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福运农娇:一品锦鲤夫人 > 第406章 杜闻远来信

第406章 杜闻远来信

宁金金的瞌睡一下子惊醒,下炕穿鞋推门便冲了出去,果然瞧见自己窗外的桃花树枯枝子上站着一只黑漆漆的体型小巧的信鸦。

宁氏手里拿着一小盘子糕饼,正如临大敌似的和它大眼瞪小眼,杜二也被宁氏从屋里叫出来了。

“小姑姑,姑父,这是……”

“金金,往后站站,别上前,我叫你姑父把它赶走,你先回屋去。”

宁金金哭笑不得,抬起手腕,信鸦扇了扇翅膀,在宁氏颇有些惊恐的眼神里飞到宁金金的手腕上站住了。

“小姑姑,不怕的,这不是普通的乌鸦。”

说着,宁金金从信鸦脚爪上的信筒里取出两个纸卷儿,其中一个纸卷上写了个“金”字,宁金金就知道这个是单独给她的,便把它直接藏在了手心里。

“小姑姑等我一下,咱们堂屋里说。”

说着,宁金金把信鸦带回了屋,小心翼翼地安放进了早就备好的鸟笼子里。

又从空间里找了些米粒谷子并几小块鲜肉,水槽里添满灵泉水,这才带着纸卷儿去了堂屋。

宁金金来到堂屋,宁氏的脸色还紧绷着。

“小姑姑,那是军营里用来传信的,叫信鸦,不是咱们常见的乌鸦。”

“那也不成啊,这东西平日里吃的都是些什么,不干不净的,军营里咋这么没有忌讳,还用这传信呢。”

宁金金笑了笑:

“小姑姑,这乌鸦也分很多种的,有的乌鸦爱吃不干不净的腐肉,这种信鸦是不吃腐肉的,吃谷子果子和鲜肉,喂得很干净。”

“这信鸦比信鸽聪明得多,好训练,而且到处都是,不引人注目,这才用它们。要说不吉利什么的,那就有些虚无缥缈了,人之吉凶,也不在一只鸟儿身上。”

宁金金解释了一通,宁氏脸色才稍有缓和,倒是杜二最先反应了过来。

“金金,你说这是军营里传信用的,是不是闻远来信了?”

杜二这么一说,宁氏才明白过来,一时间也顾不上什么吉凶不吉凶的了:“你瞧瞧,我这脑子,总是在意些有的没的。”

“没错,闻远哥来信了。”

说着,宁金金打开纸卷儿,这上头正是杜闻远的笔迹。

上头写着,他和手下的人已经平安抵达了南边,一路上虽有乱子,但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军营下一步可能要先镇压匪患,暂时不用上战场,让家里人放心。

宁金金读完了,又把纸条递给宁氏和杜二。

“这我就放心了。”

宁金金陪着宁氏和杜二在堂屋说了会儿话,又问过回信该怎么写,这才回到自己屋里,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余下的那个纸卷儿。

纸条很小,上头的内容更是言简意赅。

“下月新皇登基,荣亲王封摄政王。我已托人送信鸦雏鸟给你,老耿曾训练过,不懂问他。”

短短几句话,宁金金眼前像是浮现出了杜闻远的脸,一本正经一脸严肃的口气。

宁金金抿了抿唇,把纸条扔进空间的书房里,信鸦的笼子被她放在了窗台上,信鸦吃饱喝足,正闭目休息。

她不过是想让杜闻远用信鸦和家里通信,这样一来宁氏和杜二便不用苦苦等着他的消息,两边都方便,没想到杜闻远把幼鸟都给她淘换来了。

这真是意外之喜。

其次,新皇登基、荣亲王封摄政王,朝堂上果然一时还是不会平静,上次听杜闻远的口气,家里人上京也不过就在这两三年间,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又过了几日,宁金金用杜闻远的名字给县学送了拜帖,不过短短半日县学就送了回信来,君宝儿和乐乐上学的事情是定下了。

宁氏做了一大锅花生、米花的糖豆,杜家在县城里热热闹闹地过了二月二,宁氏特意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庆祝君宝儿和乐乐上学读书。

到第二天,一家人送闻安君宝儿乐乐兄弟三个上学去,宁金金特意安排了耿老大一帮人轮班跟着他们,这才同姑姑姑父回到村子里,准备张罗买地买山的事。

按宁金金的意思,今年大家先这么两边跑着,等丁家堡这边新添的林子也能管理妥当了,到时候一家人平时还是住在县城里更方便些。

以前只杜闻远一个在县学读书,现在兄弟三个都去了,动不动一连五六天见不着面,也怪冷清的。

宁金金出了主意,杜二和宁氏没有不依的,于是就这样定下来。

又过了一日,一大早宁金金便从家里出发前往青里堡,直奔宁阳家,把来的意思和宁阳说明了,宁阳在河里堡还真有认识的人家。

宁阳带着宁金金找到那户人家,稍稍打听了下消息,这河里堡是个不大不小的村子,比不上青里堡,但却比以前的丁家堡要大上、好上许多。

因为离着县城近,不少人家都愿意去县城里找活儿干,种田的人连年也没有增加,因此倒有大片大片的荒地。

宁阳让那户认识的人家带着找到里正,宁金金跟里正说了一会儿,这事儿便成了。

要是买好田地,得需要户籍,但荒地上就十分松散了,再加上宁金金是青里堡那边的人,彼此也离得近。

当天,里正带着宁阳丈量了土地,中午吃过饭便用宁金金的马车一同去往县城,一手银子一手地契,把事情办妥了。

眼下青里堡的庄子也有小一千亩地了,南边来的六十几家佃户再分去丁家堡几家补上,两边就都齐了。

办完了荒地的事情,宁金金便和宁阳去了佃户院子,见过了胡三,叫胡三把所有的佃户都聚集到一处,她好把事情都安排下去。

年前的时候这六十多家佃户闹了一场小伤寒,宁金金没少亲力亲为查看熬药,也算对各家的情况都熟了。

这些人家原本在南边都断了顿,没的可吃,险些活不下去,承蒙宁金金救助,这才过了个好年,也有地种有钱赚。

他们这些人家每一户都有一两个儿子在战场上,有的正在打仗,有的已经没了,总而言之就算在年景好的时候生计也颇为艰难,是以对宁金金十分感激。

只要是宁金金说的话,他们无有不听的。

宁金金的瞌睡一下子惊醒,下炕穿鞋推门便冲了出去,果然瞧见自己窗外的桃花树枯枝子上站着一只黑漆漆的体型小巧的信鸦。

宁氏手里拿着一小盘子糕饼,正如临大敌似的和它大眼瞪小眼,杜二也被宁氏从屋里叫出来了。

“小姑姑,姑父,这是……”

“金金,往后站站,别上前,我叫你姑父把它赶走,你先回屋去。”

宁金金哭笑不得,抬起手腕,信鸦扇了扇翅膀,在宁氏颇有些惊恐的眼神里飞到宁金金的手腕上站住了。

“小姑姑,不怕的,这不是普通的乌鸦。”

说着,宁金金从信鸦脚爪上的信筒里取出两个纸卷儿,其中一个纸卷上写了个“金”字,宁金金就知道这个是单独给她的,便把它直接藏在了手心里。

“小姑姑等我一下,咱们堂屋里说。”

说着,宁金金把信鸦带回了屋,小心翼翼地安放进了早就备好的鸟笼子里。

又从空间里找了些米粒谷子并几小块鲜肉,水槽里添满灵泉水,这才带着纸卷儿去了堂屋。

宁金金来到堂屋,宁氏的脸色还紧绷着。

“小姑姑,那是军营里用来传信的,叫信鸦,不是咱们常见的乌鸦。”

“那也不成啊,这东西平日里吃的都是些什么,不干不净的,军营里咋这么没有忌讳,还用这传信呢。”

宁金金笑了笑:

“小姑姑,这乌鸦也分很多种的,有的乌鸦爱吃不干不净的腐肉,这种信鸦是不吃腐肉的,吃谷子果子和鲜肉,喂得很干净。”

“这信鸦比信鸽聪明得多,好训练,而且到处都是,不引人注目,这才用它们。要说不吉利什么的,那就有些虚无缥缈了,人之吉凶,也不在一只鸟儿身上。”

宁金金解释了一通,宁氏脸色才稍有缓和,倒是杜二最先反应了过来。

“金金,你说这是军营里传信用的,是不是闻远来信了?”

杜二这么一说,宁氏才明白过来,一时间也顾不上什么吉凶不吉凶的了:“你瞧瞧,我这脑子,总是在意些有的没的。”

“没错,闻远哥来信了。”

说着,宁金金打开纸卷儿,这上头正是杜闻远的笔迹。

上头写着,他和手下的人已经平安抵达了南边,一路上虽有乱子,但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军营下一步可能要先镇压匪患,暂时不用上战场,让家里人放心。

宁金金读完了,又把纸条递给宁氏和杜二。

“这我就放心了。”

宁金金陪着宁氏和杜二在堂屋说了会儿话,又问过回信该怎么写,这才回到自己屋里,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余下的那个纸卷儿。

纸条很小,上头的内容更是言简意赅。

“下月新皇登基,荣亲王封摄政王。我已托人送信鸦雏鸟给你,老耿曾训练过,不懂问他。”

短短几句话,宁金金眼前像是浮现出了杜闻远的脸,一本正经一脸严肃的口气。

宁金金抿了抿唇,把纸条扔进空间的书房里,信鸦的笼子被她放在了窗台上,信鸦吃饱喝足,正闭目休息。

她不过是想让杜闻远用信鸦和家里通信,这样一来宁氏和杜二便不用苦苦等着他的消息,两边都方便,没想到杜闻远把幼鸟都给她淘换来了。

这真是意外之喜。

其次,新皇登基、荣亲王封摄政王,朝堂上果然一时还是不会平静,上次听杜闻远的口气,家里人上京也不过就在这两三年间,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又过了几日,宁金金用杜闻远的名字给县学送了拜帖,不过短短半日县学就送了回信来,君宝儿和乐乐上学的事情是定下了。

宁氏做了一大锅花生、米花的糖豆,杜家在县城里热热闹闹地过了二月二,宁氏特意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庆祝君宝儿和乐乐上学读书。

到第二天,一家人送闻安君宝儿乐乐兄弟三个上学去,宁金金特意安排了耿老大一帮人轮班跟着他们,这才同姑姑姑父回到村子里,准备张罗买地买山的事。

按宁金金的意思,今年大家先这么两边跑着,等丁家堡这边新添的林子也能管理妥当了,到时候一家人平时还是住在县城里更方便些。

以前只杜闻远一个在县学读书,现在兄弟三个都去了,动不动一连五六天见不着面,也怪冷清的。

宁金金出了主意,杜二和宁氏没有不依的,于是就这样定下来。

又过了一日,一大早宁金金便从家里出发前往青里堡,直奔宁阳家,把来的意思和宁阳说明了,宁阳在河里堡还真有认识的人家。

宁阳带着宁金金找到那户人家,稍稍打听了下消息,这河里堡是个不大不小的村子,比不上青里堡,但却比以前的丁家堡要大上、好上许多。

因为离着县城近,不少人家都愿意去县城里找活儿干,种田的人连年也没有增加,因此倒有大片大片的荒地。

宁阳让那户认识的人家带着找到里正,宁金金跟里正说了一会儿,这事儿便成了。

要是买好田地,得需要户籍,但荒地上就十分松散了,再加上宁金金是青里堡那边的人,彼此也离得近。

当天,里正带着宁阳丈量了土地,中午吃过饭便用宁金金的马车一同去往县城,一手银子一手地契,把事情办妥了。

眼下青里堡的庄子也有小一千亩地了,南边来的六十几家佃户再分去丁家堡几家补上,两边就都齐了。

办完了荒地的事情,宁金金便和宁阳去了佃户院子,见过了胡三,叫胡三把所有的佃户都聚集到一处,她好把事情都安排下去。

年前的时候这六十多家佃户闹了一场小伤寒,宁金金没少亲力亲为查看熬药,也算对各家的情况都熟了。

这些人家原本在南边都断了顿,没的可吃,险些活不下去,承蒙宁金金救助,这才过了个好年,也有地种有钱赚。

他们这些人家每一户都有一两个儿子在战场上,有的正在打仗,有的已经没了,总而言之就算在年景好的时候生计也颇为艰难,是以对宁金金十分感激。

只要是宁金金说的话,他们无有不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