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越逃荒后我靠种田发家致富了 > 第474章 怀州春耕告一段落

第474章 怀州春耕告一段落

   第474章 怀州春耕告一段落(1/2)

“除了这棉花呀,听说还有甘蔗呢。”

“甘蔗能做成糖,我打算家里多种点,到时候拿去作坊换糖给家里孩子甜甜嘴。”

说话的汉子家里有个年仅一岁的娃娃,来年孩子大些,就能吃糖了。

他这么一打岔,其他人立刻也被他的话吸引了过去。

都在思考着,家里该种些什么呢?土地是有限的,那么多种类,且都是好东西。

该怎么安排个比例,总要考虑的。

眼看着和车队浩浩荡荡出了城,百姓们也急忙回家同家人商量,今年究竟是种什么好呢!

冯知州预留的土地都是上好的良田,柳絮带的人足够专业,当天便开始育秧。

七天后,秧苗便开始发芽。

二十天后,官府这头把怀州方圆村落的百姓田亩数量登记完毕,培训的秧苗也正好可以分发。

在分发秧苗之前,各村都派擅长种地的人和德高望重的老者前来和专家们学习,确保不会因为种植方法错误,导致这些秧苗被浪费。

因为这一举动,怀州百姓感激涕零。

这才是为民着想的好官呐!

泥腿子一辈子都在土里刨食,如今官府分发种子,还派人专门教她们如何种植。

这些庄稼老把式知道的东西很多,怎么增产的法子一点也不私藏,都尽数教给他们。

知州大人更是承诺,立马组织人手修建水渠,若是再遇到干旱,也不至于颗粒无收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办的事都入了百姓们的心坎。

离王殿下真好啊!他们的日子也越发有盼头了。

柳睿随着阿姐忙活了许多天,春天的阳光虽然不是很猛烈,但依旧将他晒黑了一节,整个人看上去更加健康了。、

家里不是没种过地,可那会的他年纪尚小,参与的也少。

这次春耕他帮忙着分开秧苗,听着百姓们发自内心地感激官府,心头更有干劲了。

他在一件件小事中成长,心境有所感悟,便尝试写了些文章,拜托程管事寄回梨花镇让林秀才帮忙批阅。

程管事将柳睿的信件拿给商队时,恰好二十天前姐弟俩送回去的信有了回信。

“柳少爷,一共收到了好几封回信,有您的还有柳姑娘的,您一并拿去吧。”

家中有了回信,柳睿欣喜。谢过程管事后,抱着这些信封便去寻柳絮。

此时的柳絮正在书房中写工作计划,眼看春耕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她去怀平县需要做哪些准备。

突然外头传来疾步的声音,随后房门被敲响。

“叩叩叩!”

“阿姐,爹娘来信了!”

听到家中来信,柳絮急忙开门。“信在哪?快给我看看。”

柳睿手中的信自己还没拆呢,便被柳絮一把夺了过去。

五六封信,柳絮光看字迹就知道是谁写的。

其中两封是李三娘和柳云来亲手写的,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

两封信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关心二人身体,询问在外办事顺不顺利,一定要多多给家中报信之类的消息。

姐弟俩抱着爹娘写的信件看了一遍又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474章 怀州春耕告一段落(2/2)

之后柳絮才查看柳顺叔写的,信中内容是汇报工作进展,客栈一切事宜顺利。

看完一封顺子叔写的信,拆看下一封,依旧是他写的。柳絮疑惑,这怎么还写两封呢?

一目十行后,柳絮才知是为何。

上一封是公事,是以柳家管事的身份向柳絮汇报工作的!而另外一封,信中写的是私事!

“顺子叔要成亲了!”柳絮看完信后,高兴地同弟弟说出了内容。

“什么?真的吗?”柳睿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惊讶,也很是惊喜,自然地接过姐姐手中的信件继续浏览。

“顺子叔和梨花管事?”是自己年幼看不出吗还是...

"阿姐,你快把信都拆开看看,看有没有梨花管事给你写的信。"剩下还有两封信没拆呢,柳睿提醒姐姐都拆开看看。

这一看果然,下一封确实是牛梨花所写。

信的内容与柳顺写的大同小异,信中俩人都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希望得到柳絮的祝福。

信中隐隐有写,他们欲在柳云来和李三娘的见证下定亲,待柳絮归去,便正式成亲。

看完信的柳絮顾不上别的,当即取出笔墨开始写回信。

顺子叔及冠都好几年了,梨花姑娘也十八九岁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得上晚婚。

二人现在相互有意,她自然是高兴的。

柳絮抽空给二人回了好长一封信,之后才给爹娘报平安,柳睿亦是,还庆祝顺子叔大喜呢。

信件写好,二人并没有着急寄出。

后面的两天,姐弟俩各想办法寻了适合的礼物,要同信一起送回去给顺子叔当贺礼。

当然了,姐弟俩也没忘记给爹娘也带上礼物。

***

春耕完成后,便下了一场春雨。

原本担心存活率的柳絮松了口气,冯知州亦是,百姓们更是。

下了一场雨后,原先移栽的秧苗开始茁壮成长,一切都按照好的方向发展。

柳絮在怀州的事情也算告一段落。

姐弟俩人告别冯知州,告别程管事,带着护卫们往怀平县的方向走。

怀州的情况都如此艰难,比怀州偏僻许多的怀平县,局势更是不容乐观。

这一行,护卫队十几人,十几辆马车浩浩荡荡前往,柳絮带的东西格外多,吃喝用一应俱全。

只有真正地踏上路途,柳絮才知道怀平县有多么偏僻。

官道早已被荆棘掩盖,雨水将平整的道路冲刷得坑坑洼洼,别说马车了,就是人走都十分费劲。

所幸此行人多,不惧荒郊野外会有猛兽袭击,汉子们挥着镰刀清理前方的障碍物。

这样一来,效率大打折扣。

一天下来,不过堪堪前行十余里地。

“阿姐,这路会不会有错啊?”柳睿抱着从府衙抄绘来的简易地图,看了又看,询问起柳絮。

柳絮应道:“应该是正确的,虽然这个官道已经荒废,仔细看还是能看出原本大概的轮廓。”

“你注意看,这个宽度就是庆安官道的统一标准。”

这个时代的官道约莫是九到十尺,她们眼下的走的这条道,尺寸是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