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李儒(1/2)
不患寡而患不均!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怕没有,也不怕穷,就怕别人有,自己没有,这种落差,从而引发的羡慕嫉妒恨。
但是,有的时候,这种不均又是必要的。
一方面,如果所有人都平均了,其实也是最大不均。
这就如同搞大锅饭一样,对那些真正出力的人,很是不公平。
再一个,有落差,知道羡慕嫉妒,只要不扭曲,其实就是变相的鞭策。
别人有,你为什么没有?
肯定是做的不够好,那就努力赶上。
这样更加可以激发大家奋斗的动力。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薛宁这边提前将功法分发下去,并没有隐瞒消息。
所以,很快圣符村的人都知道了。
一个个的顿时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因为,红楼世界这边的人,自然是因为这可是修行,是长生,梦寐以求的机会就摆在眼前。
可惜,他们还不够格。
因为他们只是普通的人,要关系没有关系,要功勋没有功勋。
永恒世界这边,则是因为这些年下来,他们吃了太多没有实力的亏了。
他们迫切的想要修行,提升实力,把握命运。
好在,薛宁很快就宣布了。
当圣符村开国建制的那一天,所有人都能免费得到修行功法。
是的,薛宁决定,日后,但凡是圣符运朝的百姓,其中之一的福利便是一门基础修行之法。
这既是招揽百姓的举措,同时,也是变相提升整个运朝的实力。和藏富于民其实是一个道理。
至于为什么不是现在。
自然是因为之前说的,升米恩,斗米仇。
而且,人家孔晨等人才刚刚兑换了功法,你这边就免费了,虽然是最基础最基础的功法。
这就相当于日后免费的是太祖长拳,孔晨等人对方的是五虎断门刀。
但是,依然有些不好。
再一个,从村子建设到开国建制看起来似乎还有很遥远的一段路要走。
但其实对于他们而言,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因为他们资源是真的不缺。
很多东西,都直接用异宝建筑代替了。
现在,他们缺的其实是人口,以及向心力。
好在,有王子腾等人安排,各种举措实施,以及肉眼可见的壮大,美好。
向心力,或者说民心也就渐渐安定了下来。
相信,最多一年半载,圣符运朝就可以建立起来了。
其实就算是现在,用资源砸,也能将基础的建设砸出来。
但还是那句话,一方势力的建立,不只是资源,地盘就够了,还需要凝聚力,还需要人口。
好在,一年半载看起来不短,倒也还好。
不过,对于有的人来说,别说一年半载,就算是一天,他们都难以忍受。
而且,薛宁日后免费的只是最基础的功法,而且,只是一门。
想要更强的,更多的,还是得功勋来兑换。
不过,一年之后,想来大家或多或少就积攒了一些功勋,倒也可以多兑换一些,神通,法术,或者修真百艺。
但是一步慢,步步慢。
所以,有的人想要现在就开始得到更好的功法修炼起来。
于是,等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812章 李儒(2/2)
了一天的任务之后,有的人便悄悄的来到了村委会这里,找到薛宁了。
这些人,自然便是之前被薛蟠解救的永恒众人之中的那些还没有麻木,准备蛰伏待机的人。
薛宁先前没有找他们,他们也没有跳出来。
因为大家还在相互熟悉之中。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却是坐不住了。
准备主动出击。
“见过村长!”
来的人不少,众人为了更好的沟通,于是推选了一个代表来沟通。
“你好!”
薛宁点了点头,
“不知你如何称呼?”
“在下李儒!”来人向薛宁行了一礼道。
“李儒?”听到这个名字,薛宁神色顿时一凛。
作为一个世家大族的弟子,一个位极人臣的人,读史显然是最基本的操作。
而史书之中,盛世和乱世最让人记忆犹新。
乱世中又以汉末三国最为突出,因为三国演义这一书,实在是太过深入人心了。
当然,这是指明清之后的人。
而说道三国,就不得不说说其中的文臣武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始终还是要论个高下的。
武将这边的排名没有什么好说的,基本上锁定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因为单打独斗,几乎让群雄束手。
当然,有人说年轻时候的黄忠要是遇到吕布,不说战而胜之,但是一个平手还是可以的。
只是这个说法只是假设,就如同关公战秦琼一样,到底没有碰到一起。
而且,黄忠虽然老而弥坚,但是谁有能保证,他不是厚积薄发,年轻的时候就一定厉害呢?
就如同修炼道佛两家功法的人,年轻的时候,未必多厉害,但是越老越吃香。
这一点从射雕中,老顽童和黄药师他们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
别看天下五绝齐名,但是他们却并不是一辈人,至少王重阳比黄药师他们大一轮。
老顽童才是和黄药师他们差不多大的。
但是,一开始老顽童显然完全不是黄药师他们的对手。
被关在桃花岛十五年之后,却成了天下第一。
虽然沾了双手互搏的光,但是就算不如此,他也毫不逊色。
还有全真七子郝大通,一开始连小龙女都打不过,但是到了后期,也算得上一个高手了。
所以,年轻时候的黄忠遇到吕布,未必能扛得住。
话说回来,武将方面没有争议,因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真刀实枪比一比就可以了,所以,武无第二。
但是文臣方面就不一样了,这就很难比较了。
这并不是直接测IQ,谁高谁厉害。
单纯的比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相比武将方面的一锤定音,文臣方面就乱七八糟了。
有的认为是英年早逝的郭嘉,有的认为是三分天下的诸葛亮,有的认为是明哲保身的贾诩,有的认为是笑到最后的司马懿,有的认为......
反正就是各花入各眼。
但是,如果不排谁第一,而是排前三,前五,前十的话。
那就比较简单了。
诸葛亮,郭嘉,贾诩等人肯定是榜上有名的。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也肯定不可不提,那就是李儒。