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制片厂(1/2)
魏大海也道:“这首歌的确值得把它录起来在全国播放,昨天在现场听着,真的很感人,把国家与人民的心连得更紧。”
文化部如此重视这首歌,不仅对唱歌的人是件好事,对贺嘉树来说更是件很好的事。
没道理给了这样的宣传,写歌的人却还是个身份不明的人。
文化部一向严谨,不会干这样模模糊糊的事。
岂不知前几年因为歌曲用词不当的问题,好些优秀的作词人都出了问题。
又因为个人的问题,再好的歌也被禁了,到现在想想都很可惜,歌是真的很不错啊!
特别是对他们这些身在部队的人来说,有的歌唱了好多年的,是他们的战歌,下子变了天,说不能唱就不能唱了。
魏大海看得很远,看来贺嘉树的最后一点问题也要解决了,他以后的自由度也会更大。
晨晨这下算是明白了清清姐说的话了。
她们要去录歌!还要录影像带!
那以后在收音机里面也能到她唱的歌了!
还能像放电影一样!
爸爸妈妈能听见,同学老师也能看见。
“哦哦!我太开心了!”晨晨蹦蹦跳跳的,脸上笑开了花。
“程爷爷,魏叔叔,我要当小明星了。”骄傲的扬起了小下巴。
这、程爷爷和魏叔叔……肯定是外公教他这么叫的。
魏叔叔:“……晨晨真厉害!”
他儿子要是早结婚几年,他孙女也就这么大。
张清和晨晨得去京市歌舞团一趟,明天还得去和丁老师一起去“八一制片厂”。
程青山和魏大海明天上午还有一场会,下午能歇一歇。
后天就得回去,这个时间没法儿耽搁,还有一堆的会议上的政策得落实。
这样一来,张清和他们一起回去就不太可能了。
要是只录歌一天倒是来得及,但还得录影像带,时间还不知道要得多久,快一点一两天也来得及,慢一点那就得好几天。
还不知道怎么录,说不定还得出外景采风都有可能。
于是,在和程青山、魏大海他们聊完天儿后,当天下午,张清和晨晨又包袱款款的回了京市歌舞团。
程青山倒是想让张清这两天住这儿,毕竟这儿条件不错,伙食也很好。
瞧瞧,他外孙女这三个月都瘦了。
但张清觉得为了方便,还是住京师歌舞团好,她们和丁老师去制片厂,以京市歌舞团一直以来的做派,肯定会派车送他们。
这样多好。
能省不少事儿呢!
程青山和魏大海下午还有个会,张清没让冯秘书送,坐着公交带着晨晨自己回京市歌舞团了。
还是那间房间。
张清往床上一躺,白折腾了,要是晚走一会会儿,估计都不用提行李了。
行李里东西虽然不多,但是也累啊!
晨晨学着她一样躺在床上,一会儿又伸头看一下她,一会又看一下她。
张清闭着眼睛不搭理她。
“清清姐,海峰哥哥说了,让咱们放好东西就去找汪副团叔叔。”
晨晨提醒道,瞧瞧清清姐这样子,她真怕清清姐睡着了,真愁人呀!
张清睁开眼睛,“知道啦,小机灵鬼。”
别以为她没看到她那无可奈何的眼神,这是她那个年龄该有的眼神吗?
问题是还对着她的……
你清清姐让你无可奈何了?
刚才进来时,在大门口就遇到了陈海峰。
陈海峰是专门在门口等她们的,把汪副团的话传达给她。
张清坐了起来,重新把头发梳了一下。
她看了看晨晨的头,“晨晨同志,你的头确定要留着回家再洗吗?”
晨晨摸了摸自己的头,干爽着呢!
“我先和你说清楚啊!离咱们回去可还有好多天呢,咱们还要录像,就和拍电影差不多,你确定要顶着几天都不洗的头发去录像吗?”
晨晨:“……啊~”瘪嘴,
一个‘啊’字叫得是一转三折,百转千回。
她好纠结的说,可是她的头发顶真的很重要呀!
还没给爸爸妈妈摸呢?
要是洗了,他们会不会失望?
…………
张清带着还在纠结思考的晨晨去找汪副团。
见到张清她们过来,汪副团笑着站起了身,带着她们坐在沙发上。
“张清啊,你这速度可是够快的,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呢,你就走了,可把我们给着急的,就怕找不着你。”
张清笑了笑:“也是我想得不周到,应该和团里说一声的。”
其实说不说的,在此之前人家也不会在意。
后面在意也是因为有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33章 制片厂(2/2)
找不到张清。
好话谁不会说?张清这会儿说的就是好话,说自己不周到,把问题揽自己身上。
汪副团:“张清啊,你这个同志真不错,难怪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成就。”
会说话,会办事,这丫头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领导您就别夸我了,是歌写得好,就算不是我来唱,其他人也会是这个结果的。”
汪副团:“你这同志就是谦虚。”
歌写得好,那是肯定的,但是你而不是别人来唱,那也是你本身的实力强,才能得到这个机会。
“听说你家人也来京市了?不知是哪位?”汪副团八卦了一下。
张清道:“是我外公。”
“哦?是来京市探亲还是?”既然是张清的外公,年纪肯定不小了。
“他是来这边开会的。”
开会?
再结合南方文工团这么快联系到张清……
汪副团一想,看来张清还是个干部子弟。
她外公职位应该还不小。
本身的优秀再加上家庭的加持,这个张清说她前途不可限量还真不假。
就算是家里面不帮她什么,她以后肯定也是走得一帆风顺。
汪副团言归正传,“这次录歌和录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咱们的音乐宣扬的国外……”
原来,见过昨天国庆晚会的演出后,外宾们对华国的音乐很感兴趣,特别是那首《我和我的祖国》让他们印象深刻。
更有人问能不能把简谱送给他们,让他们带回国。
文化部的领导一想,给简谱,还不如把歌录成磁带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听个够。
把这件事和大领导一汇报,领导点了点头,又提了个建议。
不止要录成磁带,还要录影像带,让外宾们带回国,让他们那些外国人看看咱们真正的华国人长什么样子。
领导对张清他们印象也很深刻,三代人,一个人代表的华国一个年龄阶层的人。
老人精神矍铄,身强体健。
女同志青春靓丽,明眸皓齿。
小朋友天真烂漫,活泼可爱。
每个人的形象都很好。
免得有的人偏执的认为咱们华夏人都长成‘傅满洲’那样。
一个个的脑子像打铁。
偏见、傲慢。
脸上白生了两个眼珠子,竟是睁眼瞎。
也让他们听一听,咱们的音乐,咱们华国人的满腔热血,一片拳拳的爱国之心。
其实国庆晚会也录了影像,但是这个影像不好拷给外宾,它包含的东西比较多,并不止是对着台上。
如果剪辑下来,又并不连贯,所以文化部不考虑这个。
“……所以,这次的任务不比国庆演出的要轻,很重要!我刚才和丁老师已经说过了,叫你来,就是想嘱咐嘱咐你。”
张清认真的听着汪副团的话,之前团里打电话来的时候倒是没说个这个,估计团里都不知道,要是知道肯定不止之前那么激动。
要是时间来得急,估计都会派个老师过来给她做做心理建设。
毕竟在台上唱歌和拍录像带可不一样。
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在台上都很自在,一对着镜头就哪儿哪儿都不对劲,放不开。
“这件事估计你们团里还不知道,说实话,我们之前也不知道,还以为只是录了在咱们自己国家放呢,我现在不和你们说,估计明天‘八一制片厂’的导演也会告诉你们,到时候再紧张反而不好了。
张清啊,我是希望你有压力又不希望你有啊。”
怕她太有压力表现不好,又想她像个弹簧一样,越有压力表现越好。
要是表现得比国庆晚会还好,就更好了!
这可是要拿到国外去的,是为国争光的事。
汪副团的纠结张清倒是了解。
“领导放心,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我会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的。”
有这样的机会并不容易,张清不会让自己不抓住。
她平时再淡定,这会儿也激动了,为国争光!谁能不想?
“那就好。”汪副团很欣慰,这小姑娘真的看不出一点紧张的,要知道,他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都在办公室里转了好几圈呢。
这样最好,说明她胸有成竹,对自己很有信心。
“还有晨晨小朋友,你也要加油!”汪副团一直在和张清说话倒是把晨晨给遗漏了。
别看没人和她说话,她仰着脑袋听得可认真了,都听明白啦!
晨晨重重的一点头,一脸认真:“嗯!”
她肯定会加油的!
她决定了,还是把头洗了吧!
不能让外宾们看到她头发油油的呀!
她代表的可是华国的小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