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还是要有的,虽然不可能实现的那么快,几年时间就干去县里,省里那就更不可能了,但已经深深爱上仕途这条路的某公社副书记,已经在开始计划自己的未来了。
和李老板不同,孙老师前世今生都没什么太远大的抱负,可以说,她现在就已经活的很知足了。
突然间就多了好几个孩子,现在连外孙都有了,甚至兄弟姐妹还一大堆。
这对于孙凤琴这样就想多几个孩子,多一些亲人的人来说,要说有啥愿望,那她的愿望已经实现了。
所以搬不搬家,住在城里,还是住在乡下,又有啥关系,只要能和她的几个孩子在一起,孙老师住哪都行。
住哪里都行的孙老师也听说大闺女回了,跟在山娃子小草身后,跑过来时,正好听见她大外孙在背诗,哎呦呦,这小奶音,“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红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你看这些村民不懂啥是诗,但还挺会听,一听就听出来了,问道:“山娃子说的是大鹅吧?”
哈哈,孙凤琴哈哈大笑着竖了竖大姆指,“她婶子你还挺厉害,居然一下就听出山娃子背的是……大鹅。”
山娃子大眼睛眨了眨,伸出小手拉了拉姥姥的衣襟,极其严肃的强调道:“姥姥,你说的不对,老爷说了,是咏鹅诗,不是大鹅。”
“啊?是咏鹅,不是大鹅?哎呦你们看我大外孙,懂得可真多。”
孙凤琴同志咋可能不知道是咏鹅诗,这不是为了立人设,就想先顺着村民的话说,等回去的时候,再纠正过来,不然孩子还真以为是大鹅就不对了。
可没想到她家大外孙这么不好糊弄,唉这孩子打开口会说话,吐字就特别清晰,而且还特别聪明。
山娃子的聪明,实际从几个月的时候就藏不住了,只是那时他还不会说话,所以这件事只有他们自家人知道。
后来山娃子能开口说话了,几个小姨小舅,包括李富斌那个姥爷,都抢着教他东西。
这么大的孩子,能学的肯定是从数数开始,从一数到一百,小如意和小东教小北的时候,顺便就连小草山娃子一起教了。
然后的然后就是,山娃子现在都能数到一百了,小北和小草还得手指脚趾一起用,才能数到二十几个。
也不对,小北现在不用查手指脚趾,也能数到三十几了。
但和山娃子这个小天才比起来,五岁的孩子才能数到三十几个数,更突出了山娃子的聪明。
实际当二姨的一早就看出自家大外甥是个天才,就给山娃子做了很多看图识字的小卡片。
虽然李如歌一直坚持,小孩子还是要以玩为主,不能过早的拔苗助长,但遇见大外甥这样的,你就算不拔,他自己也蹭蹭的见长,所以为了不让大外甥这颗小嫩苗,整天惦记去村口大杨树底下和那些老头老太太们唠嗑,她这才给这孩子设定了一些学习计划。
现在这不是二姨去上学了,那一百个卡片他认的也差不多了,查数也学会了,还完成了姥爷每天教的一首诗,然后这孩子就又开始放飞了。
依旧很喜欢找人唠嗑的山娃子,现在整天拉着小草可哪串门子,东家门口坐一会儿,西家门槛子上坐一会儿,不唠的人家放桌子吃饭,都不带回来的。
嗯呢,这孩子现在唠嗑已经升级了,有点不怎么愿意来大杨树底下了。
可能是听够那些老头老太太说话了,现在山娃子又有点黏上徐顺利,或是隔壁王菊花,也去过郑强家几次。
这正是李富斌和孙凤琴奇怪的地方,怎么山娃子去的人家,都是和他们家关系不错的?
这事真不是他们大人告诉的,可这孩子还真就知道挑人家去,嗯,一般人家山娃子还不稀得去呢。
而且山娃子甭管去谁家,都别想留他吃饭,这孩子从不在别人家吃饭不说,甚至连屋都不进。
对喽,山娃子不管去谁家,都只是往门槛子上一坐,或是在人家大门口,院里蹲一会。
你要是想让他进屋,或是留他吃饭,保准起身就跑。
大家现在也都掌握这孩子的习惯了,所以不想和他唠了,就说要吃饭了,他肯定起身就走。
有一次,孙老师还真问过外孙子,去谁家咋不进屋,你看你在外面蹲着,人家还得陪着你在外面蹲着。
然后这孩子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二姨告诉我的,在我还打不过对方的时候,不能随便进人家屋里,不然人把我给绑了,或是关起来咋办?”
孙凤琴:“……你二姨说的对,那啥,那你以后还是按着你二姨教的做吧。”
然后她家大外孙听了这话后,先是叹口气,随后回道:“天冷了,我不进屋,徐爷爷会冷,我就不去他们家了。”
“啊?那隔壁的王姥姥不冷吗?”孙凤琴又憋着笑问道。
山娃子立刻摇头,“王姥姥说她不冷,只要我不冷,下大雪她都陪我在外面蹲着。”
所以王菊花现在就变成了他们家最受欢迎的好邻居。
这么聪明,判断力又很准的孩子,当瞧见走过来的李茹芳,赶紧拉着姥姥往他娘身边靠了靠,然后还手指着李茹芳,大声喊道:“姥姥,那人瞪我娘了,你赶紧保护好我娘。”
李茹芳:“……”这孩子啥眼神?她刚刚见大家都围着李如兰,实在是气不过,就偷偷瞪了一眼,怎么就被他给发现了?
见众人的目光都看向她这边,李茹芳顿觉有种被人扒光了衣服的感觉,忙解释:“没有,我哪有瞪如兰姐,一定是山娃子看错了。”
“我没有看错,你就是瞪我娘了,那眼神可凶了。”小家伙儿说着话的时候,还横在他娘面前,小胳膊伸着,一副有他保护娘的样子。
孙凤琴是绝对相信大外孙这话的,冷冷的扫了李茹芳一眼后,转向大家说道:“如兰刚回来,你们大家等下去家里串门哈,我们就先回去了。”
梦想还是要有的,虽然不可能实现的那么快,几年时间就干去县里,省里那就更不可能了,但已经深深爱上仕途这条路的某公社副书记,已经在开始计划自己的未来了。
和李老板不同,孙老师前世今生都没什么太远大的抱负,可以说,她现在就已经活的很知足了。
突然间就多了好几个孩子,现在连外孙都有了,甚至兄弟姐妹还一大堆。
这对于孙凤琴这样就想多几个孩子,多一些亲人的人来说,要说有啥愿望,那她的愿望已经实现了。
所以搬不搬家,住在城里,还是住在乡下,又有啥关系,只要能和她的几个孩子在一起,孙老师住哪都行。
住哪里都行的孙老师也听说大闺女回了,跟在山娃子小草身后,跑过来时,正好听见她大外孙在背诗,哎呦呦,这小奶音,“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红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你看这些村民不懂啥是诗,但还挺会听,一听就听出来了,问道:“山娃子说的是大鹅吧?”
哈哈,孙凤琴哈哈大笑着竖了竖大姆指,“她婶子你还挺厉害,居然一下就听出山娃子背的是……大鹅。”
山娃子大眼睛眨了眨,伸出小手拉了拉姥姥的衣襟,极其严肃的强调道:“姥姥,你说的不对,老爷说了,是咏鹅诗,不是大鹅。”
“啊?是咏鹅,不是大鹅?哎呦你们看我大外孙,懂得可真多。”
孙凤琴同志咋可能不知道是咏鹅诗,这不是为了立人设,就想先顺着村民的话说,等回去的时候,再纠正过来,不然孩子还真以为是大鹅就不对了。
可没想到她家大外孙这么不好糊弄,唉这孩子打开口会说话,吐字就特别清晰,而且还特别聪明。
山娃子的聪明,实际从几个月的时候就藏不住了,只是那时他还不会说话,所以这件事只有他们自家人知道。
后来山娃子能开口说话了,几个小姨小舅,包括李富斌那个姥爷,都抢着教他东西。
这么大的孩子,能学的肯定是从数数开始,从一数到一百,小如意和小东教小北的时候,顺便就连小草山娃子一起教了。
然后的然后就是,山娃子现在都能数到一百了,小北和小草还得手指脚趾一起用,才能数到二十几个。
也不对,小北现在不用查手指脚趾,也能数到三十几了。
但和山娃子这个小天才比起来,五岁的孩子才能数到三十几个数,更突出了山娃子的聪明。
实际当二姨的一早就看出自家大外甥是个天才,就给山娃子做了很多看图识字的小卡片。
虽然李如歌一直坚持,小孩子还是要以玩为主,不能过早的拔苗助长,但遇见大外甥这样的,你就算不拔,他自己也蹭蹭的见长,所以为了不让大外甥这颗小嫩苗,整天惦记去村口大杨树底下和那些老头老太太们唠嗑,她这才给这孩子设定了一些学习计划。
现在这不是二姨去上学了,那一百个卡片他认的也差不多了,查数也学会了,还完成了姥爷每天教的一首诗,然后这孩子就又开始放飞了。
依旧很喜欢找人唠嗑的山娃子,现在整天拉着小草可哪串门子,东家门口坐一会儿,西家门槛子上坐一会儿,不唠的人家放桌子吃饭,都不带回来的。
嗯呢,这孩子现在唠嗑已经升级了,有点不怎么愿意来大杨树底下了。
可能是听够那些老头老太太说话了,现在山娃子又有点黏上徐顺利,或是隔壁王菊花,也去过郑强家几次。
这正是李富斌和孙凤琴奇怪的地方,怎么山娃子去的人家,都是和他们家关系不错的?
这事真不是他们大人告诉的,可这孩子还真就知道挑人家去,嗯,一般人家山娃子还不稀得去呢。
而且山娃子甭管去谁家,都别想留他吃饭,这孩子从不在别人家吃饭不说,甚至连屋都不进。
对喽,山娃子不管去谁家,都只是往门槛子上一坐,或是在人家大门口,院里蹲一会。
你要是想让他进屋,或是留他吃饭,保准起身就跑。
大家现在也都掌握这孩子的习惯了,所以不想和他唠了,就说要吃饭了,他肯定起身就走。
有一次,孙老师还真问过外孙子,去谁家咋不进屋,你看你在外面蹲着,人家还得陪着你在外面蹲着。
然后这孩子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二姨告诉我的,在我还打不过对方的时候,不能随便进人家屋里,不然人把我给绑了,或是关起来咋办?”
孙凤琴:“……你二姨说的对,那啥,那你以后还是按着你二姨教的做吧。”
然后她家大外孙听了这话后,先是叹口气,随后回道:“天冷了,我不进屋,徐爷爷会冷,我就不去他们家了。”
“啊?那隔壁的王姥姥不冷吗?”孙凤琴又憋着笑问道。
山娃子立刻摇头,“王姥姥说她不冷,只要我不冷,下大雪她都陪我在外面蹲着。”
所以王菊花现在就变成了他们家最受欢迎的好邻居。
这么聪明,判断力又很准的孩子,当瞧见走过来的李茹芳,赶紧拉着姥姥往他娘身边靠了靠,然后还手指着李茹芳,大声喊道:“姥姥,那人瞪我娘了,你赶紧保护好我娘。”
李茹芳:“……”这孩子啥眼神?她刚刚见大家都围着李如兰,实在是气不过,就偷偷瞪了一眼,怎么就被他给发现了?
见众人的目光都看向她这边,李茹芳顿觉有种被人扒光了衣服的感觉,忙解释:“没有,我哪有瞪如兰姐,一定是山娃子看错了。”
“我没有看错,你就是瞪我娘了,那眼神可凶了。”小家伙儿说着话的时候,还横在他娘面前,小胳膊伸着,一副有他保护娘的样子。
孙凤琴是绝对相信大外孙这话的,冷冷的扫了李茹芳一眼后,转向大家说道:“如兰刚回来,你们大家等下去家里串门哈,我们就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