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人生百态(1/2)
王中人说着,跟在他身边的小伙计掏出个花名册来,递给宁金金,上面是各家各户的人口细则,年龄经历都是全的。
宁金金一边拿在手中翻看,一边随着王中人的介绍认人。
“这站在最边上那家是胡三家,他最年轻,今年才二十二岁,前年刚成了亲,旁边那就是他媳妇,左手边是他老子娘,他媳妇边上站着的是他家的两个孩子。”
宁金金对照着花名册看了看,那女孩儿叫胡杏儿,十二岁了,男孩儿叫胡喜儿,却是十一岁。上头只写着是胡老三的孩子,十一二岁的孩子,哪来的二十二岁的爹?
还没等宁金金问出来,王中人倒先开口说了:“那丫头小子一个是他大哥家的孩子,一个是他二哥家的,都是他的侄子侄女。他家本是辽北府的人,他大哥二哥原是跟着镖局走镖的,只他一个人在乡下守着他老子娘种地。去年夏天他大哥二哥在路上出了事,竟没有一个人回来,货物也失了,镖局赔光,也没安抚的银钱给他们。”
“他两个嫂子只把这两个孩子送回了乡下,不声不响卖了各家的宅子卷银钱跑了,原本家里头靠着他大哥二哥和两亩薄田还能过活,又添了两个孩子,况且遭了旱情,本来拉家带口卖了田地来投奔北昌府的亲戚,结果人家一瞧这一大家子,不愿意帮扶,恰好碰到我这里来。”
“我细细查看了几日,是老实勤快的,况且这么艰难也没打两个侄子侄女的主意,可见厚道,胡三是个壮劳力,他老子身体也硬朗,下地不成问题。最难得的,这胡喜儿从小跟着大伯和自己爹练武,别看他小,倒会个几下子,三四个大人都近不了身。”
宁金金点了点头,认真打量了一番对方身上的穿戴,心里也有了数。
“这倒是天意弄人,没别的,我是过了,等回头姑父小姑姑回来,他们再定下的话就成了。”
“好说,这紧挨着他们一家子的,就是钱生家,他家壮劳力最多,首先钱生自己算一个,他大儿子钱多今年十七,二儿子钱余今年十五,父子爷仨儿都是庄稼地的好手。再者就是他老子娘,他娘身体不错,能照顾全家,他爹身子不大好,但也只是没法狠干地里的活而已,倒是很会料理牛马,也算是有手艺在。”
宁金金听着倒是很满意,再看花名册上钱生的名字下头点着红点,和别家不同,问了一句:“这红点是什么意思?我看他家倒没有当家主事的妇人。”
说到这里,王中人顿了顿,稍稍面露难色。
“这红点的意思不是别的,他家原先也是佃户,不是这附近村子的,是凤尾镇那头的,这红点就代表着上个东家不满意,把他们赶出来了。”
“既然一家子大半都是壮劳力,怎么又给赶出来了?”
宁金金知道王中人不敢不介绍好的给她,且他也实话实说了,所以不说别的,只问原因。
王中人依旧一脸为难,这里面的事还真不好跟宁金金这么个小姑娘说,想了想,措辞道:
“这原本不怪他,倒是上一个东家的大不是,要不是好的,我也不能带来。这钱生原来有个媳妇,脸面生得不错……被东家的不知哪个亲戚给欺负了,这钱生要去和东家的亲戚拼命,结果对方人多势众,给打了回来,他媳妇伺候着,足足养了月余才能下地。”
“没想到他媳妇看他好了,竟投井了,想来一早就已立下死志,到底不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11章 人生百态(2/2)
他,等他好了才投井……这已是不幸了,谁知这东家欺人太甚,又逼着他们一家写了许多品行不端的‘供词’,把他们赶了出来,有这个红点,没人肯要他们。”
“但我知道你家既然与别家不同,大约是能听一听这缘由的。我也怕不真,托人去打听了,确实是这么回事,要是其中有误,不管过去多久,都能来找我,我打下包票的。”
宁金金听了,再看钱生一家子,果然很有规矩,连他家小儿子也从没抬过头,别家都去倒水喝,只有他家和一对上了年纪的人不动。再看他们脸上,不光是不安踌躇,更兼灰暗之色,心里就信了七八分。
“那人家到底是些什么人,做出这样的事儿来,凤尾镇的衙门竟不管么?”
“哪里敢管!那作恶的亲戚也不是什么亲戚,只是和那家财主是个酒色知己,这么说吧,这人可有大背景,你知道如今的县令老爷么?”
宁金金一愣:“桑大人?”
“是了,那人是桑大人的小舅子,谁敢管?钱生挣了命,也没摸到凤尾镇衙门口的石狮子。”
宁金金:……
这怎么话说的,真晦气。
什么小舅子不小舅子的,只不过是那个妾室的弟弟而已,宁金金没听桑立远说,却听老梁说了,这人因为家境好的时候也读过一阵子书,识得几个字,他姐姐赎身跟了桑大人之后,他也一直跟着。
直到了这里,桑大人在县学里给他谋了个职,在里头打杂而已。
上回碰见桑立宝和桑翠,这人还跟他们二人同乘,被桑立宝连哼带哈地赶走都不敢说一声儿的主儿,分明是个奴才,哪有舅舅的款儿,若说是他,这事十有八九跑不了。
“宁姑娘,你要觉得不妥,这家人我仍带走就是。”
王中人见宁金金没说话,心里便有些打鼓,却听宁金金说:“钱生家的我定了,姑父小姑姑那儿我自去说,你也不用再解释这红点儿。”
“哎哎!这可是救了好几条人命,可是大功德了!”
接着又介绍了种地的冯家和王家,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宁金金听着中规中矩,也就成了。
管后山的这几家里头也有一家姓王的,也没什么特别,中规中矩。
有个方有林家,给宁金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不是别的,是他家三个儿子的名字——老大十八岁,叫方木,老二叫方林,老三叫方森,一家父子四个像是和树对了命了。
还有就是也很有规矩的老两口,看着约么五十岁上下,他们两人也算一家。
“他叫张益举,以前是在南边某个府令家的庄子上专管园林的,那府令遭弹劾撤官发配,家里的庄子充公,把他们这些干活的给赶了出来。别人家拖家带口,他两口子年纪大了,也没孩子,北阳县是他们老家,于是一路辗转回来,只想找个踏实地方能打发下半辈子。”
“虽说不是壮劳力,但对果木极为精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用的人,这才带了来,宁姑娘瞧着怎么样?”
宁金金点头:“果是真的,那是我家走运,这样的人想着请都请不来呢。”
正说着,院门打开,杜二宁氏和杜闻安先到了。
--
作者有话说:
更新来了~原谅我又开始一章一章发了,一起发的时候阅读量几乎砍了一半,呜呜呜快吃不上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