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梦入红楼之薛蟠 > 第83章 治国

第83章 治国

   第83章 治国(1/2)

对于其他人来写治理国家这个题目,可能有些棘手。

往大了写,空泛,往小了写,没有格局。

毕竟,他们的经验,见识,年纪都在这里摆着。

反正不管怎么写,都不容易写出彩。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对这个题目就彻底不行了。

对于一些天才而言,写得天花乱坠,妙笔生花,可能不至于。

但是写出一些精彩的言论,观点,深谙皇帝之心,还是没有问题的。

相比之下,薛蟠其实占据着很大的优势。

之前因为臭号神人,大家都认为他有状元之才。

但其实他自己知道,自己不过是赶了巧。

这一次,碰上这个题目,薛蟠觉得自己运气又来了。

有后世的见识,对于这种话题,就算是普通人,也能侃侃而谈。

再结合自己在上官阁老那里学到的一些实用的东西。

两者结合在一起,不说写出状元篇章,但是给皇帝留下一个深刻印象,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这里到底是古代,薛蟠也不敢太过离经叛道。

所以,大体上来说,他也写得中规中矩。

当然,这个中规中矩是相对他自己而言,相比其他人而言,已经十分大胆了,好在并不出格。

他根据士农工商来书写治国理论,各司其职。

尤其是提到农业一块,他详细地说道,民以食为天。

治理一个国家,只要让百姓吃饱了,一切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而想要让百姓吃饱了,除了惯常的培育良种,深耕细作,兴修水利等等之外。

薛蟠便提到了海外高产良种这一点。

这也算是为之后他拿出高产良种预热。

一时间,薛蟠是思如泉涌,笔走龙蛇。

刷刷刷!!!

洋洋洒洒,一篇策论便挥手而出。

写完之后,薛蟠又检查了一遍,没有犯忌讳的地方,没有错别字,然后就开始誊抄。

工工整整,如同打印机打出来的馆阁体一个个地出现在试卷上,圆润有力,待交了卷之后,薛蟠一身轻松。

看到薛蟠交卷了,皇帝也十分好奇。

殿试几百个人,皇帝自然不可能将所有人都认全了。

但是,一些特殊的人,他还是知道的。

比如,薛蟠,其实他已经入了皇帝的眼。

第一次知道薛蟠是因为上官阁老居然收了他作为弟子。

这件事,在当年也是轰动一时。

毕竟,一个是文坛大佬,一个是纨绔弟子。

这两者的结合,可是让人议论纷纷,便是皇帝都十分好奇。

第二次知道薛蟠,便是之前的会试。

薛蟠那臭号神人的传说便是在皇宫之中都十分有市场。

现在又看到薛蟠这么快就完成了答题,由不得皇帝不好奇。

虽然对于四大家族,皇帝很是不喜欢。

但是不看在上官阁老,王子腾的面子上,皇帝也不会太过针对薛蟠这个小年轻。

他拿过薛蟠的试卷看了看,首先是那一笔书法,让他眼前一亮。

虽然薛蟠的字迹并不比那些书法大家来得好,但是也自有一派风格。

只要继续练习下去,将风骨完全体现出来,自成一家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3章 治国(2/2)

关键的爱是,薛蟠那工工整整,如同打印出来的卷面,看上去就让人赏心悦目。

单单是这一点,便给了皇帝一个很好的印象。

毕竟,在古代,很讲究字如其人。

如此方正,工整的字迹,想来和四大家族那种蛀虫还是不一样的。

好好的欣赏了一番,再看内容,皇帝眼中也是一亮。

其实,他出这个题目,也并没有期待过有人能够写得多么惊艳。

道理之前就说过。

但是,看到薛蟠以小见大,娓娓道来,依然让他很是惊喜。

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似乎老生常谈。

但是细看之下,却又十分新奇,大胆。

“可惜了!”

看完之后,皇帝有些遗憾的叹了一口气。

若是薛蟠不是四大家族的人,单凭他的相貌,字迹,以及策论,皇帝便可以当场就点了他作为状元。

不过,现在嘛!

他虽然不会太过针对薛蟠,但是四大家族,勋贵的人,是不能进入一甲的。

对于皇帝怎么想的,薛蟠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了,恐怕还要说一声谢谢。

他可不想进入一甲出风头,尤其是现在开始修炼,在知道皇宫对修行的压制之后,就更是需要低调了。

不过,皇帝的一举一动可都十分引人注目。

看到皇帝拿起薛蟠的试卷看了看,显得很是有兴趣,虽然不知道最后遗憾的叹了一口气到底是为了什么。

但是聪明人都知道,薛蟠算是入了皇帝的眼。

一时间,皇宫之中,偷偷摸摸,打量薛蟠的眼光骤然增加了许多。

对于这些薛蟠丝毫都不在意,他此刻,迫切的想要离开皇宫。

毕竟,在这里,即便是收敛了法力,对他而言,也不自在。

好在,他交卷之后,不知道是不是刺激到了其他人,众人都加快了速度。

很快,大家都陆陆续续的完成了。

待到日头西斜,薛蟠就和其他人一起出了皇宫。

皇宫里面,几个阅卷官都在匆忙地阅卷中。

殿试虽说是皇帝名义上是主考,但实际的阅卷工作还要由他们来完成。

就和主考官一样,其他阅卷之人,一起交叉阅卷。

然后将一些有争议,或者都认为好的试卷递给他最后拍板定论。

这一次相比之前的考试,阅卷显然容易了许多。

一方面,参加殿试的人,很少,只有几百个人。

在一个,能够参加殿试的人,再差也有几分。

不管是从内容,字迹方方面面,都不会出现辣眼睛的现象。

阅卷起来就显得轻松和享受了。

因此,很快,他们便将考卷阅完了。

然后,众人挑选出,他们最看好的十份试卷呈交给皇帝。

虽然皇帝只需要绝对一甲名次,但是也要让人家有所选择不是?

不然难道只能在三份试卷中来排个名次?

而且,有些试卷,大家都觉得很好,难以下定决心,毕竟,排名靠前的,其实差距都不是很大。

这个时候,就需要皇帝乾坤独断了。

这十份试卷中,薛蟠的卷子赫然就在其中。

这不只是他本来就好,而是因为之前皇帝似乎对此就十分满意。大家都是有眼力劲儿的人。自然要投皇帝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