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动心眼(1/2)
江满福在江小小,江苗苗,江建国三个人的集训之下。
一个礼拜之后通过了厂里的招工考试。
并且是以第一名的成绩直接进入了厂里的混纺车间成为了一名工人。
看到那份通告的时候,江满福心里扬起了喜悦,这是他努力的结果。
同时他对刘家人充满了感激,如果不是刘家人帮他,他现在不可能有今天。
尤其是江小小,他们三个人跟他同一个姓,这三个年轻人带给他不一样的感觉,尤其是最近他跟着他们三个人学习。
三个人和他的言谈当中,让他看到了很多外面的世界,看到了很多没有看到过的东西,打开了眼界,也打开了心胸。
越是和他们相处的深入,江满福越发是觉得他以前只想吃饱喝足的想法真的是太容易满足。
江满福在接到通知以后他的临时工的生涯就要结束。
无论生产队长的儿子回不回来上班儿他都不能在搬运队这里待着。
临走的时候,他还特意找刘桂芬又要了两瓶二锅头,专门送到了组长那里。
组长拍着他的肩头,告诉他以后一定前途无量,让他好好干。
江满福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刘桂芬,同时收拾东西。准备回一趟家,跟母亲说明一下。
当然他最重要的是希望母亲能到刘家去提亲。
他准备和刘桂芬结婚。
自己年纪不小,现在终于有了一份正当的职业。
有这个勇气和条件去跟刘家谈。
刘桂芬听到他说这话害羞的早就跑走,这些事情她干嘛要听。
江满福幸福的看着跑远的背影。
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回到村子里江满福第一次觉得村子对于他的感觉居然都会觉得山清水秀。
以前他看到这满是黄土的土路,会觉得非常的郁闷和别扭,回到村子就像是回到了一个牢笼。
可是现在这里居然带给他的感觉是神清气爽。
人的心境真的可以美化人眼中一切的世界。
江满福带着激动回到家里。
江老太太发愁的看着柜子里的粮食,今年粮食减产,家里又不够吃。
离秋收还有三个月,可是家里只剩下十斤的玉米面还有二斤高粱,就算是再省着吃,这三个月也凑合不下来。
只盼着儿子早一点回来,带回来的白面馒头能让家里人顶一点。
听到院子里的动静,她知道儿子回来,急忙迎出去。
老大现在可是家里的顶梁柱。
“老大,你可算回来了。”
老太太打开老大带回来的袋子,里面却没有现白面馒头。
没办法江满福最近一直忙着工作的事情,下了班儿之后都来不及去食堂。
只能跑到和江小小他们约好的操场去学习。
江小小他们也会带饭给他,可是他哪好意思让人家把饭留下来。
再说那些饭菜也没办法留,天气越来越热。
这十几天他反倒胖了一些,人更显得健壮。
“你这孩子馒头呢?”
“娘,我这一次没有带回来馒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489章 动心眼(2/2)
江满福有点愧疚,可是又有些骄傲,虽然没有馒头,家里以后有了他这个铁饭碗。日子总比现在强。
“满福,你是不是在厂里出什么事儿了?你快告诉娘。”
江老太太有些担心。
“娘,我这次回来有两件事,第一件事从明天开始。我就不去顶替生产队长儿子去当搬运工。”
“你说啥?好好的,为啥不去呀?去当搬运工能拿到工资不说还能吃上食堂的饭。你这个混小子,你想干啥?你想反了天。”
江老太太气急败坏,满院子找东西,要狠狠的揍死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看着老太太拎着鸡毛掸子,真的要跟他动手。
江满福才无可奈何笑着说。
“娘,我跟你说个喜事儿,我现在是纺织厂的正式职工。正式职工你明不明白?就是以后我端上铁饭碗。”
“你说啥?”
“我说我成了纺织厂的正式工人,以后每个月能挣到38块5的工资。”
“哎呀妈呀,孩子,你啥时候成的正式工啊?妈盼了一辈子,终于盼来了,我们家也出了个工人。”
江老太太第一次觉得这日子有了奔头。
江满福把自己这段日子做的事情跟老太太说了一遍,当然有些东西隐瞒。
老太太听完一边拍打着老大的后背,一边热泪盈眶。
“孩子,娘终于盼到咱们家有一个光荣耀祖的!老大呀。你真是娘的好儿子。娘也算对得起九泉之下的你爹。”
江满福望着他娘。
“娘我能有今天的这个工作,多亏了有人帮我。我想跟您另外说一件事儿。”
老太太点点头,“谁帮的你?你说咱们应该好好感谢,感谢人家。这可是好人家呀,能帮你做了这么大的事儿,简直是咱们家的恩人。”
“娘,要不是我遇到了刘桂芬,人家小刘一直帮我,刘家的长辈一直帮我,我不能有今天。”
江满福特意把这件事所有的功劳都归功到了刘桂芬和刘家身上。
他从那天江小小他们说的那些话里醒悟过来,在母亲心里必须扭转过来。
母亲觉得刘桂芬好才会愿意对媳妇好,如果母亲一直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恐怕会对刘桂芬不好。
他娘疼爱弟弟妹妹,这是事实。
他一点儿都不嫉妒,作为家里的老大承担的多一点儿,这无所谓。
可是他不能让他娘因为疼爱儿子欺负媳妇儿。
老太太一听这话,满眼的感激。
“照你这么说,这姑娘这么能干为啥要帮你啊?是不是这个刘桂芬看上你了?”
江满福眼珠子一转,叹了口气,摇摇头。
“娘,你知道人家刘家是什么家庭啊?和咱家根本不一样,刘桂芬两个哥哥。一个哥哥在省城里面是干部,另外一哥哥现在是运输队的司机。
连刘桂芬自己都在食堂里当面案师傅。人家他爹又是肉联厂的职工,你说咱家能和人家家比?
这样的人家高攀不起。”
看着儿子眼神里的失落,老太太心里明白,儿子估计是看上人家姑娘了,可是人家这姑娘家庭的确太好了!
这样的条件,为啥找她儿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