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栓子准备先去香山书院办了退学,然后再去国子监报到。
这倒不是栓子走后门,而是国子监早在招生之前,就放出了消息,只要是符合年龄标准的举人,随时都可以来学习。
毕竟能考中举人的,一般年纪都不小了,要么已经娶妻生子,要么也到了娶妻的年纪,万一人家成亲的日子跟招生的日子冲突,这亲是成还是不成呢?或者生子的日子跟招生的日子冲突,那还要不要等着见孩子的第一面呢?
所以对举人的管理,就比较灵活。
而且国子监还有一条规定,那就是正式开课以后,若是学生们家里有事,报备一声也能随时走。
当然,来去自由可不代表学业能懈怠,连续三年不参加年末考核的,视为自动退学,然后连续三次年末考核不合格的,也会劝退。
办完退学往外走的时候,栓子看到了陈明。
“张兄,听说你出门游历了,这是回来了?”
“是啊陈兄,昨天刚回来。”栓子笑着回答道。
陈明点点头,一把甩开折扇,随意扇了两下,又问:“收获如何?”
“也就那样吧。”栓子有些牙疼,这小子,大冬天的扇扇子?装什么装,一天到晚摆出一副天底下我最拽的样子给谁看啊。
“那明年的会试,你参加不?”陈明最关心这个问题。
“参加啊。”栓子大方承认。
听到这个,陈明扇扇子的手微微一顿,而后又恢复正常,“参加就好,我也要参加。”
陈明看了眼时辰,“吴夫子的课快要开始了,咱们一边走一边说吧。”说完抬脚就走。
“你不在的这半年,吴夫子可是——”
“陈兄!”栓子赶紧阻止,“你自己去吧,我就不去了。”
“吴夫子的课你都不听了?”陈明露出难以置信的眼神,手里的扇子都停住了,吴夫子的学识,连他爹都很佩服的,张修文竟然不去听了。
“不是,我已经从书院退学了,以后要去国子监读书。”
“原来如此。”陈明的扇子重新扇了起来,“那咱们就会试见真章吧。”
栓子撇撇嘴,这话说的就跟只有他俩参加会试一样,实在是懒得吐槽。
“张兄,我还得去国子监报到呢,就先走了。”
“行。”陈明右手一甩,将扇子复位后放到左手上,这才抬起右手,说:“他日再会!”
栓子敷衍地回了句“再会”,快步离开了,饶是修身养性这么久,再多看会陈明的拽脸,他都忍不住要上去揍人了。
出了书院,栓子来到国子监,找到老爹顺利地报了到,然后表示自己想去藏书楼看看。
目的自然是想看看薇薇读书的环境。
张清远一听,自己最近有点忙,也很久没有关注过薇薇了,正好现在没课,便和栓子一同往藏书楼走去,顺便给栓子介绍下国子监的大概。
此时的藏书楼,已经在张清远的指挥下整理好了。
一层依旧是桌椅,二层外加三层的一小部分是历史书、人物传记、各种大家集注,反正凡是对科举有益的,都放在二层了,而且已经按照种类分好,并用《广韵》进行排列。
三层主要就是一些地理志、杂记、野史什么的,四层跟三层差不多,但一半的空间放置了桌椅。
其实,藏书楼之所以这么快就完成梳理,最大的功臣是王明德。
老王大人一上班就看书可不是白看的,藏书楼里有接近一半的书老王大人都看过,而且随手一翻,就能知道手里书的类别,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看,那个就是藏书楼了。”张清远指着前方的四层小楼,介绍道:“现在是上午,学生们都上课呢,藏书楼最多就有一个两个的先生,只有下午人才会多点,因为有时候举人是没课的,但一般都在一层二层活动,四层很少有人去,因为这里不让讨论,所以大部分人会把书借走,回去看。
“好了,咱们到门口了,薇薇就在四层,进去以后尽量不要说话。”
“知道了,爹。”栓子答应道,然后跟在张清远的后面进了藏书楼。
栓子一边上楼一边观察,果然如老爹所说,这个时候的藏书楼根本没有人。
直到上了四楼,才看到了寥寥几个人的身影。
栓子一眼就看到了妹妹。
张清远一眼就看到了乖女儿,欣慰地点点头,我女儿真棒!
视线转了转,立刻拉下脸,女儿旁边那个不是“失踪多时”的老王大人嘛!
张清远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老王大人是真的苟,这都开学半个多月了,愣是还什么都不碰,好在自己梳理的差不多了,又通过老王大人从陛下那边要了不少专业人士过来,国子监这才能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第二天一早,栓子准备先去香山书院办了退学,然后再去国子监报到。
这倒不是栓子走后门,而是国子监早在招生之前,就放出了消息,只要是符合年龄标准的举人,随时都可以来学习。
毕竟能考中举人的,一般年纪都不小了,要么已经娶妻生子,要么也到了娶妻的年纪,万一人家成亲的日子跟招生的日子冲突,这亲是成还是不成呢?或者生子的日子跟招生的日子冲突,那还要不要等着见孩子的第一面呢?
所以对举人的管理,就比较灵活。
而且国子监还有一条规定,那就是正式开课以后,若是学生们家里有事,报备一声也能随时走。
当然,来去自由可不代表学业能懈怠,连续三年不参加年末考核的,视为自动退学,然后连续三次年末考核不合格的,也会劝退。
办完退学往外走的时候,栓子看到了陈明。
“张兄,听说你出门游历了,这是回来了?”
“是啊陈兄,昨天刚回来。”栓子笑着回答道。
陈明点点头,一把甩开折扇,随意扇了两下,又问:“收获如何?”
“也就那样吧。”栓子有些牙疼,这小子,大冬天的扇扇子?装什么装,一天到晚摆出一副天底下我最拽的样子给谁看啊。
“那明年的会试,你参加不?”陈明最关心这个问题。
“参加啊。”栓子大方承认。
听到这个,陈明扇扇子的手微微一顿,而后又恢复正常,“参加就好,我也要参加。”
陈明看了眼时辰,“吴夫子的课快要开始了,咱们一边走一边说吧。”说完抬脚就走。
“你不在的这半年,吴夫子可是——”
“陈兄!”栓子赶紧阻止,“你自己去吧,我就不去了。”
“吴夫子的课你都不听了?”陈明露出难以置信的眼神,手里的扇子都停住了,吴夫子的学识,连他爹都很佩服的,张修文竟然不去听了。
“不是,我已经从书院退学了,以后要去国子监读书。”
“原来如此。”陈明的扇子重新扇了起来,“那咱们就会试见真章吧。”
栓子撇撇嘴,这话说的就跟只有他俩参加会试一样,实在是懒得吐槽。
“张兄,我还得去国子监报到呢,就先走了。”
“行。”陈明右手一甩,将扇子复位后放到左手上,这才抬起右手,说:“他日再会!”
栓子敷衍地回了句“再会”,快步离开了,饶是修身养性这么久,再多看会陈明的拽脸,他都忍不住要上去揍人了。
出了书院,栓子来到国子监,找到老爹顺利地报了到,然后表示自己想去藏书楼看看。
目的自然是想看看薇薇读书的环境。
张清远一听,自己最近有点忙,也很久没有关注过薇薇了,正好现在没课,便和栓子一同往藏书楼走去,顺便给栓子介绍下国子监的大概。
此时的藏书楼,已经在张清远的指挥下整理好了。
一层依旧是桌椅,二层外加三层的一小部分是历史书、人物传记、各种大家集注,反正凡是对科举有益的,都放在二层了,而且已经按照种类分好,并用《广韵》进行排列。
三层主要就是一些地理志、杂记、野史什么的,四层跟三层差不多,但一半的空间放置了桌椅。
其实,藏书楼之所以这么快就完成梳理,最大的功臣是王明德。
老王大人一上班就看书可不是白看的,藏书楼里有接近一半的书老王大人都看过,而且随手一翻,就能知道手里书的类别,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看,那个就是藏书楼了。”张清远指着前方的四层小楼,介绍道:“现在是上午,学生们都上课呢,藏书楼最多就有一个两个的先生,只有下午人才会多点,因为有时候举人是没课的,但一般都在一层二层活动,四层很少有人去,因为这里不让讨论,所以大部分人会把书借走,回去看。
“好了,咱们到门口了,薇薇就在四层,进去以后尽量不要说话。”
“知道了,爹。”栓子答应道,然后跟在张清远的后面进了藏书楼。
栓子一边上楼一边观察,果然如老爹所说,这个时候的藏书楼根本没有人。
直到上了四楼,才看到了寥寥几个人的身影。
栓子一眼就看到了妹妹。
张清远一眼就看到了乖女儿,欣慰地点点头,我女儿真棒!
视线转了转,立刻拉下脸,女儿旁边那个不是“失踪多时”的老王大人嘛!
张清远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老王大人是真的苟,这都开学半个多月了,愣是还什么都不碰,好在自己梳理的差不多了,又通过老王大人从陛下那边要了不少专业人士过来,国子监这才能有条不紊地运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