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买(1/2)
宁金金闻言,撇了撇嘴,这杜二林家里也有孩子,要真这么好,他家还舍得卖?早自己搬进去了!
“二林,都一个村里住着,互相心里都知道,你家的地确实不错,这回是逮着什么发财的机会了,竟然舍得全卖出去?”
“哎,这,这我是啥样人忠子哥你也知道,这地是不错,我这一个人也忙活不过来啊,正好我舅子那头儿在凤尾镇上开了铺子了,我这边把地卖了,也给他弄点本钱使使,以后就忙自家的铺子,不回来种地了。”
杜二林说着,脸上不免得意起来,好像搬离了村里就能出人头地似的。
“反正这一片都卖,连着那宅基,村里的房子我们可不卖,以后要是老了还有用处呢。”
“忠子哥,我这实在是着急搬走,要碰上大雪可就耽误事了,你家现在可是不错,我听说都跟县令家的公子做生意了,这银钱也放宽些……咱们都是亲戚!”
“呦,这就是跟布庄做生意的宁家小姐吧,论理,你也该叫我一声二叔的,这小模样,闻远那孩子倒是个有福气的。”
杜二林说得满脸跑眉毛,宁金金也没搭理,只是往姑父身后一躲,装出一副认生的样子来,杜二林倒也不觉得没意思,脸上依旧赔着笑。
“二林!你也知道你懒,没得把好地给糟蹋了,要是忠子真买了你家的地,那也是救了你,省得你日后遭报应,你这说的是啥话?前儿你找我的时候说价钱好商量,就这么个好商量?我跟你说,现在村里就忠子一家想买地,过了他家你就且等着去吧。”
里正听不过,咳嗽一声,把杜二林数落了一顿,这还不算完。
“闻远那孩子都过继走小十年了,当初你这个亲叔占了他的地还不养他,现在倒攀起亲戚来了?人家孩子跟你有啥关系,再胡说抽你的嘴!”
杜二林吃了个没味,觉得有些尴尬,一个劲儿地赔着笑脸。
“丁大伯,买根针都讲究个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呢,我这也是为了多倒腾点儿,我可没说抬高价去卖啊。后面的话是我顺嘴胡说了,不用您老动手,我回去自己打嘴!”
说着,又看向杜二,杜二也没说话,只说回去商量商量,谢过了里正一家,说是第二天给准信,若是商量定了,明天再到里正家里谈价钱,说完这才带着宁金金家去。
到了家里,一家人坐在灶间的桌子前,商量来商量去,倒也觉得位置合适,现在杜二林着急卖出,里正也站在自己家这边,宅基也大,看下来倒没什么不合适的。
只是宁氏听到是杜二林家卖地,难免勾起伤心事来,记挂不知现在怎么样了的杜闻远来,眉头一直伸展不开。
“好端端的,怎么就要搬出去?闻远这孩子走了也有三个多月了,北边现在也没什么战事,不过是新兵顶了老兵去戍边,怎么也不往家里捎个信儿回来呢?”
“小姑姑你别担心,等明年地里不大忙的时候,咱们可以一起去看闻远哥哥呀,戍边的话不就在辽北府么?我记得姑父的小妹不也嫁到了辽北府,咱们这儿靠辽北府也近,那边没什么战事,总共也就几个军营,能找到闻远哥哥的。”
一家人又叹了几口气,宁金金和杜二都在旁边劝着,好不容易才让宁氏转忧为喜,这才重新说到正事上来。
“姑父,我看那片宅基后头还有一块空地呢,也没耕种的痕迹,那是谁家的?”
“应该是村子里的荒地。”
宁金金点了点头,是荒地就好办,一般村子里的荒地都是归里正管的,要买的银钱直接交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27章 买(2/2)
县衙去。一个村子里头荒地越少,里正脸上也有光,到年下还能从衙门口多领些钱粮。
“咱们不如把那块荒地也买下来,用篱笆圈儿围了,咱们单种菜用。那几块地都挨着,建起新房子来,离家里也近,我看着倒挺不错的,就是还不知道价钱。”
杜二想了想,道:“荒地便宜,宅基后头那一块地少说也有大半亩了,就打半亩算,一两银子顶天了,种菜还好说,也好弄,要是种地,少不得得花个两年时间先养着。”
宁金金点了点头,心说怪不得荒地卖的便宜,但愣是没多少人去买,买来得先细细地开垦还不算,头两年也很少收成,庄户人家一年到头也就这么点银钱,嚼谷还顾不上,谁家有闲力闲钱去捣鼓这个呢?
不过她有空间,等翻地的时候可以把空间的土稍微在地里头撒上些,应该就没什么妨碍了,荒地是一定要买的,不光这半亩,周围那一大片也都得买下来才好,没有地叫什么庄子呢!
“杜二林他家的地原本就不差,要是论市价,怎么也在十两银子上了,但他现在他卖得急,冬里也不准备种,要是定下来要了,可以耐下心来多磨一些日子,七八两应当是可行的。”
“等开春了稍微收拾收拾,直接就能种了。”
宁金金点了点头。
“昨儿我从布庄拿来了九十两银子,家里应该有个十几两吧,就打五亩地算,加上宅基也不过花费一半,尽够了的。剩下的银钱咱们再盖个大大的砖瓦院子,冬里请人也用不着多少银钱,不过是一顿晌午饭、每人十几个铜板的事儿。材料上倒也不用节省,家具不如就叫上回给咱们打牛车的高爷爷家里打去。”
“就算这些银钱不够,等雪下来了,布庄那头开了张,又是一笔银子进账,不用担心许多。而且另外四个菜箱子里的菜也快长好了,等九天后县里的布庄来接,姑父可以收了带上,去县里问问酒楼要不要,到时候又是一笔银子。”
“不说别的,光是卖菜这一项,这个冬天到开春都不用愁了。若是布庄生意好,有了闲钱,咱们也可在院子里打一口自己家的井,浇地吃水都方便着,搬到河坡那边之后,挑水可就很远了。”
宁金金把自己的盘算说出来,宁氏和杜二也听得点头不止。
一家人商量好,吃过了中午饭,杜二自去山上打柴,宁氏收拾家务,把一直养在小屋里的鸡鸭放出来,在院子里散了散,又往原先的鸡窝里铺了不少保暖的麦秸,这才把一院子的鸡鸭都赶进去。
在屋里养的时间够长了,再不放出来,等天冷了更难在外头养。
两只小狗现在也能吃干的,用鲫鱼汤和菜汤泡点饭、馒头,就吃得香甜,长得也快,现在早就可以满地乱跑,一般晚上就睡在宁金金的屋里,等彻底出了满月,杜二准备在柴棚子里好歹收拾个狗窝出来,家里也有了看家护院儿的帮手。
下晌,宁金金依旧在自己屋里做衣裳,一边儿看着弟弟们读书练大字,宁乐也安安静静的,吃过药陪着宁金金做了会儿活,精神便支撑不住。
好在屋里安静,宁金金把自己的被褥铺开,就叫乐乐在自己屋里睡个午觉。
到了第二天,杜二吃过早饭就要往里正家去,这回宁金金倒是没跟着,昨日她看姑父心里已有了主意,且村子里不比布庄,她已经在布庄里混开脸了,而村子里去了也没什么话好说。
杜二这一走,直等到家里中午饭都吃完了才回来,满面红光的。
--
作者有话说:
更新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