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成了农家的极品老太婆 > 第171章 办法

第171章 办法

   第171章 办法(1/2)

李青阳发现那些人神出鬼没的作风,和有个族群的人很像,但那个族不是已经被灭族了吗?

李青阳陷入了沉思。

“阿大,阿秀那边有什么进展?”。

李青阳蓦地想到,这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也要在自己这边藏下来,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探测自己这边的消息?

“回主公的话,暂时还没有什么发现”。

“继续盯着”。

李青阳揉了揉额头。

想到今天去贤王那边,给的回复,全权由自己负责。

眼下,看来只有用这个办法了。

“阿大,明天集结大约一百号人,全城通知,所有家里有男童的全部聚集在县衙”。

“县衙怕是住不下”。

阿大递上了德州城的男童数据。

“这么多?”,李青阳感觉头更痛了。

这么多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光是住宿,还有吃,就是一大笔消耗了。

更何况,还要耗费好多兵力。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李青阳仔细翻阅着失踪男童的卷宗,总算发现了一个规律。

首先一点儿,全都是在12岁之下;其次,月份全是九月出生。

难道这两者之间有关系?

李青阳开始对比所有失踪的男童的卷宗,果然。

全都是如此。

只是这到底是何用意?

不过,眼下这一点事已经可以确定了。

“阿大,通知下去,德州城内,所有年满12周岁,并且出生月份是在9月份的,一律强制性居住在县衙”。

“是,属下遵命”。

翌日。

郭玉珍就听到外面大街小巷的都在说一个事情,所有12周岁内,九月份生日的男童,全部要去县衙。

“婆婆,怎,怎么办?小,小宝就是九月份出生的”。

郭云想到听到的内容,有点六神无主了。

对于小老百姓来说,县衙,那就是个让人走路都要绕道走的地方。

这会儿, 竟然要主动把孩子送到县衙里去,这,这可如何是好呀?

“没事,先看看情况再说”。

郭云这样的,其实是大多数小老百姓的想法。

李青阳这边很快就收到了反馈。

“主公,那些人都拒不配合,而且……“。

“怎么?”。

“好多官员之家,根本就不听,我们,我们也不敢强制动手”。

李青阳想过会遇到些困难,没想到,才开头就已经这样了。

小老百姓的想法他能理解。

毕竟,在他们眼里,县衙就是那种严肃威严的地方。

“先把德州,符合条件的,先全部统计出来”。

毕竟,只有实际数据,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

蓦地,李青阳想到老三家的儿子就是九月出生的,犹记得,那个时候,他还刚好在家。

郭玉珍看着不请自来的某人,“你来干嘛?”。

“玉珍,怎的多日不见,对我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了”。

李青阳一头雾水。

最近自己没惹老妻吧?

“是你说的,要把那些孩子全部放到县衙?还强制性抓过去?”。

“对”。

李青阳想不通这里面有什么关系吗?

“你确定大家能接受?”,郭玉珍反问道。

李青阳实话实说,“现在看来,好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71章 办法(2/2)

确实不怎么样”。

“但,这不是好事吗?有集中的力量保护他们,这也让犯案者没有有机可乘”。

郭玉珍无语了一下。

果然是大男人思维。

“按理来说,你这样是没错的,但你可有考虑到细节”。

“嗯?愿闻其详!”。

“首先安排在县衙,就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第一反应就是恐惧,谁家没事喜欢往衙门跑呀;其次,是由你们安排吃住吗?那么孩子,现在天气这么冷,你们照顾得过来吗?生病了谁管?”。

李青阳想了想,“玉珍所言极是”。

“但眼下那些人属实猖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一个家庭的力量还是过于单薄,根本毫无抵抗之力”。

郭玉珍也明白,李青阳说这话确实有道理。

就像自己家这边,眼下所倚仗的也不过是小童。

但,小童毕竟只有一个人,总有鞭长莫及的时候。

近来这两天,小宝都是跟着小童一起睡的。

还好,小宝不是那等离不开爹娘的。

他很乖,也很听话。

小童虽然话不多,但熟悉他的郭玉珍看得出来,他并不讨厌。

“那人数大概在多少呢?”。

“几千人之多”。

李青阳出来的时候,大概扫了一眼。

“那,县衙也住不下啊”。

郭玉珍想到那个县衙,根本住不下这么多孩子。

更何况,还有些,年纪尚小,离开父母,连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可能都成问题。

“扣——扣——”。

李青阳沉思着。

这确实是个问题。

但现下,根本不知道那伙人要从哪里下手,谈何保护?

分散开来的话,又起不到什么作用。

毕竟,当初有些人家,可是请了不下百名的镖师。

照样被钻了空子。

简直进退两难。

“要不 ,分段来?”,郭玉珍试探性的建议道。

“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征求所有人自己意见,把利害关系摆上台面,然后,再分年龄段来,毕竟八岁以上的,已经算是大孩子了”。

“为何要征求别人意见?”。

李青阳到底是封建社会沐浴下长大的。

呃?

难道说自己想到以前的民主?

郭玉珍换了个说法,“有些人家,自己就有足够的保护力量,强求的话,反倒会伤了和气”。

李青阳想到,确实有同僚家的力量不亚于自己这边。

就算自己这边强求,闹到贤王那里,最后的结果大概率还是不了了之。

“玉珍所言极是,某受教了”。

站起来,正儿八经的给郭玉珍行了个古礼。

这架势,反倒把郭玉珍搞得有点儿不知所措了。

只好拱拱手。

无他,臣妾实在不会。

呃?

跳戏了。

郭玉珍回过神,目送李青阳离开。

第二天。

果然,

街上又开始议论纷纷了。

有些实在害怕的人家还是把孩子送过去了。

县衙再可怕,也比没命更可怕啊?

这还真是,强制性的时候,就是不愿,反倒人家不强求了,又觉得自己吃亏了。

郭玉珍倒是没把小宝送过去,主要是孩子太小,更何况,还有小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