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李如兰去糖厂上班,大翠就天天过来,给哥几个做做饭,洗洗衣裳,帮着照看一下两个小孩子。
好在山娃子跟谁都行,只要有人推着他去大杨树底下,有人跟他唠嗑,小家伙从不闹腾。
小草更好带,只要有吃有喝,有山娃子,那孩子几乎都不用人管。
江三虎和正在洗衣裳的大翠交代几句,就拿上打猎的工具追了上去。
这边几个人刚走,小如意就领着小东小北回来了,一听爹娘去姥姥家了,二姐和周大哥进山了,小姑娘想了想,又小手一挥,“走,咱们去老郑家瞧瞧去。”
这几天郑刚要娶媳妇了,娶的还是陈巧珍,小如意差点忘了这事,不行,她得去看看,老郑家准备的咋样了?
如意过来的时候,就见自己的小伙伴,也就是郑强家大闺女郑兰香,正蹲在墙根那数蚂蚁呢。
如意十岁上一年级,郑强家大闺女九岁,也是今年才上学,也就比如意早去两个月。
然后两家大人关系又不错,她们俩又是一个班的,很自然的就发展成了好朋友。
以小如意的脾气,肯定早就叮嘱过郑兰香,她那个未过门的小婶子不是什么好东西。
郑兰香也和家里大人说过这事,可小叔就稀罕陈巧珍,奶奶又听小叔的,她爹娘最终也没办法了。
见小伙伴来了,郑兰香眼圈立刻就红了,赶紧和小如意告状,“如意你知道吗,我小婶非要我小叔骑自行车去接她,还说不然就不嫁了。”
如意往老郑家院里瞧了一眼,听见屋里的争吵声很大,但却听不清楚他们在吵啥。
“只是骑车去接吗?那去我家借车就好了,我爹娘肯定不会不借。我估计,你小婶子那么坏的一个人,肯定不只是让你小叔骑车去接,说不定是想要一台自行车吧?”
“如意你可真聪明。”郑兰香给小伙伴竖了个大拇指,“可不是咋的,我小婶真是这个意思,不过我爷奶都没答应她。”
“没答应就对了,我觉得你小叔也是个傻的,就陈巧珍那样的,谁娶谁倒霉。”
你看这话如意一个小孩子说行,大人说就不好了,但事实的确如此。
这眼看明天就是正日子了,八桌席面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可老陈家今天一出,明天一出,之前小来小去的,比如离娘肉他们要求二斤,那就二斤。
然后那边又要求压车钱必须得给五毛钱,还有陈巧珍改口叫娘的时候,必须得给两块改口钱等等这些小事,老郑家能忍都忍了。
可这眼看明天就要去接媳妇了,老陈家又让媒人传话过来,说必须得给他们家买一辆自行车,否则他们家闺女就不嫁了。
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命根子,要不是郑老太太这样惯着郑刚,和老陈家这门亲咋都不可能成。
之前也是,陈巧珍要啥,只要郑刚哭丧着脸叫几声娘,老太太就没辙了。
可自行车这可不是小物件,全屯子也就李富斌家有一辆,他们家搁啥买自行车啊?
这下老太太也急眼了,这不,就闹起来了。
“现在乡下娶个媳妇,三十二十都不少了,咱们家这都花多少了?比李如霞找那个城里人花的都多了。”
郑强媳妇刚一开口,郑刚就不干了,“大嫂你糟践谁呢?李如霞也配和巧珍比。”
“是是,李如霞是不配和你的陈巧珍比,我就是说说,打个比方,反正自行车,咱们家肯定是买不起。”
别说他们家了,就是城里,现在结婚也没有要自行车的。
不说一两百块钱不是谁家都能拿得出来的,就是拿得出钱,自行车票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搞得到的。
所以啥三转一响,那得八十年代初,城里姑娘嫁人,才会有那样的要求。
这时候属于困难时期,结婚也是提倡从简的,像郑家这样又是八桌席面,又是二斤离娘肉,又是压轿钱,又是改口钱,不说没有,也是很少见的。
郑强这个当大哥的,因为老兄弟这个婚事,人都已经瘦了好几斤了。
这还得说他人缘不错,维护到了,很多人都是主动问他需要帮啥忙,就吱一声。
不然他们家那几十斤肉哪来的,还不都是李大队长帮的忙,钱的方面也说了,让他缺钱就吱一声。
郑强也道:“郑刚,大哥已经尽力了,自行车我肯定是办不到了,这婚你结就结,不结就不结。”
“娘,你看大哥他说的啥话。”郑刚见大哥大嫂都这样说,赶紧又去拉他娘的衣袖。
郑老太太在偏心老儿子,在糊涂,也知道不能逼着老大去借两百块钱来。
再说这年月借二十块钱都难,更何况他们家现在已经开始在借钱了,她不能因为老儿子结个婚,就把全家都搭进去。
“郑刚,这次不怪你大哥大嫂,你娘我活了六十多年,都没见过这么能作的娘家人,不然这媳妇,咱们就不要了吧?”
啪啪啪,随着拍巴掌声响起,蹲在窗下偷听的小如意探出脑袋,冲着郑老太太竖了竖大姆指,“郑奶奶您太明智了,就陈巧珍那样的媳妇,谁娶谁倒霉。”
郑刚一听李如意敢这样说他媳妇,气的手指着小如意:“你给我滚出去,我们家的事,用不着你个死丫头多嘴。”
小如意冲着郑刚扮了个鬼脸,边跑边喊:“我就说我就说,陈巧珍谁娶谁倒霉,你们家就等着倒大霉吧。”
“这孩子说话咋这么难听。”郑老太太拉住气鼓鼓的老儿子,“你跟个十来岁的孩子置啥气,那丫头她爹娘宝贝着呢,你要是敢动她一个手指头,你看你明天这个婚能结消停不。”
要不是有着这样的担心,他早冲出去揍李如意一顿了,“哼,还不是她老舅想娶巧珍,被巧珍给拒绝了,然后他们家就怀恨在心,现在逮谁和谁说巧珍的坏话。”
“还有这事呢?”郑老太太看向低头不语的大儿子,“我说咱们家求孙凤琴当这个媒人,她咋不乐意。”
自打李如兰去糖厂上班,大翠就天天过来,给哥几个做做饭,洗洗衣裳,帮着照看一下两个小孩子。
好在山娃子跟谁都行,只要有人推着他去大杨树底下,有人跟他唠嗑,小家伙从不闹腾。
小草更好带,只要有吃有喝,有山娃子,那孩子几乎都不用人管。
江三虎和正在洗衣裳的大翠交代几句,就拿上打猎的工具追了上去。
这边几个人刚走,小如意就领着小东小北回来了,一听爹娘去姥姥家了,二姐和周大哥进山了,小姑娘想了想,又小手一挥,“走,咱们去老郑家瞧瞧去。”
这几天郑刚要娶媳妇了,娶的还是陈巧珍,小如意差点忘了这事,不行,她得去看看,老郑家准备的咋样了?
如意过来的时候,就见自己的小伙伴,也就是郑强家大闺女郑兰香,正蹲在墙根那数蚂蚁呢。
如意十岁上一年级,郑强家大闺女九岁,也是今年才上学,也就比如意早去两个月。
然后两家大人关系又不错,她们俩又是一个班的,很自然的就发展成了好朋友。
以小如意的脾气,肯定早就叮嘱过郑兰香,她那个未过门的小婶子不是什么好东西。
郑兰香也和家里大人说过这事,可小叔就稀罕陈巧珍,奶奶又听小叔的,她爹娘最终也没办法了。
见小伙伴来了,郑兰香眼圈立刻就红了,赶紧和小如意告状,“如意你知道吗,我小婶非要我小叔骑自行车去接她,还说不然就不嫁了。”
如意往老郑家院里瞧了一眼,听见屋里的争吵声很大,但却听不清楚他们在吵啥。
“只是骑车去接吗?那去我家借车就好了,我爹娘肯定不会不借。我估计,你小婶子那么坏的一个人,肯定不只是让你小叔骑车去接,说不定是想要一台自行车吧?”
“如意你可真聪明。”郑兰香给小伙伴竖了个大拇指,“可不是咋的,我小婶真是这个意思,不过我爷奶都没答应她。”
“没答应就对了,我觉得你小叔也是个傻的,就陈巧珍那样的,谁娶谁倒霉。”
你看这话如意一个小孩子说行,大人说就不好了,但事实的确如此。
这眼看明天就是正日子了,八桌席面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可老陈家今天一出,明天一出,之前小来小去的,比如离娘肉他们要求二斤,那就二斤。
然后那边又要求压车钱必须得给五毛钱,还有陈巧珍改口叫娘的时候,必须得给两块改口钱等等这些小事,老郑家能忍都忍了。
可这眼看明天就要去接媳妇了,老陈家又让媒人传话过来,说必须得给他们家买一辆自行车,否则他们家闺女就不嫁了。
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命根子,要不是郑老太太这样惯着郑刚,和老陈家这门亲咋都不可能成。
之前也是,陈巧珍要啥,只要郑刚哭丧着脸叫几声娘,老太太就没辙了。
可自行车这可不是小物件,全屯子也就李富斌家有一辆,他们家搁啥买自行车啊?
这下老太太也急眼了,这不,就闹起来了。
“现在乡下娶个媳妇,三十二十都不少了,咱们家这都花多少了?比李如霞找那个城里人花的都多了。”
郑强媳妇刚一开口,郑刚就不干了,“大嫂你糟践谁呢?李如霞也配和巧珍比。”
“是是,李如霞是不配和你的陈巧珍比,我就是说说,打个比方,反正自行车,咱们家肯定是买不起。”
别说他们家了,就是城里,现在结婚也没有要自行车的。
不说一两百块钱不是谁家都能拿得出来的,就是拿得出钱,自行车票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搞得到的。
所以啥三转一响,那得八十年代初,城里姑娘嫁人,才会有那样的要求。
这时候属于困难时期,结婚也是提倡从简的,像郑家这样又是八桌席面,又是二斤离娘肉,又是压轿钱,又是改口钱,不说没有,也是很少见的。
郑强这个当大哥的,因为老兄弟这个婚事,人都已经瘦了好几斤了。
这还得说他人缘不错,维护到了,很多人都是主动问他需要帮啥忙,就吱一声。
不然他们家那几十斤肉哪来的,还不都是李大队长帮的忙,钱的方面也说了,让他缺钱就吱一声。
郑强也道:“郑刚,大哥已经尽力了,自行车我肯定是办不到了,这婚你结就结,不结就不结。”
“娘,你看大哥他说的啥话。”郑刚见大哥大嫂都这样说,赶紧又去拉他娘的衣袖。
郑老太太在偏心老儿子,在糊涂,也知道不能逼着老大去借两百块钱来。
再说这年月借二十块钱都难,更何况他们家现在已经开始在借钱了,她不能因为老儿子结个婚,就把全家都搭进去。
“郑刚,这次不怪你大哥大嫂,你娘我活了六十多年,都没见过这么能作的娘家人,不然这媳妇,咱们就不要了吧?”
啪啪啪,随着拍巴掌声响起,蹲在窗下偷听的小如意探出脑袋,冲着郑老太太竖了竖大姆指,“郑奶奶您太明智了,就陈巧珍那样的媳妇,谁娶谁倒霉。”
郑刚一听李如意敢这样说他媳妇,气的手指着小如意:“你给我滚出去,我们家的事,用不着你个死丫头多嘴。”
小如意冲着郑刚扮了个鬼脸,边跑边喊:“我就说我就说,陈巧珍谁娶谁倒霉,你们家就等着倒大霉吧。”
“这孩子说话咋这么难听。”郑老太太拉住气鼓鼓的老儿子,“你跟个十来岁的孩子置啥气,那丫头她爹娘宝贝着呢,你要是敢动她一个手指头,你看你明天这个婚能结消停不。”
要不是有着这样的担心,他早冲出去揍李如意一顿了,“哼,还不是她老舅想娶巧珍,被巧珍给拒绝了,然后他们家就怀恨在心,现在逮谁和谁说巧珍的坏话。”
“还有这事呢?”郑老太太看向低头不语的大儿子,“我说咱们家求孙凤琴当这个媒人,她咋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