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福运农娇:一品锦鲤夫人 > 第222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222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半晌,宁金金这才抬起头。

“小姑姑,你和姑父不介意吗?”

宁氏听完一阵心酸。

“这有什么可介意的,咱们都是一家人,况且现在宁家统共就剩你和乐乐了,不管是你爹还是春景都不在了,还有什么可顾及的?况且又不是分开,咱们平时大可以两地住着,看哪边忙就去哪边。”

宁金金脸上这才露出笑容来,她正愁丁家堡地方不够大呢,这么一来,杜家和宁家名下可就有两个庄子了,等县里的买卖开起来,他们大可以平日在县城里住着,等农忙或是过年的时候再回到丁家堡和青里堡的庄子上来。

“小姑姑,我知道了,我会好好筹办的,只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也得等到明年了,若是小姑姑挂念爷奶的墓地,咱们这个清明节就过去一趟,好不好?”

“好,都听金金的。”

因为住上了新房子,这个年比往年还要热闹舒服些,桑立远在杜家一住就是十多天,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意思。

因为上年和杜家混得颇熟,再加上桑立远本身就是个极为随和的性子,十多天下来,家里倒没有一个觉得他烦的。这十多天有他带着闻安几个读书,宁金金也难得偷懒,虽然心急账房先生的事,但也没好意思开口催。

直到过了元宵,布庄里开业离不开他,老梁也来了两趟接来,桑立远这才不情不愿地回到了县城里。

临走时又从杜家带走了不少吃食,从鲜菜到鸡蛋到冻果子满满地收拾了一大箱,宁氏还怕不够,还要寻摸些花生栗子野核桃的让桑立远带着,被宁金金拦下了。

“小姑姑快停手吧,再给桑大哥带,咱们家就没得吃了。”

宁氏被逗笑了:“你这丫头什么时候在乎这些吃食了?眼看着又长一岁,越发小气了。不带罢了。”

桑立远回到了县城里,宁金金偷偷翻了翻灶间外头堆满了雪的笸箩,冻梨少了大半,蓝莓山莓几乎都没了,暗暗腹诽。

好在这些都是她经手的,连宁氏也不清楚这批果子到底有多少,宁金金于是又从空间里取出些来冻上,省得亏了自己和闻安几个的嘴。

再说另一头,桑立远从马车离开村口的瞬间便开始唉声叹气,要不是布庄开业、他自己的课业也不好耽误,他打心眼儿里不想回去。

往常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地过日子,冷冰冰的也就是了,现在更添了一层烦恼,自己仅有的两个铺子都被惦记上了,桑立远心中说不出的膈应。

马车外头老梁听着车里的动静,心里一阵好笑:“少爷,若是想来再来就是了,难道杜家还能不欢迎不成?您也不能老不回家,那边儿为了找您都找疯了,吓得我这正月都是在老丈人家过的。”

“那叫什么家?一点热乎气人气儿都没有,哪年正月里不得打几场官司,眼不见心不烦岂不大家都好。”

外头的老梁听着,心里颇不是滋味,叹了口气。

“话是这么说,只是大年下的不在家,终归不好。”

“往常他们一家人盼着我不在,我偏在他们眼皮底下晃悠,今年倒有点新情况,他们盼着我在,好游说的,我偏就不在了。”

一想起县衙后院儿的姨娘和两个庶出的这些日子不知道有多糟心,再加上他在杜家过的轻松自在伙食好,桑立远不由得乐出声儿来。

小丫头说得没错,忍无可忍就躲着,自己心里乐呵比什么都重要。

“那少爷,回去之后打算怎么办呢?老躲着也不是个法子,等少爷你考取功名上京等放缺了,他们也会下手的。”

桑立远想了一想:“拖一时算一时吧,或许有更好的法子,你们都是周家的老人了,我自然要多为你们打算的。”

桑立远说完,一路上再无别话,也没直接去县城,先去了一趟北阳县,在吉祥布庄里坐了坐,顺带给周氏一家留下了些许从杜家带出来的“特产”,这才回到县城。

到了县城也没回县衙,而是一头扎进布庄里,连点货带清账地忙了大半天,直到天色将晚,这才回到县衙,悄悄儿地从小门进去,谁也没惊动,第一夜就这么混过去了。

只是桑立远的苦头还在后面,这姨娘是真盯上了布庄这两块肥肉,摆出了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对桑立远分外地殷勤不说,在桑德芝耳边吹的枕头风一天比一天响。

今天来送个菜,明日来送点羹汤点心,倪卿卿聪明得很,从来没说过什么想要布庄的话,直说让桑立宝也跟着历练历练,桑德芝委实也对小儿子日后的前程发愁,于是这股子劲儿就全用到了桑立远的身上,让他委实有些招架不住。

再加上桑立宝和桑翠也改换态度,每日闲着没事就往布庄跑,扰得桑立远和布庄上上下下不胜其烦。

桑立远干脆在书院近处赁了个院子,借着读书的名义和谷旭然在外单独住了,和桑德芝的父子关系愈加僵化。

这些事情宁金金也听说了许多,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劝桑立远想开些、坚定些,只要把祸害引进门,那可真是功亏一篑,桑立远心里也有数,只是肝火旺盛。

这日子一晃就到了三月底,冰雪消融,天气渐暖,庄户人家更到了忙的时候。

杜二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就算如今家里有许多佃户种地干活,他每日还要去地里瞧瞧、或是打理家中每月都能见着银钱的菜地。

到三月最后这天,宁金金已经在厢房中育好了小苗,不是别的,就是她空间里种的几样儿北地少有的蔬菜水果,这些小苗在空间里已经种过四五茬儿了,宁金金也攒下了不少存货,用来育苗的种子也经过了几轮的筛选。

宁金金后来添置的三十亩荒地去年夏天种了一季的作物,简单收成后就把剩下的全折在了地里养肥,开春正好耕种。

这三十多亩地中宁金金划出了几亩用来搭建佃户们的住处,空间里的作物预备种个二十亩,剩下的十来亩地依旧用来种粮食。

宁金金倒是怕没有收成或是不能卖钱,只是给这些佃户们的心里留一些底罢了。

--

作者有话说:

这两天太忙了,状态也不咋样,明天或后天努力恢复三更~

半晌,宁金金这才抬起头。

“小姑姑,你和姑父不介意吗?”

宁氏听完一阵心酸。

“这有什么可介意的,咱们都是一家人,况且现在宁家统共就剩你和乐乐了,不管是你爹还是春景都不在了,还有什么可顾及的?况且又不是分开,咱们平时大可以两地住着,看哪边忙就去哪边。”

宁金金脸上这才露出笑容来,她正愁丁家堡地方不够大呢,这么一来,杜家和宁家名下可就有两个庄子了,等县里的买卖开起来,他们大可以平日在县城里住着,等农忙或是过年的时候再回到丁家堡和青里堡的庄子上来。

“小姑姑,我知道了,我会好好筹办的,只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也得等到明年了,若是小姑姑挂念爷奶的墓地,咱们这个清明节就过去一趟,好不好?”

“好,都听金金的。”

因为住上了新房子,这个年比往年还要热闹舒服些,桑立远在杜家一住就是十多天,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意思。

因为上年和杜家混得颇熟,再加上桑立远本身就是个极为随和的性子,十多天下来,家里倒没有一个觉得他烦的。这十多天有他带着闻安几个读书,宁金金也难得偷懒,虽然心急账房先生的事,但也没好意思开口催。

直到过了元宵,布庄里开业离不开他,老梁也来了两趟接来,桑立远这才不情不愿地回到了县城里。

临走时又从杜家带走了不少吃食,从鲜菜到鸡蛋到冻果子满满地收拾了一大箱,宁氏还怕不够,还要寻摸些花生栗子野核桃的让桑立远带着,被宁金金拦下了。

“小姑姑快停手吧,再给桑大哥带,咱们家就没得吃了。”

宁氏被逗笑了:“你这丫头什么时候在乎这些吃食了?眼看着又长一岁,越发小气了。不带罢了。”

桑立远回到了县城里,宁金金偷偷翻了翻灶间外头堆满了雪的笸箩,冻梨少了大半,蓝莓山莓几乎都没了,暗暗腹诽。

好在这些都是她经手的,连宁氏也不清楚这批果子到底有多少,宁金金于是又从空间里取出些来冻上,省得亏了自己和闻安几个的嘴。

再说另一头,桑立远从马车离开村口的瞬间便开始唉声叹气,要不是布庄开业、他自己的课业也不好耽误,他打心眼儿里不想回去。

往常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地过日子,冷冰冰的也就是了,现在更添了一层烦恼,自己仅有的两个铺子都被惦记上了,桑立远心中说不出的膈应。

马车外头老梁听着车里的动静,心里一阵好笑:“少爷,若是想来再来就是了,难道杜家还能不欢迎不成?您也不能老不回家,那边儿为了找您都找疯了,吓得我这正月都是在老丈人家过的。”

“那叫什么家?一点热乎气人气儿都没有,哪年正月里不得打几场官司,眼不见心不烦岂不大家都好。”

外头的老梁听着,心里颇不是滋味,叹了口气。

“话是这么说,只是大年下的不在家,终归不好。”

“往常他们一家人盼着我不在,我偏在他们眼皮底下晃悠,今年倒有点新情况,他们盼着我在,好游说的,我偏就不在了。”

一想起县衙后院儿的姨娘和两个庶出的这些日子不知道有多糟心,再加上他在杜家过的轻松自在伙食好,桑立远不由得乐出声儿来。

小丫头说得没错,忍无可忍就躲着,自己心里乐呵比什么都重要。

“那少爷,回去之后打算怎么办呢?老躲着也不是个法子,等少爷你考取功名上京等放缺了,他们也会下手的。”

桑立远想了一想:“拖一时算一时吧,或许有更好的法子,你们都是周家的老人了,我自然要多为你们打算的。”

桑立远说完,一路上再无别话,也没直接去县城,先去了一趟北阳县,在吉祥布庄里坐了坐,顺带给周氏一家留下了些许从杜家带出来的“特产”,这才回到县城。

到了县城也没回县衙,而是一头扎进布庄里,连点货带清账地忙了大半天,直到天色将晚,这才回到县衙,悄悄儿地从小门进去,谁也没惊动,第一夜就这么混过去了。

只是桑立远的苦头还在后面,这姨娘是真盯上了布庄这两块肥肉,摆出了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对桑立远分外地殷勤不说,在桑德芝耳边吹的枕头风一天比一天响。

今天来送个菜,明日来送点羹汤点心,倪卿卿聪明得很,从来没说过什么想要布庄的话,直说让桑立宝也跟着历练历练,桑德芝委实也对小儿子日后的前程发愁,于是这股子劲儿就全用到了桑立远的身上,让他委实有些招架不住。

再加上桑立宝和桑翠也改换态度,每日闲着没事就往布庄跑,扰得桑立远和布庄上上下下不胜其烦。

桑立远干脆在书院近处赁了个院子,借着读书的名义和谷旭然在外单独住了,和桑德芝的父子关系愈加僵化。

这些事情宁金金也听说了许多,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劝桑立远想开些、坚定些,只要把祸害引进门,那可真是功亏一篑,桑立远心里也有数,只是肝火旺盛。

这日子一晃就到了三月底,冰雪消融,天气渐暖,庄户人家更到了忙的时候。

杜二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就算如今家里有许多佃户种地干活,他每日还要去地里瞧瞧、或是打理家中每月都能见着银钱的菜地。

到三月最后这天,宁金金已经在厢房中育好了小苗,不是别的,就是她空间里种的几样儿北地少有的蔬菜水果,这些小苗在空间里已经种过四五茬儿了,宁金金也攒下了不少存货,用来育苗的种子也经过了几轮的筛选。

宁金金后来添置的三十亩荒地去年夏天种了一季的作物,简单收成后就把剩下的全折在了地里养肥,开春正好耕种。

这三十多亩地中宁金金划出了几亩用来搭建佃户们的住处,空间里的作物预备种个二十亩,剩下的十来亩地依旧用来种粮食。

宁金金倒是怕没有收成或是不能卖钱,只是给这些佃户们的心里留一些底罢了。

--

作者有话说:

这两天太忙了,状态也不咋样,明天或后天努力恢复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