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青大人却在视察堤坝防筑途中,因为连日疲劳,站立不稳,滑落湍急河流中。
百姓为了纪念,设置碧青庙,供奉碧青大人牌位,以示感念和哀思。
随后瘟疫四起,百姓惶惶不安,又有药王传人,一位老者,瘦骨嶙峋,拄着拐杖,上头系着师出名门象征的宝葫芦,研制出抗疫药方,一经验证,立刻投入使用,救百姓于困难中。
不知是伤了什么阴鸷,洪水退散瘟疫起,瘟疫消灭,百姓连年田地失收,人丁凋敝,暴躁易怒,逞凶好斗。
天下纷乱起,林氏江山岌岌可危。
彼时有当朝皇太子林立琰进谏陛下,当施仁政,减轻赋税徭役,拨钱粮赈灾,令百姓回归本土,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无奈当时的武皇早年投身行伍,惯用武力平天下,斥责太子妇人之仁,下令发兵镇压暴动,引起更强反抗。
暴民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百姓惶惶,四处逃窜,民不聊生,哀怨四起。
危难之际,身处西南的漳州王,以勤王平暴乱之名,集结兵力,并王府封地私兵,打着漳州旗号,一路向北。
中途灭山贼土匪草寇,收民间有志者,编入军队,越战越勇,一路声势浩荡,逼近京城。
大业武皇气不打一处来,御驾亲征,领兵出城迎战杀敌。
无奈京郊大营皆为官宦子弟,斗志不丰,贪生怕死者众,很快兵败如山倒。
大业武皇在此危难关头传位太子林立琰,誓死不做亡国君,战死沙场。
漳州王一马当先,斩下武皇项上人头,军心振奋,京郊一战,大获全胜。
兵马连夜开入京城,漳州王身着金甲,与左右先锋一起,杀入皇宫。
左先锋许恒揣测上意,心知王爷不想担上弑君篡位之名,当即快马一步,赶在众人之前,将临危受命登基的新皇林立琰击杀于金銮殿上。
林立琰在太子位三十载,与陛下意见相左,时常起争执,朝臣几次听见陛下感叹子不类父。
原本先皇后与武皇就相识于微末,当时还是皇子的武皇,因为母族低微,不受重视,吃了不少苦头,进军营征战厮杀,流血流汗,立下汗马功劳,才得了机会。
等武皇登基,先皇后娘家显得不够看,武皇吃够了母族低微的苦头,大肆扩充后宫,皆是世家贵女,只为提高子嗣地位,却为皇太子树立十多位竞争者。
如今内忧外患之际,皇位成了烫手山芋,武皇死前甩手,皇太子林立琰被迫接手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硬着头皮上位不过七日就死于非命。
漳州王眼看即将问鼎皇位,余下的收尾工作都不必他操心,底下人就会尽善尽美的帮他做好。
左右先锋带队,趁乱杀到诸多皇子家里,鸡犬不留。
左先锋许恒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带着漳州主力,冲进皇太子宫里,太子妃,太子良娣,三位皇孙,两位皇孙女,杀的杀,绑的绑。
许恒深知当机立断的重要性。
此时斩草除根,事后不过感叹一声死于战乱,封个哀思候之类就罢手。
可一旦留下正统血脉,之后的处置就成了天下人攻击新皇最显眼的靶子,轻不得,重不得,还有可能给一些势力非分之想,惹来卧榻之侧的祸害。
面对幼崽,许恒毫不手软,将众人验明正身,驱赶到密室,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出了太子宫殿,许恒举着手中血染的宝刀。
“先皇太子家眷藏身密室,外头奴仆失手打翻烛台,家眷尽数烧死!”
漳州王,如今大梁开国元帝,听说此事,感叹一声。
“先皇暴政,误太子皇兄良久,朕悔不能早些除暴君,扶持皇太子即位,使天下百姓苦多矣!”
众臣闻言,纷纷感叹。
“陛下仁义!”
新朝初始,元帝大施仁政,重新划分田地,减免赋税,鼓励生产,与民休息。
经过两年时间,梁朝恢复几分元气,元帝意气风发,大肆封赏。
左先锋许恒有从龙之功,如今为天子近臣,在京城炙手可热。
许恒祖上原本也有些基业,最高曾出过三品大员,可惜到了许恒曾祖父那一辈,家中子嗣不丰,曾祖父天生不足,能活着成亲生子,全凭昂贵药材堆出来的。
许家彼时挑媳妇也不计较门户,只要有宜男之相,这才艰难的有了许恒的祖父。
曾祖父见着麟儿出生,吊着的一口气终于放心咽下。
曾祖母十八岁守寡,家中老的老小的小,无人支应门户,宛如抱着金元宝上街的孩童,成为众多无赖觊觎对象。
三代女人几乎散尽家财,才勉强抚养许恒祖父长大成亲。
之后自然是一代不如一代。
到了许恒这里,更是只剩下许恒一个。
恰好遇上荒年,战乱不断,更是三餐不继,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许恒作为一个大好青年,不甘心归于平庸,跟着漳州王揭竿而起,一路杀到京城,途中数次立功。
许恒当时的上峰,赵校尉,起了押注的心思,在征战途中将自己的幼女嫁给许恒。
许恒身无长物,浪荡多年,自称游侠,可是在当地村民眼里,许恒不务正业,分明就是个二流子,一直为人诟病,更别说谁家能舍得把女儿许配。
陡然有上峰家幼女赵氏愿意携带嫁妆相许,简直是被天上掉的金元宝砸中,晕晕乎乎的点头同意,仓促的办了婚礼。
赵氏嫁给许恒之后,随许恒一路征战奔波迁徙,途中岳父战死,岳家散落各处。
待风波定,江山安稳,赵氏也终于随着许恒定居京城。
成婚三年,前头一年到处漂泊,整日被刀光剑影,铁蹄厮杀笼罩,随时准备逃亡或迁徙,途中还流掉一个孩子。
好不容易安稳两年,顺利生下长子,勉强算是站稳脚跟,偏偏许恒间在帝心,身居高位,又才二十出头,未来几十年,伴随元帝,前途无量。
赵氏娘家随着赵校尉战死,已经大不如前,就算赵校尉尚在,面对如今护国大将军许恒,娘家也不够看。
碧青大人却在视察堤坝防筑途中,因为连日疲劳,站立不稳,滑落湍急河流中。
百姓为了纪念,设置碧青庙,供奉碧青大人牌位,以示感念和哀思。
随后瘟疫四起,百姓惶惶不安,又有药王传人,一位老者,瘦骨嶙峋,拄着拐杖,上头系着师出名门象征的宝葫芦,研制出抗疫药方,一经验证,立刻投入使用,救百姓于困难中。
不知是伤了什么阴鸷,洪水退散瘟疫起,瘟疫消灭,百姓连年田地失收,人丁凋敝,暴躁易怒,逞凶好斗。
天下纷乱起,林氏江山岌岌可危。
彼时有当朝皇太子林立琰进谏陛下,当施仁政,减轻赋税徭役,拨钱粮赈灾,令百姓回归本土,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无奈当时的武皇早年投身行伍,惯用武力平天下,斥责太子妇人之仁,下令发兵镇压暴动,引起更强反抗。
暴民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百姓惶惶,四处逃窜,民不聊生,哀怨四起。
危难之际,身处西南的漳州王,以勤王平暴乱之名,集结兵力,并王府封地私兵,打着漳州旗号,一路向北。
中途灭山贼土匪草寇,收民间有志者,编入军队,越战越勇,一路声势浩荡,逼近京城。
大业武皇气不打一处来,御驾亲征,领兵出城迎战杀敌。
无奈京郊大营皆为官宦子弟,斗志不丰,贪生怕死者众,很快兵败如山倒。
大业武皇在此危难关头传位太子林立琰,誓死不做亡国君,战死沙场。
漳州王一马当先,斩下武皇项上人头,军心振奋,京郊一战,大获全胜。
兵马连夜开入京城,漳州王身着金甲,与左右先锋一起,杀入皇宫。
左先锋许恒揣测上意,心知王爷不想担上弑君篡位之名,当即快马一步,赶在众人之前,将临危受命登基的新皇林立琰击杀于金銮殿上。
林立琰在太子位三十载,与陛下意见相左,时常起争执,朝臣几次听见陛下感叹子不类父。
原本先皇后与武皇就相识于微末,当时还是皇子的武皇,因为母族低微,不受重视,吃了不少苦头,进军营征战厮杀,流血流汗,立下汗马功劳,才得了机会。
等武皇登基,先皇后娘家显得不够看,武皇吃够了母族低微的苦头,大肆扩充后宫,皆是世家贵女,只为提高子嗣地位,却为皇太子树立十多位竞争者。
如今内忧外患之际,皇位成了烫手山芋,武皇死前甩手,皇太子林立琰被迫接手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硬着头皮上位不过七日就死于非命。
漳州王眼看即将问鼎皇位,余下的收尾工作都不必他操心,底下人就会尽善尽美的帮他做好。
左右先锋带队,趁乱杀到诸多皇子家里,鸡犬不留。
左先锋许恒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带着漳州主力,冲进皇太子宫里,太子妃,太子良娣,三位皇孙,两位皇孙女,杀的杀,绑的绑。
许恒深知当机立断的重要性。
此时斩草除根,事后不过感叹一声死于战乱,封个哀思候之类就罢手。
可一旦留下正统血脉,之后的处置就成了天下人攻击新皇最显眼的靶子,轻不得,重不得,还有可能给一些势力非分之想,惹来卧榻之侧的祸害。
面对幼崽,许恒毫不手软,将众人验明正身,驱赶到密室,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出了太子宫殿,许恒举着手中血染的宝刀。
“先皇太子家眷藏身密室,外头奴仆失手打翻烛台,家眷尽数烧死!”
漳州王,如今大梁开国元帝,听说此事,感叹一声。
“先皇暴政,误太子皇兄良久,朕悔不能早些除暴君,扶持皇太子即位,使天下百姓苦多矣!”
众臣闻言,纷纷感叹。
“陛下仁义!”
新朝初始,元帝大施仁政,重新划分田地,减免赋税,鼓励生产,与民休息。
经过两年时间,梁朝恢复几分元气,元帝意气风发,大肆封赏。
左先锋许恒有从龙之功,如今为天子近臣,在京城炙手可热。
许恒祖上原本也有些基业,最高曾出过三品大员,可惜到了许恒曾祖父那一辈,家中子嗣不丰,曾祖父天生不足,能活着成亲生子,全凭昂贵药材堆出来的。
许家彼时挑媳妇也不计较门户,只要有宜男之相,这才艰难的有了许恒的祖父。
曾祖父见着麟儿出生,吊着的一口气终于放心咽下。
曾祖母十八岁守寡,家中老的老小的小,无人支应门户,宛如抱着金元宝上街的孩童,成为众多无赖觊觎对象。
三代女人几乎散尽家财,才勉强抚养许恒祖父长大成亲。
之后自然是一代不如一代。
到了许恒这里,更是只剩下许恒一个。
恰好遇上荒年,战乱不断,更是三餐不继,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许恒作为一个大好青年,不甘心归于平庸,跟着漳州王揭竿而起,一路杀到京城,途中数次立功。
许恒当时的上峰,赵校尉,起了押注的心思,在征战途中将自己的幼女嫁给许恒。
许恒身无长物,浪荡多年,自称游侠,可是在当地村民眼里,许恒不务正业,分明就是个二流子,一直为人诟病,更别说谁家能舍得把女儿许配。
陡然有上峰家幼女赵氏愿意携带嫁妆相许,简直是被天上掉的金元宝砸中,晕晕乎乎的点头同意,仓促的办了婚礼。
赵氏嫁给许恒之后,随许恒一路征战奔波迁徙,途中岳父战死,岳家散落各处。
待风波定,江山安稳,赵氏也终于随着许恒定居京城。
成婚三年,前头一年到处漂泊,整日被刀光剑影,铁蹄厮杀笼罩,随时准备逃亡或迁徙,途中还流掉一个孩子。
好不容易安稳两年,顺利生下长子,勉强算是站稳脚跟,偏偏许恒间在帝心,身居高位,又才二十出头,未来几十年,伴随元帝,前途无量。
赵氏娘家随着赵校尉战死,已经大不如前,就算赵校尉尚在,面对如今护国大将军许恒,娘家也不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