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布政使夫人的好感(1/2)
布政使夫人有些不好意思的对苏茵茵说道,“小七,今儿晚食还能再麻烦你吗?
实不相瞒,我家老爷的贵客们对你做的午食赞不绝口!要求还能再吃到……”
“唉,我知道小七你如今正忙着,和你开这个口,我也觉得不合适的。
只是啊,我家老爷的那几位贵客来自京都!他们是什么人啊,平时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啊?
可这回吃了小七你做的饭食后,就和我家老爷说,这次来安西省没白来,要吃个够才回京都去……你瞧,这都是什么事儿呀!”
苏茵茵闻言只是轻轻一笑。
心里却了然了。
布政使大人的那几位贵客是来自京都的,想来这个时候来安西省府也不是巧合。
这个菜她得让布政使大人的贵客吃好了!
说不得能帮布政使大人一把呢。
便清浅一笑,语气清甜的笑道:“夫人,这没什么,晚膳还是我来做。”
布政使夫人一听苏茵茵答应的干脆,脸上笑意更深了些。
走到苏茵茵面前,伸手握着她的手轻轻拍了拍,“小七可是帮了我一个大忙了!”
苏茵茵笑着回了一句应该的,便又和布政使夫人开始商量晚膳的菜单子。
“小七,还有件事忘了和你说了。”布政使夫人和苏茵茵确定好晚膳的菜式后,又想起了一件事儿,笑着对苏茵茵眨了眨眼,“是件好事儿!”
“我家老爷这几位贵客中,其中一位是皇室老王爷的老来子,平时就喜欢做做生意,也是个爱玩爱吃的……
这回招待他们,我家老爷还特意吩咐买的是你苏记的炒货,他倒是看中了苏记的炒货呢。
说是在京都都没吃到过这样好吃的炒货,特别是炒货的种类也多,想要找你家拿货,他去京都开炒货铺子去呢!”
苏茵茵一想,还有这好事啊!
三叔的苏记炒货现在已经是安西省府本地特产的招牌之一了。
安西省府也参股了的,原本以为这就到头了。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将苏记炒货推广到京都吗?
不过,苏茵茵也并没有激动到失去了冷静。
她细细一想,觉得这件事苏家的意见怕是不重要,主要得看安西省衙的意思。
也可以说,就看布政使大人的意思。
毕竟布政使大人是安西省府的一把手。
于是,苏茵茵扬唇,略带几分纯真的笑着对布政使夫人道:“夫人,我三叔经营的苏记炒货也和安西省衙有合作。
我们苏家小门小户的,这样的大事还是交给省衙大人们商量吧。
要是省衙大人们商量好了,可以和布政使大人的贵客合作这个生意,我们苏家配合就好。”
“哎哟,小七你是这样想的?”
听着苏茵茵说的这些话,布政使夫人惊讶又惊喜。
她再一次预料错了苏茵茵的反应和决定。
不由得在心里对苏茵茵大加赞赏,难怪苏家那一大家子敢让这个小姑娘来省城开酒楼,开卤味坊!
这份聪明沉着,真是连多少大人都不如啊!
就是她这个浸淫后宅多年的当家官夫人,也未必做的比这小姑娘做的更好了……
看来,以后对苏家还要多高看几眼才行!
苏家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92章 布政使夫人的好感(2/2)
个十几岁的小姑娘都有这样的本事,苏家那些小郎君们,将来定有一飞冲天的!
何况,苏家其他小娘子也都是有本事的。
她在心里将苏家的地位又拔高了几层,看着苏茵茵也更慈爱了。
“那也好,这件事啊,我和我家老爷说说,就说是咱们小七的意思!”
“那就多谢夫人啦!”苏茵茵笑着道谢。
“对了,此时离做晚膳还有段时间,若是小七要忙,可先去忙一会儿。等到了该做晚膳时,我派人去接你过来。”布政使夫人又十分体贴的说道。
苏茵茵一想也好,便先回自家宅子里去看四婶去了。
她离开之后,布政使夫人坐在那里沉思了好久,直到她最信任的贴身伺候的杨妈妈端茶给她,她才回过神来。
杨妈妈笑道:“夫人放心,晚膳晚吃一会儿也无妨,今儿午膳小七姑娘做了那么多菜式,都吃了个精光,一时半会也不会饿着的!”
“我不是在想这个。”布政使夫人瞧了一眼杨妈妈,“我是在想那苏家。”
杨妈妈愣了一下。
夫人想那苏家做什么?
不是打听过了,和月县的苏家是老实厚道,门风清正的人家吗?
“杨妈妈,你说我们的小五娘那个娇惯的性子可怎么好?”
在豪门大族后宅里做当家夫人最信任的妈妈绝对不会是蠢人。
何况这杨妈妈还是布政使夫人最信任的人。
结合夫人的上下文一想,杨妈妈就明白了夫人这是在想什么。
但,作为官家夫人身边最受信任的管事妈妈,杨妈妈一心是为自家夫人考虑的。
见此便不动声色的笑道:“夫人您多虑了!咱们的五小姐就是年纪小了一些。夫人您可不能说五小姐娇惯啊!
您想想,咱们省衙那几位大人家里的小娘子们,哪个又不是娇惯骄纵着呢?”
杨妈妈口中的五小姐是布政使大人和布政使夫人的嫡幼女。
布政使夫人给布政使大人一共生了四个孩子,正好两儿两女。
分别是嫡长女,嫡长子和嫡次子,嫡幼女。
布政使大人还有三位庶女,按照年纪排,那位才十四岁的嫡幼女在家中女儿中排第五。
也是布政使大人最小的一个女儿。
最小的,难免就娇惯了些。
杨妈妈说的这些也有道理,但布政使夫人却摆手道:“不能这么比。小五娘的性子天真烂漫,心性又善良,这样的性子将来说婆家,真是难呐!”
为人母的,则为子女计深远。
布政使夫人是聪明人,更是聪明的慈母,对自己的儿女性子知道的很。
对于娇养的最小的女儿,多有忧心。
“我在想啊,那苏家倒是有几位不错的儿郎,我要好好看看!”
杨妈妈赶紧道:“夫人,苏家的门楣……还是低了些吧?”
布政使夫人瞅了忠心的老妈妈一眼,“杨妈妈,眼下是人家苏家门楣低,不看当下!且看今后!”
在杨妈妈的心中,小五娘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实在觉得苏家的门楣低了。
又不好在主子面前说太讨嫌的话,一边给布政使夫人轻柔的捏着肩,一边轻声道:“夫人,年前三舅夫人不是和夫人说起五姑娘也快及笄了,想要讨五姑娘做儿媳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