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不照顾月子(1/2)
一个礼拜之后,刘桂芳出院了。
刘桂喜特意去找了个拖拉机。
刘桂芳那是全副武装,老爷子老太太把闺女和三个孩子,江满福送上了拖拉机,刘桂喜送他们回去。
没办法,这年月有讲究,闺女生了孩子是不能在娘家坐月子的。
他们唯一能帮的是给孩子大包小包,带了一大堆的东西。
刘桂喜这两天也没闲着。
这两天到底下农场去给人家杀猪,特意要的猪蹄儿。
光是猪蹄儿都攒了不少,还弄了一些猪肚。
专门给妹妹吃的。
又从底下的农场鸡场里买了几只鸡,还弄一些鸡蛋来。
当然这不能说买,只能说是换。
大包小包的送了妹妹,妹夫到了家。
刘贵喜这边儿把东西搁下,就直接返程。
江满福把屋子里收拾了一下,让媳妇儿在炕上躺着,两个小的就躺在一边儿,江小小安安静静的坐在两个小不点儿旁边瞅着自己的弟弟妹妹。
江满福虽然笨手笨脚,可是去请教了隔壁的五婶子。
这才把猪蹄儿给妻子炖上,这两天妻子的情况有点儿好转。
看样子两个孩子起码有一个能喂饱。
孩子们都很健壮。
这一个礼拜江满福整整瘦下去一圈,没法子医院里白天黑夜就他一个人。
白天的时候,老两口虽然能来搭把手,可是到底他这个当丈夫的,也不能离了。
晚上就直接在医院外面的椅子上铺张报纸,在那里睡。
江满福最心焦的是这俩孩子一个不顺心就哭闹。
饿了也是哭,拉了尿了还是哭。
主要是医院里也没有收拾尿布的地方。
好不容易总算是回到自家了,连江满福都觉得整个人放松下来。
不过这一趟医院之行,家里算是花的干干净净。
江满福现在连存折上取出来的五十多块钱都花干了,因为医院最后结账的时候,全都填上去了。
要不是老丈人,丈母娘最后临走的时候,给自己手里塞了十块钱,恐怕现在家里那真的是山穷水尽。
江满福这一阵儿那是真的,在心里感激丈母娘和老丈人,还有大舅子。
这吃的,喝的钱全都给他们拿上,哪有这样的人家?
他这边儿炖上猪蹄汤。
把家里收拾了一下,又忙着喂猪喂鸡,这两天全拜托人家五婶子帮忙,要不然家里的猪和鸡都得饿死。
自己现在回来了,肯定不能再麻烦人家。
端了一碗炖好的猪蹄汤,送进妻子的房间,结果就听到大门响。
“老大,听说你们回来了?”
江老太太这阵儿过来,毕竟她刚才就在村口坐着,看着拖拉机进的村儿。
儿媳妇儿给自己生了孙子,无论怎么说,她这个当婆婆的也得露个面儿。
江满福急忙迎出去,老太太进了屋。
看见刘桂芳居然在喝猪蹄汤,不由得撇嘴道。
“哎呦,老大呀,你这日子过得好,居然连猪蹄儿汤都喝得起。是啊,你的钱舍不得给你弟弟花,全都留着孝敬你媳妇儿了。我这个当娘的,都轮不着你孝敬。”
江满福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50章 不照顾月子(2/2)
这话,心里就是一股子火。
自己在医院累死累活,他娘不说的,心疼一下自己这个当儿子的。
张嘴就是挑毛病。
“我可没那个本事孝敬我媳妇儿,人家这是我大舅哥杀猪从人家猪场特意要的。”
说完这个也不说其他的,眼睛瞅着炕上的两个小家伙。
江满福是觉得不想让老娘有点儿尴尬,毕竟一个当婆婆的,儿媳妇生了孩子坐月子呢!
起码你也得关心自己孙子和孙女一下。
就是走过场也得装个样子吧。
所以他只能用眼神示意。
江老太太被儿子这话气的肚子疼。
“行了,那你好好养着吧。我就走了。”
老太太居然连孩子看一眼都没有,抬脚就走。
江满福急了。
“娘,您别走啊!”
媳妇儿要坐月子,总不能自己一个大男人在家里伺候。
医院里的几天,已经把江满福磨的差不多要疯了。
“我别走?别走是啥意思?我还留下来干啥?你看看你们这小日子,不是过得挺好的,这顿顿猪蹄都吃上了。还有啥要我这个老娘操心的。”
老太太话里有话。
平常这么一说儿,媳妇儿和儿子早开口日,让她拿上猪蹄儿走。
江满福看看炕上的孩子。
“娘,桂芳坐月子呢,要不然您就住在我家。帮着给桂芳做做饭,照顾下孩子。”
江老太太差一点没跳起来,指着儿子的脑门子,就是一指头。
“怎么我现在成了你家的长工?你媳妇儿有多金贵呀?凭啥让我给她做饭,照顾孩子呀?我跟你说早就和我分家,你忘了是谁绝情的,根本不管你弟弟妹妹的死活。
怎么现在想起你老娘?我告诉你既然当初那么能干,那么有骨气,现在你就自个儿照顾你自己媳妇儿月子。我可管不着,你媳妇儿挣的钱,又没有分给我一分钱,凭啥让我照顾她坐月子?”
老太太那三角眼一转,早就已经把话题拐到了钱的上面。
老太太声音高亢,以至于刚才还睡得安稳的两个孩子,一下子被惊醒了,瞬间就哭了起来。
刘桂芳急忙抱起孩子,可是她一个人也抱不了两个孩子。
抱起儿子,女儿在那里哭的厉害,抱起女儿,儿子又在那里哭的撕心裂肺。
老太太得意的看一眼孙子孙女。
就是要好好治治他们,要不然这两口子还要反了天。
江满福一看媳妇儿忙的手忙脚乱,再看看冷眼在那里旁观的老娘,忽然之间心更冷了。
“行娘,既然您说的好,既然是分家了,那我伺候我媳妇月子。就不劳您大驾了。”
转身过去,从炕上抱起了小女儿。
两口子一人抱,一个轻轻的拍着,孩子果然不大一会儿功夫,孩子就停止了哭声。
老太太一看这个样子,这事情还给闹僵,冷哼了一声。
“行,老大,你有本事,有本事一辈子别求的老宅头上。”
按照老太太的理论,觉得自己以后可没什么能求到老大头上的。
女儿嫁的好,以后再给小儿子安排了工作,日子只会一天比一天过的好。
怎么会求到老大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