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八零有悍妇63(1/2)
她分明记得自己已经灵魂出窍,游离躯壳之外了。
刘杰出眼中也有水光闪动。
“我活着呢,我们都好好的,桃桃!你救了我。”
叶桃欢喜的头晕目眩,很快就重新躺回去。
等到医生给她下一堆医嘱,还有四五个医生给她会诊。
等她彻底被医生宣布脱离危险,已经是三天后。
她昏迷了两天,十指包扎的像个粽子,中途一度烧到四十度,还有胎盘撕裂,需要卧床静养,随时可能早产,目前需要住院保胎。
刘杰出肋骨断了也需要住院治疗,整个工程队这次损失惨重。
电站项目被叫停,秦山也被重重包围,重兵把守,不许人靠近。
被叶桃救出来的向超好的最快,跑前跑后的伺候刘杰出,给叶桃买营养品。
他们这行寿命普遍不长,活着的人颠沛流离,死去的人永远青山埋忠骨。
穆小兵几人的骨灰如何给补贴,何时扶灵回乡,还需要协商。
劫后余生的刘杰出百感交集。
上头的命令又下来,这里有更多的工程bing和炮bing接手,他们里面有的重伤落下残疾的,面临转业或者退役。
有的轻伤养好了,继续出发参与到下一个项目里。
像刘杰出这样的,伤筋动骨一百天,批准在秦州养病,养好之后也要奔赴下一个工程里。
随着身体渐渐好转,刘杰出带着叶桃搬回在秦州买的小院。
辣酱厂里的事情已经全部交给叶栋梁和叶玲两人,有什么拿不准的,才会来打扰叶桃。
随着包产到户的试点推广,芹城也成为试点。
向阳公社积极响应上头号召,把把田地按照肥沃程度分上中下三等,按照人口比例,抽签包产到各家。
叶桃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立刻让叶栋梁回去一趟,把她又有了身孕和刘杰出受伤静养的消息带回去,劝叶红梅把田地托付给刘晓娟一家种。
原本把土地看的重于一切的叶红梅,一听这个消息,压根不用叶栋梁劝,立刻打包行李,带着壮壮跟叶栋梁奔赴秦州。
刘杰出在离家两年,长子出生一年后,终于见到了亲生儿子。
叶红梅听说儿子被怀着孕的儿媳妇从死人堆里救出来,到了目的地之后,看见叶桃只能躺着,肚子高高隆起,越发衬的人瘦成一把骨头,感激的不知如何是好。
“桃桃,你就是我们家的福星,是我刘家的恩人,妈一辈子感激你。”
叶桃摸摸已经会走路的儿子。
“妈,我是刘家儿媳妇。”
壮壮小朋友跟表哥表姐们天天厮混在一起,非常皮实。
很快熟悉了这座小院,也欢喜家中有了哥哥姐姐才有的爸爸妈妈。
他再也不用偷偷管大姑叫妈妈了。
养了两个月,刘杰出已经能做简单轻快的活,洗衣做饭,不用叶桃插手。
叶桃躺的越发艰难,到了孩子七个多月的时候,时常见红,叶红梅心中可惜,六婆不在这里。
刘家村的六婆手上很有些安胎本事,桃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406章 八零有悍妇63(2/2)
要是在家,一定能把肚子里这个安顿好,安心在娘胎里待到瓜熟蒂落。
好不容易熬到九个月上,叶桃终于进医院破水待产。
二胎受了不小的苦,仍旧是个小子,瘦瘦小小,生下来才四斤多,看着孩子哭的力气都没有,叶红梅眼眶都红了。
刘杰出终于能见证一回孩子的出生,抱着轻飘飘的次子,心中充满愧疚。
叶桃却不在意这些。
“只要人都在,总会越来越好的,身子瘦弱些,好好养着就是,总比还没出生就没了亲爹好。”
做人要知足。
叶桃很是看得开!
以后医疗技术会越来越好,人也会越来越长寿。
古时候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等到了九十年代,新世纪,平均寿命都有七十多了。
叶红梅转念一想也是,要是搁过去,三四斤重的孩子铁定养不活,吹风感冒就能夭折。
叶红梅给二小子取了个小名叫拴住,先这么叫着。
叶桃都随她,将来孩子皮实点,上户口了再让亲爹给取大名。
如今二小子两个月长到七斤多,总算见着长肉了,叶红梅很是满足。
等到刘杰出奔赴下一站的时候,叶桃已经出月子,让刘杰出先去,她带着二小子在秦州好好养护孩子。
等二小子扎扎实实长到一岁,才带着叶红梅和两个孩子奔赴黔南。
叶桃经历一世孤苦飘零的生活,今生体会过家的温暖之后,什么都阻挡不了她一家团圆的念想。
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更重要,她再也不想过回担惊受怕的留守日子。
工程队驻扎的地方荒无人烟,她就在距离荒无人烟最近的城村镇落脚。
兜里装着两瓶酱料,走到哪儿就把生意铺到哪里。
有的地方人喜欢,有的地方不喜欢。
不喜欢的地方,改良口味,慢慢打开就是。
横竖挣的钱已经足够她养活一家子,顺便隔三差五犒劳工程队,她对金钱没有更多的欲望,只要家人。
叶桃辗转搬家几次,有些地方太艰苦,就连叶红梅也心里打退堂鼓,可是叶桃坚持。
并且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们和叶红梅过的舒服些。
她看着工程队做出利国利民的大型工程,也看过凿山建隧道,挖到暗流涵洞,地下河流冲垮基站和人群。
还在茫茫西北,见过小战士因为高反,脸色紫蓝,最后失救而死。
见识越多,她越是不舍得放手,坚持把刘杰出并两个孩子和婆婆护在羽翼之下,艰难的辗转大江南北,维持一家团圆。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华夏大地,所到之处,越发繁华昌盛,歌舞升平。
可叶桃的两个孩子都不知道歌舞厅,溜冰场,电影院是什么样子。
随之发展的是建筑行业,农民工大军过境,片片高楼林立,地标建筑日新月异,一个取代一个。
华夏人民勤劳肯干的精神随着战火硝烟散去,渐渐又复苏起来。
外宾走进来的同时,带来的新的事物,新的建筑,新的学识,冲击着所有人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