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新婚夜,替嫁医妃从怀里掏出一枚炸弹 > 第596章 非常之时

第596章 非常之时

慕容婉和容珩原是想让宋修文带领钦差去各地巡视,但就在这个时候,宋修文也出事了。

“陛下,娘娘,宋大将军出事了,有一姑娘一头撞死在京兆府的门口,留下一封遗书,说是自己宋将军强占,不堪受辱,以死明志。”

消息之大让一向冷静的冷煞都乱了脚步。

“什么?”慕容婉也是大为震惊,猛然站了起来。

容珩忙扶住了她,随即问冷煞:“事情具体如何,你说清楚。”

“事发突然,并且很短的时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并且民怨沸腾。”冷煞道。

“民怨沸腾?”听到这四个字的慕容婉反而平静下来,问道:“那我表哥和云染呢?”

“他们二人还在府中,可民声鼎沸,京兆尹怕是很快就要让人去请宋将军去京兆府问话了。”

慕容婉沉吟片刻,说道:“我们在这里信息到底滞后,不如直接去京兆府。”

“我们若是去,会不会被说是包庇宋修文,如此对宋修文洗清嫌疑更加不利。”容珩有所顾忌。

慕容婉却笑道:“真相就是真相,只要能找到证据证明我表哥的清白,难道还会因为证据是我找到的就不能用了吗?我又没有用强权直接压迫京兆尹判我表哥无罪。并且今日我还要告诉百姓,我们是真正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官员亦是如此,没有谁能例外!”

既然有人要自己找死,她也没有必要拦着。

容珩垂眸沉吟好一会儿,这才点头:“那就去瞧瞧吧。”

京兆尹正在府衙中坐立不安,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哪里还坐得住。

出事的可是当今皇后的表哥,当朝大将军,若是处置不好,别说是官位,他的脑袋也别想要了。

正当这时,衙役跑了进来,都来不及喘口气就说:“大人,陛下和娘娘来了。”

闻言京兆尹像是捡回了一条命,只要慕容婉和容珩来,就说明事情不用他来查了。

他欢天喜地的迎了出去,但是一直走到了府衙门口才见到了慕容婉和容珩,宋修文和傅云染也在,不过看他们的样子好像是不打算进来。

府衙门口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聚集了许多的百姓,有的是真的觉得姑娘可怜,有的仅仅是为了看热闹,而有的……自然是等着看局势变化,然后去给自己的主子告密。

慕容婉等京兆尹来到自己面前,扬声道:“宋将军的事情本宫已经知晓,这桩案子本宫决定亲自来审,事情若当真是大将军做的,本宫定会严惩不贷。”

其实按照现代的法律程序,嫌疑人要是她的亲属,她是要回避的。

但事发突然,又关乎国祚,也顾不得这些了。

况且这事做好了就像是她说的,能让在百姓的面前表明他们的抱负,他们问心无愧,既然问心无愧,那为什么不能公示于人。

“皇后娘娘,不是微臣不相信您,但大将军毕竟是您的表兄,这个案子由您来审,只怕不妥吧。”

看热闹的人不少,其中不乏一些官员。

御林军的将领刘飞扬就在其中。

慕容婉的目光准确的看向了刘飞扬,也并不生气,和和气气的说:“本宫也知道应该避嫌,但是宋将军乃是一品大将军,按照律法,能审问发落他的也就只有本宫和陛下,否则的话就要先夺去他的官职,再行审问。但如此的话此案一日不结,难道大将军的位置就一日空悬吗?”

闻言刘飞扬下意识的移开了目光,暗骂一句慕容婉果然是难以对付。

他们一开始的打算的确是让宋修文卸下大将军的职位,如此他们只要抓紧时间在这段时间推举自己的人做大将军,或者趁机将大将军的一些实权抓在自己人的手中。

如此就算是不能凭借此事除掉宋修文,也能削弱慕容婉的势力。

可是不想慕容婉这么熟悉其中的门道,更熟悉这些事情的程序,一语就道破了其中的玄机。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本宫知道本宫与大将军的关系难免会让人怀疑本宫徇私,所以本宫决定,当着大家的面来查这桩案子,只要大家不满意,本宫就不会结案。大将军若有嫌疑,本宫也能将他就地正法,如何?”

慕容婉扫视一眼,掷地有声地说。

“娘娘英明。”百姓们齐声道。

京兆尹也算是有眼色,赶忙让人进府衙去搬东西,不一会儿的时间就在府衙门口布置了一个简易的公堂。

“将苦主带上来。”慕容婉坐下之后就对京兆尹说,

衙役将一具尸体抬了上来,放在众人面前。

慕容婉并没有急着验尸,而是继续问:“该女子的身份可查明了,家中可有亲人?”

“回皇后娘娘,因为事发突然,微臣还没有来得及去查明该女子的身份,或许……”京兆尹说到这里,瞟了宋修文一眼,又低下头小声说:“或许可以问一问大将军是否认识这个女子。”

宋修文出列,跪下慕容婉和容珩的面前,脊背却挺得笔直,朗声道:“微臣的确认识这个姑娘,微臣曾经微服出京时的见到该女子被恶霸欺辱,微臣曾施以援手,后又看她可怜,所以就让她在府中做了丫鬟。”

听宋修文说完慕容婉心里咯噔一下,这身世……是不是她玩砸了?

阵仗已经摆开,她也只能硬着头皮问下去,问看热闹的人说:“你们之中可有人认识这个姑娘的?”

这么一问还真的有人出来说:“皇后娘娘,小人是城东卖胭脂的,曾见过这个姑娘来小人的摊子上买过胭脂。”

买胭脂?

慕容婉觉得哪里有点不对,但是等了一会儿也没有人再出来说见过这个姑娘,她也只能继续问卖胭脂的小贩:“那该姑娘是什么时候找你买胭脂的,当时她的情绪如何。”

“大概七八日之前,看上去挺高兴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以小的对她也没有多深的印象,若不是看到她手上的那对银镯,小的也不敢确定。”小贩说。

慕容婉看向尸首,只见盖着尸首的白布手部的地方被风吹开一角,正好露出了手腕上的镯子。

慕容婉和容珩原是想让宋修文带领钦差去各地巡视,但就在这个时候,宋修文也出事了。

“陛下,娘娘,宋大将军出事了,有一姑娘一头撞死在京兆府的门口,留下一封遗书,说是自己宋将军强占,不堪受辱,以死明志。”

消息之大让一向冷静的冷煞都乱了脚步。

“什么?”慕容婉也是大为震惊,猛然站了起来。

容珩忙扶住了她,随即问冷煞:“事情具体如何,你说清楚。”

“事发突然,并且很短的时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并且民怨沸腾。”冷煞道。

“民怨沸腾?”听到这四个字的慕容婉反而平静下来,问道:“那我表哥和云染呢?”

“他们二人还在府中,可民声鼎沸,京兆尹怕是很快就要让人去请宋将军去京兆府问话了。”

慕容婉沉吟片刻,说道:“我们在这里信息到底滞后,不如直接去京兆府。”

“我们若是去,会不会被说是包庇宋修文,如此对宋修文洗清嫌疑更加不利。”容珩有所顾忌。

慕容婉却笑道:“真相就是真相,只要能找到证据证明我表哥的清白,难道还会因为证据是我找到的就不能用了吗?我又没有用强权直接压迫京兆尹判我表哥无罪。并且今日我还要告诉百姓,我们是真正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官员亦是如此,没有谁能例外!”

既然有人要自己找死,她也没有必要拦着。

容珩垂眸沉吟好一会儿,这才点头:“那就去瞧瞧吧。”

京兆尹正在府衙中坐立不安,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哪里还坐得住。

出事的可是当今皇后的表哥,当朝大将军,若是处置不好,别说是官位,他的脑袋也别想要了。

正当这时,衙役跑了进来,都来不及喘口气就说:“大人,陛下和娘娘来了。”

闻言京兆尹像是捡回了一条命,只要慕容婉和容珩来,就说明事情不用他来查了。

他欢天喜地的迎了出去,但是一直走到了府衙门口才见到了慕容婉和容珩,宋修文和傅云染也在,不过看他们的样子好像是不打算进来。

府衙门口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聚集了许多的百姓,有的是真的觉得姑娘可怜,有的仅仅是为了看热闹,而有的……自然是等着看局势变化,然后去给自己的主子告密。

慕容婉等京兆尹来到自己面前,扬声道:“宋将军的事情本宫已经知晓,这桩案子本宫决定亲自来审,事情若当真是大将军做的,本宫定会严惩不贷。”

其实按照现代的法律程序,嫌疑人要是她的亲属,她是要回避的。

但事发突然,又关乎国祚,也顾不得这些了。

况且这事做好了就像是她说的,能让在百姓的面前表明他们的抱负,他们问心无愧,既然问心无愧,那为什么不能公示于人。

“皇后娘娘,不是微臣不相信您,但大将军毕竟是您的表兄,这个案子由您来审,只怕不妥吧。”

看热闹的人不少,其中不乏一些官员。

御林军的将领刘飞扬就在其中。

慕容婉的目光准确的看向了刘飞扬,也并不生气,和和气气的说:“本宫也知道应该避嫌,但是宋将军乃是一品大将军,按照律法,能审问发落他的也就只有本宫和陛下,否则的话就要先夺去他的官职,再行审问。但如此的话此案一日不结,难道大将军的位置就一日空悬吗?”

闻言刘飞扬下意识的移开了目光,暗骂一句慕容婉果然是难以对付。

他们一开始的打算的确是让宋修文卸下大将军的职位,如此他们只要抓紧时间在这段时间推举自己的人做大将军,或者趁机将大将军的一些实权抓在自己人的手中。

如此就算是不能凭借此事除掉宋修文,也能削弱慕容婉的势力。

可是不想慕容婉这么熟悉其中的门道,更熟悉这些事情的程序,一语就道破了其中的玄机。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本宫知道本宫与大将军的关系难免会让人怀疑本宫徇私,所以本宫决定,当着大家的面来查这桩案子,只要大家不满意,本宫就不会结案。大将军若有嫌疑,本宫也能将他就地正法,如何?”

慕容婉扫视一眼,掷地有声地说。

“娘娘英明。”百姓们齐声道。

京兆尹也算是有眼色,赶忙让人进府衙去搬东西,不一会儿的时间就在府衙门口布置了一个简易的公堂。

“将苦主带上来。”慕容婉坐下之后就对京兆尹说,

衙役将一具尸体抬了上来,放在众人面前。

慕容婉并没有急着验尸,而是继续问:“该女子的身份可查明了,家中可有亲人?”

“回皇后娘娘,因为事发突然,微臣还没有来得及去查明该女子的身份,或许……”京兆尹说到这里,瞟了宋修文一眼,又低下头小声说:“或许可以问一问大将军是否认识这个女子。”

宋修文出列,跪下慕容婉和容珩的面前,脊背却挺得笔直,朗声道:“微臣的确认识这个姑娘,微臣曾经微服出京时的见到该女子被恶霸欺辱,微臣曾施以援手,后又看她可怜,所以就让她在府中做了丫鬟。”

听宋修文说完慕容婉心里咯噔一下,这身世……是不是她玩砸了?

阵仗已经摆开,她也只能硬着头皮问下去,问看热闹的人说:“你们之中可有人认识这个姑娘的?”

这么一问还真的有人出来说:“皇后娘娘,小人是城东卖胭脂的,曾见过这个姑娘来小人的摊子上买过胭脂。”

买胭脂?

慕容婉觉得哪里有点不对,但是等了一会儿也没有人再出来说见过这个姑娘,她也只能继续问卖胭脂的小贩:“那该姑娘是什么时候找你买胭脂的,当时她的情绪如何。”

“大概七八日之前,看上去挺高兴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以小的对她也没有多深的印象,若不是看到她手上的那对银镯,小的也不敢确定。”小贩说。

慕容婉看向尸首,只见盖着尸首的白布手部的地方被风吹开一角,正好露出了手腕上的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