不到了,真不够跑一趟来回的。

“还是今年去吧,趁外面局势还没明刀明枪斗急眼,早点把东西送到阿逸手里为好,省得夜长梦多。

这回怕是只能在外面过年了。谷里这边,总归是把庄子建好,等他们开始开荒了,咱们才能走。

跟县太爷合伙种新粮,咱们可是除了一张地契就没其它成本了,要是在这些事上再不帮着搭把手,那咱这五成租子拿得可实在有些亏心。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虽说县太爷大方,但咱们也不能太理所当然了不是?”

秦老汉何尝不想早点走,可他要是连庄子都没建好就没了人影,那也忒不像样了。

所以等到明年开春种新粮时,他也得及时回到谷里才行。

儿子大林虽说也能张罗这些事儿,但他一没辈份二没身份,在县太爷面前,份量总是轻了些。

种新粮这么重要的事,还得自己在,才能显示出秦家的重视。虽说以后等种了几年,可能就没必要讲究这些了,但第一年肯定不能这么怠慢。

初次合作,态度最为重要。

秦家人在听完老爷子的话后,一下就颓了。

爷孙俩今年的铁岭之行,恐怕就只能这样跨着年了。而他们家,也是第一次要分开两地过年了。唉……

又忙忙碌碌大半月,待到九月初,庄子就基本盖得差不多了。

房子的结构跟以前小石村一样,墙的下半截是碎石头,上半截还是土坯砖,而且也没有建几进几出的大宅子,而是建了一座跟小溪家相仿的四合院。

这是给县太爷准备的,平时就只有那四个婆子住在倒座的下人房里,也正好经常打扫打扫屋子什么的。

然后四合院的旁边又盖了三排屋子,一排十间。

最后一排老兵住,中间那排当仓库,到时存放一些粮食药材什么的。最前排则是厨房、针线房、农具房、杂物房、柴房之类,也是功能齐全。

而在建屋子期间,北边山里的几个猎户还来过一趟,对于谷里新起的变化,姚大勇那群人自然是惊讶不已。

秦老汉把他们介绍给了丁庄头后,丁庄头就按事先商量好的那样,承诺收他们的猎物。

之后庄子上梁,那三家就吭哧吭哧送来了两头野猪和另外一些小猎物,倒是立马就赚了一笔。

就在三家乐得眉开眼笑时,秦老汉掐准时机,重点交待了一下,要他们看牢自己的嘴巴。

不用说,真金白银拿在手里时,再听到秦老汉的这些话,那效果自然是杠杠的。好不容易得来一个赚钱机会,傻子才会透露出去呢。

等到谷里的事安排得七七八八,秦老汉也终于进了城,找县太爷拿到了路引。

“爷爷,去的时候咱们划船,那河面可能还没冻上,但回来可怎么办?难道咱们要走陆路吗?”

秦家堂屋里,刚看到爷爷回来的小溪又愁上了。

现在是九月中旬,行船一个月到潞港,这个时间段还算勉强凑合。等又走一个月官道到铁岭时,那就是十一月中了。

之后的天气可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他们爷孙俩要是想回来,那就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等天气暖和河面解冻,一个就只能走陆路了。

若等河面解冻再回,这路上顺利还好说,可这万一中途要有点啥事儿给耽搁一下,那这多半就得错过新粮食的播种了。

而回来时若是全程走陆路,那这一条没走过的路线,也不知道安不安全,更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

毕竟陆路比水路复杂太多,水路只一条,而陆路呢,有岔道,要进城,不熟悉的话,可能还会绕远,变数不知道要比水路多多少。

眼见丁庄头和钱大夫他们的意见都达成了一致,秦老汉索性也就由他们去了。

收租的事,已经起了头,就没必要再反复纠结了。省得没改变结果不说,反而让人觉得你在假客气。

再说,丁庄头让老兵们跟着钱大夫采药的事,秦老汉觉得,对庄里来说也算是件好事。

刚刚听丁庄头说起月钱,他就顺便估算了一下。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庄里现在老兵加婆子一共24人,再加钱大夫老夫妻俩和马平,那就是27人,月钱如果平均一下都按500文算,一个月就是13两半,一年就是162两。

要是再算上这些人的吃吃喝喝,那就200两都不止了。

县太爷投入了这么多成本,那种新粮食的五成利,也不知道能不能兜得住。

而且谷里的地,要辛辛苦苦种一年才能有收成,所以五五开的租子,秦老汉收得并不安心。

但现在丁庄头提议到山里采药,那就不一样了,药不用人去种,只要到了季节去采收就行,这四成利对于庄子来说,就是纯粹的增收。

这样一来,他心里也能稍稍安心些。

丁庄头见钱大夫和秦老汉两人都无异议,采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之后,等该商议的事情都商议完,谷里就开始忙碌起来。

大人们热火朝天的建着庄子,小溪跟小包子则还是不紧不慢的一边练功,一边垒他们的城墙。

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大人们一直忙得脚不沾地,小溪算算日子,开始急了。

“爷爷,咱今年还能去铁岭吗?要不……等明年?”

小溪也是没办法。

这马上都要八月十五了,而庄子估计还得大半个月才能好,要是到那时再走,离过年可就只剩四个月不到了,真不够跑一趟来回的。

“还是今年去吧,趁外面局势还没明刀明枪斗急眼,早点把东西送到阿逸手里为好,省得夜长梦多。

这回怕是只能在外面过年了。谷里这边,总归是把庄子建好,等他们开始开荒了,咱们才能走。

跟县太爷合伙种新粮,咱们可是除了一张地契就没其它成本了,要是在这些事上再不帮着搭把手,那咱这五成租子拿得可实在有些亏心。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虽说县太爷大方,但咱们也不能太理所当然了不是?”

秦老汉何尝不想早点走,可他要是连庄子都没建好就没了人影,那也忒不像样了。

所以等到明年开春种新粮时,他也得及时回到谷里才行。

儿子大林虽说也能张罗这些事儿,但他一没辈份二没身份,在县太爷面前,份量总是轻了些。

种新粮这么重要的事,还得自己在,才能显示出秦家的重视。虽说以后等种了几年,可能就没必要讲究这些了,但第一年肯定不能这么怠慢。

初次合作,态度最为重要。

秦家人在听完老爷子的话后,一下就颓了。

爷孙俩今年的铁岭之行,恐怕就只能这样跨着年了。而他们家,也是第一次要分开两地过年了。唉……

又忙忙碌碌大半月,待到九月初,庄子就基本盖得差不多了。

房子的结构跟以前小石村一样,墙的下半截是碎石头,上半截还是土坯砖,而且也没有建几进几出的大宅子,而是建了一座跟小溪家相仿的四合院。

这是给县太爷准备的,平时就只有那四个婆子住在倒座的下人房里,也正好经常打扫打扫屋子什么的。

然后四合院的旁边又盖了三排屋子,一排十间。

最后一排老兵住,中间那排当仓库,到时存放一些粮食药材什么的。最前排则是厨房、针线房、农具房、杂物房、柴房之类,也是功能齐全。

而在建屋子期间,北边山里的几个猎户还来过一趟,对于谷里新起的变化,姚大勇那群人自然是惊讶不已。

秦老汉把他们介绍给了丁庄头后,丁庄头就按事先商量好的那样,承诺收他们的猎物。

之后庄子上梁,那三家就吭哧吭哧送来了两头野猪和另外一些小猎物,倒是立马就赚了一笔。

就在三家乐得眉开眼笑时,秦老汉掐准时机,重点交待了一下,要他们看牢自己的嘴巴。

不用说,真金白银拿在手里时,再听到秦老汉的这些话,那效果自然是杠杠的。好不容易得来一个赚钱机会,傻子才会透露出去呢。

等到谷里的事安排得七七八八,秦老汉也终于进了城,找县太爷拿到了路引。

“爷爷,去的时候咱们划船,那河面可能还没冻上,但回来可怎么办?难道咱们要走陆路吗?”

秦家堂屋里,刚看到爷爷回来的小溪又愁上了。

现在是九月中旬,行船一个月到潞港,这个时间段还算勉强凑合。等又走一个月官道到铁岭时,那就是十一月中了。

之后的天气可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他们爷孙俩要是想回来,那就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等天气暖和河面解冻,一个就只能走陆路了。

若等河面解冻再回,这路上顺利还好说,可这万一中途要有点啥事儿给耽搁一下,那这多半就得错过新粮食的播种了。

而回来时若是全程走陆路,那这一条没走过的路线,也不知道安不安全,更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

毕竟陆路比水路复杂太多,水路只一条,而陆路呢,有岔道,要进城,不熟悉的话,可能还会绕远,变数不知道要比水路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