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财运旺旺:团宠农家小娇娘 > 第146章 热闹的宴席

第146章 热闹的宴席

   第146章 热闹的宴席(1/2)

鲢鱼也都被苏大哥杀好,按照苏茵茵给他写的方子腌制好了。

剩下的就是做了。

腌制好的鲢鱼鱼腥味就浅了很多,再拿几个鸡蛋打散,两面和鱼肚子里都抹上蛋液。

直接热锅倒油,先将切好的葱姜蒜爆香,然后下鲢鱼两边炸至金黄。

炸好了后就放陈醋料酒焖烧,焖烧之后撒入盐粉,然后转大火收汁,出锅前撒上葱花。

几个在灶房里帮忙的妇人都傻眼了。

这老苏家做的一道道菜,她们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就说做鱼吧,舍得用鸡蛋液裹,还用那么多的油去炸哦!

看着都心疼啊。

可,闻着鱼香味就知道好吃啊!

红烧鲢鱼烧的是很成功的,可谓是色香味俱全了。

没断头没掉尾,鱼皮都没破。

苏茵茵朝大哥竖起了大拇指。

苏大哥嘿嘿的笑着。

今儿做了这些个新菜式,真是太满足了!

等过完年,食肆开张后,他就要推出这些菜式,保管生意火爆!

接下来就是做板栗烧鸡了。

苏茵茵她们在灶房里,可不知外面堂屋和院子里的人都急的打转转了。

本来一开始都在磕着瓜子聊着闲话,现在都换成了:

“这是肉香!”

“不,是鱼香!”

“是鸭子的香味!”

……

“好了没?”

“什么时候开饭?”

“真的我这肚子直打鼓了,你听听……”

“谁不是呢?不是你一个人饿,大家伙都被饿傻了,就等着开饭呢……”

为了节省时间,苏大哥一开始就将鸡块剁好,先烧了个半熟了。

板栗也一早煮熟了,剥好了。

如今做起来就更省事。

只需焖煮半个时辰,板栗烧鸡就做好了。

接下来的清炒豆芽,红烧萝卜和红烧豆腐都是小菜,也都很快就做好了。

羊蝎子汤一早就在熬,到这个时候揭开锅子,肉香扑鼻,羊汤奶白,放入盐巴调味就好。

老鸭汤也熬好了,下好切好焯好的白菜丝儿,再放适量盐巴,鸭汤鲜美又清亮。

灶房这边传话说可以开饭了,堂屋和院子里都沸腾起来。

于是,年轻的男人们纷纷拿着乡下办大事的托盘排队等着上菜。

灶房里,都忙了起来。

村人们在里正和几位平时办大事帮着主事的老人的招呼下,都规规矩矩的坐上了席。

于是,桌上每上一道菜都能引起坐席的人齐声惊呼。

这些菜不单是香味诱人,就是看起来也是色泽诱人啊。

就两个字“漂亮”!

村人们也才真正明白了,为何老苏家的生意会那么好了。

像村正和一些耆老族长们年后也去苏家吃过饭的,那时候苏阿爹掌厨,菜做的也很好,可和这次一比,肯定是不如的。

苏村正甚至直接说:云林这是突然开窍了,真正将他家传的手艺给学会了……

十道菜,两道汤上齐整后,就是开造了。

只见席间筷子飞舞,没有任何人这个时候会傻乎乎的找人说话。

这一餐,在他们眼里,都当成了他们这辈子吃的最好的饭食了。

他们根本不敢想后面他们还能再吃到。

实际上,等老苏家带着他们全村都发达起来后,他们以后也会时不时的带着全家人去苏记食肆打个牙祭……

这是后话了。

眼下,大家伙都只顾着埋头苦吃了。

而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46章 热闹的宴席(2/2)

人们呢,年纪轻的总要顾着孩子。

不过老苏家很周到,在苏茵茵的建议下,每个孩子都拿上在各家借来的碗筷和盘子排着队到灶房。

碗是用来盛饭的,盘子是用来装菜的,每样菜都给夹上一些。

灶房里是留够了给孩子们和妇人们吃的饭菜的。

但孩子们真要放开了肚皮吃,其实还是不够的。

不过,肯定不能让孩子们吃的太饱啊,会伤了胃积食的。

何况一大盘子菜有荤有素,绝对不少了。

汤的话,等吃完了饭菜,想要喝汤可以拿着饭碗再来盛。

于是,灶房里挤满了小孩子们,灶台上围成了一圈。

小孩子们将装菜的盘子摆在灶台上,他们端着饭碗,围着灶台和灶房里那个长长的台面吃。

每个孩子都只吃自己的那一份,安安静静的。

并没有像平时去做大事的人家吃饭时弄的鸡飞狗跳,甚至哭声震天。

苏家想到这么个法子,将那些关心孩子们的妇人都惊了。

这可真是个好法子!

孩子们不争不抢,规规矩矩,都在好好吃饭。

多好呀!

妇人们都记住了苏家的好,心里都打算要回去和家里好好唠叨唠叨这苏家的好……

苏五叔的暖房宴是办的风光无限,村里人打心里羡慕,也打心里佩服老苏家。

也更坚定了要护着老苏家,跟着老苏家好好干的想法。

暖房宴吃完了后,妇人们都主动留下来帮忙收拾碗筷洗碗什么的。

要说剩菜,那是不可能的。

碗筷盘子都干净的很,很好洗。

男人们吃完了也没有立即离开,都留下来闲聊呢。

苏茵茵抽空和苏阿爹说了省城秦家还要定一批吃食送到省城的事。

苏阿爹自是欢喜不尽,上回送一批吃食去省城就赚了不少呢。

要是家里再赚一笔大的,他就打算在县里买一间大些的铺子了。

苏茵茵和苏阿爹商量多烤几只烤全羊给省城秦家送去。

而且她还打算烤一些鸡,烤鸭和烤鹅也带上一些。

虽秦家自己的大厨也学会了,苏茵茵有信心还是自家烤出来的更好吃。

而过年了,羊肆也好,牛肆也好,鸡鸭鹅肆的老板们都回家过年了,都是打烊状态。

要采买食材就得先紧着自家村里了。

苏阿爹深以为然。

自家从村里采买一批食材,也能让村里人拿着这一笔钱好好办年货。

过一个好年!

“小七,那价格呢?”苏阿爹问小闺女,从私心里,他是愿意多付一些给村人们的。

苏茵茵想了想,“比市场价多个几文也成。”

自家村里人总要照顾一些,村里的人都挺淳朴,今儿都热热闹闹的来给五叔庆祝,没有一人说酸话的。

但也不可能给太多的。

想来村里人会知道是照顾他们,要是得寸进尺,那就没有下次合作的机会了。

说起来,还有一事也颇让苏家一家人感动。

就是那苏大钱一家子。

村正和耆老们自从苏三叔要在村里建作坊后,根本不让苏大钱一家子接近苏家老宅和苏五叔的新房。

就怕他们一家子太无耻,将人家老苏家大喜的事给闹砸了。

苏阿爹听了小闺女的建议后,就去找村正了。

村正一听,临到过年了,还有这好事!

当下兴冲冲的就和村民们公布了这个好消息。

却不想村民们欢呼雀跃之际,又有人来找苏阿爹了。(不敲门了,不推门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