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大堂姐出嫁(三)(1/2)
苏茵茵愣了一下,她不认识这小娘子啊。
看起来,应该有十五六岁。
不过人正在费力的往这边挤,苏茵茵只要走到门边。
那小娘子好容易挤到了大门前,狠狠吐了口气。
“小七姑娘,我叫青鸾,是楚公子派我来的……我是好人!”小娘子特意压低了声音,说着就拿出了一封书信来。
苏茵茵听得心里一跳,仔细看了这叫青鸾的小娘子一眼,察觉她没有恶意。
便赶紧伸手拉过她,将她往屋里带。
“三老爷家今日办喜事真热闹!”小娘子伸手扇了扇风,热的鼻尖不停的冒着汗珠子。
苏茵茵将这个叫青鸾的小娘子带到了她的房里,然后亲自给她倒了一盏凉水。
“你先坐坐,我看一下楚公子的信。”
青鸾重重的点头,嘴里念叨着“好好好,多谢小七姑娘!”
苏茵茵也顾不得她了,拆开了书信。
果然是楚瑾年那龙飞凤舞,苍劲有力的字。
书信上只有一句话。
“青鸾,是我手下的妹子,身手很好,我不便安置她,给你用。”
苏茵茵看完信哭笑不得。
这千里迢迢的,只是给她送个人用。
青鸾瞧着小七姑娘神色愉悦,心里松了口气。
便打开了话匣子。
“小七姑娘,公子知道您也要送堂姑娘去京都出嫁,猜测您要在京都多住一段时日。
公子说您这回去京都,他不在府里,若是您有个什么事儿,就使唤奴婢!奴婢对京都熟悉着呢!”
当然,青鸾并没有说太多。
她何止对京都熟悉着啊。
京都的三教九流就没有她青鸾说不上话的地方。
她和哥哥可是老将军自小就培养着,给公子当帮手用的。
只是公子年纪越大,越发不喜欢用女属下了。
好在哥哥聪明机灵,干脆求公子将自己赏给小七姑娘了。
青鸾笑盈盈的盯着苏茵茵。
苏茵茵就笑了。
“青鸾姐姐这样看着我作甚?”
“回姑娘,公子和哥哥都说了,从此之后青鸾就跟着姑娘了!”
“青鸾觉得欢喜,青鸾可太不喜欢跟着那些男子了。做什么都不带青鸾,说青鸾是女子,怕这怕那的!”
苏茵茵也不去打听青鸾之前到底是做什么的。
就当楚瑾年派她来辅助她接下来在京都的生活的吧。
楚瑾年爱吃辣。
上次她给楚瑾年送了一批青椒鲜虾酱到北疆,楚瑾年就来信和她说,他很喜欢。
一定会回报她的。
这不,这位青鸾小娘子就是他的回报吗?
那这个回报还挺让她出乎意料的。
“姑娘,您身边还没有贴身大丫鬟吧?”青鸾又偏着头盯着苏茵茵。
对于这位比她还小两岁的姑娘很是亲近。
难怪哥哥私底下对她说,等她见到了小七姑娘后,一定会喜欢小七姑娘的。
小七姑娘和别的姑娘不一样。
她说过一句话:只要给女子同样的机会,在很多事情上女子可以做的和男子一样好!
小七姑娘还说过:有些事情,女子做的会比男子更好!
若是认这样的姑娘为主,她心甘情愿啊!
哪怕姑娘今后只是在京都暂住,她也很能帮姑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81章 大堂姐出嫁(三)(2/2)
苏茵茵还真的没有正式任命大丫鬟。
柳婶子和方婶子的两个闺女她都没打算在身边留太久。
等她们到了年纪,还是要将卖身契发放给她们,让柳婶子和方婶子好好替她们相看人家嫁人去的。
这青鸾小娘子,在苏茵茵看来,就是和一般的小娘子不一样。
不管贪谈吐还是气质。
就不是一般的人家能养的出来的。
至少,她能从这小娘子身上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势。
这种强大她还是刻意压着的。
这可太有趣了。
苏茵茵心想。
便问道:“你要给我当大丫鬟?”
“嗯嗯嗯!”
青鸾拿着苏茵茵今儿早上没顾得上吃的红豆糕往嘴里塞。
实在是赶路辛苦,马不停蹄的,太饿了。
苏茵茵又给她倒了一盏凉水来。
笑着问:“那你家公子,还有你哥哥同意吗?做人大丫鬟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
“姑娘……放心!”青鸾连连点头,“公子和我哥哥都同意!”
那好吧。
苏茵茵笑了。
她能感觉到这青鸾若是给她做了大丫鬟,今后一定能替她省很多事!
她这个人吧,哪怕经历神奇,但无奈自身没有一般穿越女主的大好金手指。
她也没有特别出彩的技能,也就爱美食,见多识广吧。
还有就是,运气一向不错哈。
来到她身边的人,多多少少都是些厉害的……
苏茵茵答应了青鸾,但没让她和自己签卖身契。
这毕竟是楚瑾年的人。
而她心里有种感觉,楚瑾年虽在京都名声不好,可绝对不会坑她的。
这边青鸾正欢呼呢,小蓉隔着门帘子禀报苏茵茵,说是老夫人说了,家里人也该梳妆打扮起来了。
这是要出发了。
原本当然是希望全家人都过去的,只是四婶和五婶都快要生了。
这肯定是去不成的了。
而且四婶怀的双胎,预产期只会早不会晚,就怕这几日就要生产了……
后来全家人重新商议了一下,苏老太太,四叔和五叔都留下陪着孕妇。
柳老太太也主动要求留下来,照看着两个孕妇。
其他人就都去京城送嫁。
苏三婶在出发的时候,心里到底还是担心的。
“四弟媳虽是生养过的,可这回是双胎……五弟妹又是头胎,我这心里啊……”
苏阿娘就劝她,“四弟和五弟都留在家,小七还将会医的方婶子留下来照看,一定会顺顺利利的!”
苏大伯娘也道:“三弟妹你就放心,吉人自有天相,四弟妹和五弟妹一定会顺利生产的!”
苏阿娘又道:“我们这回送然然出嫁又不会在京都长住,歇息两日就回来了。
说不得还能赶上四弟妹和五弟妹生产。”
苏大伯娘也点头,“至少五弟妹要晚些生产,我们赶得回来。孩子们大概要留在京都一段时日,这也耽误事儿。”
苏三婶被劝慰着,心里才好受些。
一路顺顺利利的到了京都。
到京都的这日正好是六月二十五日。
京都的闻家三房的宅院已经张灯结彩,也搭起了一溜长的凉棚明日招待宾客了。
(宝们,明天见吖。请宝们看一下作者有话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