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明工业霸主 > 第225章 孔家北上(2)

第225章 孔家北上(2)

“已在抵京的途中。”赵志锐拱手道:“等到京畿这边的局势生变,他们就会按计划行事。”

真是够有意思的。

听着天启皇帝和自家五弟的对话,赵志伟起了兴趣,露出一抹笑意,看向一旁略带愕然的魏忠贤。

“魏老哥,陛下这是给咱们准备一场好戏啊。”赵志伟笑道:“我还真是好奇,陛下究竟要怎么唱这场戏了。”

魏忠贤眉头微挑,看了眼笑意更盛的天启皇帝,不解道:“皇爷,您这究竟是唱的哪出啊?”

“魏伴伴,你别问,我也不说。”

天启皇帝笑着摆手道:“眼下还不到时候,先等等,看看孔家这边,还有朝野间那帮家伙,一个个都能闹腾些什么事情吧。”

随着北疆各地的改变,加之地方剿总的明确,天启皇帝在处理不少政务后,便知道要再狠狠打击某些特权派势力了。

至少在工业新政亮明后,大明的北疆各地,必须以鲜明的态度和行动,紧跟着北直隶、辽东的脚步,朝着好的方向进展。

这样就算官绅、权贵、地主等各方势力,在盘根错节的南方诸省,跳出来闹腾各种事情时,也不至于叫国朝太过于被动。

随着江南大开发的延续,身处在小冰河时期下,南方相对适宜的气候,还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大明南方诸省,要远比北疆各地繁华的多。

像大明先前持续很久的党争,多数都是从南方出来的官员折腾出来的,毕竟在他们的背后,藏着太多的利益牵扯了。

想当初明成祖靠着靖难之役,拿下那至高无上的权位,在金陵御极天下的那些年,面对各方势力的暗中掣肘,可谓是恼怒至极。

正如这迁都北京城,是多方因素下促成的,有巩固北疆的考虑,但同样也有加强皇权的思量,统御大明这幅员辽阔的帝国,纵使是高高在上的大明天子,有些时候也必须要选择妥协。

南方诸省错综复杂的局面。

盘根错节的士绅、地主群体,名下控制着不少生产资料。

长久局势相对稳定下,使得南方的文风浓厚,继而涌现出大量的读书人、生员、高中科举的群体。

都说皇帝好当,但背后经历的背刺,是寻常人等,所难以想象到的。

……

“胤运公,此番你能舍生取义,来京城以正我大明风气,真乃我大明之幸啊。”

杨廷枢面露笑意,拱手道:“当今天子,宠信赵志伟这等权臣,又在我大明北疆各地,多行那动摇国本之事,多长此以往的话,我大明恐将有危啊。”

在这京城第一楼正堂,所聚之人,无不是朝中高官,地方清流,要不就是饱读诗书之辈。

秘密进京的孔家一行,以孔胤运为首,被邀请到此处来,而操着南方口音的杨廷枢一行,可谓是抢足了眼球。

复社。

这个继东林党之后,在南方诸省影响极大的势力,已悄然在大明出现,其创设起来的背景,就是十余个不同地域的学社,相互糅杂在一起的利益群体。

更为重要的一点,复社和东林党的关系极为紧密,甚至不少复社成员,皆与东林党的人,或是有血缘关系,或是有师生关系。

作为守旧派的两个极端,东林党是老派作风,复社是新派作风,但归根到底就是享受特权的那帮群体,为了自身的利益,所组成的不同势力。

“当前北疆各地匪情不绝,那纯粹就是以赵贼为首的当权派,假借中兴大明之意,来行以权谋私之实,错非是这样,大明何以会这般啊。”

“没错,这些年天子宠信赵贼这等权臣,做了多少违背祖制之事,做了多少动摇国本之事?倘若我等就这般置之不理,那大明危矣啊。”

“还有在开海一事上,我朝太祖高皇帝,就明确讲过,不可松动此策,可现在呢?在辽东,在北直隶,甚至是山东,出现了多少港口,甚至是那些西洋蛮夷,都能随意进出我大明疆域!”

坐在首座的孔胤运,心情复杂的看着杨廷枢,耳畔回荡的却是那些年轻复社子弟,一个个高谈阔论之言。

原本他以为这次聚会,是以如何帮助孔家,重得衍圣公之爵,而展开的聚会,但事实情况却并非是这样。

“唉~”

瞧见此幕的孔胤运,心里暗暗轻叹起来,只怕此次来京,想要谋成自己的算计,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看着同桌的周延儒、杨鹤、温体仁等不少朝中大臣,孔胤运的内心就变得更为复杂,这帮朝中的老狐狸,一个个都极难对付啊。

“胤运公,为何看你这般情绪不高呢?”杨鹤微微一笑,看向孔胤运说道:“有这般多国朝志士,愿为衍圣公之名,力求国朝明确此事,难道这还不够高兴的吗?”

“呵呵…”

孔胤运淡笑道:“杨公,看着我大明风气不变,老夫这心里很高兴,只是老夫担心这辽…赵贼,还有那势大的锦衣卫,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啊。

尤其是扣在我衍圣公府的屎盆子,自始至终,就因那锦衣卫不断进献谗言,使得陛下的心里……”

“胤运公不必担心这些!”

吴应箕神情激亢,伸手道:“锦衣卫终究是上不得台面,我大明终究是邪不压正,他们并非是正道。

这次我们齐聚京城,就是为打压邪道,叫我大明能拨乱反正而行。

先前我们已经谋划的差不多了,一切就等胤运公过来,现在都以准备就绪,那刮在大明的歪风邪气,也该遁走无形了。”

作为南方诸省崛起的激进派,复社成员多是富有浪漫主义的,他们的那些主张,是脱离现实轨迹的,加之他们背后代表的南方官绅、权贵、地主等,归根到底,他们所主张的那一切,都是为了自身派系争取权益,而非是为了广大的地方百姓。

当前大明北疆各地的种种改变,已严重威胁到南方诸省的利益,这使得很多人的心里是不满的。

“已在抵京的途中。”赵志锐拱手道:“等到京畿这边的局势生变,他们就会按计划行事。”

真是够有意思的。

听着天启皇帝和自家五弟的对话,赵志伟起了兴趣,露出一抹笑意,看向一旁略带愕然的魏忠贤。

“魏老哥,陛下这是给咱们准备一场好戏啊。”赵志伟笑道:“我还真是好奇,陛下究竟要怎么唱这场戏了。”

魏忠贤眉头微挑,看了眼笑意更盛的天启皇帝,不解道:“皇爷,您这究竟是唱的哪出啊?”

“魏伴伴,你别问,我也不说。”

天启皇帝笑着摆手道:“眼下还不到时候,先等等,看看孔家这边,还有朝野间那帮家伙,一个个都能闹腾些什么事情吧。”

随着北疆各地的改变,加之地方剿总的明确,天启皇帝在处理不少政务后,便知道要再狠狠打击某些特权派势力了。

至少在工业新政亮明后,大明的北疆各地,必须以鲜明的态度和行动,紧跟着北直隶、辽东的脚步,朝着好的方向进展。

这样就算官绅、权贵、地主等各方势力,在盘根错节的南方诸省,跳出来闹腾各种事情时,也不至于叫国朝太过于被动。

随着江南大开发的延续,身处在小冰河时期下,南方相对适宜的气候,还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大明南方诸省,要远比北疆各地繁华的多。

像大明先前持续很久的党争,多数都是从南方出来的官员折腾出来的,毕竟在他们的背后,藏着太多的利益牵扯了。

想当初明成祖靠着靖难之役,拿下那至高无上的权位,在金陵御极天下的那些年,面对各方势力的暗中掣肘,可谓是恼怒至极。

正如这迁都北京城,是多方因素下促成的,有巩固北疆的考虑,但同样也有加强皇权的思量,统御大明这幅员辽阔的帝国,纵使是高高在上的大明天子,有些时候也必须要选择妥协。

南方诸省错综复杂的局面。

盘根错节的士绅、地主群体,名下控制着不少生产资料。

长久局势相对稳定下,使得南方的文风浓厚,继而涌现出大量的读书人、生员、高中科举的群体。

都说皇帝好当,但背后经历的背刺,是寻常人等,所难以想象到的。

……

“胤运公,此番你能舍生取义,来京城以正我大明风气,真乃我大明之幸啊。”

杨廷枢面露笑意,拱手道:“当今天子,宠信赵志伟这等权臣,又在我大明北疆各地,多行那动摇国本之事,多长此以往的话,我大明恐将有危啊。”

在这京城第一楼正堂,所聚之人,无不是朝中高官,地方清流,要不就是饱读诗书之辈。

秘密进京的孔家一行,以孔胤运为首,被邀请到此处来,而操着南方口音的杨廷枢一行,可谓是抢足了眼球。

复社。

这个继东林党之后,在南方诸省影响极大的势力,已悄然在大明出现,其创设起来的背景,就是十余个不同地域的学社,相互糅杂在一起的利益群体。

更为重要的一点,复社和东林党的关系极为紧密,甚至不少复社成员,皆与东林党的人,或是有血缘关系,或是有师生关系。

作为守旧派的两个极端,东林党是老派作风,复社是新派作风,但归根到底就是享受特权的那帮群体,为了自身的利益,所组成的不同势力。

“当前北疆各地匪情不绝,那纯粹就是以赵贼为首的当权派,假借中兴大明之意,来行以权谋私之实,错非是这样,大明何以会这般啊。”

“没错,这些年天子宠信赵贼这等权臣,做了多少违背祖制之事,做了多少动摇国本之事?倘若我等就这般置之不理,那大明危矣啊。”

“还有在开海一事上,我朝太祖高皇帝,就明确讲过,不可松动此策,可现在呢?在辽东,在北直隶,甚至是山东,出现了多少港口,甚至是那些西洋蛮夷,都能随意进出我大明疆域!”

坐在首座的孔胤运,心情复杂的看着杨廷枢,耳畔回荡的却是那些年轻复社子弟,一个个高谈阔论之言。

原本他以为这次聚会,是以如何帮助孔家,重得衍圣公之爵,而展开的聚会,但事实情况却并非是这样。

“唉~”

瞧见此幕的孔胤运,心里暗暗轻叹起来,只怕此次来京,想要谋成自己的算计,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看着同桌的周延儒、杨鹤、温体仁等不少朝中大臣,孔胤运的内心就变得更为复杂,这帮朝中的老狐狸,一个个都极难对付啊。

“胤运公,为何看你这般情绪不高呢?”杨鹤微微一笑,看向孔胤运说道:“有这般多国朝志士,愿为衍圣公之名,力求国朝明确此事,难道这还不够高兴的吗?”

“呵呵…”

孔胤运淡笑道:“杨公,看着我大明风气不变,老夫这心里很高兴,只是老夫担心这辽…赵贼,还有那势大的锦衣卫,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啊。

尤其是扣在我衍圣公府的屎盆子,自始至终,就因那锦衣卫不断进献谗言,使得陛下的心里……”

“胤运公不必担心这些!”

吴应箕神情激亢,伸手道:“锦衣卫终究是上不得台面,我大明终究是邪不压正,他们并非是正道。

这次我们齐聚京城,就是为打压邪道,叫我大明能拨乱反正而行。

先前我们已经谋划的差不多了,一切就等胤运公过来,现在都以准备就绪,那刮在大明的歪风邪气,也该遁走无形了。”

作为南方诸省崛起的激进派,复社成员多是富有浪漫主义的,他们的那些主张,是脱离现实轨迹的,加之他们背后代表的南方官绅、权贵、地主等,归根到底,他们所主张的那一切,都是为了自身派系争取权益,而非是为了广大的地方百姓。

当前大明北疆各地的种种改变,已严重威胁到南方诸省的利益,这使得很多人的心里是不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