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1/2)
宁金金想了想,好像她一直以来是只顾着让宁氏和杜二多学学这类的事情,比如算账,还比如考量大的得失,眼光放得长远等等。
倒不是她自己就有多高明,只是她前世在商场上打拼,见过的人也多经过的事情也多,所以考虑得会更多一些,有些大事她也敢去做。
而杜家生活在这样闭塞的小村子里,每日睁开眼就是柴米油盐,生活环境所限才没有很大的格局,现在条件好了,照样也能调理得妥妥当当。
只是她总是强调让宁氏和杜二学着处理这些,却忽略了家里几个小的,虽说不一定要怎么周全完美,但至少也要有这个意识,而不是全听爹娘和她的。她虽然看重他们的学业,但更要全面发展,可不想这几个弟弟变成百无一用类的书生。
想到这里,宁金金继续说道:“这是家里的大事情,咱们一家人坐在这里商量的,有了问题大家都要劳心劳力才好。”
“金金姐,我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来。”
“想不出来才要想呢,谁还能是天生就会这会那的,不都是慢慢学来的,就比如读书识字,你读了书,应该更有主意才对。而且就算说不好也没啥,这在自己家里呢,又不比外头。”
宁金金说完,宁氏也点了点头,说道:“正是这话了,娘知道你们好念书,但一味埋头苦读也不好,这些人情世事,也都该看看学学,以后才不至于轻易叫人拿住了。”
杜闻安听了,果然停下了筷子,但一时心里也没什么好主意,只说:“金金姐,你容我想一想再说。”
“这不着急,你肯花心力在这上头就是好的。”
“姐姐,我有个主意!”
杜闻安在一旁想办法,倒是宁乐开了口,仰着白胖的小脸,嘴上吃得油光光的,腮边还带着粥里的米粒儿。
宁金金拿出手帕子来,给他把脸擦干净,笑了笑:“那就乐乐先说,有什么好主意?”
“就像雇人盖院子一样,但是树是大家的,所以不用给很多工钱。”
宁金金点了点头,鼓励宁乐继续说下去:“这倒是对的,只是砍树吧是地上的部分卖钱,树根没人要,而且刨出来也费劲,这个该怎么给银钱?刨出来之后的坑又该怎么办?”
“姐姐,咱们家不是还要种果树么?刨出来的坑正好种新的树!树根晒干了可以当柴烧……有了,咱们可以告诉来干活的人,咱们买树根!”
宁乐说完,宁氏杜二也都笑起来。
“金丫头就够聪明的了,没想到乐乐也是这样,这鬼主意出的,倒和金丫头一点都不差。”
宁乐听了只觉得高兴,倒不是因为被夸聪明而高兴,而是为着杜二最后那句话,他很像姐姐。
“金金姐,我觉得乐乐说得很对,咱们只买后山,等村子里忙完春种了,就放出话去买树根,大的多少钱小的多少钱,都一一说明了。他们要是想卖树根得银钱,就必须先伐树,而伐树卖树的钱又不是咱们家的,是他们自己的,就算白干伐树的活儿,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买来’的树墩子,咱们还可以箍菜板,或者晒干了当柴火烧!”
杜闻安就像开了窍似的,把砍树挖树根的想法总结了出来。
宁金金想了想,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08章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2/2)
倒真是个很不错的办法,于是大大夸奖了两个弟弟一番。
又过了两日,杜二已经和里正商量定了,圈好了荒地,又大体量了山头的面积,少说也有个三百四十多亩,因为买荒地对村里来说实惠居多,里正也高兴,干脆就打三百亩来算,一亩只要三钱银子。
而宁金金也没闲着,在家把料子剪裁缝制好,几个屋子都吊上这种料子做成的天花板,几匹料子几乎全用上了,剩下的宁金金也没糟践,干脆做了床罩一样的东西,可以直接盖在土炕的草席子上头,垂下来的部分也能把砖石给遮住,也不用担心掉灰。
这些料子加在一起可是不轻,杜二干脆使柴担挑到了宅基上,宁金金又在一旁和孙师傅说了许久,这才把“天花板”这个概念给孙师傅讲明白。实际做起来倒没什么难度孙师傅答应得很是痛快。
之后又花了两日的时间和里正家的大儿子丁勇武在山上把木材的树清算了出来,虽说山上种果树,但也得留几棵差不多的树在外围,不为了防什么,这为养鸡,之后好直接用木板或是栅栏封山。
而且过细的木材也卖不出去,是留着还是清理那就是杜家自己的事情了。
一切都弄明白,这天杜二提前托了杜大和杜闻全盯着宅基上,杜闻全的媳妇小刘氏的身子也养好了,宁氏干脆请她和丁氏去宅基的棚子里当一天厨子,自己也算松快一天。
一家人吃过早饭,稍微收拾了下家里,杜二套了马车,准备全家人都去镇上。先是去村里接上了里正,到镇上的时候也不过才上午时分。
这一回荒地的投入倒没什么,八亩地算上税也不过十三两银子,这么大的山头确实不便宜,就算只打三钱银子算,再加上交给官府的税银,也要花上一百两左右。
不过这些事情已经在家都商量周全,荒地和佃户的花费交给家里,后山的宁金金自己花钱,从买到请人挖树种树买树苗都是她来,这片后山写的也是她和宁乐的名字。
宁金金和杜二对镇上的小衙门已经十分轻车熟路,这一回过户不用再瞒着她,宁氏就留在了外头看着杜闻安兄弟三个,杜二带着宁金金和里正一起进去。
刚到门口,这些日子常和杜二家打交道的差人们就迎了上来。
“杜家二哥,丁里正,小宁姑娘,你们怎么过来了?可是有什么事?若有事,尽管吩咐我们哥儿几个。”
“太客气了,哪能天天都有事的,没得因为我们家,你们兄弟几个天天辛苦,这回来是买了荒地,让丁大伯带着我来过户。”
“哦哦,这好说,那文房就在后头了,杜二哥你也认识,见了不止一回两回了。这是打算要买多少?”
差人一路陪着走进去,一边闲聊。
“定了八亩荒地,还看中了一片山头,想着都买下来,庄户人也就这点子出息了。”
“那这么说,这可不下十亩地了,杜家二哥这是打算请佃户了?要是有这个打算,一会子过完户了,前头找我来,我倒认识相当一个相当不错的中人,咱们都是老相识了,断然坑不了你。”
杜二连忙点头答应下来:“这倒省了我们好多事,多谢了!”
--
作者有话说:
果然又没赶上十二点前,呜呜呜呜废物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