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明工业霸主 > 第219章 松江春风

第219章 松江春风

   第219章 松江春风(1/2)

似乎是从南征结束后,大明朝堂正在逐步改变,先前那种稳重的作风,在朝着雷厉风行倾斜。

“听说最后一批宗藩分支,都被锦衣卫押送着,赶赴松江直隶府了?”天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揉着发酸的太阳穴,平静道。

“不错。”

赵志伟翻看着手里的奏疏,说道:“虽说跟西洋使团的人,达成相应共识,但是想叫那批宗藩,悉数就藩到南洋各地,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

与其叫这些宗藩,平白圈禁在京城这边,倒不如让他们发挥最后余热,好让理藩院这边,能替松江直隶府,多争取一些资源倾斜。”

“呵呵~”

天启皇帝笑出声来,摇头道:“我发现你对松江这个地界,格外的看重,就好像南疆诸地的发展,会从这里起源。

现在内廷这边,多数的内帑产业,开始进行改组了,不然的话,我还能通过内帑,调拨些钱财过去。”

“松江我的确很是看重,这个地方太得天独厚了。”

赵志伟合上奏疏,站起身来,微微一笑道:“天然的不冻港,是营建大型对外港口的好去处。

此外松江所处的位置,遥望金陵,是南疆的出海口,若是能好好发展起来,远比武昌府这个内陆九省通衢,要重要的多。

陛下想象一下,若是大明南疆治下,能多打造些临海通衢要地,在国朝攻略南洋期间,逐步将他们发展起来,这会给大明带来怎样的改变?”

说着,赵志伟将手里的奏疏,递到了天启皇帝的跟前,在旁候着的魏忠贤,宛若老僧入定般,静静的站着。

“这是?”

天启皇帝一愣,下意识向前探探身,面露疑惑的接过这份奏疏,抬头看向神情坚毅的赵志伟。

“关于发展沿海地带,对外通衢之地的意见书。”

赵志伟开口道:“为确保南疆整体发展,带动区域发展,国朝有必要调拨一笔专项银,叫上述这些沿海府州,先期发展起来。

借着理藩院,推动开放口岸一事,将这些事情明确下来,这对国朝产生的风波,会起到积极的一面。”

在这些时日,朝中所掀起的热议,赵志伟的心里很清楚,其中理藩院不少谋划,都是他提出来的。

不过却借理藩院之口,做了出来。

反正大明已经背负,那后续该做的事情,就要稳步向前去做。

对熊廷弼这帮理藩院官员来讲,他们承受的压力很大,多股压力都压到他们身上,但开弓没有回头箭。

骂都被骂了,事情再没办好,那理藩院岂不是白被骂了?

“竟要这般多专项银?”

天启皇帝有些心惊,笑着摇起头来,“这件事情,我是没有意见,只怕发到内阁那边后,有司衙署的官员,一个个又要骂娘了。

不过嘛。

既然对南疆发展有好处,那就做吧,反正压力不在我们这边,在内阁这边,这也算给理藩院的一些补偿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阁的性质在改变,拥有的权柄在增加,然同时也受到了监察和制约。

看似天启皇帝所掌皇权,被削弱了一部分,可是这大明的朝堂,正在朝全新的层次,逐步的前行迈进。

权力失去了制约,这于国于民来讲,都不是件好事情。

特别是大明所走的路,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很多事情若开始没能做好,想留给后人去办的话,那是会出大问题的。

“等到这场风波结束后,理藩院就能销声匿迹了。”

赵志伟笑着说道:“这些时日,飞白公在私底下,只怕没少骂我啊,为了推动改变,理藩院的骂名,背的有些多啊。”

“哈哈……”

天启皇帝抚掌大笑起来。

赵志伟领军厘清南疆事,看似是一场闹剧,可背后所带来的积极一面,正在一点点的凸显出来。

先前的大明啊,在很多领域都被士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牢牢把持着,特别是富庶的南疆诸地。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赋税这一块。

本该多缴纳赋税的区域,因为一些人的小心思,变着法的偷税漏税,甚至是逃税,这导致担子都转移到底层百姓身上。

可从这些人征收上来的赋税,又不足以支撑旁大的国朝开支,继而导致了收支逐步失衡的尴尬境遇。

期间再发生建奴叛乱,各地灾情,这种长久积攒的矛盾,就在这种失衡下,逐步变得更为严重。

这直接导致大明在很多事情上,虽说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19章 松江春风(2/2)

坐拥金山银山,但却像一个乞丐般,这也不敢去做,那也不敢去做。

“听说两个小家伙,跑到徐州那边去了。”

天启皇帝站起身来,神情间有些感慨,说道:“现在铁路局的发展,可谓是一日三变般的存在。

针对江淮地区的铁路建设,是他们要攻克的难关,毕竟那一带的治下,水系相对比较发达。

若是能在这一带取得成果,那后续去南疆治下诸地,开启大范围的铁路铺设,就能减少诸多困难啊。”

“听说了。”

赵志伟点头道:“这两个小家伙,也都不是安分的主,跑到铁路局那边后,就叫嚣着要到最艰难的地方去。

老三的性格,你也是知道的,向来做事都是严谨的。

本来是他自己要去的,这下好了,多了这两个折腾的小家伙,只怕他在江淮那边,所遇到的头疼事,不会少啊。”

“呵呵…赵家可谓是人才辈出啊。”

天启皇帝笑着说道:“赵老三对我大明来讲,可谓是难得一遇的奇才,他跟宋应星他们还不一样。

相比较于研制蒸汽火车,蒸汽机,不断地提升它们的性能。

如何用最少的银子,最快的速度,在大明境内铺设铁路干线,才是重中之重啊。

幸好有南疆厘清事,所查抄的诸多钱财兜底啊,不然大明想这般快的发展铁路,也不是件现实的事情。”

说着,说着,天启皇帝的神情变得怅然起来,如果说没有那笔银子撑着,那大明铁路的发展,能起来吗?

想着,想着,天启皇帝又想到了松江直隶府,能叫武王所看重的地域,肯定是有着不简单的底蕴啊。

……

“本府再给你们强调一遍。”

牛金星稳坐在官帽椅上,看着眼前这帮西洋人,神情冷然道:“大明虽说对外开放了口岸,允许你们这帮诸国的人,在大明境内置产,建设,享受仅次于大明的各项待遇。

但是绝对不是,可以叫你们所谓的规矩,在我大明的土地上树立,来到我大明的疆域之内,就要严守大明的法纪。

你们的规矩,在这里,狗屁不是。

学校不准营建。

教堂进行申请。

更别提所谓的私人区域了!

你们所投资营建的建筑,要在松江总体规划之内,超出范畴的,胆敢私自营建,抄没家产,按律审判。”

本情绪激动的这帮西洋人,一个个全都傻眼了,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位松江父母官,态度会这般的坚决。

哪怕他们的到来,给松江的发展,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助力,可即便是这样,那也是一点特权都没有。

“收起你们那点可笑的心思吧。”

牛金星缓缓站起身来,眼神坚定道:“你们所想的所谓特权,就算是有,也不会是给予你们的。

更何况在此之前,我大明已然收窄了所谓特权,别说是你们了,就算是你们各国的国王,来到我大明治下,亦要遵循。

别那那副高高在上的嘴脸,在我大明的土地上张牙舞爪,惹恼了老子,把你们全都赶出松江,滚蛋!!”

在正堂外的一众衙役,听闻自家知府所讲,那一个个都冲进正堂,态度强硬的将这帮来抗议的西洋人,全都驱赶了出去。

尽管说这些西洋人,包括勋爵、商人等等,不断地喊着抗议,可他们的抗议,是那般的叫人可笑。

“真是在南洋诸地,作威作福惯了,以为来到大明,也都是一样的。”

看着这帮人的背影,牛金星脸上露出嗤笑,冷冷道:“大明之所以开放口岸,是为了叫大明本土,能更好的发展,能在南洋,在海外诸地,取得更稳固的贸易往来。

若真是为了你们这帮蛮夷,才选择开放口岸的话,那纯粹是扯淡的,一个个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算个什么东西。”

说着,牛金星朝着一旁悬挂的地舆图走去,看着那标注着各项数据的舆图,脸上露出了些许笑意。

‘给我十年的时间,我一定能将松江,营建成首席所言的大城市。’牛金星难掩内心的激动,心里暗暗说道:‘现在的松江,底子还是太过于单薄了,除了对外港口,营建起来 一处后,其他的诸多建设,不少都还在蓝图之下啊。’

从赴任松江后,牛金星就做好了,要长期战斗的准备,发展松江,这在牛金星的眼里,就是一场战争。

这里的一切,全都要推翻重建,为了能立足于长远发展,所谋划的诸多建设,都要将眼光放的长远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