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将军家的种田小农女 > 第546章 南朝借粮(四)

第546章 南朝借粮(四)

“云儿,你那里粮食大概有多少?”即便北朝现在是属于他们二人的,但是关于北朝的粮食以及他们自身的粮食还是分开来的。

对于自家的粮食有多少,贺兰渊一般都不关注,都是交给文竞云来处理的。

关于这个问题,文竞云没有多说,而是直接挑眉看着贺兰渊“关于他们二人来接借粮你是如何想的?”

“你呢?云儿,你是怎么想的?”贺兰渊笑着反问道。

夫妻二人都没有说话,而是直接相视而笑,二人心有灵犀,即便对方不用说什么,也知道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

第二日连襄王和右相还没来得及吃早饭一大早就又来到了王府,他们在这里多耽搁一天,南朝的百姓就受困一天。

虽然昨日他们二人已经明确表示过不愿意借粮给南朝,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他们多上门几次,也许会令他们改变态度也说不定。

“渊儿,你考虑的如何了?”连襄王鼓足勇气再一次向贺兰渊开口。

贺兰渊没有说什么,而是直接把连襄王和右相领到了饭厅。

“有什么话等吃了饭再说吧!”

在用早膳期间,贺兰渊和文竞云之间的互动,那两个老头子错愕不已。

原来传闻果真是真的,谦王和谦王妃就如同平常百姓家的夫妻一般互相照料。

这对于位高权重的王爷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一般只要有一些权势的男子,三妻四妾就不用再提了,作为夫人哪一个不得安全马后的伺候着当家之人。

像谦王这样的几乎没有。

“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你们二位不吃,难道看到我的脸就能够饱了吗?”文竞云一边喝粥,一边看着不动筷子,看着她的两位。

“吃,我们吃。”连襄王急忙端起面前的粥喝了一口,下一瞬间,他就把面前的粥吸引了注意力。

之前他只当是一碗普普通通的小米粥,结果喝了一口,立马被粥的香味儿缠住了“你们这粥里放的是什么,味道怎么如此特别?”

连襄王将面前的小碗一饮而尽,然后又自己伸手去舀了一碗,这个时候他的注意力完全被面前的早膳所吸引了,哪里还关注什么借粮的事情。

右相也没有说话,只是安静的喝着粥,让他感到诧异的是饭厅之中并没有丫鬟,随侍在旁边,在把早膳端上来之后,丫鬟就都到了门外,这倒是和一般的王室贵族家庭不一样。

文竞云放下碗筷,然后又帮贺兰渊盛了一碗,接下来才回答连襄王的问话“粥里加了新鲜的鱼片,所以称之为鱼片粥。”

“鱼?真的是鱼吗?”连襄王在南朝的时候,就听说过北朝人吃鱼,而且还养鱼,稻田养鱼和挖塘养鱼他都有听说。

只是没想到,鱼能够做出来这么美味的食物,这些年他算是白白浪费了口福。

“是鱼,这鱼片儿粥只是鱼的最简单的做法,连襄王爱吃等到中午的时候,我让人带你去酒楼里专门点几个鱼的菜,让你们二位好好尝一尝。”

今年天旱,他们种植的稻子比较少,所以鱼的产量也不多,除了各家鱼塘餐产的鱼之外,剩余的就是罗城养殖的鱼了。

当然普通老百姓家应该还有晒干的鱼干存着。

“好啊,好啊,那就多谢渊儿媳妇儿了。”连襄王特别激动,之前他在南朝就已经吃过不少美食了,他对美食可是情有独钟,昨日里虽然心不在焉,一直担心借粮的事情,但是驿馆之中的饭菜他也没少吃。

这北朝处处都是宝,他真想就留在这里,只是现在有些不可能罢了。

右相在桌子下面,用手碰了碰连襄王的腿,别光顾着吃,千万不要把咱们这次来的目的给忘了。

连襄王一时恍然大悟,吃饱喝足了之后,他略微有些为难的又一次开口“渊儿,你看这借粮……”

后面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贺兰渊给打断了,贺兰渊没有看向连襄王,而是直接盯着右相。

“右相大人,借不借粮只是其次,如果你们能借到粮,有想好了它们是否能够全部到达了老百姓的手中?这一点如果没有想清楚,那关于借粮的事情就一句话也不要说。”

“渊儿,你的意思是?”连襄王激动的站起来,然后又在右相的眼神示意下坐了回去。

右相想了想,然后叹了一口气“我不能保证谦王所说的话,但是我会竭尽全力。”

谦王说的对,与其借回去粮食,还是到了贺兰江的手中,那不如现在就不要开口,以免浪费了这批粮食。

文竞云不以为意“右相大人的保证又能值得了几个银子,虽然你是几代忠臣,但是南朝的朝堂又有你的一席之地吗?”

虽然文竞云这句话说的比较直接,但是说的话也是事实,将粮食是交给右相,右相也没有能力保得住。

“谦王,还请您出手相助!”既然谦王和谦王妃能够说出来这句话,那么就证明他们是想要借粮给南朝的百姓的。

而且既然他们提到了这个问题,那肯定对于问题的解决已经想到了相应的办法。

“我替南朝百姓谢谢您!”右相站起来真诚地给贺兰渊行礼,谦王从始至终都是良善之人,一丝变化也没有。

贺兰渊坐直身子,“主意我是有,不过需要右相的配合,但是前提说好,我们这里也没有多少多余的粮食,只能稍微缓解一下南朝百姓的燃眉之急!”

同意此次借粮,他们自己也是有考虑的,毕竟说到底无论南朝的百姓还是北朝的百姓,他们都是贺兰家族的臣民,如果能尽自己一份力,能够解救一部分人,也算是做了好事。

另一方面,同意借给南朝百姓的粮食,也让他们心中对北朝感恩戴德,如果有更多的城池愿意投靠他们北朝,那么也就不用再兵戎相见了。

贺兰渊和文竞云不想要看到自家的士兵受伤,也不想因为战争死伤更多的人,所以他们想要通过借粮这一事情来达成所愿。

“云儿,你那里粮食大概有多少?”即便北朝现在是属于他们二人的,但是关于北朝的粮食以及他们自身的粮食还是分开来的。

对于自家的粮食有多少,贺兰渊一般都不关注,都是交给文竞云来处理的。

关于这个问题,文竞云没有多说,而是直接挑眉看着贺兰渊“关于他们二人来接借粮你是如何想的?”

“你呢?云儿,你是怎么想的?”贺兰渊笑着反问道。

夫妻二人都没有说话,而是直接相视而笑,二人心有灵犀,即便对方不用说什么,也知道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

第二日连襄王和右相还没来得及吃早饭一大早就又来到了王府,他们在这里多耽搁一天,南朝的百姓就受困一天。

虽然昨日他们二人已经明确表示过不愿意借粮给南朝,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他们多上门几次,也许会令他们改变态度也说不定。

“渊儿,你考虑的如何了?”连襄王鼓足勇气再一次向贺兰渊开口。

贺兰渊没有说什么,而是直接把连襄王和右相领到了饭厅。

“有什么话等吃了饭再说吧!”

在用早膳期间,贺兰渊和文竞云之间的互动,那两个老头子错愕不已。

原来传闻果真是真的,谦王和谦王妃就如同平常百姓家的夫妻一般互相照料。

这对于位高权重的王爷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一般只要有一些权势的男子,三妻四妾就不用再提了,作为夫人哪一个不得安全马后的伺候着当家之人。

像谦王这样的几乎没有。

“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你们二位不吃,难道看到我的脸就能够饱了吗?”文竞云一边喝粥,一边看着不动筷子,看着她的两位。

“吃,我们吃。”连襄王急忙端起面前的粥喝了一口,下一瞬间,他就把面前的粥吸引了注意力。

之前他只当是一碗普普通通的小米粥,结果喝了一口,立马被粥的香味儿缠住了“你们这粥里放的是什么,味道怎么如此特别?”

连襄王将面前的小碗一饮而尽,然后又自己伸手去舀了一碗,这个时候他的注意力完全被面前的早膳所吸引了,哪里还关注什么借粮的事情。

右相也没有说话,只是安静的喝着粥,让他感到诧异的是饭厅之中并没有丫鬟,随侍在旁边,在把早膳端上来之后,丫鬟就都到了门外,这倒是和一般的王室贵族家庭不一样。

文竞云放下碗筷,然后又帮贺兰渊盛了一碗,接下来才回答连襄王的问话“粥里加了新鲜的鱼片,所以称之为鱼片粥。”

“鱼?真的是鱼吗?”连襄王在南朝的时候,就听说过北朝人吃鱼,而且还养鱼,稻田养鱼和挖塘养鱼他都有听说。

只是没想到,鱼能够做出来这么美味的食物,这些年他算是白白浪费了口福。

“是鱼,这鱼片儿粥只是鱼的最简单的做法,连襄王爱吃等到中午的时候,我让人带你去酒楼里专门点几个鱼的菜,让你们二位好好尝一尝。”

今年天旱,他们种植的稻子比较少,所以鱼的产量也不多,除了各家鱼塘餐产的鱼之外,剩余的就是罗城养殖的鱼了。

当然普通老百姓家应该还有晒干的鱼干存着。

“好啊,好啊,那就多谢渊儿媳妇儿了。”连襄王特别激动,之前他在南朝就已经吃过不少美食了,他对美食可是情有独钟,昨日里虽然心不在焉,一直担心借粮的事情,但是驿馆之中的饭菜他也没少吃。

这北朝处处都是宝,他真想就留在这里,只是现在有些不可能罢了。

右相在桌子下面,用手碰了碰连襄王的腿,别光顾着吃,千万不要把咱们这次来的目的给忘了。

连襄王一时恍然大悟,吃饱喝足了之后,他略微有些为难的又一次开口“渊儿,你看这借粮……”

后面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贺兰渊给打断了,贺兰渊没有看向连襄王,而是直接盯着右相。

“右相大人,借不借粮只是其次,如果你们能借到粮,有想好了它们是否能够全部到达了老百姓的手中?这一点如果没有想清楚,那关于借粮的事情就一句话也不要说。”

“渊儿,你的意思是?”连襄王激动的站起来,然后又在右相的眼神示意下坐了回去。

右相想了想,然后叹了一口气“我不能保证谦王所说的话,但是我会竭尽全力。”

谦王说的对,与其借回去粮食,还是到了贺兰江的手中,那不如现在就不要开口,以免浪费了这批粮食。

文竞云不以为意“右相大人的保证又能值得了几个银子,虽然你是几代忠臣,但是南朝的朝堂又有你的一席之地吗?”

虽然文竞云这句话说的比较直接,但是说的话也是事实,将粮食是交给右相,右相也没有能力保得住。

“谦王,还请您出手相助!”既然谦王和谦王妃能够说出来这句话,那么就证明他们是想要借粮给南朝的百姓的。

而且既然他们提到了这个问题,那肯定对于问题的解决已经想到了相应的办法。

“我替南朝百姓谢谢您!”右相站起来真诚地给贺兰渊行礼,谦王从始至终都是良善之人,一丝变化也没有。

贺兰渊坐直身子,“主意我是有,不过需要右相的配合,但是前提说好,我们这里也没有多少多余的粮食,只能稍微缓解一下南朝百姓的燃眉之急!”

同意此次借粮,他们自己也是有考虑的,毕竟说到底无论南朝的百姓还是北朝的百姓,他们都是贺兰家族的臣民,如果能尽自己一份力,能够解救一部分人,也算是做了好事。

另一方面,同意借给南朝百姓的粮食,也让他们心中对北朝感恩戴德,如果有更多的城池愿意投靠他们北朝,那么也就不用再兵戎相见了。

贺兰渊和文竞云不想要看到自家的士兵受伤,也不想因为战争死伤更多的人,所以他们想要通过借粮这一事情来达成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