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宁金金就带着二丫来在了布庄里,本着低调行事的原则,两个小姑娘也没坐马车,路也不远,二丫帮宁金金背着装满了册子的包袱,走着就来在了布庄里。
从后门进去,布庄里所有人都在后院儿等着,宁金金被迎进了后院的堂屋和周掌柜的说着话,等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周立远也到了。
布庄的账目已经清算出来,宁金金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核实,这倒不算难,难的是核实清点存货以及布庄中现用的人。
这种时候宁金金就十分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了,带着二丫来果然是个最正确不过的决定,宁金金去清点存货,二丫便能同步去了解这些布庄里现用的伙计们,若是下人就另外入册,若是外头请来干活的就核对契书。
她又识的字,虽然现在写不大好,但也十分清楚,这就足够了。
若是只带着杏儿,这丫头还一身的孩子气,至多不过是帮着宁金金把生活琐事打点好,人也认生,磨不开脸面,和外人多说几句话就会紧张脸红的,实在是指望不上。
账房那头有胡先生和宁松,好歹有个自己人在,宁金金更是无比放心,自去清点存货,饶是如此,也整整花费了两天半,才把布庄里的所有情况全都了解完毕交割清楚。
到最后,宁金金又专门把众人召集起来,以东家的身份嘱咐了一遍话,一来给干活的定定心,二来也严令他们这段时日不许随意走动,更不许把布庄易主的事情说出去,定下赏罚,互相监督,这才算彻底完事。
到第三日,宁金金带着二丫坐上马车前往吉祥布庄,这次周立远没跟着,但吉祥布庄的周氏和宁金金也相熟,况且吉祥布庄比县城里的布庄小上许多,账目和人员也好整理。
只不过周氏的丈夫是两家布庄中统管进货的,这往年进货的单子宁金金查阅得有些吃力,紧赶慢赶,好歹在一日之内完成了,赶晚才回到县里。
交割归交割,宁金金到底年纪小,在正式以东家的身份接触两家布庄的人之前,这些大大小小的伙计们心里还打着鼓呢,直到真瞧见了宁金金办事说话安排一切,心里才算是定下。
他们冷眼瞧着,虽说现在布庄关着门,小东家还正式将布庄经营起来,但看这架势已然不俗,况且安抚打压恩威并施,看着倒比少爷还要凌厉严谨些,他们又委实不想丢了这好差事,自然令行禁止,平日里也加了许多小心。
脚不沾地地忙了整整三天,到第四天没什么要紧事了,宁金金还好,二丫的确是有些扛不大住,早上就没能起来。
宁金金让杏儿去灶上说了一声,叫灶上娘子们别关火,一直温着二丫的饭,又让杏儿在外头盯着,看二丫什么时候起床了再帮忙传饭,仔细看着,都嘱咐完了,又去了闻安兄弟三个的书房。
跨院里没有书房,况且二丫跟着宁金金住,于是这几天兄弟三个就住在后院里,紧挨着就是一间大书房,不管是修建的格局还是里头的摆设都比家里的要好上不少,宁金金到的时候兄弟三个正练大字呢。
这几天宁金金忙碌,除了早饭晚饭在一处吃,总也没时间跟他们说话,好在现在家里人足够使唤,前院还住着周立远给的两个小厮,偶尔兄弟三个想出去逛逛还有他们陪着看护。
闻安他们也懂事,不大需要宁金金操心,这院子离县衙也远些,每每出去也不过在周围几条街上逛逛玩玩,两个小厮在桑家也不大得脸,存在感不强,是以宁金金并没有制止。
宁金金来在书房,在一旁默默地查看了三个孩子的功课,看着他们停下笔,这才开口说话:“很不错了,现在的字练得有模有样的,等到咱家的鲜货铺子开张,就送闻安去县学读书。”
“姐姐,那我和乐乐呢?我们啥时候能去读书?”君宝儿听见宁金金的话,赶忙抬起头来,眼神都亮晶晶的。
“你们还小呢,怎么也得等到七岁上吧?再等一年,家里也寻摸个可靠的人跟着你们,明年这个时候就送你们去读书,怎么样?”
“那姐姐,我们说好了,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君宝儿和乐乐伸出小手指来,看得宁金金哭笑不得,赶紧挨个盖章承诺。
“一百年不许变!”
“这几天在县城里住得还习惯么?”
“习惯的,就是有点想爹和娘了,金金姐,我要是读了书,平日是不是就跟现在似的,不能天天见到你们了?”
宁金金本来还想哄两句,但一想闻安现在也十岁多了,本就比同龄的孩子更早懂事些,倒是没有必要特意去哄他。
想到这里,宁金金开口道:“以后在县城里住得日子长了,每天回来都能见到的,但也免不了两头跑的时候,农忙时候还是在丁家堡住着比较方便,况且到时候你白天都在书院里,见面的时间肯定不如现在的。”
“选一头,就不能选另一头,这才是常事呢,哪里能两全其美的?你细想想,是读书更重要些,还是成天在家里呆着更合你心意?”
杜闻安听完,还真就低下头认真想了一会儿。
“还是读书重要些,虽说在家里和爹娘、姐姐弟弟们呆着更加舒心,但金金姐你说得对,没有两全其美的事。人活着也不能总舒舒服服地呆着,若是以后碰上了什么,那只能任人鱼肉了。”
“况且我也想早点考个功名回来,倒不是我有多想做官,有了功名,金金姐你也好把周家下人们的奴籍转到咱家来,这样一来就更省心了,你也不用这么累。”
“这话不错,咱们一家人,互相为对方打算才是正理,看来这几年的书没有白读,道理倒是都懂得了!”
宁金金毫不吝啬地狠狠夸奖了杜闻安一番,最后说得杜闻安脸上都不大好意思起来,但心里还是受用的。
宁金金又坐了一会儿,前头的媳妇进来传话,说周立远到了,宁金金还以为布庄上还有什么事,赶紧起身往前院去。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娮舞】【墨染年华】【伊人如菊】【用户10995233】【用户50100074】【香辣小鱼干】的发电和点赞~!爱你们!!!
一大早宁金金就带着二丫来在了布庄里,本着低调行事的原则,两个小姑娘也没坐马车,路也不远,二丫帮宁金金背着装满了册子的包袱,走着就来在了布庄里。
从后门进去,布庄里所有人都在后院儿等着,宁金金被迎进了后院的堂屋和周掌柜的说着话,等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周立远也到了。
布庄的账目已经清算出来,宁金金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核实,这倒不算难,难的是核实清点存货以及布庄中现用的人。
这种时候宁金金就十分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了,带着二丫来果然是个最正确不过的决定,宁金金去清点存货,二丫便能同步去了解这些布庄里现用的伙计们,若是下人就另外入册,若是外头请来干活的就核对契书。
她又识的字,虽然现在写不大好,但也十分清楚,这就足够了。
若是只带着杏儿,这丫头还一身的孩子气,至多不过是帮着宁金金把生活琐事打点好,人也认生,磨不开脸面,和外人多说几句话就会紧张脸红的,实在是指望不上。
账房那头有胡先生和宁松,好歹有个自己人在,宁金金更是无比放心,自去清点存货,饶是如此,也整整花费了两天半,才把布庄里的所有情况全都了解完毕交割清楚。
到最后,宁金金又专门把众人召集起来,以东家的身份嘱咐了一遍话,一来给干活的定定心,二来也严令他们这段时日不许随意走动,更不许把布庄易主的事情说出去,定下赏罚,互相监督,这才算彻底完事。
到第三日,宁金金带着二丫坐上马车前往吉祥布庄,这次周立远没跟着,但吉祥布庄的周氏和宁金金也相熟,况且吉祥布庄比县城里的布庄小上许多,账目和人员也好整理。
只不过周氏的丈夫是两家布庄中统管进货的,这往年进货的单子宁金金查阅得有些吃力,紧赶慢赶,好歹在一日之内完成了,赶晚才回到县里。
交割归交割,宁金金到底年纪小,在正式以东家的身份接触两家布庄的人之前,这些大大小小的伙计们心里还打着鼓呢,直到真瞧见了宁金金办事说话安排一切,心里才算是定下。
他们冷眼瞧着,虽说现在布庄关着门,小东家还正式将布庄经营起来,但看这架势已然不俗,况且安抚打压恩威并施,看着倒比少爷还要凌厉严谨些,他们又委实不想丢了这好差事,自然令行禁止,平日里也加了许多小心。
脚不沾地地忙了整整三天,到第四天没什么要紧事了,宁金金还好,二丫的确是有些扛不大住,早上就没能起来。
宁金金让杏儿去灶上说了一声,叫灶上娘子们别关火,一直温着二丫的饭,又让杏儿在外头盯着,看二丫什么时候起床了再帮忙传饭,仔细看着,都嘱咐完了,又去了闻安兄弟三个的书房。
跨院里没有书房,况且二丫跟着宁金金住,于是这几天兄弟三个就住在后院里,紧挨着就是一间大书房,不管是修建的格局还是里头的摆设都比家里的要好上不少,宁金金到的时候兄弟三个正练大字呢。
这几天宁金金忙碌,除了早饭晚饭在一处吃,总也没时间跟他们说话,好在现在家里人足够使唤,前院还住着周立远给的两个小厮,偶尔兄弟三个想出去逛逛还有他们陪着看护。
闻安他们也懂事,不大需要宁金金操心,这院子离县衙也远些,每每出去也不过在周围几条街上逛逛玩玩,两个小厮在桑家也不大得脸,存在感不强,是以宁金金并没有制止。
宁金金来在书房,在一旁默默地查看了三个孩子的功课,看着他们停下笔,这才开口说话:“很不错了,现在的字练得有模有样的,等到咱家的鲜货铺子开张,就送闻安去县学读书。”
“姐姐,那我和乐乐呢?我们啥时候能去读书?”君宝儿听见宁金金的话,赶忙抬起头来,眼神都亮晶晶的。
“你们还小呢,怎么也得等到七岁上吧?再等一年,家里也寻摸个可靠的人跟着你们,明年这个时候就送你们去读书,怎么样?”
“那姐姐,我们说好了,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君宝儿和乐乐伸出小手指来,看得宁金金哭笑不得,赶紧挨个盖章承诺。
“一百年不许变!”
“这几天在县城里住得还习惯么?”
“习惯的,就是有点想爹和娘了,金金姐,我要是读了书,平日是不是就跟现在似的,不能天天见到你们了?”
宁金金本来还想哄两句,但一想闻安现在也十岁多了,本就比同龄的孩子更早懂事些,倒是没有必要特意去哄他。
想到这里,宁金金开口道:“以后在县城里住得日子长了,每天回来都能见到的,但也免不了两头跑的时候,农忙时候还是在丁家堡住着比较方便,况且到时候你白天都在书院里,见面的时间肯定不如现在的。”
“选一头,就不能选另一头,这才是常事呢,哪里能两全其美的?你细想想,是读书更重要些,还是成天在家里呆着更合你心意?”
杜闻安听完,还真就低下头认真想了一会儿。
“还是读书重要些,虽说在家里和爹娘、姐姐弟弟们呆着更加舒心,但金金姐你说得对,没有两全其美的事。人活着也不能总舒舒服服地呆着,若是以后碰上了什么,那只能任人鱼肉了。”
“况且我也想早点考个功名回来,倒不是我有多想做官,有了功名,金金姐你也好把周家下人们的奴籍转到咱家来,这样一来就更省心了,你也不用这么累。”
“这话不错,咱们一家人,互相为对方打算才是正理,看来这几年的书没有白读,道理倒是都懂得了!”
宁金金毫不吝啬地狠狠夸奖了杜闻安一番,最后说得杜闻安脸上都不大好意思起来,但心里还是受用的。
宁金金又坐了一会儿,前头的媳妇进来传话,说周立远到了,宁金金还以为布庄上还有什么事,赶紧起身往前院去。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娮舞】【墨染年华】【伊人如菊】【用户10995233】【用户50100074】【香辣小鱼干】的发电和点赞~!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