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婉哭笑不得,“别的姑娘家身上要是多了这一道疤,指不定要怎么哭闹呢,你倒是恨不得去炫耀一番是吗?”
“那是当然,我可和你说啊,你千万不要帮我把背上的疤去了,我是要留着的。”华瑶还回头特意叮嘱。
回头的时候她看到了站在慕容婉身后的成珏,顿时瞪大了眼睛,舌头打了结:“你你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成珏一心只想着看慕容婉是怎么处理伤口的,一时间没有想那么多,这时候才意识到方才自己将华瑶的背都看了个精光,顿时有些尴尬。
慕容婉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那妇产科还有男医生,男科也有女医生,在生死之事上,性别什么的都可以放一放。
“华姑娘之前不还说不用性别说事吗?成珏也只是关心你的伤势,也没有其他的想法,怎么如今华姑娘倒是拘小节了?”慕容婉含笑说道。
华瑶的脸还通红通红的,明明是在害羞,偏要强撑着,与慕容婉嘴硬的样子是如出一辙:“谁说我在意了,我也不过是问一问而已。”
见她的样子,慕容婉微微一笑,倒也没有为难。
不管现代是怎么想的,在这里男女性别还是大防,华瑶心有芥蒂也是正常。
故而她扭头对成珏道:“你先出去吧。”
不想这时候华瑶却认真起来,说道:“不用,让他出去倒是显得我在意了,我才没有这么小心眼。王妃事忙,之后就让他来给我医治吧。”
这一根筋的姑娘,慕容婉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还是成珏微微垂首,柔声道:“是在下疏忽,唐突姑娘了,姑娘的伤势严重,以目前在下的能力还处置不了,还是让王妃给姑娘医治吧。”
华瑶也是见坡就下,没有坚持,点头道:“既然这样,那就麻烦王妃了。”
“好了,不要赌气了,你这个伤在我手上七八天就能痊愈了,你先好好躺着,我去前面看看。”慕容婉笑道。
外面容珩肯定还在想刺客的事情,其实在她看来,目前最重要不是那些刺客是从哪里来的。
无非就是两个地方,要么就是容曜派来的,要么就是楚天阔派来的。
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应该是楚天阔派来的。
还是那句话,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想要杜绝今天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打掉楚天阔。
但是也很明显,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想着,她来到了前院,容珩和其他人都在,看样子的确是在讨论这次刺杀的事。
见到她进来,众人停止了说话,一双双的眼睛都盯在她的身上。
走到了容珩的身边坐下,她单刀直入,说道:“我认为这一次的刺杀虽然突然,但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都已经知道楚琉霜做了皇后,楚天阔必然会有所动作。我们只要在往日防范的基础上,再抓紧一些就可以了。”
“所以你认为这次的刺杀,背后指使的人是楚天阔吗?”容珩问。
慕容婉有些不理解:“不是楚天阔也是容曜,但是现在这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吗?”
容珩的眉头皱了起来,他知道慕容婉说的有道理,也的确是楚天阔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但是不知为何,他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这也只是他的感觉,在这里他不能用感觉来说事。
不过他也明白慕容婉的苦心。
“我知道了,你说的也有道理,若不是什么大事,就一切等到年后再说吧。”他最后也只是将猜想放到了心里。
闻言慕容婉放下心来。
“我觉得有一件事不得不说了。”宋修文这时候开口说道,神情严肃,看起来他要说的是一件不小的事情。
众人都看向了他。
他走到了容珩的面前,因为身着铠甲,故而只是单膝跪下:“景王殿下有先皇的遗诏,是名正言顺的天子。但是现在有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微臣觉得景王殿下有必要提醒一下天下人。”
容翊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问道:“怎么提醒?”
“只有景王殿下登基称帝,才能让天下人知道,如今坐在京城之中的是伪帝,景王殿下才是正统。”
宋修文说的掷地有声。
慕容婉眨巴眨巴眼睛,被宋修文的话震得脑袋一片空白。
她下意识的认为容珩要攻进京城之后称帝才是名正言顺,不过今天宋修文一说,她茅塞顿开。
对呀,只要有遗诏,不管容珩在哪里称帝,何时称帝,那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这样还可以杜绝攻进京城之后说不定在称帝的这件事上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事情。
不如趁着这里的都是自己人,就将这件事办了。
“末将觉得此事可行,景王殿下的名位还是尽早正了为好。若今日景王殿下已经称帝,景王妃便是皇后,刺杀皇后,查出来是谁做的,讨伐便是师出有名。”其他的将领也说道。
容珩对现在是不是称帝,什么时候称帝这件事原本是觉得没有这么重要的,但是听到后半句,他心动了。
景王妃和皇后之间的差距,在被刺杀之后就体现出来了。
他看了还呆愣愣的慕容婉一眼,看向了宋修文,沉声道:“好,这件事便过完年办!”
等众人都散了,慕容婉才反应过来,但是眼神还处于震惊之中,不敢相信这么大事情就这么两句话就定下来了。
“怎么这样看着我,是这个皇后你不想做了吗?”容珩见她还呆滞的大眼睛,笑着说。
她机械的摇摇头:“我还以为称帝是一件很复杂的事,要很久以后才能慢慢商议决定的,就这么简单就决定了?”
容珩笑着,笑容中却透着认真:“你觉得很简单吗?”
不然呢?
她盯着容珩,就刚才的那两句话,还不够简单?
“从你来到这里,做了多少事,费了多少的心血,若不是你,这里的百姓如何能有现在的日子?若不是你,倭寇怎么能够退却,若不是你,我们怎么能这么容易就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两个州,这些都是你的功劳。”
慕容婉哭笑不得,“别的姑娘家身上要是多了这一道疤,指不定要怎么哭闹呢,你倒是恨不得去炫耀一番是吗?”
“那是当然,我可和你说啊,你千万不要帮我把背上的疤去了,我是要留着的。”华瑶还回头特意叮嘱。
回头的时候她看到了站在慕容婉身后的成珏,顿时瞪大了眼睛,舌头打了结:“你你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成珏一心只想着看慕容婉是怎么处理伤口的,一时间没有想那么多,这时候才意识到方才自己将华瑶的背都看了个精光,顿时有些尴尬。
慕容婉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那妇产科还有男医生,男科也有女医生,在生死之事上,性别什么的都可以放一放。
“华姑娘之前不还说不用性别说事吗?成珏也只是关心你的伤势,也没有其他的想法,怎么如今华姑娘倒是拘小节了?”慕容婉含笑说道。
华瑶的脸还通红通红的,明明是在害羞,偏要强撑着,与慕容婉嘴硬的样子是如出一辙:“谁说我在意了,我也不过是问一问而已。”
见她的样子,慕容婉微微一笑,倒也没有为难。
不管现代是怎么想的,在这里男女性别还是大防,华瑶心有芥蒂也是正常。
故而她扭头对成珏道:“你先出去吧。”
不想这时候华瑶却认真起来,说道:“不用,让他出去倒是显得我在意了,我才没有这么小心眼。王妃事忙,之后就让他来给我医治吧。”
这一根筋的姑娘,慕容婉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还是成珏微微垂首,柔声道:“是在下疏忽,唐突姑娘了,姑娘的伤势严重,以目前在下的能力还处置不了,还是让王妃给姑娘医治吧。”
华瑶也是见坡就下,没有坚持,点头道:“既然这样,那就麻烦王妃了。”
“好了,不要赌气了,你这个伤在我手上七八天就能痊愈了,你先好好躺着,我去前面看看。”慕容婉笑道。
外面容珩肯定还在想刺客的事情,其实在她看来,目前最重要不是那些刺客是从哪里来的。
无非就是两个地方,要么就是容曜派来的,要么就是楚天阔派来的。
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应该是楚天阔派来的。
还是那句话,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想要杜绝今天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打掉楚天阔。
但是也很明显,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想着,她来到了前院,容珩和其他人都在,看样子的确是在讨论这次刺杀的事。
见到她进来,众人停止了说话,一双双的眼睛都盯在她的身上。
走到了容珩的身边坐下,她单刀直入,说道:“我认为这一次的刺杀虽然突然,但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都已经知道楚琉霜做了皇后,楚天阔必然会有所动作。我们只要在往日防范的基础上,再抓紧一些就可以了。”
“所以你认为这次的刺杀,背后指使的人是楚天阔吗?”容珩问。
慕容婉有些不理解:“不是楚天阔也是容曜,但是现在这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吗?”
容珩的眉头皱了起来,他知道慕容婉说的有道理,也的确是楚天阔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但是不知为何,他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这也只是他的感觉,在这里他不能用感觉来说事。
不过他也明白慕容婉的苦心。
“我知道了,你说的也有道理,若不是什么大事,就一切等到年后再说吧。”他最后也只是将猜想放到了心里。
闻言慕容婉放下心来。
“我觉得有一件事不得不说了。”宋修文这时候开口说道,神情严肃,看起来他要说的是一件不小的事情。
众人都看向了他。
他走到了容珩的面前,因为身着铠甲,故而只是单膝跪下:“景王殿下有先皇的遗诏,是名正言顺的天子。但是现在有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微臣觉得景王殿下有必要提醒一下天下人。”
容翊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问道:“怎么提醒?”
“只有景王殿下登基称帝,才能让天下人知道,如今坐在京城之中的是伪帝,景王殿下才是正统。”
宋修文说的掷地有声。
慕容婉眨巴眨巴眼睛,被宋修文的话震得脑袋一片空白。
她下意识的认为容珩要攻进京城之后称帝才是名正言顺,不过今天宋修文一说,她茅塞顿开。
对呀,只要有遗诏,不管容珩在哪里称帝,何时称帝,那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这样还可以杜绝攻进京城之后说不定在称帝的这件事上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事情。
不如趁着这里的都是自己人,就将这件事办了。
“末将觉得此事可行,景王殿下的名位还是尽早正了为好。若今日景王殿下已经称帝,景王妃便是皇后,刺杀皇后,查出来是谁做的,讨伐便是师出有名。”其他的将领也说道。
容珩对现在是不是称帝,什么时候称帝这件事原本是觉得没有这么重要的,但是听到后半句,他心动了。
景王妃和皇后之间的差距,在被刺杀之后就体现出来了。
他看了还呆愣愣的慕容婉一眼,看向了宋修文,沉声道:“好,这件事便过完年办!”
等众人都散了,慕容婉才反应过来,但是眼神还处于震惊之中,不敢相信这么大事情就这么两句话就定下来了。
“怎么这样看着我,是这个皇后你不想做了吗?”容珩见她还呆滞的大眼睛,笑着说。
她机械的摇摇头:“我还以为称帝是一件很复杂的事,要很久以后才能慢慢商议决定的,就这么简单就决定了?”
容珩笑着,笑容中却透着认真:“你觉得很简单吗?”
不然呢?
她盯着容珩,就刚才的那两句话,还不够简单?
“从你来到这里,做了多少事,费了多少的心血,若不是你,这里的百姓如何能有现在的日子?若不是你,倭寇怎么能够退却,若不是你,我们怎么能这么容易就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两个州,这些都是你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