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快穿:阿蜃 > 第1191章 小芳-新的征途

第1191章 小芳-新的征途

这边告状,那边崔保国和崔守义也使了劲儿,一个崔义忠在明处,崔武觉得尚可一战,再来一个崔守义在暗处,崔武毫无胜算不说,还一泻千里,没多久就有县里人下来,到崔武家搜查。

戴菊兰的娘家已经跟她反目,儿子也跑了,男人更是靠不住,如今把钱当命,见人来就护着自家灶房柴垛子,捏着高级的打火机要点燃柴垛子自焚,搜查的人可没有那等耐心跟一个泼妇歪缠,三两下绑了绳子,将柴垛子拆了。

一个村子看起来大家都差不多,仿佛没有什么富裕的人家,可是仔细往上数几代,除了少数几家逃荒过来落脚的,别家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依靠官窑生活,怎么也有点老物件积累,再跟着崔锦芳种蔬菜,各家日子都挺滋润。

崔武征收的各种费用看着不多,一个人十几块几十块钱,可积少成多,整个村子几万口人,在最大面额十元的年代,十万元就很壮观。

在崔武家灶房高达屋顶的柴垛子里翻出来的钱,让稽查的人都惊掉了下巴。

这么大的数目,公社是没有资格自行处理,县里人很快上报,没多久崔锦芳就在报纸上看到崔武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吃枪子儿的村干部。

原本崔锦芳还担心打蛇不死会留下隐患,现在看,命运的大手果然是强悍的。

前世村里没有这么富裕,崔武无从贪到这么多,是赶上严打才判的死刑,今生有了崔锦芳这个变数,依旧殊途同归。

崔锦芳对世界规则越发有敬畏之心,又跑去看看小梅。

她最在意的就是弟弟妹妹,弟弟远在哈城够不到,先看看小梅过的怎么样也好,她的预产期在六月底七月初,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赶回来。

崔锦芳在去烟城前一天,买了点东西去跟小梅说了会儿话,见她一切都好,挺着肚子在店里,不算忙碌,打发时间,比在家待着好。

“大姐,你让他俩去登记的?”

崔锦芳点头。

“小民年底可能要出国留学,学校有名额,不过确定小民的话,需要再次审查,还是扯个证,合理合法没有后顾之忧。”

小梅也听小民说过这事儿。

“小民出国一年要多少钱?我这里有点私房钱,到时候拿给他。”

崔锦芳并不推辞,他们姐弟仨没有谁应该一直照顾其他人,互帮互助才能长久,尤其是以后有了家庭,一味索取容易变得贪婪,单方面付出也会心理失衡。

“成,到时候我想法子给换成外币给小民带去学校。”

梅姨早就知道儿媳妇家的情况,小梅可以说是小芳一手养大的,回报代表着孩子孝顺知道感恩,有个知恩图报懂的感恩的儿媳妇比白眼狼儿媳妇强。

见小梅一切都好,崔锦芳才起身准备告辞。

曹兴已经万事俱备,只等崔锦芳一起去烟城,周青也要跟着一起。

还没走出店门,崔锦芳就看见周青脚步匆忙的跑过来。

见着崔锦芳,周青眼睛一亮。

“芳姐,正找你呢,店里来了个应聘翻译的,等你去拍板。”

崔锦芳闻言,跳上自行车。

“上来,我带你去店里。”

周青稳稳当当坐上车。

“那人是个女的,看着有四五十岁,很有文化的样子,她说要看看你再决定。”

崔锦芳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人群来应聘,不过想想也是,改革开放没有几年,有懂外文的不是才接触,学的不深,就是年岁大的。

这样看来倒是宁愿大一点。

至于对方想看看崔锦芳,她并不吃惊,原本就是双向选择不说,有才华的人,在什么年代都有选择的余地。

崔锦芳急匆匆到店里,只见曹兴正陪着一个仪态优雅的女人坐着说话,那女人挽成发髻的头发里白了一半,却又因为眼神晶亮,叫人不敢猜测年纪。

见崔锦芳来,两人都站起来。

崔锦芳来不及支起自行车,丢给周青,大步迎上去跟人握手。

“你好,我是崔锦芳!”

那女人柔柔的抬胳膊跟崔锦芳握手,动作莫名的好看。

“你好,我是郑宋婉茹,听说你要招聘日文翻译,不才年轻时有岛国游学经历,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资料文献翻译,都小有尝试。”

专业水准什么的,还是要到工作场合才能验证,崔锦芳看见这个人,心里就已经很满意了,只是不知道这人对长期驻扎外地工作有没有看法,这样年纪一般都有家小,况且听她名字就知道是冠夫姓。

“我这边的情况不知道你是否有了解,因为我们公司准备开拓海外市场,大本营虽然在长乐县,但是工作地点可能不固定。”

郑宋婉茹温婉地笑。

“我听我儿子说过,这方面我完全没有问题。”

崔锦芳大喜。

夫家姓郑,必然是那天来的郑文涛同志,她有郑同志单位的地址和电话,那就算是知根知底,值得信赖。

“原来是郑同志的母亲!我原先还遗憾不能留住郑同志,没想到能吸引到您,是咱们公司的荣幸,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们明天前往烟城,你可以先准备一下行李,对了,把身份证明带过来给周青登记一下。”

周青入职以来一直在学习,成长很快,崔锦芳有意把她往助理方向发展,什么都会交给她,她还跑去夜校读了个会计,闲暇时间总是捧着书。

郑宋婉茹抬手整理鬓角,笑不露齿,犹如仕女图一般。

“好,那就明天见了。”

崔锦芳解决心头最大的困扰,整个人轻松的不行,收拾行囊,修整一番,第二天一早,等到郑宋婉茹来,一行人直奔火车站。

这个年代卧铺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还好曹兴托人帮着买到了硬座才不至于站着。

崔锦芳原先还担忧郑宋婉茹不习惯,火车缓缓开动的时候,看她眼神复杂的眺望这座城市,神情却有说不出的轻松,似乎非常愉悦,崔锦芳松了口气。

一路上几人简短开个小会,把烟城的情况都介绍一遍,都是鲁省的,几个小时功夫就到了。

下车的时候,年纪最大的郑宋婉茹还精力十足,崔锦芳彻底放下心来,下了火车就是一个新的战场!

这边告状,那边崔保国和崔守义也使了劲儿,一个崔义忠在明处,崔武觉得尚可一战,再来一个崔守义在暗处,崔武毫无胜算不说,还一泻千里,没多久就有县里人下来,到崔武家搜查。

戴菊兰的娘家已经跟她反目,儿子也跑了,男人更是靠不住,如今把钱当命,见人来就护着自家灶房柴垛子,捏着高级的打火机要点燃柴垛子自焚,搜查的人可没有那等耐心跟一个泼妇歪缠,三两下绑了绳子,将柴垛子拆了。

一个村子看起来大家都差不多,仿佛没有什么富裕的人家,可是仔细往上数几代,除了少数几家逃荒过来落脚的,别家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依靠官窑生活,怎么也有点老物件积累,再跟着崔锦芳种蔬菜,各家日子都挺滋润。

崔武征收的各种费用看着不多,一个人十几块几十块钱,可积少成多,整个村子几万口人,在最大面额十元的年代,十万元就很壮观。

在崔武家灶房高达屋顶的柴垛子里翻出来的钱,让稽查的人都惊掉了下巴。

这么大的数目,公社是没有资格自行处理,县里人很快上报,没多久崔锦芳就在报纸上看到崔武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吃枪子儿的村干部。

原本崔锦芳还担心打蛇不死会留下隐患,现在看,命运的大手果然是强悍的。

前世村里没有这么富裕,崔武无从贪到这么多,是赶上严打才判的死刑,今生有了崔锦芳这个变数,依旧殊途同归。

崔锦芳对世界规则越发有敬畏之心,又跑去看看小梅。

她最在意的就是弟弟妹妹,弟弟远在哈城够不到,先看看小梅过的怎么样也好,她的预产期在六月底七月初,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赶回来。

崔锦芳在去烟城前一天,买了点东西去跟小梅说了会儿话,见她一切都好,挺着肚子在店里,不算忙碌,打发时间,比在家待着好。

“大姐,你让他俩去登记的?”

崔锦芳点头。

“小民年底可能要出国留学,学校有名额,不过确定小民的话,需要再次审查,还是扯个证,合理合法没有后顾之忧。”

小梅也听小民说过这事儿。

“小民出国一年要多少钱?我这里有点私房钱,到时候拿给他。”

崔锦芳并不推辞,他们姐弟仨没有谁应该一直照顾其他人,互帮互助才能长久,尤其是以后有了家庭,一味索取容易变得贪婪,单方面付出也会心理失衡。

“成,到时候我想法子给换成外币给小民带去学校。”

梅姨早就知道儿媳妇家的情况,小梅可以说是小芳一手养大的,回报代表着孩子孝顺知道感恩,有个知恩图报懂的感恩的儿媳妇比白眼狼儿媳妇强。

见小梅一切都好,崔锦芳才起身准备告辞。

曹兴已经万事俱备,只等崔锦芳一起去烟城,周青也要跟着一起。

还没走出店门,崔锦芳就看见周青脚步匆忙的跑过来。

见着崔锦芳,周青眼睛一亮。

“芳姐,正找你呢,店里来了个应聘翻译的,等你去拍板。”

崔锦芳闻言,跳上自行车。

“上来,我带你去店里。”

周青稳稳当当坐上车。

“那人是个女的,看着有四五十岁,很有文化的样子,她说要看看你再决定。”

崔锦芳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人群来应聘,不过想想也是,改革开放没有几年,有懂外文的不是才接触,学的不深,就是年岁大的。

这样看来倒是宁愿大一点。

至于对方想看看崔锦芳,她并不吃惊,原本就是双向选择不说,有才华的人,在什么年代都有选择的余地。

崔锦芳急匆匆到店里,只见曹兴正陪着一个仪态优雅的女人坐着说话,那女人挽成发髻的头发里白了一半,却又因为眼神晶亮,叫人不敢猜测年纪。

见崔锦芳来,两人都站起来。

崔锦芳来不及支起自行车,丢给周青,大步迎上去跟人握手。

“你好,我是崔锦芳!”

那女人柔柔的抬胳膊跟崔锦芳握手,动作莫名的好看。

“你好,我是郑宋婉茹,听说你要招聘日文翻译,不才年轻时有岛国游学经历,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资料文献翻译,都小有尝试。”

专业水准什么的,还是要到工作场合才能验证,崔锦芳看见这个人,心里就已经很满意了,只是不知道这人对长期驻扎外地工作有没有看法,这样年纪一般都有家小,况且听她名字就知道是冠夫姓。

“我这边的情况不知道你是否有了解,因为我们公司准备开拓海外市场,大本营虽然在长乐县,但是工作地点可能不固定。”

郑宋婉茹温婉地笑。

“我听我儿子说过,这方面我完全没有问题。”

崔锦芳大喜。

夫家姓郑,必然是那天来的郑文涛同志,她有郑同志单位的地址和电话,那就算是知根知底,值得信赖。

“原来是郑同志的母亲!我原先还遗憾不能留住郑同志,没想到能吸引到您,是咱们公司的荣幸,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们明天前往烟城,你可以先准备一下行李,对了,把身份证明带过来给周青登记一下。”

周青入职以来一直在学习,成长很快,崔锦芳有意把她往助理方向发展,什么都会交给她,她还跑去夜校读了个会计,闲暇时间总是捧着书。

郑宋婉茹抬手整理鬓角,笑不露齿,犹如仕女图一般。

“好,那就明天见了。”

崔锦芳解决心头最大的困扰,整个人轻松的不行,收拾行囊,修整一番,第二天一早,等到郑宋婉茹来,一行人直奔火车站。

这个年代卧铺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还好曹兴托人帮着买到了硬座才不至于站着。

崔锦芳原先还担忧郑宋婉茹不习惯,火车缓缓开动的时候,看她眼神复杂的眺望这座城市,神情却有说不出的轻松,似乎非常愉悦,崔锦芳松了口气。

一路上几人简短开个小会,把烟城的情况都介绍一遍,都是鲁省的,几个小时功夫就到了。

下车的时候,年纪最大的郑宋婉茹还精力十足,崔锦芳彻底放下心来,下了火车就是一个新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