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三国:开局吕布手下谋生 > 第306章 秋收琐事

第306章 秋收琐事

   第306章 秋收琐事(1/2)

当上太尉之后,李安也时时警惕自己,高处不胜寒,一切以小心为主。

自己这个太尉比汉朝的大多数太尉权力都要大,时间久了也害怕曹丕起一些异样的心思。

这是李安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李安刚开始就做好了决定,在曹丕没有称帝之前,尽量的加大自己的话语权,当曹丕称帝之后,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只要在后面把握住新政的方向,为曹丕这个帝王呐喊助威就可以了。

等到新政彻底稳定之后,身后自然会有一大批支持者支持新政,自己就想办法找个机会抽身离去。

毕竟许昌这个权力的漩涡,自己还是有些不太适应,依然怀念幽州的那种生活,去当一个幽州刺史开疆扩土也是非常不错的。

而且此时新政李安已经拉拢不少支持者了,绝大多数的商人和一些少数的世家,还有满宠这个尚书令。

而且趁着这次秋收,李安也有信心让陈群和身后的世家彻底向新政靠拢。

只要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哪怕后面没有李安来操控,为了利益和自身性命这些人也会拼命的维护新政。

就比如满宠,如果新政真的失败了,除了李安,他就是第1个要被清算的人。

离秋收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许昌外的田地都开始硕果累累,根据外放官员的文书,今年各地都是个大丰收年。

许褚的4万军队一直分散流动在大魏帝国的领地,除了维护新政和打探情报,也震慑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让百姓的生活环境一下就改善了很多,加上自己所分的田地,今年的免税政策,百姓们的生活也有了期望。

特别是看着越来越硕果累累的田地,对于取代汉朝天下的魏国也有了很大的归属感和期望。

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改朝换代能换来田地的丰收和太平的生活,他们估计没有多少人是会反对。

曹丕也成了名望最大的受益者,四处都是称赞他的仁政与贤明。

李安也并没有意外,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在秋收之后,曹丕的名望恐怕会达到顶端。

而自己的名望估计也会大升一截,不过肯定不如曹丕,毕竟曹丕有皇帝属性加成。

当曹丕带领群臣在许昌城外,收割了第1把稻谷,献祭上天之后,秋收正式开始了。

这次不仅是百姓大丰收,国家手中的官田也并不在少数,还有非常多的军屯田。

跟在曹丕身后的李安,觉得曹丕才是最开心的一个,一直都是面带笑容,看得出来心情非常之好。

而且曹丕身上的威严也越来越重了,越来越能看到曹操的身影。

不知道什么时候曹丕居然缓下了脚步,与李安持平向前走。

“先生最近可是有些怠慢了。”

曹丕有些开玩笑的说道。

这段时间李安除了上早朝之外,基本上都看不到人影,尚书台基本上也不去了,都呆在府中。

“陛下贤明,唯才是用,内尚书台有陈群满宠等能臣处理天下政事,外有大将军和诸位将军调兵遣将抵御敌军,我正好乐个清闲。”

李安也笑道回答,如同与好友聊天一般。

“父亲经常说你懒散,先生可不能如此。”

曹丕也对李安的态度非常喜欢,自从当了皇帝之后,明显能感觉身边人的变化,可也能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06章 秋收琐事(2/2)

显感觉到李安的态度一直没有改变过。

依然和当初还是世子一样,尊敬而不失自我,这也是曹丕称帝之后,依然以先生称呼他的原因。

“先帝知我也”

李安也有些感慨,随后又说道。

“陛下放心,若有什么事随时吩咐,不过先让我偷闲半日。”

曹丕听着娘的回答,摇头笑了笑,并没有纠结此事。

“有空带妹妹来皇宫看看母亲,母亲可是一直叨念着你们俩。”

“是,陛下。”

“…………”

身后跟着群臣看着闲聊的两人,也不由得感叹曹家对李安的重视,在曹操时期就如此,没想到换了曹丕亦然如此。

甚至已经比过了曹仁夏侯敦这些曹家亲族大将,比他们更加受到曹丕的信任。

当然羡慕者也不在少数,可也不得不认可李安的才能,这次秋收之后,国库估计得富裕起来。

李安看是无所事事,这几天确是在府中写了一份对各地粮价调控的计划书,定死粮食的价格。

他非常清楚如此大规模的丰收,肯定会让粮价一跌再跌,但这却是李安不想看到的。

毕竟谷贱伤农,若对此没有掌控恐怕这次秋收的狂欢只是世家单纯的狂欢,百姓最多只是混个饱腹。

而且也非常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后续新政的实施。

“大人这计划陛下会答应吗?”

满宠简单的看了一下这份奏折,计划倒是挺好的,的确可以让百姓富裕一点,可这样花费却不少。

计划之中官府需要为百姓的粮食价格兜底,也就是说官府需要花费大量的银钱购买百姓手中的粮食。

作为尚书令之后满宠可是知道国库也没有太多的钱,而且这次丰收之后,国库也不缺粮食。

“所以要你和我一起上奏,毕竟陛下答应之后,还是要你们尚书台配合去执行。”

“大人,我感觉你又在坑我。”

满宠站了起来拿过文书,悠悠的说了一句。

“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了,怎么做大事?你看我都被人刺杀好几回了,不然能做到太尉。”

李安还毫不在意的说道,他也很清楚满宠只是在口头上抱怨一下。

满宠白了他一眼,没有再聊下去的欲望,不过还是收下了奏折默认了此事。

果然在第2天早朝当满宠直接上奏,一时间全臣都反对此事,认为国家怎么能做买卖。

而且为全国粮价兜底,这得花多少钱?

不管是别有用心的,还是为国为民的,都反对这条政策。

李安却站了出来力挺满宠,并向曹丕和群臣说明了此事的原因,曹丕沉思了片刻,也同意了这条政策。

其实李安早就和曹丕打过招呼了,让满宠这个尚书令提出来,然后自己力挺,曹丕这个皇帝拍板,彻底定下这件事情。

很多大臣其实都反对这条政策,因为他们大多数家里都有做粮草的生意。

基本上所有世家都有囤粮的习惯,丰收时拼命压低价格买进,等到粮价高时抬高价格卖出,这已经成为世家们的潜规则。

但这种规则之下最受伤的还是没有任何资产的百姓。

而李安所做的就是让这条政策铁板钉钉。

哪怕他们反对,在曹丕势已成的情况下,不得不闭嘴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