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财运旺旺:团宠农家小娇娘 > 第475章 欢欢喜喜小年夜

第475章 欢欢喜喜小年夜

   第475章 欢欢喜喜小年夜(1/2)

这回说话的是苏五婶。

苏阿娘闻言就点头,“肯定是要小七说的,今日回去我就和小七说这个事。”

苏老太太抿了一口茶,“嗯,应该和小七说一声的。

咱们家小七和别家小娘子不一样,她懂的多,心里也有数的很。”

苏五婶其实意思还没表达清楚。

她是想到了她和苏五叔的亲事。

若是……

那南平侯世子和小七是认识的呢?

且,小七也喜欢那南平侯世子怎么办?

“那个……我就是想到了,若是咱们家小七和那位南平世子相识,也彼此……”

后面的话,苏五婶聪明的没有说出来了。

但家里的人都明白了她的意思。

“不会吧?我瞧着咱们家小七还没开窍呢!何况,小七在京都虽有些时日了,可她打交道的可都是女眷啊……”

这回说话的是苏大伯娘。

她刚忙了过来说话,此时正掀门帘迈进来。

上半晌她也是忙的很,但苏阿娘还是抽空将左大夫人来的目的和她说了。

这回她闲了些,就赶紧过来和长辈以及妯娌说话来了。

苏阿娘几人见大嫂来了,都笑着起身招呼。

等大家再次坐定后,苏阿娘也点头确定了苏大伯娘的话。

“大嫂说的对!小七那孩子,除了想点子挣银子外,脑子里就只有咱们这一大家子人了。

开窍这个……还真是没有!”苏阿娘说着说着也捂着唇笑了起来。

但心里却在想:大嫂说的都对,唯有一点不对的。

小七并非只和女眷们打交道啊。

大家莫不是忘了瑾年那孩子了。

还有啊,和李家大公子也走的比较近啊。

李家大公子若是出去游学了,也会写书信和小七说些游学途中的所见所闻……

只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苏阿娘更喜欢楚瑾年。

听了苏阿娘的确认,苏家女眷们就都笑了起来。

苏三婶就道:“嗨!开窍晚就开窍晚!开窍晚有开窍晚的好处啊!

我就希望咱们小七开窍晚些呢,我们也好多留她在家里几年不是?”

苏四婶见她这么说,就嗔了她一眼,“三嫂你这就奇怪了!然然才十二三岁时,你就急着给她找婆家,生怕她嫁不出去一样!

现在轮到小七了,你就希望小七开窍晚些,好多留她几年……”

苏三婶赶紧道:“那是你不知道……我也没和你说过!唉,说真的啊,自从然然出嫁了后,我这心里……

若是能有后悔药吃,我就将然然在家里再多留两年也使得啊!”

“哎哟,三弟妹这是后悔将然然嫁早了!”苏大伯娘也笑道。

苏三婶一本正经的点头,“可不是!”

还是苏老太太发话了,“要说月月嫁早了还说的过去。咱们然然那个年纪出嫁不小了!再舍不得也该嫁了!”

提起月月,苏阿娘也叹了一声气。

虽说月月嫁到秦家日子过得好,秦姑爷果然说话算数,经常陪着月月回娘家过几日的。

可姑娘出嫁了,总是不一样的。

也因此,弯弯她是和周夫人那边透了气的,要多留两年再嫁的。

周家那边没有二话,当即点头同意了。

这也好在阿阳的年纪和弯弯的年纪相同,阿阳还小月份。

再来就是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475章 欢欢喜喜小年夜(2/2)

家是真心诚意的感激苏家的,也敬重苏家。

苏家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周家都是没二话。

至于苏茵茵,苏阿娘心里已经偏向了楚家了。

但巧的是,楚瑾年也是比苏茵茵大四岁的。

苏阿娘的确是和苏阿爹商量好了,就算今后小七定亲了,定要留到十八以后再出嫁。

这也是小七和她说过,女子早嫁早孕是不好的。

……

晚上,苏家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在苏大伯娘家吃了一个小年饭。

饭后,一大家子又齐聚一堂说话。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在京都买宅子,还有再多买些铺子的事上去了。

说起买宅子这个事儿么,三叔家和四叔家都趁着上回然然出嫁在京都小住时买到了。

如今就苏五叔还没在京都买宅子了。

之前呢,五叔一家三口是住在四叔家的。

如今大伯父家的宅院够大,加上苏老太太舍不得小房的大孙子,苏五叔一家三口也就住在了苏大伯在京都新买的宅子里了。

但,苏五叔肯定是要在京都买宅子的。

只是这合适的宅子是真的不好买。

特别是苏五叔也想买个大宅子。

就不说带不带前后花园了,五进的宅子肯定是需要的。

因为苏家人口多啊。

将来几位哥哥家的侄子侄女们来他家小住,大宅子才住的开。

不过么,有周大人在,也不怕买不到合适的宅子。

只要京都有合适的宅子要出手,周大人那边消息灵通,肯定会递消息过来的。

如今苏家五兄弟中,就有四兄弟在京都买好了宅子,苏五叔家人口还少,倒不着急立马就买到了。

总是有地方住的么。

苏五叔和苏五婶不着急,苏大伯父等人也就放心了,就怕他和苏五婶着急呢。

然后就是买铺子这个事。

这买铺子倒是比买宅子要容易些。

苏茵茵在京都这么些日子,就又买了三间铺面不小的铺子。

她也支持大伯父等人继续在京都买铺子。

真的,在京都买铺面最起码能保值。

其实,京都的铺面不管何时买,都是升值的。

没有大战事,平安的年成,那是每年的租金都在上涨的。

卖也是一样。

价格是逐年高涨。

若是之后家里需要大量的银钱周转,需要卖铺子的时候,京都的铺面也最容易出手了。

等大伯父和几位叔父都下定决心继续在京都买铺面后,就又讨论起来将各家的产业逐步往京都这边转移的事来。

其实,这件事去年开始就在慢慢开始了。

大伯父家因这回运气好,借着办皇差的事,苏记木匠铺如今的生意好的不得了!

苏茵茵自己的苏记酒楼就不用说了。

弯弯的生意也已经做到了京都来了,且也打出了名气了。

谢殊的生意无疑是最红火的。

然然的蔬菜大棚也已经建起来好多了。

四叔和四婶也已经在京都郊外买好了庄子和山头。

三叔这边在京都是打算辅助三婶开苏记面馆和苏记小吃店的。

这铺面要铺的多,薄利多销。

五叔家的产业稍微吃亏点,但也不怕。

不过苏茵茵早就在心里替苏五叔想好了新的挣钱的好营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